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这是什么车教案(附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活动《这是什么车》含反思-幼儿园音乐教案1. 活动目的通过本活动,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乐理知识,学习基本的音乐元素,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2. 活动准备1.音乐教具:乐器、CD、图片等;2.工具:彩笔、蜡笔等;3.收集车标志图片。
3. 活动过程第一步:带入在幼儿学习之前,先给幼儿们介绍本次音乐活动要学习的歌曲《这是什么车》,引起幼儿的兴趣。
同时,老师要讲解活动的目的,让幼儿明白活动的意义。
第二步:活动底片1.车标识别先展示一系列的车标,让幼儿识别车标,然后把车标按颜色和形状分类。
2.歌曲表演播放《这是什么车》歌曲,教师可以通过走动、拍手、跳舞等方式,引导幼儿跟着歌曲表演动作。
3.盲听教师播放歌曲,让幼儿闭上双眼,听一听音乐,然后问一问:歌曲的节奏是什么样子的?其中有哪些元素?4.自由表演幼儿自由表演《这是什么车》歌曲,将所有学习的内容整合起来,展示出来。
第三步:延伸拓展1.画画放一些车的图片,让幼儿自由画出自己想要的车的样子。
2.制作乐器幼儿可以用简单的材料又或者事先准备好的器材,如:瓶子、纸张、剪刀等制作各种乐器。
3.制作背景舞台幼儿可以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在玩具车模型上创造各种场景,搭配音乐,制作出舞台效果。
4. 活动反思这个活动中,幼儿通过听歌曲、跟着节奏动作、分类车标、盲听音乐等方式,学习了基本的音乐元素,了解了基本的节奏和音调,提高了对音乐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同时,他们也通过制造乐器和搭建舞台等活动,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然而,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有些幼儿听不懂歌曲的歌词,导致一些动作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
另外,有些幼儿对于分类车标的活动难度较大,容易出现错误。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更加注重学习的方法,让幼儿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掌握音乐知识;同时,也会根据幼儿的年龄水平,合理调整活动难度,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受。
小朋友园小班教案《这是什么车》含反思小班教案《这是什么车》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朋友大胆学说儿歌,情愿表达自己对车喇叭声的了解,学说“叮铃铃、嘀嘀嘀、呜呜呜”象声词,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对“问答式”儿歌感爱好,愿意倾听,初步学习运用“XXX,XXX,这是什么车呀?这是XXX呀。
”进行适当扩编,快来看看小朋友园小班《这是什么车》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对问答式儿歌感爱好。
2.大胆学说儿歌,情愿表达自己对车喇叭声的了解,学说叮铃铃、嘀嘀嘀、呜呜呜象声词。
3.愿意倾听,初步学习运用XXX,XXX,这是什么车呀?这是XXX呀。
进行适当扩编。
4.感受儿歌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嬉戏。
5.进展小朋友空间辨别力量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大胆学说儿歌,情愿表达自己对车喇叭声的了解。
初步学习运用XXX,XXX,这是什么车呀?这是XXX呀。
进行适当扩编。
活动过程:一、导入1.今日我们去兔妈妈家玩,好吗?2.那怎么去呢?(自由说方法,老师关心提炼:开汽车去啊,那小汽车是怎么叫的啊?丰富:嘀嘀嘀;其他车同样)3.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到达兔妈妈家(PPT兔妈妈家)二、学说儿歌1.礼貌教育,打招呼。
2.兔妈妈观察有礼貌的宝宝真快乐,要送大家礼物哦!(图上出示大礼盒,吸引留意)3.听听,是什么礼物?(听音辩物)(老师提问:叮铃铃、叮铃铃,这是什么车呀?),小朋友回答;练习,说对了就送礼物喽(老师一个个问,小朋友一个个答,对了,老师做送的动作,小朋友接,拉近相互的距离)4.(再次出示大礼包)听听,似乎还有礼物哦?(运用上面自行车一样的步骤,最终一个个送,巩固对句式与象声词的了解)5.似乎.还有一样礼物,(出示图3)兔妈妈说这次要宝宝们学学这样礼物的声音,这样才送给你们,想要吗?小朋友自由说,老师适当指导、提炼。
6.看看收到了哪些礼物啦?(3张图片一起)然后老师和小朋友一起问说。
(1)完整观赏(2)集体学说三、扩编儿歌1.兔妈妈送了我们自行车、小汽车、XXX,那你还观察过哪些车呢?(自由说,PPT出示相应的图片)学学它们的喇叭声,引导运用问答句式2.把扩编的加到儿歌里,集体说。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这是什么车》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内容,对这首歌曲进行简单的听、唱、跳、演。
2.学生能够掌握歌曲中的音、律、节奏要素。
3.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锻炼大量的听、说、唱、跳、演的机会。
4.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听从指挥等基本素质。
二、教学过程1.入门活动(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做音乐活动,以达到放松身心、调动情绪的目的。
2.歌曲学唱(15分钟)老师放歌曲《这是什么车》并教学唱歌。
教唱时间分为三个步骤: 1. 师生对唱法进行介绍。
2. 先分节奏分别唱。
3. 整体唱。
3.针对曲目的活动教学(15分钟)1.在听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旁边拍打、跳动。
2.通过活动让学生能更好的记忆和理解音乐。
4.创作活动和演出(20分钟)在学生的指导下,学生们进行了小组合作创作。
并在演出中展示学生表现。
5.小结活动(5分钟)通过小结活动,学生在今天的课堂中所学知识,为明日课堂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反思在这堂精心策划的小班音乐课堂中,无论是活动选题,还是教学方法,都针对小班学生的特点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
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策划上,本节课针对小班学生的特点,选用了一首风格轻快、易于记忆、具有较大表现空间的音乐,使得学生在学习听、唱、跳、演的过程中能够轻松自如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其次,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本节课老师采用多种方式,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唱互动、创新教学、演出等形式,既有趣味性,又遵循了小班学生自然学习规律,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兴趣。
最后,在课程实施中,老师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培养。
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听从指挥等素质,让小班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活动中锻炼出了良好的基本素质。
总之,这堂小班音乐课堂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音乐、锻炼身心、培养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从中收获真正的智慧和美丽。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这是什么车》教学目标1.学习并逐字学唱《这是什么车》这首歌曲;2.能够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身体动作的配合;3.能够运用简单的乐器,如手鼓、铃铛等,伴奏歌曲;4.能够运用简单的音乐符号标记歌曲的旋律;5.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这是什么车》是一首专为小班幼儿设计的音乐歌曲,旨在通过歌曲和相关动作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车辆的特点和名称。
教学准备1.音乐教材:《这是什么车》音乐光盘;2.教具:手鼓、铃铛、简易乐器等;3.能播放音乐的音响设备。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活动(5分钟)1.引导学生坐好,帮助他们放松身体,集中注意力;2.播放音乐《这是什么车》,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同时可以操控手鼓、铃铛等乐器,增加互动和趣味。
步骤二:歌曲学唱(15分钟)1.通过反复播放歌曲,引导学生逐句模仿跟唱;2.教师可以用手势指挥学生配合歌曲的节奏进行简单舞蹈动作,如:模仿汽车行驶的动作、用手做转盘的动作等;3.学生逐句学习歌曲的歌词,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唱全歌。
步骤三:游戏互动(20分钟)1.布置游戏环节,让学生通过听到音乐快慢来模仿不同速度的车辆行驶动作;2.教师根据歌曲的节奏,变换不同的速度,例如:快速、慢速、加速、减速等,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3.辅助教师可以使用相应的道具,如彩色圈圈、爬行隧道等,让学生模仿不同形式的车辆进行活动。
步骤四:乐器伴奏(20分钟)1.引导学生逐句模仿歌词,同时使用手鼓等简易乐器伴奏;2.学生可按照歌曲的节奏敲打乐器,提高对歌曲节奏的感知;3.教师以示范的方式演示乐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然后指导学生依次尝试演奏,鼓励他们在音乐中发挥想象和创造力。
步骤五:简单音符标记(10分钟)1.教师使用简单的音符符号标记出歌曲的旋律;2.学生观察、模仿教师的示范;3.学生可以根据所学音符标记,自行编写简单的旋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这是什么车》音乐歌曲为素材,充分结合幼儿的喜好和兴趣,采用多种互动方式,使学生在音乐中进行全方位的感知和表达,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这是什么车》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理解歌曲《这是什么车》的歌词内容。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对交通工具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教学:《这是什么车》2.歌曲表演:集体表演、分组表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这是什么车》,理解歌词内容。
2.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感及表演动作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喜欢的交通工具。
2.歌曲教学教师播放歌曲《这是什么车》,让幼儿聆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节奏。
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3.歌曲表演教师示范歌曲表演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交通工具进行表演。
集体表演,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完成歌曲表演。
4.活动延伸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歌曲中的交通工具,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新的歌词。
邀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并进行展示。
五、教学反思1.优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交通工具的兴趣。
歌曲表演环节,教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
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不足在歌曲教学环节,部分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在活动延伸环节,部分幼儿的想象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更加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
3.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交通工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努力,为幼儿创造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活动《这是什么车》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听辨和模仿唱《这是什么车》的歌曲。
2.能够理解歌曲中的基本交通工具词汇。
3.能够配合动作表演歌曲中的内容。
教学准备:1.《这是什么车》的音乐录音和歌词。
2.画有不同交通工具的卡片。
3.学生自制的交通工具模型。
活动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唱一首熟悉的儿歌,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
2.引入新歌(10分钟)老师出示交通工具的卡片,介绍其中的几种,然后播放《这是什么车》这首歌曲。
同时,老师用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引导孩子们跟随歌曲的歌词模仿。
3.学唱歌曲(15分钟)老师通过歌曲的再次播放,逐句教唱,并用手势配合歌词的动作。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跟随节奏进行唱歌和做动作。
4.集体表演(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交通工具,自行制作相应的模型。
然后,每个小组用自己制作的交通工具模型进行表演,配合歌曲的歌词和动作。
最后,全班一起进行集体表演。
5.巩固练习(15分钟)老师以问答的形式,向学生提问歌曲中涉及到的交通工具名称和歌词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与学生进行对唱和模仿。
6.小结(10分钟)老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询问学生的学习感受,并给予鼓励和赞扬。
同时,告诉学生下节课将会进行类似的音乐学习活动,希望他们能够继续积极参与。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活动主要通过让学生通过唱歌和动作配合,来学习交通工具的名称和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
活动的设计力求简单,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通过多次反复的唱歌和模仿,可以提高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积极配合教学动作。
他们对歌曲有较好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
在小组表演环节,每个小组都积极地制作了自己的交通工具模型,并通过表演展示出来。
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交通工具的认知,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中的问答环节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中的内容,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回答问题。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这是什么车》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不同声音的辨别能力;2.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3.增强幼儿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教师给幼儿放一首儿童歌曲《这是什么车》并向幼儿询问:“大家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2. 歌曲互动:教师播放音乐并教唱歌曲,让幼儿一起跟唱,并进行歌曲互动。
如:教师说:“这是什么车?”幼儿回答:“大卡车!”或表演卡车的声音和动作。
3. 探究:教师播放一段卡车的声音,教师问幼儿:“这是什么?”幼儿可以说出是卡车,也可以进行模仿和动作表演。
4. 听辨节拍:教师利用敲打桌子、跺脚或拍拍手等方式,教幼儿识别不同的节奏,并引导幼儿进行有节奏的动作表演。
比如,教师敲击桌子两下,引导幼儿拍打两下;教师拍手三下,引导幼儿抬脚三次等。
三、教学反思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在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卡车的声音或者带着幼儿观看卡车,引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更容易地进入学习状态。
2. 利用歌曲开展教学儿童歌曲具有动听的旋律、活泼的节奏,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唱歌帮助幼儿记忆单词。
3. 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增强幼儿的参与感,让幼儿更加专注和积极地学习,如与幼儿一起问答、互动唱歌、动作表演等等。
4.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一些较为活泼的孩子,应该给予更多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达和展示自己;对于一些比较害羞的孩子,可以尝试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沟通,引导他们慢慢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5. 关注孩子的反馈和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反馈和需求。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满足幼儿的物理和心理需求。
例如,清晰听取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意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增强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四、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卡车的名称,还学会了识别卡车的声音,并通过音乐的形式,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这是什么车》含反思引言:音乐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通过引入简单、生动的音乐教案,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音乐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我设计的一堂小班音乐课,主题是《这是什么车》,并对教案进行反思。
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音乐课,幼儿们将学会识别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并能够准确配合声音表达相应的动作。
2. 教学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包含各种交通工具声音的音频素材、绘制了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卡片。
3.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老师播放轻快的音乐,引导幼儿们跳跃、摆动身体,并带领他们合拍鼓掌。
(2)呈现声音:老师播放音频素材中的各种交通工具声音,并鼓励幼儿们猜测声音对应的交通工具。
(3)触类旁通:老师展示一幅有关汽车的图片卡片,鼓励幼儿们模仿汽车驾驶员的动作,如握方向盘、踩油门等,并引导他们模仿汽车的声音。
(4)情景体验:老师播放音频素材中的轻松愉快的音乐,同时向幼儿们展示其他交通工具的图片卡片,并引导他们用动作表达交通工具对应的声音。
(5)小结巩固:老师帮助幼儿们总结并复习本堂课所学的交通工具声音和动作,并与他们一起合唱之前热身活动中所学的歌曲。
二、教案反思:1. 教学过程活跃:本堂音乐课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如热身活动、听音乐、触类旁通等,使幼儿们参与度高、兴趣浓厚。
这样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幼儿们保持专注,提高学习效果。
2. 学习成果清晰:通过引入音频素材和图片卡片,幼儿们能够清楚地认识不同交通工具的声音和动作表达。
通过情景体验和小结巩固环节,幼儿们巩固了所学内容,并能够用简单的歌曲表达所学交通工具的声音。
3. 互动性强:整个教案设计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通过模仿、表达来加深对音乐的感知。
4. 学习内容简单:教案的设计以幼儿为中心,避免了过于复杂或抽象的学习内容,使幼儿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和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活动《这是什么车》含反思幼儿园音乐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音乐活动,了解不同车辆的特征和用途,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设计上,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唱、跳、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
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歌曲《这是什么车》的歌词,并能用动作表现车辆的特征。
2. 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不同车辆的用途和特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歌曲《这是什么车》的歌词,能用动作表现车辆的特征。
难点: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以及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歌曲《这是什么车》的音频、视频,车辆图片,玩具车辆。
2. 学具:孩子们自己的玩具车辆。
五、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孩子们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他们的热情。
2. 引入活动:播放歌曲《这是什么车》,让孩子们边听边跟着音乐一起唱。
然后,展示车辆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车辆的特征。
3. 主体活动:分组进行,每组有一辆玩具车辆。
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车辆的特征,如汽车可以开动,自行车可以骑等。
然后,让孩子们模仿车辆的声音和动作,进行角色扮演。
4.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玩具车辆进行表演,其他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车。
猜对的孩子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车辆的特征。
难点: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以及观察力和想象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他们不仅能熟练地唱出歌曲,还能用自己的动作准确地表现车辆的特征。
通过活动,孩子们对不同车辆有了更深的了解,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音乐表现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在课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玩具车辆,进行车辆展览,让其他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车,增强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这是什么车》1.教学背景小班是学龄前儿童最初接触音乐教学的阶段,而音乐是幼儿认识世界、发展智力与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注重音乐教育的启蒙。
本节课的主题是《这是什么车》。
通过唱歌、教唱、介绍乐器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汽车和不同的乐器,并发展其听、说、唱等语言和音乐能力。
2.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认识汽车,了解汽车的功能和作用;2.认识不同的乐器,学会用简单的方式演奏乐器;3.掌握歌曲《这是什么车》的歌词,唱响歌曲。
2.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听、说、唱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3 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3.教学过程3.1 热身在教学之前,可以先放一首轻快愉悦的音乐,让孩子们欣赏和感受音乐的美妙。
同时,老师可以与孩子们进行问答互动,如“现在是哪个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等,引导孩子们逐渐进入教学状态。
3.2 正式教学3.2.1 介绍汽车通过PPT或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汽车的功能和作用。
可以从汽车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认识汽车。
并且可以和孩子们讨论,汽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3.2.2 学习乐器通过PPT或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不同的乐器。
可以让孩子们看图片、听音乐,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
通过老师演示,可以教孩子们简单的乐器演奏方法,如敲打鼓、吹口琴、摇铃铛等。
3.2.3 学唱歌曲学生们会跟随老师一同学唱歌曲《这是什么车》。
老师先在黑板上逐句教唱,然后由学生跟读。
最后,孩子们集体唱歌表演,积极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
3.3 收尾教学结束后,可以放一首柔和的音乐,让学生们在音乐中平静下来。
同时,老师还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学生们了解这堂课的收获和进步。
4.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来丰富孩子们的语言、表演和音乐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小班音乐活动课程计划:这个汽车教学案例是什么(有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这个汽车教学案例(带教学反思)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映等内容,理解歌词,学习以问答形式唱歌,可以体验游戏背景唱歌的乐趣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小班音乐活动.来看看什么是汽车教学计划.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并学习以问答形式唱歌.
2.可以在游戏的背景下体验歌唱的乐趣.
3.与同伴一起感受旋律的氛围和参加团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培养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程序:
首先,游戏进口,了解歌词.
老师:今天,老师,你正在制作游戏.我问一下,你告诉我这辆车是什么,好吗?丁零,丁零,这车是什么?根据孩子的答案,会出现相应的车辆图片.
老师:宝宝必须学习这些汽车的声音,然后告诉我汽车是什么,说两次?
丁零,丁零,这车是什么?丁零,丁零,这是一辆自行车,一辆自行车.
长笛,吹口哨,这是什么样的车?长笛,吹口哨,这是一辆汽车,一辆汽车.
嘿,嘿,这是什么样的车?嘿,嘿,这是一辆小火车,一辆小火车.
其次,学会唱歌并以问答的方式唱歌.
老师:有一首好歌,唱着这些车并听他们说话.老师唱歌
老师:你在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样的车?快来听听这些车怎么唱?再唱一次
老师:他们是怎么唱歌的?根据歌词呈现地图.
孩子们学会完全唱歌.请第一次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唱歌;第二次,根据孩子的歌唱情况,具体要求.
5.学习以问答形式唱歌.
(1)老师:现在老师以唱歌的形式问你.婴儿听什么样的车?仔细聆听问题,然后告诉我这辆车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的.当老师问问题时,你想唱歌吗?我们来试试吧.
(2)老师唱着问题,引导孩子唱出答案.使用图片提醒幼儿不要跳过句子.
第三,唱歌和表演,体验歌唱的快乐.
老师:这些车,婴儿会打开吗?你会开哪辆车?
2.幼儿谈论这样做.老师:怎么开?我们来看看吧.个别孩子的动作表演.
老师:让我们学习如何向他学习.集体学习.
老师:开车的时候唱吧!该组演唱并演出.
5.尝试用一个问题和一个答案唱歌并表演歌曲表演.
6.尝试换唱歌.
活动反映:
《这是什么车》是一个更有趣的音乐事件,歌词内容由汽车的标志性声音组成.因此,儿童歌词的记忆并不是很困难.在准备活动时,我带领孩子们听到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并为活动做好准备.在整个活动中,我一直在努力实现目标.整个活动的设计可以适应小班儿童的年龄特征,具有清晰的想法和层次.在编写教具时,我准备了图片和操作卡,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