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习作 中华传统节日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三年级下册习作指导我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中,有灿烂的诗词文化和传统节日。
请你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句,猜猜它们写的分别是哪个传统节日,并连线。
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你连对了吗?大家一定发现了,只要我们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读懂诗句中涉及的相关习俗,就能很顺利地连好。
在熟悉节日习俗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写出好的习作。
做完游戏,让我们看看今天的任务吧!要写好这次习作,首先要选择我们我们可以根据下面对传统节日的梳理来选一选。
想一想:你想写哪个传统节日?想写关于这个节日的什么内容?涉及哪些习俗或事件?我要写重阳节。
去年重阳节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去爬山了,这个时节秋高气爽,登山的过程让我收获良多。
我要把我爬山的经过和收获都写下来。
我要写中秋节。
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中秋节的几个比较重要的习俗,还要写一写中秋节的由来。
好的题目能引起小伙伴的阅读兴趣。
根据下面的提示,给作文拟一个题目吧!确定了习作的内容和题目,接下来就可以动笔写了。
怎样才能把节日的特点写清楚,让习作更生动有趣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看,要想写好这次习作,有哪些好的方法。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节选自《纸的发明》读下面一段话,对汤圆的制作过程概括准确的是( )。
王小明对元宵节很感兴趣,搜集资料发现汤圆起源于宋朝。
当时汤圆的做法是:先用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然后将黑芝麻、猪油炒熟,加入少许糖做馅,接着将馅料包入面皮搓成圆形,最后放入沸水中煮熟。
A.和面—做馅—搓形—煮熟 B.搓形—和面—做馅—煮熟C.做馅—搓形—和面—煮熟 D.做馅—和面—搓形—煮熟元宵节的夜晚,天气非常好。
天空中有几颗发亮的星,寥寥几片白云,一轮满月像玉盘一样嵌在蓝色天幕里。
节选自巴金的《家》要围绕“元宵节的夜晚,街上热闹极了”这个意思展开叙述,下列选项中符 合要求的有哪些?( )(多选)A.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在大街上游玩。
【导语】《中国传统节⽇》是通过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学⽣传统⽂化素养。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化的研究,让学⽣学会沟通、理解,提⾼学⽣的语⾔表达能⼒、创造思维能⼒和组织交际能⼒。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活动⽬标】 1.增进学⽣对中国传统⽂化的了解,增强学⽣的⽂化底蕴,提⾼学⽣的语⽂素养,培养学⽣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化的研究,让学⽣学会沟通、理解,提⾼学⽣的语⾔表达能⼒、创造思维能⼒和组织交际能⼒。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化的研究,让学⽣学会开发利⽤校内外语⽂教学资源,提⾼学⽣搜集、处理信息的能⼒。
【学情分析】 随着我国改⾰开放程度的提⾼,国外的⼀些节⽇也逐步进⼊我们的⽇常⽣活,如圣诞节、情⼈节、愚⼈节等。
学⽣对这些节⽇了解很多,却对中国传统节⽇了解缺失。
为了让学⽣全⾯了解中国的传统节⽇和传统⽂化,通过组织了《中国传统节⽇》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化。
【活动时间】 2课时(⼀课时布置任务准备,⼀课时完成活动任务) 【活动设想】 实地采访、搜集资料、成果汇编等。
【活动准备】 (1)教师确定要研究的⼏个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节,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研究其他节⽇。
(2)教师向学⽣说明学习⽬标,⿎励学⽣积极参加活动,为学⽣推荐相关资料、站,指导研究⽅法。
(3)教师根据学⽣的兴趣和居住地的远近,划分活动⼩组,并选出组长;然后各⼩组成员共同确定要研究的节⽇。
教师要加强指导,以免选择重复。
(4)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案,并拟出草案交教师审核指导。
(5)⼩组长根据个⼈特长,进⾏组内分⼯。
⼩组成员利⽤暑假到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搜集有关资料;到民俗保存较多的农村采访,了解民俗,搜集传说、民谣等;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组长,⼩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涵盖多⽅⾯。
(6)研究活动建议:对于每个节⽇,教师可提供以下⼏个研究⾓度,学⽣按照组内分⼯,进⾏研究:传统节⽇的起源或传说;关于传统节⽇的史书记载;传统节⽇的旧民俗与新民俗之⽐较;传统节⽇的饮⾷⽂化;传统节⽇民俗的地⽅特⾊,要突出本地,兼顾外地;传统节⽇与⽂学作品、民谣;与外国类似节⽇民俗作⽐较;传统节⽇的社会功能及向国外的传播。
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主题:中华传统节日快乐的春节春节到啦!我好开心呀!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我们会贴春联、包水饺、守岁、看春晚,还会拜年、收压岁钱。
春节前一天,全家人们就开始忙起来了,我把旧春联,旧福字揭下来,用小铲子铲掉残留的红纸,再把新春联新福字展开,贴在门框上,贴在窗户上。
爸爸贴,我负责看,是不是贴得端正。
贴好后,家里马上有了过年的气氛。
妈妈和奶奶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有糖醋鲤鱼,有红烧猪蹄,有炸藕盒,有羊肉水饺。
还给我们买了新鞋新衣服呢!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边吃一边聊天,有说有笑的,好开心呀!吃完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春晚,晚会的节目好精彩啊!有唱歌、跳舞、小品、相声,还有魔术呢!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上新衣服,去给爷爷奶奶拜年,趴在地上跪蒲团磕头,他们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我好高兴啊!接着,我们又去给其他亲戚拜年,收到了好多红包呢!春节真是个快乐的节日。
点评:这一篇作文是按照总——分——总的格式完成的。
开头总写春节的快乐事,作文的最后,又强调春节过得很快乐。
作文重点写了贴春联,吃年夜饭和拜年的具体过程,做到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小作者把节日习俗和春节的气氛都表现出来了。
突出了中华传统春节的幸福感团圆感和传统感。
元宵节观灯元宵节到啦!元宵节是赏花灯、猜灯谜的好日子。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九州洼公园里观灯。
哇,这里的花灯真的好多啊,五颜六色的,形状各异,有可爱的小动物灯,有漂亮的花朵灯,还有那些会转的、会亮的、会唱歌的玩具灯,真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们一边走着,一边欣赏着美丽的花灯。
突然,一个巨大的灯笼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个大大的“福”字灯笼,它闪闪发光,好耀眼啊!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赶紧走到跟前去仔细观赏。
这时候,我注意到旁边围了好多人,原来是在猜灯谜。
我也赶紧跑过去凑热闹。
我看到一个灯谜是:“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活动指导+习作范文活动指导“中华传统节日”是贯穿本单元的内容主题,而且从第九课开始就以这个主题开始开展实践活动。
这次的“综合性学习”是本单元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展示。
活动分为两个内容,一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二是“展示活动成果”。
两个内容都是重点。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是与实践结合的习作练习,“展示活动成果”是一段时间主题实践活动的展示总结。
一、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审题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2.选材可以写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或发生的事。
如,春节贴春联、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敬老……运用发散思维勾画出自己的习作导图吧。
3.思维导图4.构思我们以“端午节包粽子”为例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端午节包粽子是过节的重头戏。
(略)中间:具体写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
(详)结尾:写过节的感想。
(略)5.表达构思出提纲后,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如何让文章吸引人了,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为习作起一个别致的名字,如《粽叶飘香》;②用上本单元所学的写法,如“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③记得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哟!二、展示活动成果。
1.活动准备(1)组内分工整理收集的资料;(2)讨论并确定每个人展示的内容;(3)每个人做好展示的内容准备;(4)确定一个活动小组内展示的先后顺序。
2.活动指导(1)展示内容(2)展示形式可以做一做、可以讲一讲、可以唱一唱……3.活动评价哪个小组展示得最好?好在哪儿?从今天的活动中你知道了什么?老师总结:对整个学习过程表现的评价,特别要肯定优点;对今后学习的期望,侧重过程的评价;对所有学生学习成果的收集保存。
活动一:写作范文+评语范文一:家乡的元宵节我家在美丽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特别热闹的日子。
在前几天,我的奶奶和邻居就开始忙碌了,打扫卫生,布置厅堂……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每一个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里摆上了供品,然后毕恭毕敬地等侯着。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教案综合性研究《中华传统节日》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和俗,提高他们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意识、培育民族精神、热爱生活和祖国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并制定活动方案。
例如,在介绍春节时,可以通过展示春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来唤起学生的回忆和兴趣,让他们自由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过年经历。
接着,引导学生辨别传统节日和一般节日,并探讨了解这些节日及俗的方法和记录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查询书籍、网站、询问家长和老师等方式来了解这些节日,并记录在表格中,以便后续的分享和交流。
在辨别传统节日和一般节日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节日名称,并让学生判断哪些是传统节日,哪些不是,并引导他们思考和探讨背后的原因和文化内涵。
同时,还可以比较各个节日的时间,从公历日期和农历日期的区别入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纪年法和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
最后,让学生分享和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这样的综合性研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Before class。
XXX to share with the class。
(Students and teachers can exchange n and supplement each other。
while the teacher writes on the board about customs。
food。
origins。
legends。
and poetry.) (Display on the screen: XXX。
Qingming Festival'XXX activities。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三篇)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习作要求: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习作范文一春节趣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人王安石笔下春节的场景是那么的令人神往,我不由得想起了发生在春节里几件趣事。
吃过早饭,爸爸和我就忙活起来。
爸爸把买来的春联平铺在地上,然后叫我涂上浆糊,最后爸爸站在凳子上,把春联贴在门的两边。
“爸爸,我们为什么要贴春联?”我有点疑惑地问。
“因为贴春联可以驱走邪恶,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爸爸认真地说道。
贴完了春联,最让我开心还是放鞭炮。
我们三五成群来到河边,把点燃的鞭炮扔进水里,只听“砰”的一声,水被炸开了花。
把鞭炮插进土里点燃,泥土瞬间四分五裂,如果躲闪不及时,洒落的泥土会溅在身上。
我们玩了一下午,直到大人喊我们回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去。
夜幕降临,孩子们都回到了家里。
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菜肴。
大家围坐在一起,相互说着吉利的话。
我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我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笑口常开。
妈妈祝愿我考试考第一名,将来考上重点大学。
外面的鞭炮还在噼里啪啦地响着,灿烂的烟花也还在空中绽放着,期望明年大家的日子能像这鞭炮和烟花一样红火、灿烂。
习作范文二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小巷传来了孩子们快乐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
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
可后来楚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最后还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
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汨罗江自尽。
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驾着船捕捞屈原的遗体,可是一无所获。
人们又怕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
粽子的品种有许多,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是红枣馅的,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红红的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写作范文与点评习作一:我的植物朋友看,那一朵朵桃花,粉的似霞,红的似火,白的似雪。
桃花不仅有多彩的颜色,而且它们的姿态也各不相同呢!有的桃花头碰着头,像在说悄悄话,有的躲在叶子底下,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抬着头,像在跟人们打招呼,有的低着头,像是在沉思,还有的面向太阳,像是在跟太阳挥手。
桃花有一些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
露出了深红色的花蕾,有的含苞欲放。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桃花,穿着粉红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过,我闻到一阵淡淡的清香。
蜜蜂飞过来告诉我采蜜的快乐。
蝴蝶也飞过来,告诉我清早花儿的芳香。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醒过来,原来我不是桃花,我是在看桃花。
我喜欢桃花,因为它是那么的美丽!我喜欢桃花,因为它让我闻到了初春的芬芳。
范文二:我家的海棠花我见过火红鲜艳的玫瑰花,也见过亭亭玉立的荷花,还见过清香淡雅的桂花,但令我情有独钟的是我家阳台上的海棠花。
我家阳台上有一盆四季海棠。
海棠花落户在我家已经有六年了。
它的主干直径大约有三——四厘米。
主干顶上的枝条被爸爸精心地修理过,那长长的枝条都被编织在一起了,就像那梳理到一边的蓬松的头发一样。
爸爸还用细铁丝把它们固定成型了,全部让他们往右边生长。
别的花大多数都是先长叶子,再开花,可是我们家的海棠花就不一样了。
每到春天,天气暖和的时候,枝条上首先长出许许多多的小花苞。
小花苞被绿色包住,露出一点点红色。
过一个月左右,小小的花苞就变成了一朵朵,一朵朵的玫红色的海棠花,远远看去,这些海棠花就像一朵火烧云,好看极了!花开始凋谢时,枝条上才长长密密麻麻嫩绿的小叶子来。
站在窗前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花朵,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海棠花,穿着玫红色的衣裳。
这时飞来了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赞美我很漂亮,还有那美美的一盆海棠花。
我很喜欢我家的海棠花,它不但很美,还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我一定要好好地照顾好它,让它年年开出美丽而漂亮的花朵。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我喜欢的传统节日》优秀范文4篇①范文一《写春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新的春联,寓意着辞旧迎新。
“妈妈,我学书法已经两年了,今年我想自己写春联,这样更有意义。
”“好啊!”妈妈惊喜地说道。
我向外公借来一本字帖,里面的对联可真多呀!我挑选了一幅春联“一帆风顺全家福,万事如意满门春”,希望新的一年里我们家和顺平安,事事如意。
这十来个字我反反复复地练习,直到每个字都有模有样了,外公才拿出准备好的红纸。
终于可以在红纸上写春联了,我既激动又紧张,外公拍拍我的肩膀:“相信自己,你没问题的!”听了外公的鼓励,我自信多了。
我拿起毛笔,饱蘸墨汁,在红彤彤的纸上认真地写了起来,黑色的字迹在红纸上显得更加漂亮。
春联写完了,我迫不及待地将它贴在大门上。
妈妈说:“这幅独一无二的春联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满满的福气。
”听了妈妈的夸赞,我的心里甜得像蜜一样。
我喜爱春节,更期待每年我都能亲手写下最特别的春联!②范文二《我喜欢的端午节》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大门上挂满了艾草。
“凝宝,快来包粽子,你的好朋友佩瑶也来了!”奶奶喊到。
只见奶奶拿出准备好的奶白色的糯米、鲜红的红枣和深绿色的粽叶,笑着说:“凝宝、佩瑶,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我俩异口同声地答道。
奶奶撸起袖子,把粽叶裹成三角形,接着放入一颗红枣、几勺糯米,再用一根细线把粽子一扎,一个漂亮的粽子便做好了。
终于轮到我了。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包,可包出来的粽子歪歪扭扭,还漏米。
我有点着急了,心想我怎么就做不好呢?奶奶安慰我说:“不要紧,你是第一次包粽子,包不好很正常。
”听到奶奶这么说,我一下子信心十足,继续认认真真地包起来。
终于,在我一次次尝试之后,我也能包出一个形状漂亮的粽子了。
我心想原来只要自己认真努力,就能取得收获,看着手中一个个自己亲自包的粽子,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不一会,一盘青翠欲滴的粽子就出现在了我们眼前,奶奶一个劲夸我和余佩瑶包得好呢!奶奶把粽子拿去蒸了,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屈原跳汨罗江的故事,大家都被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