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 格式:pdf
- 大小:187.26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机电实训教学研究随着现代机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职机电专业的实训教学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机电实训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机电实训教学是以工作过程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以知识为重点的教学相比,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机电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中,教学设计者首先要明确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工作过程。
然后按照工作流程的逻辑顺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实训内容和实训任务。
同时还要确定所需的实训设备和材料,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训任务。
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充当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通过布置任务、组织实训和评价学生的表现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不同的难度和挑战,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而言,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教学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并与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反馈。
通过这种交流和反馈,学生可以及时纠正错误,改进自己的操作方法,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机电工作中,学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他们通过分析、推理和创新的方法来解决。
通过实训教学,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机电实训教学是一种符合时代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
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求,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职机电实训教学中推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中职机电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摘要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是当代德国的主流教学思想。
以此理论为指导,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以接触网工岗位为例,重点对课程开发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框架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和行动产生以及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再是判断职业教育教学是否有效、是否适当的标准。
工作过程,它倡导通过行动来学习和为了行动而学习,是“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
主要是通过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生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的过程,通过学生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来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可见,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中,行动是教学的出发点、发生地和归属目标,教学是连接现有行动能力状态和目标行动能力状态之间的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重在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强调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一、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我们借鉴德国学习领域的开发方法,并结合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开发和设计,指导思想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相关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课程内容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和理论与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