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堂目标导航】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重点:计算的依据和步骤)2.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培养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3.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课堂评价方案】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2.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课前预习方案】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⑴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⑵氢气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⑶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2.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份质量的磷跟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尝试练习】现有8g氧气与足量的氢气完全燃烧,能生成多少克水?[审题]①该题涉及的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为;②题目给出的已知量为_______的质量,未知量为______的质量;③已知量与未知量有什么关系?[解题]请你在草稿纸上书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
[对照]写完后,请先自己检查,再与同学的解题过程对比、交流,然后与P100例1比较有哪些异同。
阅读:】自学课本102页例1、例2后,完成以下问题:思考交流: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可分为哪几个步骤?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应注意哪些问题?【火眼金睛】电解36g水可得到多少g氢气?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如下,请你仔细检查后回答:他们做得对吗?分别有什么缺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1.计算的依据是。
2.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解题方法: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步骤⑴设:;(未知量带单位吗?)⑵写:;(要注意什么?)⑶标:;(有关的量标在什么位置?已知量带单位吗?)⑷列:;(怎么比呢?)⑸答: 。
3.计算类型:例1:已知 的质量计算 的质量。
例2:已知 的质量计算 的质量。
4.注意事项:⑴解题格式要规范,步骤要齐全。
⑵以纯净物的质量进行计算,对于不纯的反应物或不纯的生成物必须折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进行计算。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能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提高解计算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导语:你能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吗?能否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来计算生成物(产品)或反应物(原料)的质量呢?例:在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中,水和氢气的质量比为36∶4;那么,36克水完全分解能生成4克氢气;18克水完全分解能生成2克氢气。
2H 2O=====通电2H 2↑+O 2↑36 436克 (?)18克 (?)依据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研究解读,如果学生解读不准确或不到位,教师再进行补充。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根据P102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物的质量认真自学课本P102例1,能熟练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解题时如何设的?还可以怎样设未知量?3.解题中比例为什么成立?依据是什么?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
知识模块二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质量认真自学课本P103例2,能熟练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解题时如何设的?还可以怎样设未知量?3.解题中比例为什么成立?依据是什么?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5.例1、例2区别与联系在什么地方?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计算生成物的质量。
例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反应物的质量。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物的质量知识模块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质量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一、当堂检测1.简单的过量计算。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课标分析:学习利用质量关系、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3、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定量观、守恒观、元素观等化学观;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培养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4.学情分析:化学计算始终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计算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例1)?要制取一定要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例2)?无论是哪种计算问题,其关键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特别是未将化学方程式最终配平。
只利用一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未计算几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计算过程中忘记带单位。
四、已知条件中同为反应物或同为生成物时,列比例式出现错误此外,学生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往往容易忽视化学过程,不重视化学反应的实际意义,忽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前提,只看重数学运算的结果,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简化为数学比例式的简单计算,这一点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5.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二、说教法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本节课本人所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真实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化学教案高一(精选8篇)化学教案高一篇1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三、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
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
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展示例题1[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
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解:设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2×15832,x==0.6g。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前分析】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
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教学难点】1、物质间量的关系;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
【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第二课时:反馈练习,熟练掌握,并能达到综合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目的。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书写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点燃(1)硫的燃烧S + O2 SO2点燃(2) 磷的燃烧 4P + 5O 2 2P 2O 5(3)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 4 K 2MnO 4 + MnO 2 +O 2↑(4)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H 2O 2 2H 2O + O 2↑[创设情境]在生产生活中,我们通常要计算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或者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32g 的硫粉完全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学生讨论]可能得到的结果:1、无从下手。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前检测】
1.在反应Mg CuO MgO Cu ++△中, 分质量的镁跟 分质量的氧化铜反应,生成 分质量的氧化镁和 分质量的铜。
2.在反应X+2Y=R+2M 中,当1.6g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 ,且反应生成的R 和M 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 )
A .23︰9
B .19.6︰9
C .32︰9
D .46︰9
【学习目标】
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步骤和格式。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步骤、格式。
知识点一:据反应物求生成物
1.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有的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C + O 2 点燃 CO 2
质量比: 12 ( ) ( )
24g ( ) ( )
( ) 48g ( )
( ) ( ) 132g
2. 【例1】:加热分解6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步骤 (1)设未知量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 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
简要的总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① ,② ,③ ,
④ ,⑤ 。
交流讨论:
①设未知量时能不能带单位?已知量带不带单位?
② 计算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的质量分别写在什么地方?
巩固训练:
某工厂需要100Kg氧气作原料。
若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这些氧气,需消耗掉水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知识点二:据生成物求反应物
自主学习:【例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的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t氧化钙,需碳酸钙多少吨?
解:。
注意: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巩固训练:
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
2、在实验室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来制取铜。
若要制取3.0g铜,需要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克呢?(化学方程式为H2+CuO加热Cu+H2O )
【反思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那些知识,
认识有什么提高,
能力有什么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