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_柯里亚建筑设计作品形式构成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6.23 MB
- 文档页数:11
地域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作者:黎子锋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9期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A一、前言印度的柯里亚是在建筑和规划领域中都做出巨大成绩的为数不多的建筑大师之一。
在建筑方面,他立足于彼时彼地,创作出有浓郁印度地域特色的节能建筑作品在规划方面,兼顾不同收入家庭的利益,致力于用平等规划的手段平衡社会的问题从而真正地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中国与印度同属于第三世界,其建筑与规划思想的立足点较贴近我国的国情,对于我国当前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无疑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柯里亚的创作源泉(一)对传统的继承柯氏的建筑作品里一个重要的构图范式是印度传统曼荼罗的意象。
曼荼罗起源于古印度的神话传说,折射了印度文化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柯氏在他的建筑里反复使用曼荼罗作为构图和组织元素,强烈地表达了对传统的关注和折射。
除此之外,柯氏还使用了诸如贡德、露天空间和漫游路径等组织手法。
这些手法的使用,成功地唤起了人们对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回忆和共鸣。
对传统建筑语汇的使用并没有和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原则相悖。
基于人们在不同建筑中的活动模式,柯里亚致力于寻求功能与重新注入具有活力的地方传统的融合点。
在斋普尔艺术馆等作品中,曼荼罗构图形式的使用不仅折射了传统印度文化精神,也成功地解决了建筑功能和流线的组织问题;“漫游路径”本是对宗教模式的反映,但柯里亚却成功地将其与博物观览建筑的功能或世俗的生活要求完美结合;贡德的使用,已经将其从单纯的宗教功能中淬炼、升华为建筑组织和冥想空间的角色。
在他的建筑里,地域文化传统的折射和现代建筑功能性的呼应不是矛盾,而是有机的整合。
(二)对地域条件的回应地域的特征还反映在对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上。
柯氏认为“在深层的结构层次上,气候决定了文化及其表达形式……”,客观存在的地域条件、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气候对长期栖息于此的人们影响极大,也造就了建筑的地域特色。
印度是一个自然气候特征十分突出的国家,干热和湿热气候并存。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是一位备受推崇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思想、设计理念以及作品成就,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位杰出建筑师的才华和创新精神。
建筑思想查尔斯柯里亚的建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上。
他坚信,现代建筑应当尊重和融入当地文化,而不是简单地取代或排斥。
这种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既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又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设计理念查尔斯柯里亚的设计理念主要围绕“形式服从功能”展开。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应该以最简洁的形式满足实际需求,并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美感。
同时,他也强调建筑与当地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绿色环保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作品成就查尔斯柯里亚的作品涵盖了各种类型,如住宅、公共建筑、博物馆等。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印度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印度管理学院新校区等。
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查尔斯柯里亚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实用的空间,还成为了一个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查尔斯柯里亚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建筑师,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通过深入了解他的建筑思想、设计理念和作品成就,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才华和创新精神,以及他为印度建筑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印度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充分体现了对未来建筑发展的探索与创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传统建筑的价值、查尔斯柯里亚的设计理念、从传统到未来的转变以及结语四个方面,探讨查尔斯柯里亚在传统与未来之间的探索与创新,以及对当代建筑师的启示。
传统建筑的价值印度传统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印度民族多样的宗教、艺术和社会生活。
传统建筑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印度文化的载体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这个背景下,查尔斯柯里亚充分认识到传统建筑的价值,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之中。
建筑设计中的平面构成形式要素分析作者:赵颖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10期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很多新型的材料都被运用到了现代建筑设计中。
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使各种结构形态关系形成和谐的美感。
建筑物所表现出来的美感是由许多形式要素所组成的,设计人员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灵活的应用,这样才能真正的设计出具有美感的建筑物。
笔者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建筑设计中的平面构成形式要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设计;平面;构成;形式;设计;要素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一、建筑平面的形态构成这里所说的“构成,有很多含义,比如“组织、重合、组装”等等,构成是一种造型活动,同时也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的一种方式。
构成包含了两种,一种是平面构成,一种是立体构成,将不同形态、不同材料进行组合,从而形成新的概念和内容。
同时也在其中赋予了视觉化以及力学的一些概念,而且它是现代造型设计中的一个用语。
在建筑平面形态当中,主要由点、线、面等二维基本元素所组成,本文对其形态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基本几何形态基本几何形态是建筑平面当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形态,但是它的逻辑性却非常强。
它有几种形式,比如矩形形态、圆形形态、三角形态等等,在平常的建筑物中,福建、台湾、广东一带的客家土楼就是采用圆形形态。
在基本几何形态的建筑物中,都有墙体将其包围,仅仅留下可供通气透风的一扇小门和小窗,而且没有和外界联系的通道,所以感觉非常的封闭。
但是,客家的土楼却体现出了团结一心、抵御外族的含义。
2.如何对基本几何进行变形在应用各种基本几何的时候,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式对其进行重新的组合,比如旋转、扭曲、倾斜等方式,对这些基本的几何原形进行组合可以体现出非常更加丰富视觉效果。
国外很多建筑物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比如迪拜阿联酋的旋转塔,就采用的外翻和旋转的方法,这就将建筑物的含义所体现了出来。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王辉[注]今天,当建筑在某些建筑师手中变成了观念的创造时,也不乏有人回归到对建筑本质观念的思索上。
他们的作品质朴无华,却包含着伟大的洞察力和深遂的思想,虽然外表上没有历史的痕迹,但也洋溢出浓郁的传统色彩。
印度当代建筑师柯里亚便是其中之一。
查尔斯·马克·柯里亚(C·M·Correa)1930年9月1日生于印度的斯昆德拉巴德,早年求学于孟买大学的圣·夏威尔学院。
1949—1953年就读于美国密执根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之后转入麻省理工学院深造,1955年获硕士学位,学成归国。
从1958年起至今,一直在私人事务所中从事建筑实践活动。
如今,他还是数所名牌大学的客座教授,美国建筑师学会的名誉院士,法兰西建筑科学院的院士,声赫学界。
1984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金质奖章,同年获国际建协的罗伯特·马修爵士奖。
1990年获国际建协金奖。
一、早在五十年代,柯里亚就已崭露头角。
1958年他接受了甘地纪念馆设计任务。
该馆位于萨巴尔马蒂,是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向当地进军的起点;而纪念馆设计则是柯里亚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建筑的平易纯洁,很好地体现了甘地那种坚毅不拔、而又与各种对立面调和的圣雄精神;还在于精湛的建筑处理本身:舒展的水平轮廓线,网格上建筑单元的自然生长,灵活的平面布置,空间的渗透与穿插,庭院的介入及其对气候的调节等等。
这种以单元重复为母题的手法在他的作品中时隐时现,后来柯里亚著文道出其中的历史蕴含:在一些拉贾斯坦的自然村落中,房子是由一系列独立的小圆屋构成的,它的形式相同、功能不一,共同组成一个院落,进而组织成聚落。
这种重复的单元组合既赋予聚落整体以复杂多变的形象,又能因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而异,具有可增长性和可变更性。
正如结构主义哲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所指出的:“人们利用这些单元,来拟制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扮演着观念与事实之间的综合者的角色,从而把事实变成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