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规则与裁判法(新)
- 格式:doc
- 大小:125.50 KB
- 文档页数:10
田径径赛项目的基本规则和基本裁判法一、定义田径运动田赛和竞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
径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径赛是田径运动的一类,是在田径场的跑道或规定道路上进行的跑和走的竞赛项目的统称。
奥运会设有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女子3000米(第25届起取消该项目,增设女子50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3000米障碍赛(男子)、100米栏(女子)、110米栏(男子)、400米栏、10公里竞走(女子)、20公里竞走、50公里竞走(男子)、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
其中公路项目因各地竞赛环境差异较大,所以只有最好成绩,不设奥运会纪录。
在径赛的各项比赛中,如果参加人数较多,可先举行预赛、次赛和最后有8人参加的决赛,以决赛的成绩作为最后判定名次的成绩。
径赛必须沿逆时钟方向(即左手靠近里圈)跑进。
道次(或起跑位置)由抽签决定。
分道跑项目和接力跑的第一棒起跑时必须使用起跑器(其他各项径赛不得使用,采用“各就位”、“预备”和鸣枪3个发令信号,部分分道跑和不分道跑项目只用“各就位”一个口令,然后鸣枪。
起跑时犯规1次即取消比赛资格。
在跑进中挤撞或阻挡别人跑进,取消资格。
应在分道内跑进的运动员,不是直接受他人所迫而跑出分道者和比赛过程中接受他人援助(伴跑、提供或指导情况),受警告后再犯者,取消资格。
各项竞赛到达终点的名次顺序以运动员躯干(不包括头、颈、臂、手、腿、脚)的任何部分触及终点线内沿垂直面的先后为准,以时间计取成绩。
二、径赛裁判长职责径赛裁判长在总裁判长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径赛项目的裁判工作(包括发令、终点摄影计时、终点、手计时、检查、风速测量、各裁判组的裁判工作及有关终端操作员的工作),保证径赛项目准时比赛。
径赛裁判长职责是: 1(认真执行规则和规程中的各项规定,处理发生于比赛期间有关径赛的问题。
2(处理有争议的问题。
当裁判员对名次判定意见不一致时,有权决定最后名次。
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第一节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田径竞赛规则是裁判工作的执法依据,它保证了参赛者在规则范围内进行公平竟争,裁判员必须掌握规则。
一、比赛通则(一)着鞋:运动员可以赤脚、单脚或双脚穿鞋参加比赛。
钉鞋鞋钉规定:4、9、12、25毫米,11枚,1条绑带。
(二)号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佩戴号码,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号码布分:前后大号码、小号码、体侧号码。
跳高、撑杆跳高运动员允许带1块号码。
(三)兼项:如果一名运动员同时参加一项径赛和一项田赛,或同时参加多项田赛而这些项目又同时举行比赛时,有关裁判长每次可以允许该运动员在某一轮比赛中,或在跳高或撑竿跳高的每轮次试跳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的顺序进行试跳(掷),如果某运动员后来又决定不参加试跳(掷),或轮到其试跳(掷)时不在场,一旦该次试跳(掷)已错过,应视其为免跳。
(四)帮助:任何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得提供或接受帮助,如伴跑或技术指导等。
1、下列情况不被认为是提供帮助:(1)运动员与其教练员在比赛区域外进行交流。
为了便于这种交流,并且不干扰比赛进行,在靠近每一项田赛比赛地点最近的看台上,应给该项参赛运动员的教练员保留座位。
(2)可在比赛区域对运动员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治疗和/或理疗,以便运动员能够参加或继续参加比赛。
此类医学检查、治疗和/或理疗可由组委会任命的佩戴袖标或背心、或身着其他明显服装的医务官在比赛区域进行,也可由注册随队医务人员经医务代表或技术代表的专门批准,在比赛区域外的医务治疗区进行。
但不得延误比赛的进程或该运动员按既定的顺序进行试跳或试掷。
一旦运动员离开检录处,无论是在比赛中或是比赛开始前,其他任何人对运动员进行此类护理或治疗,均被认为是对运动员提供帮助。
2、下列情况应被认为是给运动员提供帮助,应该禁止:(1)在赛跑或竞走比赛中,由非参赛者、已被超圈者或将被超圈者提供速度分配帮助,或使用其他任何技术设备的。
(2)运动员在比赛场内拥有或使用录像机、盒式录音机、收音机、CD机、无线通讯机、移动电话或类似装置。
田径规则和裁判法裁判员必须做到:1、认真学习规则与裁判法,加强岗位责任制;2、执行裁判工作时,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裁判长:径赛裁判长、田赛裁判长、全能裁判长、外场裁判长、检录裁判长径赛一、径赛的赛次:预、次、复、决二、跑道测量1、标准跑道全长应为400米,由两个直段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
内、外突沿高约5cm,宽至少5cm。
2、跑道计算线:第一道在内突沿外沿以外30cm处,其余各道在内侧分道线外沿以外20cm处,若没有内突沿,则应在标志线外沿以外20cm测量。
3、赛跑的距离应从起跑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4、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分道比赛,每条分道宽1.22±0.01米(包括右侧分道线),分道线宽5cm。
800米、4×400米接力为部分分道跑(过抢道标志线后切入里道)。
1500米以上为不分道跑。
5、跑道的左右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1%,在跑进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三、起点工作1、协调发令员:(1)安排发令组裁判员的职责。
(2)监督发令组每位成员履行职责的情况。
(3)发令前,应确认有关计时员、检查员、终点裁判员和风速测量员已准备就绪,通知发令员开始发令。
(4)为每名召回发令员确定专门的任务和位置。
(5)保存所有产生在发令过程中的文件。
(6)确保规则第130条5得到完全执行(起跑犯规)2、发令员:(1)运动员各就位时,发令员就完全控制运动员。
在发令过程中,应位于能完全看清楚所有起跑运动员的位置。
(2)只有发令员有权实施规则中的警告和取消比赛资格的处分。
2、召回发令员:召回发令员如观察到任何起跑犯规情况都有权召回运动员。
在运动员起跑犯规被召回或被中止后,召回发令员应向发令员报告他的观察结果,由发令员决定是否给予运动员警告。
3、助理发令员:(1)助理发令员应检查运动员参加比赛的项目、组次、佩戴号码是否正确。
(2)助理发令员必须正确安排每名运动员的道次或站位,完成这项工作后,向发令员示意一切准备就绪。
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第一节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田径竞赛规则是裁判工作的执法依据,它保证了参赛者在规则围进行公平竟争,裁判员必须掌握规则。
一、比赛通则(一)着鞋:运动员可以赤脚、单脚或双脚穿鞋参加比赛。
钉鞋鞋钉规定:4、9、12、25毫米,11枚,1条绑带。
(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佩戴,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布分:前后大、小、体侧。
跳高、撑杆跳高运动员允许带1块。
(三)兼项:如果一名运动员同时参加一项径赛和一项田赛,或同时参加多项田赛而这些项目又同时举行比赛时,有关裁判长每次可以允许该运动员在某一轮比赛中,或在跳高或撑竿跳高的每轮次试跳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的顺序进行试跳(掷),如果某运动员后来又决定不参加试跳(掷),或轮到其试跳(掷)时不在场,一旦该次试跳(掷)已错过,应视其为免跳。
(四)帮助:任何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得提供或接受帮助,如伴跑或技术指导等。
1、下列情况不被认为是提供帮助:(1)运动员与其教练员在比赛区域外进行交流。
为了便于这种交流,并且不干扰比赛进行,在靠近每一项田赛比赛地点最近的看台上,应给该项参赛运动员的教练员保留座位。
(2)可在比赛区域对运动员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治疗和/或理疗,以便运动员能够参加或继续参加比赛。
此类医学检查、治疗和/或理疗可由组委会任命的佩戴袖标或背心、或身着其他明显服装的医务官在比赛区域进行,也可由注册随队医务人员经医务代表或技术代表的专门批准,在比赛区域外的医务治疗区进行。
但不得延误比赛的进程或该运动员按既定的顺序进行试跳或试掷。
一旦运动员离开检录处,无论是在比赛中或是比赛开始前,其他任何人对运动员进行此类护理或治疗,均被认为是对运动员提供帮助。
2、下列情况应被认为是给运动员提供帮助,应该禁止:(1)在赛跑或竞走比赛中,由非参赛者、已被超圈者或将被超圈者提供速度分配帮助,或使用其他任何技术设备的。
(2)运动员在比赛场拥有或使用录像机、盒式录音机、收音机、CD机、无线通讯机、移动或类似装置。
⽥径规则及裁判法⽥径运动竞赛的裁判⼯作第⼀节⽥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径竞赛规则是裁判⼯作的执法依据,它保证了参赛者在规则范围内进⾏公平竟争,裁判员必须掌握规则。
⼀、⽐赛通则(⼀)着鞋:运动员可以⾚脚、单脚或双脚穿鞋参加⽐赛。
钉鞋鞋钉规定:4、9、12、25毫⽶,11枚,1条绑带。
(⼆)号码:参加⽐赛的运动员必须佩戴号码,否则不得参加⽐赛。
号码布分:前后⼤号码、⼩号码、体侧号码。
跳⾼、撑杆跳⾼运动员允许带1块号码。
(三)兼项:如果⼀名运动员同时参加⼀项径赛和⼀项⽥赛,或同时参加多项⽥赛⽽这些项⽬⼜同时举⾏⽐赛时,有关裁判长每次可以允许该运动员在某⼀轮⽐赛中,或在跳⾼或撑竿跳⾼的每轮次试跳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的顺序进⾏试跳(掷),如果某运动员后来⼜决定不参加试跳(掷),或轮到其试跳(掷)时不在场,⼀旦该次试跳(掷)已错过,应视其为免跳。
(四)帮助:任何参赛运动员在⽐赛中不得提供或接受帮助,如伴跑或技术指导等。
1、下列情况不被认为是提供帮助:(1)运动员与其教练员在⽐赛区域外进⾏交流。
为了便于这种交流,并且不⼲扰⽐赛进⾏,在靠近每⼀项⽥赛⽐赛地点最近的看台上,应给该项参赛运动员的教练员保留座位。
(2)可在⽐赛区域对运动员进⾏必要的医学检查、治疗和/或理疗,以便运动员能够参加或继续参加⽐赛。
此类医学检查、治疗和/或理疗可由组委会任命的佩戴袖标或背⼼、或⾝着其他明显服装的医务官在⽐赛区域进⾏,也可由注册随队医务⼈员经医务代表或技术代表的专门批准,在⽐赛区域外的医务治疗区进⾏。
但不得延误⽐赛的进程或该运动员按既定的顺序进⾏试跳或试掷。
⼀旦运动员离开检录处,⽆论是在⽐赛中或是⽐赛开始前,其他任何⼈对运动员进⾏此类护理或治疗,均被认为是对运动员提供帮助。
2、下列情况应被认为是给运动员提供帮助,应该禁⽌:(1)在赛跑或竞⾛⽐赛中,由⾮参赛者、已被超圈者或将被超圈者提供速度分配帮助,或使⽤其他任何技术设备的。
(2)运动员在⽐赛场内拥有或使⽤录像机、盒式录⾳机、收⾳机、CD机、⽆线通讯机、移动电话或类似装置。
田径裁判法一、计时1.在跑道上举办径赛项目,手计时成绩应判读到较差1/100秒。
2.计时应从发令枪或经批准发令器材发出闪光或烟开始,直至运动员躯干(不涉及头、颈和四肢)任何部位到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瞬间为止。
3.在3只正式表中,两只表所计时间相似而第3只表不同步,应以这两只表所计时间为准;如3只表所计时间各不相似,应以中间时间为准;如只使用两只秒表,所计时间不相似时,应以较差时间作为正式成绩。
4.在 4 X400米接力赛跑中,第l个整圈应为分道跑,4X400米接力第2棒运动员越过抢道线之前应为分道跑。
5.计时员只有在计时长规定下方可回表。
二.起点与终点1.各项径赛应用发令枪或经批准发令器材朝天鸣放起跑。
发令应在发令员确认运动员处在稳定状态、起跑姿势对的之后进行。
2.400米及400米如下(涉及4X100米及 4 X400米接力)各个项目,发令员用"各就位"、"预备",当运动员所有"预备"就绪,即可鸣枪或启动经批准发令器材。
400米以上各个项目,起跑时只使用"各就位"口令,在所有运动员稳定期鸣枪或启动经批准发令器材。
起跑时运动员不得单手或双手触地。
3、在运动员做好起跑各就位姿势后,无论何种因素,如果发令员对已进行起跑准备不满意,她应命令所有运动员从起跑位置上撤回,然后由助理发令员重新将运动员召集在起跑线后大概3米处。
400米及400米如下(涉及4X100米和4X400米接力第1棒)各个项目,运动员必要使用蹲踞式起跑。
在"各就位"口令之后,运动员必要走向起跑线,完全在自己分道内和起跑线后做好准备姿势。
双手和一种膝盖必要触地。
发出"预备"口令时,运动员应及时抬高身体重心做好最后起跑姿势,此时运动员双手仍须与地面接触,两脚不得离地。
运动员已就位时,其双手或双脚(4x100米、4x400米接力第一棒起跑时接力棒)均不得触及起跑线或线前地面。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田径是一项古老而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比赛项目,如短跑、长跑、跳高、跳远、投掷和铁饼等。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和规范,田径比赛有一系列的规则和裁判法。
首先,田径比赛有明确的起跑方式。
对于短跑比赛,运动员必须站在起跑线上,然后在裁判的指令下,以最快的速度冲出起跑线。
若有运动员提前离开起跑线,则会触发起跑假跑,并进行重新起跑。
对于长跑比赛,运动员可以从指定的起跑线或者发令枪旁的标志线开始比赛。
在比赛中,运动员必须遵守规定的赛道或者比赛场地。
例如,在田径场上的跳高和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必须使用指定的起跳板,并确保没有踩空或超出指定的区域。
在投掷项目中,运动员必须站在指定的投掷区域内,并在将物体投掷出去后,不可越过投掷区域线。
裁判在比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确保运动员的遵守规则和竞技的公平性。
在田径比赛中,存在不同类型的裁判。
例如,起跑裁判负责确认和监督起跑过程,确保运动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起跑。
当运动员违反起跑规则时,裁判必须及时做出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在跳高和跳远比赛中,有一个独立的起跳裁判,他们负责在完成起跳动作后,在跳远的比赛中,他们会测量运动员的最终落地点。
同样,在投掷项目中,有投掷裁判,他们监督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的动作规范性和投掷物的落地点。
此外,裁判还负责计时和计分。
在短跑比赛中,裁判员用计时器来计算运动员完成比赛所需的时间,并确保准确无误。
在接力比赛中,裁判会监督队员之间的接力传递,确保传递过程中没有违规行为,如接棒区内的违规移动或棒接不当。
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裁判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警告、罚点或者取消参赛资格等处理措施。
裁判的决策权力是不可置疑的,他们必须基于对规则的全面了解和专业的判断来做出公正的裁决。
总而言之,田径规则和裁判法确保了田径比赛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裁判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必须对比赛规则有丰富的了解,并且合理运用自己的判断力。
通过遵守规则和严格执行裁判法,可以保证田径比赛的公正性和吸引力,同时也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新)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裁判员必须做到:1、认真学习规则与裁判法,加强岗位责任制;2、执行裁判工作时,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裁判长:径赛裁判长、田赛裁判长、全能裁判长、外场裁判长、检录裁判长径赛一、径赛的赛次:预、次、复、决二、跑道测量1、标准跑道全长应为400米,由两个直段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
内、外突沿高约5cm,宽至少5cm。
2、跑道计算线:第一道在内突沿外沿以外30cm处,其余各道在内侧分道线外沿以外20cm处,若没有内突沿,则应在标志线外沿以外20cm测量。
3、赛跑的距离应从起跑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4、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分道比赛,每条分道宽1.22±0.01米(包括右侧分道线),分道线宽5cm。
800米、4×400米接力为部分分道跑(过抢道标志线后切入里道)。
1500米以上为不分道跑。
5、跑道的左右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1%,在跑进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三、起点工作1、发令协调员:(1)安排发令组裁判员的职责。
(2)监督发令组每位成员履行职责的情况。
(3)当收到竞赛主任的有关命令,确认有关计时员、检查员、终点裁判员和风速测量员已准备就绪后,通知发令员开始发令程序。
(4)为每名召回发令员确定专门的任务和位置。
(5)保存所有产生在发令过程中的文件。
(6)确保规则第162条8得到完全执行(起跑犯规)2、发令员:(1)运动员各就位时,发令员就完全控制运动员。
在发令过程中,应位于能完全看清楚所有起跑运动员的位置。
(2)只有发令员有权实施规则中的警告和取消比赛资格的处分。
2、召回发令员:召回发令员如观察到任何起跑犯规情况都有权召回运动员。
在运动员起跑犯规被召回或被中止后,召回发令员应向发令员报告他的观察结果,由发令员决定是否给予运动员警告。
3、助理发令员:(1)助理发令员应检查运动员参加比赛的项目、组次、佩戴号码是否正确。
第二节田径径赛裁判规则及裁判方法一、检录裁判工作(赛前控制中心)1、赛前控制中心的工作任务:检录主裁判监督在一名副总裁判长的领导下准时召集运动员点名,检查运动员的号码,按规定时间将运动员带至比赛地点。
2、赛前检录工作的规则要求:(1)必须保证运动员穿着比赛服装。
(2)正确佩带号码并与检录单一致。
号码的要求:须给每名运动员提供号码布,并分别佩带在胸前和背后的显著位置,。
3、赛前控制中心裁判组裁判工作方法1)赛前工作(1)学习规则与规程,了解此次比赛规程的特殊要求;(2)裁判员分工学习、研究裁判工作方法;进行裁判分工了解各自的裁判工作内容了解起终点的位置及接力区的位置,运动员进出场地的路线 (3)研究与其他裁判组的协调配合的方法。
①与起点助理发令员联系,了解运动员的缺席情况②与编排记录组及有关的田赛裁判组联系,了解、商定、拿取各单元比赛检录单的事宜。
③与赛后控制中心联系,商定长距离项目比赛用小号码布的收取工作。
4)按照裁判员的分工进行裁判实习(5)开出所需器材、表格、秒表、夹板、铅笔等比赛用品。
比赛用扩音器材各种表格(运动员缺赛统计表、竞赛检录时间表、检录记录表等)运动员休息用的长凳、小号码布、别针等 (6)认真布置检录处①检录地点应选择方便运动员的赛前准备活动和有利于检录裁判员的工作。
②田赛与径赛项目的检录处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使用标志必须醒目,并安排好凳子,检录时按照组别、项目、道次或顺序让运动员时能对号入座。
③必须在醒目的地方张挂运动员须知和各项竞赛检录时间表。
2)赛中工作(1)赛前1小时到达赛前控制中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主裁判将本单元每组每项检录单和每日秩序册分发到各检录小组。
(2)检录前10分钟,按照制定的计划,按时广播预告各单元的比赛项目、组次和比赛时间以及检录时间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3)各检录小组按照赛前的分工,按照检录时间准时进行检录,点名时必须检查运动员的号码、服装、比赛鞋、包内用品、广告以及运动员资格证件等。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裁判员必须做到:1、认真学习规则与裁判法,加强岗位责任制;2、执行裁判工作时,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裁判长:径赛裁判长、田赛裁判长、全能裁判长、外场裁判长、检录裁判长径赛一、径赛的赛次:预、次、复、决二、跑道测量1、标准跑道全长应为400米,由两个直段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
内、外突沿高约5cm,宽至少5cm。
2、跑道计算线:第一道在内突沿外沿以外30cm处,其余各道在内侧分道线外沿以外20cm处,若没有内突沿,则应在标志线外沿以外20cm测量。
3、赛跑的距离应从起跑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4、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分道比赛,每条分道宽1.22±0.01米(包括右侧分道线),分道线宽5cm。
800米、4×400米接力为部分分道跑(过抢道标志线后切入里道)。
1500米以上为不分道跑。
5、跑道的左右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1%,在跑进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三、起点工作1、发令协调员:(1)安排发令组裁判员的职责。
(2)监督发令组每位成员履行职责的情况。
(3)当收到竞赛主任的有关命令,确认有关计时员、检查员、终点裁判员和风速测量员已准备就绪后,通知发令员开始发令程序。
(4)为每名召回发令员确定专门的任务和位置。
(5)保存所有产生在发令过程中的文件。
(6)确保规则第162条8得到完全执行(起跑犯规)2、发令员:(1)运动员各就位时,发令员就完全控制运动员。
在发令过程中,应位于能完全看清楚所有起跑运动员的位置。
(2)只有发令员有权实施规则中的警告和取消比赛资格的处分。
2、召回发令员:召回发令员如观察到任何起跑犯规情况都有权召回运动员。
在运动员起跑犯规被召回或被中止后,召回发令员应向发令员报告他的观察结果,由发令员决定是否给予运动员警告。
3、助理发令员:(1)助理发令员应检查运动员参加比赛的项目、组次、佩戴号码是否正确。
(2)助理发令员必须正确安排每名运动员的道次或站位,完成这项工作后,向发令员示意一切准备就绪。
当下令重新起跑时,应重新召集运动员。
(3)接力赛跑时,助理发令员应负责为第一棒运动员准备接力棒。
(4)出现起跑犯规的情况后,助理发令员应当:除了全能比赛,对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一名或多名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并在该名运动员面前出示红黑牌,分别在各自分道的道次墩上作出相应的标志。
全能比赛中,将对第一次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一名或多名运动员警告,并在该运动员前举起黄黑牌,分别在各自分道的道次墩上作出相应的标志。
同时,其他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也将被警告,并由一名或多名助理发令员在运动员前举起黄黑牌,以通知他们如果任何运动员再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如果再次发生起跑犯规,对起跑犯规负有责任的一名或多名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并在该运动员前举起红黑牌,分别在各自分道的道次墩上作出相应的标志。
4、起跑器: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200米和4×400米接力的第一棒)各项径赛的起跑必须使用起跑器。
其他径赛项目的起跑不得使用起跑器。
在跑道上安装起跑器时,起跑器的任何部分不得触及起跑线或延伸至其他分道。
5、起跑:(1)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200米和4×400米接力)和各项径赛,发令员口令“各就位”、“预备”、“鸣枪”,(“各就位”时,双手和一个膝盖应触地,两脚应接触起跑器;“预备”时,双手或双脚仍须与地面接触,两脚不得离开抵脚板)(2)400米以上的各个径赛项目(除了4x200米,异程接力和4x400米),所有的起跑都应为站立式。
在“各就位”口令后,运动员应走向起跑线,在起跑线后做好起跑准备姿势(完全在自己的分道内)。
运动员就位时,其双手或双脚均不得触及起跑线和/或线前地面的任何部分。
一旦发令员认为所有运动员的起跑姿势稳定后,即可鸣枪。
(3)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200米和4×400米接力的第一棒)各项目,运动员必须使用起跑器进行蹲距式起跑。
(4)在“各就位”“预备”口令发出后,所有运动员都应立即做好最后的预备姿势,不得延误。
如果发令员对运动员各就位后准备起跑的过程不满意,他应该命令所有的运动员撤回,助理发令员将重新召集运动员。
如果根据发令员的判断,运动员有下列行为,发令员将取消此次起跑:1)当运动员听到“各就位”或“预备”后,在发令枪或其他经批准的发令器材发出信号之前,无有效理由(由相关裁判长裁定理由)造成起跑中断(例如在蹲踞式起跑中举手或站立);2)在“各就位”或“预备”口令发出后,未能在适当时间内执行起跑命令者;3)下达“各就位”口令后,运动员用声音或其他方式干扰该项比赛中的其他运动员。
裁判长将根据规则第125条5和第145条2,以不正当行为对该运动员进行警告(运动员在同一比赛中第二次违反规则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在这种情况下,或者当其他外部理由被认可为中断起跑的原因时,或者裁判长不同意发令员的判决时,则应向所有运动员出示绿卡表示没有人起跑犯规(5)运动员在做好最后预备姿势之后和鸣枪之前开始起跑动作,应判为一次起跑犯规。
(6)2010年1月1日起采用“零”起跑。
(全能比赛中,对第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给予警告,之后的每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均应被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四、终点1、判定运动员的终点名次,应以其躯干(不包括头、颈和四肢)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顺序为准。
2、分道跑项目的裁判方法(400米和400米以下项目、4×100米接力):采用按名次分工的方法:(1)每人看一个名次,认准所看名次的道次。
(2)每人主看一个名次,同时兼看一个与主看名次相邻的名次。
主看名次△(主裁判)终点名次报告表组别:项目:赛次:组次:主裁判:裁判员:年月日3、部分分道跑项目的裁判方法:(1)按道次分工(人盯人)(800米跑、4×400米接力),每个裁判员看一个道次。
当运动员上道时,核实号码,牢记其特征。
起跑后,注意跑进中的名次变化。
运动员到达终点判定其名次。
(2)按名次分工(4×400米接力或不分道跑的800米和1500米),每个裁判员看一至两个名次(第一名兼第八名,第二名兼第九名,以此类推)。
起跑后,注意观察各队或运动员的名次变化,随时辨认自己所认看名次的道次(队名或号码)。
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并立即核实本名次运动员的道次、号码和队名。
4、不分道跑项目的裁判方法(1500米或3000米以上的项目):采用按名次分工的办法。
在中、长距离跑比赛中,为了准确判定名次,就必须做好记圈工作。
(1)总记圈组(三人):A报号码,并监看记录工作;B记录;C记录领先运动员通过终点的时间,记录脱圈运动员的人数。
(2)脱圈组(三人):D报领先运动员号码,E记录;D报脱圈运动员号码,并记录,F监看记录工作,并举牌或口头通知运动员剩余圈数。
(3)报圈组(两人):领先运动员进入终点直道时,报圈(翻牌),领先运动员还剩最后一圈时“摇铃”。
(注:最后一圈时,应以信号通知每名运动员)注:常用方法:两个总记圈,其中一个报告通过终点的运动员号码,另一个记录,特别注意领先运动员和脱圈运动员;其他裁判员每人认二到三名运动员并兼记这些运动员的圈数和报圈,特别是脱圈的运动员要为他报圈,最后判定名次。
五、计时员(时、分、秒“::、”例:2:09:44、32)1、开表、停表:计时应从发令枪发出的闪光或烟开始,直至运动员的躯干(不包括头、颈和四肢)的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瞬间为止。
2、读表:人工计时,停表时如果指针停在两线之间,应按较差的时间计算。
使用1/100秒的表或人工操作的数字式电子表,当百分位不为零时,应进位至较差的1/10秒,如10.11秒进位成10.2秒。
3、在三只正式表中,两只表所计时间相同而第三只表不同时,应以两只表所计时间为准;如三只表所计时间各不相同,则应以中间成绩时间为准;如只使用两只表,所计时间又不相同时,应以较差的时间作为正式成绩。
4、成绩相等:(1)按成绩录取下一赛次时如成绩相等,电动计时看1/1000秒(手计时看1/100秒),如果成绩依然相等,则有关运动员均应进入下一赛次。
如实际条件不允许,则抽签决定进入下一赛次人选。
(2)决赛中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裁判长有权决定是否重赛,如无法重赛,则名次并列,其他名次的运动员成绩相等时并列处理。
(决赛时成绩相等,以终点判定的名次为准,如分组决赛则并列)六、检查工作:1、检查裁判员的任务:在径赛裁判长领导下进行工作,确保径赛项目的比赛符合田径规则的规定。
赛前要复查径赛场地、设备和器材。
在比赛过程中,检查径赛运动员有无犯规情况;在跨栏、障碍跑项目中检查栏数、栏位、栏高是否准确;在接力项目中,管理好第二、三、四棒运动员的上道等。
2、运动员犯规时,检查员应做到:(1)看:看清犯规运动员的道次、号码、犯规情况;(2)记:应准确地用胶布在犯规地点做标记;(3)报告:用旗示或对讲机向检查主裁判报告;(4)填写报告单:写清比赛项目、赛次、组次、组别,犯规运动员的号码、道次,犯规地点、情节,以及受影响运动员的号码、道次、受影响情况。
比赛中运动员中退,应填写检查报告单,交检查主裁判。
3、阻挡: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从而妨碍其他运动员走或跑进时,应取消其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4、分道跑:运动员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如果未从中获得实际利益且未推挤或阻挡其他运动员以致阻碍了他人进程,不应取消其比赛资格:(1)运动员由于受他人推、挤或被迫踏上或跑出自己的分道,或者跑在突沿或实际分界线上或内侧;(2)在直道上踏上或跑出自己的分道,或者在弯道上跑出自己分道的外侧分道线。
5、部分分道跑(800米、4×400米接力),运动员越过抢道线后方可切入里道。
6、跨栏跑:(1)栏架的设置:(2)放置在跑道上的栏架底座的支架应指向运动员的跑来方向。
放置栏架时,栏板后沿应与跑道上放置栏架的标记后沿重合。
(3)跨栏跑犯规情况:①过栏瞬间,其脚或腿在栏架两侧外(任意一边)低于栏顶水平面;②跨越他人栏架,或未跨完全程栏架;③有意用手推倒或用脚踢倒栏架;④手臂摆动影响和阻碍他人跑进。
7、接力跑:接力跑标准距离应该为:4x100米, 4x200米, 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异程接力, 4x400米, 4x800米, 4x1500米。
(1)接力区:每个接力区的长度为20米。
接力区的开始和结束都从接力区分界线的后沿算起。
(2)4×100米和4×200米比赛中第二、三、四棒运动员,以及异程接力比赛中第二、三棒的运动员可从接力区后面10米以内的地方起跑(预跑区10米)。
(3)异程接力比赛的最后一次交接棒和4x400米、4x800米和4x1500米比赛运动员不允许在接力区之外起跑,必须在接力区内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