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儿童用品等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质检总局关于2015年玩具等34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法规类别】产品质量监督【发文字号】国质检监函[2016]12号【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日期】2016.01.07【实施日期】2016.01.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质检总局关于2015年玩具等34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国质检监函〔2016〕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2015年8月至11月,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玩具等34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涉及轻工产品、电子电器、农业生产资料、机械及安防产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等5类产品。
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本次共抽查3157家企业生产的3159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
经检验,2865家企业生产的2867批次产品合格,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0.8%;检出29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9.2%。
其中,热能(量)表、冷水水表、膜式燃气表和嵌入式灯具等4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0;玩具、沙发、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可移式通用灯具、建筑用外墙涂料、农药、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建筑防水卷材、陶瓷砖等9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低于5.0%;电热水壶、打印机、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单相电能表、弹簧软床垫、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等6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介于5.0%至10.0%之间;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家用和类似用途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矿用传感器、采暖散热器、淋浴用花洒、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办公椅、电饭锅、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安全隔离网闸、儿童家具、自镇流LED灯、聚氨酯防水涂料和车载卫星导航设备等15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高于10.0%。
(二)拒检情况。
在本次抽查中,共有5个省(市)6家生产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监督抽查。
分别是:河南省的新乡枫叶散热器有限公司、安阳市咏春散热器有限公司在采暖散热器抽查中拒检;山东省的昌邑市亿润暖通设备有限公司在采暖散热器抽查中拒检;上海市奉贤区头桥飞龙沙发厂在沙发抽查中拒检;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暖捷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在采暖散热器抽查中拒检;辽宁省的大连市甘井子区豪镁家具厂在沙发抽查中拒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18年童鞋等10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8.11.07•【文号】•【施行日期】2018.11.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童鞋等10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童鞋等10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涉及日用及纺织品、电子电器、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机械及安防、电工及材料等5类产品。
现将抽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本次共抽查649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其中有9批次产品涉嫌假冒或无CCC证书,已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对629家企业生产的640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检出8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13.4%。
另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第3批播种机等39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国市监质监函〔2018〕206号),1批次学生用品当时处于企业样品确认过程中,目前该批次学生用品已经完成企业样品确认和检验工作,检验结果为不合格。
(二)本次抽查的主要特点。
一是实施抽检分离,生产企业抽样由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实施,市场抽样辅助工作由不承担该产品检验任务的技术机构实施。
二是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支持,科学规划、统筹部署本省抽样力量,有效保障了抽样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招标遴选入围检验机构,入围后随机选择,公开、公正、科学地遴选承检机构。
四是深化“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采用“双随机”信息化系统,随机确定抽查企业,随机确定承检机构,并进行匹配。
五是实行市场抽样和生产企业抽样相结合,对童鞋、旅游鞋产品采取市场抽样方式进行抽查。
六是远程监控抽样全过程,提供可追溯性的证据。
二、抽查结果分析(一)童鞋。
抽查了7个省(市)85家企业生产的90批次童鞋产品,其中1批次产品涉嫌假冒,已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儿童用品重点产品质量提升方案一、主要工作1、组织开展专项行动。
全市各地要围绕质检总局确定的儿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节水产品、厨房用具、纺织服装、车用汽柴油、电线电缆、复混肥料、建筑防水卷材、食品包装材料等10类重点产品,开展一次全面的清查巡查行动。
各地要根据10类产品不同的监管要求,制定不同的监管措施,按照工业产品许可证分类监管要求、强制性认证产品监管要求和一般产品的监管要求,实行差异化监管,全面掌握10类生产企业现状。
2、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检查。
全市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要以总局确定的10类产品为重点,加大对这10类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力度。
各地安排监督抽查的企业要避免与上级抽查重复,同时对抽查不合格的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加大不合格企业的曝光力度,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3、做好不合格企业整改复查工作。
结合监督抽查发现的突出质量问题,各地要组织检验机构和行业协会召开质量分析会,加强标准和检验知识以及强制性认证要求宣贯,组织专家深入企业“问诊把脉”,帮助解决质量问题,指导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同时各地要做好对产品不合格企业的整改复查工作,对质量问题突出的、连续抽查不合格的企业负责人开展质量约谈,对监督抽查合格率低、区域质量问题突出的集中区域,市场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质量约谈。
要综合运用质量分析会、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培训班、约谈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实地核查、回访等后处理工作方法,要进一步发挥这些方法手段,推动后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要强化责任追溯,对抽查不合格产品及企业依法层层追溯,做到处理到位、整改到位、移送到位。
4、开展区域质量提升。
各市场监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区域质量提升行动,结合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促进提高质量管理能力,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规范区域产业发展。
有条件的地区要制定区域质量标准,打造区域质量品牌,培育产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儿童口罩等六类产品消费提示作者:***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2021年第04期日前,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官网获悉,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儿童口罩、磁力玩具、儿童平衡车、非医用口罩、老年健步鞋、塑料一次性餐饮具等6类产品的消费提示,帮助广大消费者科学选购和使用相关产品。
这6类产品都是百姓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产品,既有与老年人、儿童群体安全健康关系较为密切的老年健步鞋、儿童平衡车、磁力玩具等产品,也有儿童口罩、非医用口罩等疫情防护用品,还有与保护食品安全直接相关的塑料一次性餐饮具。
消费提示针对消费者日常选购和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提示。
比如磁性强且尺寸小的磁性产品应防止儿童触及玩耍;塑料一次性餐饮具不宜长时间或多次与食品接触;老年人在雨雪天气、陡坡、地砖等环境下穿老年健步鞋,应适当提高自身警惕性以防摔倒摔跤。
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围绕老人用品、儿童用品等与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磁性玩具消费提示磁性玩具指带有磁体或磁性部件的玩具,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磁性玩具产品包括磁力片玩具、磁性黏土(磁力泥)等。
磁力片玩具是由多个磁力片及配件构成,磁力片具有各种几何形状,可拼搭出各种造型。
磁力黏土(磁力泥)由铁粉或磁粉、稀土等成分组成,需配合磁铁使用,通过磁铁吸附磁力泥并可将其塑造成任意形状。
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磁性玩具时,除了关注商品的品牌、价格等因素外,还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一、选购常识1.看标识。
在选购磁性玩具时,要检查产品标识内容是否齐全,如适用年龄、安全警示、执行标准及制造商信息等。
选购时应根据产品上标识的适用年龄段来选择适宜的产品。
购买时还应向经营者索取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
2.看尺寸。
磁铁或磁性部件如果尺寸过小,低龄儿童在玩耍该类磁性玩具时,易被吞食导致窒息伤害。
因此应选购尺寸较大,且不易入口的磁性玩具。
3.多询问。
购买前应向电商平台客服或实体店销售人员询问,以便了解磁性玩具的功能、可能导致的风险,有效避免购买到不适合或存在风险的产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消毒柜、洗手液、香皂、纸巾纸等4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5.07•【文号】国质检监函[2010]221号•【施行日期】2010.05.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消毒柜、洗手液、香皂、纸巾纸等4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情况的通报(2010年5月7日国质检监函[2010]221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年底至2010年年初,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食具消毒柜、洗手液、香皂、纸巾纸(湿巾)等4类产品进行了国家监督专项抽查。
现将本次专项抽查的主要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本次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63家企业生产的1007种产品,其中931种产品抽样检验合格,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9家企业生产的76种产品不合格。
二、抽查结果分析本次抽查重点检查了4类产品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卫生指标和杀菌、抑菌及消毒效果等指标,抽查结果显示,产品质量整体水平较好,其中,洗手液、香皂、纸巾纸(湿巾)的产品批次抽样合格率均在 90%以上。
(一)洗手液。
共抽查了173家企业的231种产品,抽查产品涵盖普通洗手液和具有杀菌抑菌作用的特种洗手液两大类。
其中,普通洗手液产品213种,合格193种;特种洗手液产品18种,合格16种。
抽查结果表明,被抽查产品的甲醇、重金属铅含量、砷含量、汞含量等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总活性物含量低于标准规定要求、甲醛含量超标和个别特种洗手液产品的杀菌率/抑菌率项目不合格。
(二)香皂。
共抽查了16个省、直辖市的91家企业的138种产品,重点检验了干钠皂、总有效物含量、总游离碱、游离苛性碱、氯化物、总五氧化二磷、抑菌试验等7个重要质量项目,除有4种产品在干钠皂、总游离碱和抑菌试验项目上出现了不合格外,其他产品均合格。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2015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等15种产品质量全国联动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法规类别】质量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国质检监函[2015]636号【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日期】2015.11.18【实施日期】2015.11.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2015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等15种产品质量全国联动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2015年11月18日国质检监函〔2015〕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深入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2015年6月至10月,质检总局组织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了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等15种产品质量全国联动监督抽查,涉及轻工类产品、机械及安防类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建材类产品等4类产品。
相关省级质监局依法组织完成了联动抽查工作任务,并在本单位网站上向社会公布了抽查结果。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本次共抽查了7348家企业生产的7478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
经检验,6840家企业生产的6968批次产品合格,检出510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6.8%,抽查合格率为93.2 %。
其中,卫生纸、胶合板、通用硅酸盐水泥、架空绝缘电缆、铅酸蓄电池等5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低于5%;絮用纤维制品(被子、枕头)、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中密度纤维板、冷轧带肋钢筋、复混肥料、电力电缆、橡套电缆等7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介于5%至10%之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木制家具等3种产品的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介于10%至20%之间。
(二)按企业生产规模划分,本次抽查的大、中、小型企业数分别占抽查企业总数的6.9%、17.9%、75.2%,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分别为1.3%、3.0%、9.2%。
儿童玩具强制性标准一、国家儿童玩具3C强制认证3C”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因英文名称是“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故又称CCC 认证,是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它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中国玩具行业的强制认证制度于2006年3月1日启动,到今年6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已对涉及童车、电玩具、弹射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塑胶玩具的6类玩具共16种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其产品包装上必须加贴认证标志。
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无论国内或国外生产,如未获得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证书,一律不得进口、不得出厂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
按照“3C”认证的要求,玩具必须达到《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企业如违反规定,除责令改正外,还要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毛绒、布制玩具安全与质量》国家标准已完成修订,新标准将于2007年9月1日起实施。
以下是初步认知1)毛绒、布制玩具不可拆卸的塑料小物件应装配牢固,在规定作用力下,不会发生碎裂、分离,而且塑料零件表面无明显色差、变形、裂纹及划痕等。
3)毛绒、布制玩具缝纫质量方面要求:针脚均匀,不得有脱线、跳针、断线等现象,不得有明显露底;4)毛绒、布制玩具大体外观方面要求:不得有明显破洞、缺件和破损现象,不应有明显色差,实物尺寸应与明示尺寸相符,尺寸偏差不得超过明示尺寸的正负5%等;5)毛绒、布制玩具填充物方面要求:填塞均匀、软硬适中、无硬块并体现必要的造型,毛绒玩具的填充物必须无毒无害而且要经过严格消毒,毛绒玩具的眼睛、鼻子、纽扣等不可拆卸的小零件按规定承受拉力应该在90牛顿以上等;6) 毛绒、布制玩具表情装饰线方面要求:手线、嘴线、脚线等要制作精细,应紧贴玩具表面并位置正确;7) 毛绒、布制玩具活动关节方面要求:应装配牢固,并转动灵活。
质检总局发布玩具产品等四类儿童用品消费提示来源:质检总局玩具产品消费提示一、分类:玩具产品多种多样,分为塑胶玩具、电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弹射玩具、毛绒玩具、木制玩具及其他类玩具。
玩具具有适用的年龄段特点。
玩具年龄段是根据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平均能力和兴趣及玩具本身的安全情况而划分,建议依据儿童年龄挑选适合年龄段的玩具,如适合6个月以上、适合3岁以上、适合5岁~9岁、不适合3岁以下等。
塑胶玩具、电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弹射玩具实行强制性认证制度,在购买玩具时,要注意包装或标识上必须有“CCC”认证标志。
若没有该标志,有可能是非正规产品。
二、相关指标解读:(一)玩具标志和使用说明。
在玩具标识和使用说明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一是适用“年龄范围”。
不同年龄段的玩具,安全要求不同,如适合3岁以上儿童的玩具可能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玩,这主要从儿童智力发育与安全因素两方面考虑。
二是“安全警示”。
这是避免儿童误用或在使用过程中疏忽照顾容易造成危险的重要指示,所以对“警示”“注意”及内容均有字体要求,目的要醒目,便于消费者看清,有效起到“警示”的作用。
三是“制造商或进口商的名称和商标”,这是玩具造成事故时追溯的依据。
(二)存在小零件。
国家标准规定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不应存在小零件。
导致玩具小零件不合格的原因,一是产品设计本身的缺陷,结构中预设了小零件部件;二是生产过程中产品部件固定、黏合不牢固或材料强度不足,导致在滥用状态下出现部件脱落或破碎形成了小零件。
(三)锐利尖端和边缘。
锐利尖端和边缘是儿童玩具中一个重要的危险隐患。
供8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中不应含有可触及的危险锐利尖端和边缘,而供3岁以下儿童玩耍的玩具中禁止存在可触及的功能性锐利尖端和边缘。
三、选购注意事项:(一)看标牌。
玩具应有使用说明,如毛绒玩具的使用说明,至少应包含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厂址、联系电话、主要材质或成份、填充物的成分及清洁保养、执行标准代号、适用年龄范围、安全警示等。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5年第18号——关于公布2014年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状况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5.02.03•【文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5年第18号•【施行日期】2015.02.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5年第18号质检总局关于公布2014年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状况的公告2014年,质检总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和改善民生等重大战略部署,以及节能减排、重点产品质量提升、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工作要求,坚持依法行政,紧密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认真组织开展了日用及纺织品、电子电器、轻工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机械及安防、电工及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食品相关产品等8大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全年国家监督抽查产品159种。
其中包括: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玩具、学生用品、运动服及针织泳装、旅游鞋、皮鞋和旅行箱等22种日用及纺织品;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储水式电热水器、电风扇、台式计算机等25种电子电器;纸巾纸、家用燃气用具、家用卫生杀虫用品和家用洗涤剂等17种轻工产品;磷肥、杀虫灯、脱粒机和植物保护机械等11种农业生产资料;安全带、消防水带、车床、锁具等30种机械及安防产品;永磁直流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器具开关、液化石油气和隔离开关等21种电工及材料产品;建筑防水卷材、人造板、建筑涂料等28种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餐具洗涤剂、食品用纸包装、容器、工业和商用电热食品加工设备、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5种食品相关产品。
按照抽查企业数划分,8大类产品抽查比例见下图。
(二)全年共抽查了24245家企业生产的25672批次产品,产品抽查合格率为92.3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8.10.30•【文号】市监质监〔2018〕71号•【施行日期】2018.10.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市监质监〔2018〕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社会稳定。
近年来,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校园跑道、儿童玩具、学生文具、校服等质量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切实加强儿童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质量监管,夯实质量安全保障线。
为了给广大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现就进一步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通知如下:一、强化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生产企业要加强原材料进货的质量控制,防止禁用原料和不合格的原料投入生产;控制好生产工艺流程,避免生产过程产生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严格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等要求对所生产的儿童用品进行检验,对于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的产品,一律不得出厂和销售。
二、严格标准要求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儿童用品安全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整合工作,加快制定更为严格的儿童用品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同时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儿童用品相关标准制修订,围绕玩具等重点儿童用品领域,建立健全与强制性标准配套的推荐性标准体系。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儿童用品相关国家标准的宣贯和培训,促进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标准;鼓励生产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主动公开并严格执行。
三、严格市场准入总局将不断完善儿童用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制度,推动以产品用途、使用环境、消费人群和原材料特性等技术法规式定性描述取代产品列举方式,修订完善认证规则,增加认证评价方式,扩大认证实施范围,严把认证准入关;严格儿童用品检验认证机构的审批,开展“认证乱象”专项整治,规范检验认证行为,建立检验认证机构对产品质量承担连带责任制度。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卫生部等关于促进儿童用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撤销),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12.28•【文号】国质检监联[2012]841号•【施行日期】2012.1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促进儿童用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2012年12月28日国质检监联[2012]841号)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厅(局)、教育厅(局)、公安厅(局)、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各有关行业协会,各有关单位: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儿童健康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切实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工作,进一步提升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促进儿童用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充分认识儿童用品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安全、健康、高质量的成长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儿童用品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亿万家庭的稳定和睦与社会安定和谐。
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强化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保障儿童用品安全。
2012年,国务院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要求加强对儿童用品的监督检查。
据统计,我国14岁以下儿童数量约为2.22亿,占总人口的 16.6%,全国儿童用品年消费约为6000亿元,儿童用品产业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儿童用品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主品牌建设不断加强,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稳中有升,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日用塑料制品、儿童玩具、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9.03.20•【文号】国市监质监〔2019〕57号•【施行日期】2019.03.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日用塑料制品、儿童玩具、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的通知国市监质监〔2019〕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据近期媒体报道,有的企业利用回收医疗废物制成塑料颗粒,然后加工生产织网袋、菜袋、口杯、洗脸盆、卫生盆、悬浮地板等日用塑料制品和儿童玩具;有的企业用发霉、废弃“散浆”加工生产成人纸尿裤、妇婴两用巾等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举一反三,着力推进长效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日用塑料制品、儿童玩具、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综合运用行政约谈、行政指导、行政处罚、宣传引导等手段,切实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意识。
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玩具安全、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等国家强制性标准,加强原材料进货质量控制,把好进货关,防止禁用原材料和不合格原材料投入生产;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避免生产过程产生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强化产品出厂检验,对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产品,一律不得出厂销售;对已出厂销售产品存在系统性安全缺陷的,严格实施召回。
二、加强重点监管重点加强对企业原材料使用的监管,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组织开展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
重点查看原材料进货记录和检验报告等,属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范围的产品,要组织认证机构检查关键原材料生产厂是否与认证备案的一致;属于生产许可证范围的产品,要检查获证企业条件是否符合许可证要求,是否制定并严格执行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和过程控制制度等。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玩具等62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公布日期】2021.05.12
•【文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21年第15号
•【施行日期】2021.05.1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部分失效
•【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
正文
本法规中关于《玩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复混肥料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磷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规定已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玩具等15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公告》(2022年6月1日公布)自2022年6月1日起废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2021年第15号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玩具等62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
施细则的公告
依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市场监管总局令第18号),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编制了玩具等62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详见附件),现予发布。
各地在开展监督抽查工作时可参照执行。
旧版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玩具等62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市场监管总局
2021年5月12日。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2014年童车等20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三)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4.04•【文号】国质检监函[2014]110号•【施行日期】2014.04.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续(二)附件1-9卫生巾(含卫生护垫)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2014年第一季度,共抽查了天津、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0个省、直辖市88家企业生产的90种卫生巾(含卫生护垫)产品。
本次抽查依据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 8939-2008《卫生巾(含卫生护垫)》等标准的要求,对卫生巾(含卫生护垫)产品的pH、吸水倍率、渗入量、细菌菌落总数、真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发现3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涉及到细菌菌落总数、真菌菌落总数、渗入量项目。
具体抽查结果见附表1-9。
附表1-9注:按行政区域排序。
附件1-10牙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2014年第一季度,共抽查了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广东、广西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0家企业生产的60批次牙刷产品。
本次抽查依据GB 19342-2003《牙刷》等标准的要求,对牙刷产品的卫生要求,牙刷头部、刷柄尾部安全要求,有害元素(铬、汞、铅、砷、镉),毛束拉力,柄部抗弯力,颈部抗弯力,单丝弯曲恢复率,磨毛等12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本次抽查的60批次牙刷产品全部符合标准的规定。
具体抽查结果见附表1-10。
附表1-10注:按行政区域排序。
附件1-11拼块地毯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2014年第一季度,共抽查了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广东等8个省、直辖市19家企业生产的19批次壁纸产品。
本次抽查依据QB/T 2755-2005《拼块地毯》、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18587-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等标准的要求,对拼块地毯产品的脚轮椅引起的宽度和长度变化率、绒簇拔出力、耐光色牢度、由热和水影响引起的翘曲、由热和水影响引起的宽度和长度变化率、毯面纤维类型及含量、阻燃性能(燃烧长度、临界热辐射通量)、环保性能(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乙烯、4-苯基环己烯、甲醛)等12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开展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11.09•【文号】国质检监函[2012]712号•【施行日期】2012.1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开展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2012年11月9日国质检监函[2012]712号)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关系儿童健康成长,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国务院领导同志近日就此做出重要批示,要求质检总局重视儿童用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完善标准,并同工商、卫生、教育、公安等部门配合,加大查处力度。
接到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后,总局领导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在质检工作各个领域都要重视儿童用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始终把儿童用品作为全系统监管的重点,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儿童健康安全。
经总局研究,决定结合“双打”行动和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集中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行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提出的加强对妇女儿童老年用品等重点产品监督检查的要求,把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全系统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动员全系统力量,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深入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有力打击儿童用品质量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大案要案,修订完善儿童用品产品标准,广泛宣传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常识,促进企业主动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解决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儿童用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监督检查重点以童装、童鞋、童车、玩具、儿童安全座椅、婴幼儿纸尿裤等与儿童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为重点产品;以消费者投诉、媒体曝光、抽查不合格、现场检查发现问题以及有其他质量违法行为记录的企业为重点企业;以无证生产、假冒伪劣、标实不符、“三无”标注等质量违法行为和制假黑窝点为重点查处对象;以儿童用品生产企业集中区、质量问题多发区、货物集散地、进口量大的口岸为重点区域。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儿童用品等10类重点产
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产品质量监督
【发文字号】国质检监函[2015]202号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日期】2015.05.12
【实施日期】2015.05.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儿童用品等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2015年5月12日国质检监函〔2015〕2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为贯彻落实全国质检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入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质检总局组织制定了《儿童用品等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做好落实工作。
儿童用品等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质检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儿童用品等10类重点产品质量
提升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服务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总体要求,以“三个转变”为指导,以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导向,紧密围绕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质量安全需求,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联合,带动各行各业抓质量,以综合整治促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促转型升级。
(二)工作目标。
认真调查摸底,深入分析制约产品质量提升的原因和症结,指导生产企业加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保障能力。
加大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严格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后处理,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大力推动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区)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带动和引领效应的示范项目(区)。
强化对外联合与对内协作,推动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发力,加快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产品质量提升格局。
通过一个个产品的质量提升,使重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升,2015年度稳定在90%以上。
(三)基本原则。
1.全面推进,突出重点。
围绕总局确定的儿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节水产品、厨房用具、纺织服装、车用汽柴油、电线电缆、复混肥料、建筑防水卷材、食品包装材料等10类重点产品,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同时,结合本地区经济特点和产品质量发展需求,开展符合区域产业特点的质量提升行动。
2.政府引导,市场推动。
综合运用许可准入、监督抽查、风险监测、分类监管、执法查处、区域整治、质量约谈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营造有利于质量提升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设计、生产高质量产品的
内生动力;通过构建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良性选择机制,推动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3.扶优治劣、标本兼治。
找准推进质量提升的切入点,加强标准贯彻与产业政策引导,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质量提升长效机制。
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通过典型示范与政策扶持,解决制约产品质量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带动产业健康发展,推动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4.上下联动、内外联合。
注重凝聚合力,综合施治。
对内,与履行各项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职能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发力;对外,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联合相关部门、行业组织、新闻媒体和广大消费者,协调一致,共同行动。
二、重点任务
(一)儿童用品质量提升。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儿童用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国质检监联〔2012〕841号)精神,加强部门协作,强化部门监管,形成监管合力。
各地要按照《质检总局关于开展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国质检监函〔2014〕612号)要求,深入开展专项行动,按时报送专项行动总结材料和统计表,并继续加大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总局组织对童装、童鞋、童车、玩具、儿童家具、纸尿裤、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等7类儿童用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儿童用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依法处理抽查不合格企业,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要针对专项行动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突出质量问题,组织检验机构、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召开质量分析会,帮助企业分析问题原因,加强标准、检验知识以及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培训,帮扶企业提高质量管控能力。
加大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普及,组织开展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实验室”宣传活动。
儿童用品集中产区质量监督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
支持,联合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