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校第2章基本组织解剖学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29.62 MB
- 文档页数:2
《解剖学基础(含组胚)》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解剖学基础(含组胚)总学时数:68学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该课程为中职康复技术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生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其与医学各科的联系密切,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先修基础课。
人体解剖学的任务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人体各部的基本结构,了解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
学会正确运用解剖学知识和术语。
同时,本课程注重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独立观察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所涉及内容有:绪论、细胞、基本组织、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人体胚胎学概要和护理常用技术应用解剖。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熟悉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掌握正常人体的组组织胚胎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能识别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能规范地进行基本操作,会运用解剖学知识分析、解释临床问题。
(一)课程总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以及相应的功能。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人体的分部和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毗邻关系。
掌握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以及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
熟悉主要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2.能力目标:能在标本和模型上准确触摸全身常用的骨性标志、肌性标志、肌注部位,指出主要的血管、神经的名称、位置。
观察辨认重要器官的形态、结构、体表定位、毗邻关系;观察辨认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
能掌握一些与临床护理有关的检查、操作的定位方法。
3.素质目标: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责任感,职业态度与职业价值观、职业意识与职业情感(同情心、责任心、事业心)。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教学方法建议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勇于实践,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
第二章基本组织内容提要第二章基本组织第一节上皮组织★一. 被覆上皮二. 腺上皮三. 感觉上皮第二节结缔组织★一. 疏松结缔组织★二. 致密结缔组织三. 网状结缔组织四. 脂肪组织★五. 软骨组织★六. 骨组织第二章基本组织一.组织概念: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在人体内借细胞间质进行有序的组合。
二. 组织分类: 根据组织结构和功能,将人体的组织归纳为四大类第一节上皮组织一.上皮组织概念和特点概念:是由大量形状较规则并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结构特点:1、上皮组织大都无血管和淋巴管;2、其营养物质由深层结缔组织的血管提供,来自血液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基膜渗透到上皮组织细胞间隙中;被覆上皮3、上皮组织按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分为三大类腺上皮感觉上皮二.被覆上皮的结构与分类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分布甲状腺、肾小管及肝脏、卵巢表面;具有吸收和分泌的功能;单层柱状上皮:分布胃、肠、子宫粘膜内表面等处. 功能同上;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分布呼吸道的内表面;功能:保护分泌作用。
(二)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分布皮肤、口腔、咽、食管、肛门、阴道等;功能:增加抗摩擦的耐受力。
复层柱状上皮:分布眼睑结膜等处,功能: 具有保护作用;变移上皮:分布肾盂、肾盏、输卵管、膀胱、尿道等;功能:具有收缩扩张作用,防止尿液渗入器官壁内的作用;三.腺上皮和腺腺上皮:在人体内专门执行分泌功能的上皮称之。
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构成独立的器官称腺体. (一)外分泌腺:腺的分泌物可经导管排列身体表面或器官的管腔内如汗腺、唾液腺、胃腺等。
(二)内分泌腺:腺的分泌物(激素)进入血液或淋巴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如甲状腺、脑垂体、肾上腺等。
功能:主要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对外环境的适应等。
四.感觉上皮具有特殊感觉功能的上皮成为感觉上皮,分嗅觉上皮、视觉上皮、听觉上皮。
五.上皮组织的再生和修复第二节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结构特点:1、细胞数量少,细胞间质多,细胞散于间质中;2、细胞的种类繁多,功能各不相同,没有极性;3、有丰富的血管。
解剖学第一章绪论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间质:细胞之间一些不具细胞形态的物质。
人体的九个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感觉器、神经。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两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前、后:近腹者为前,也称腹侧;近背者为后,也称背侧。
内侧、外侧:近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为外侧,前臂内侧称为尺侧外侧称为桡侧;小腿内侧称为胫侧外侧称为腓恻。
冠状面也称作额状面第二章基本组织组织:由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或相关)的一类细胞及其周围的细胞间质所组成。
1.上皮组织:由排列紧密、形态规则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结构特点:(1)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2)有明显的极性,分为游离面、基底面、侧面(3)一般无血管,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被覆上皮:覆盖于除关节腔软骨面以外的所有腔囊器官内表面、体腔面和体表面上皮。
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腺上皮:腺细胞组成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分为有管腺(外分泌腺)、无管腺(内分泌腺)2.结缔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分布广泛。
功能:连接、支持、防御、保护、运输和营养。
结构特点:细胞间质多由基质纤维构成,成分复杂功能多样。
分类:胶体状的固有结缔组织、固体状的固体结缔组织(软骨和骨组织)、液体状的液态结缔组织(血液)3.肌组织:由肌细胞组成。
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骨骼肌和心肌属于横纹肌,心肌和平滑肌属于不随意肌。
4.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支持、绝缘、保护、营养和修复的功能,数量为神经元的10到50倍。
神经元分为胞体和突起。
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
神经元可分为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极神经元也可以分为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第三章运动系统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
总共206块。
骨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01细胞概述Chapter细胞定义与特点细胞定义细胞特点早期观察显微镜的发明细胞的命名030201细胞发现历程细胞学说内容及意义细胞学说内容细胞学说意义02细胞基本结构Chapter细胞膜的组成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同时,细胞膜还承担着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任务。
细胞质的组成包括基质、各种细胞器和包含物。
基质呈均质半透明状,充满于各种细胞器与包含物之间;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包含物则包括糖原、脂滴等,是细胞进行代谢活动的物质基础。
细胞质的功能细胞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各种化学反应和生物合成过程都在这里进行。
同时,细胞质还参与细胞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
细胞核的组成细胞核的功能03细胞器结构与功能Chapter线粒体结构功能分布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内质网结构内质网功能高尔基体结构高尔基体功能01020304溶酶体结构过氧化物酶体结构溶酶体功能过氧化物酶体功能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01020304由双层膜、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结构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叶绿体功能由单层膜与其内的细胞液组成,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液泡结构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和膨胀状态。
液泡功能叶绿体与液泡04细胞连接与通讯Chapter紧密连接缝隙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直接接触传递间隙连接传递旁分泌传递自分泌传递05细胞分裂与增殖Chapter无丝分裂过程及特点无丝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无丝分裂的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被称为无丝分裂。
这种分裂方式通常发生在低等生物或高等生物的特定组织中。
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减数分裂过程及遗传学意义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06细胞衰老与凋亡Chapter表现细胞体积增大、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色素沉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