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小组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班组劳动保护检查职责班组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组织单位,负责协调和指导工作组的各项工作。
在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方面,班组有着重要的职责。
下面将详细介绍班组在劳动保护检查方面的职责。
1. 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制度:班组应制定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并确保其执行。
这包括制定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通过培训和教育确保全体劳动者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2.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班组应定期对工作环境和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检查的内容包括工作场所的卫生情况、设备的安全性能、防护措施的有效性等。
发现问题后,班组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安全隐患,并记录整改情况。
3. 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班组应组织和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培训形式可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确保劳动者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掌握相应的安全技能。
4. 组织应急救援和处理事故:班组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组织培训劳动者掌握应急处理的知识和技能,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同时,班组还要及时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异常情况,保障劳动者的安全。
5. 收集和报告安全信息:班组应收集和报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信息,包括工作中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行为等。
班组要认真分析这些信息,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6. 落实职业健康管理:班组应负责落实职业健康管理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这包括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监测,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组织体检和健康教育等。
同时,班组还要关注劳动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7. 进行安全文明生产宣传:班组应开展安全文明生产宣传活动,加强劳动者的安全教育和宣传。
可以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安全宣传资料、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总工发[1997]年11号1997年4月26日)第一条为发挥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检查作用,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企事业工会设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所属分厂、车间(科室)工会设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或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
第三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委员)通过民主协商产生,经同级工会委员会批准,并报上级工会劳动保护部门备案。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委员由熟悉劳动保护业务、热心劳动保护工作的工会干部和生产一线的职工担任。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可聘请行政部门熟悉劳动保护业务的人员担任,行政人员不得超过三分之一。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主任委员应由基层工会委员会主席或副主席担任。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委员)任期与同级工会委员会相同。
第四条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委员)的职权:一、监督和协助本单位贯彻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解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二、定期分析研究安全生产状况,参与本单位劳动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和经费投入等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参加涉及职工安全健康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对劳动保护决策和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参与本单位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中劳动安全卫生条款的协商与制定,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听取职工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
四、宣传国家劳动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及企事业的规章制度,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教育职工遵章守纪,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开展劳动安全卫生的技术协作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协助行政创建安全生产合格班组。
五、组织或协同行政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建立档案,监督整改;监督检查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规定的执行。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第一条为履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职责,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工会组织依法履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责,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群众监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在县(含)以上总工会、产业工会中设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可聘请有关方面熟悉劳动保护业务的人员担任兼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第四条中华全国总工会,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全国产业工会,省辖市总工会对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有审批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全国产业工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部门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审批任命。
省辖市总工会、省产业工会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全国产业工会审批任命,报中华全国总工会备案。
县级总工会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省辖市总工会审批任命,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备案。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其所隶属的工会组织考核、申报。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证件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统一印制。
第五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在其所隶属的工会组织领导下工作,代表工会组织依法实施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也可受任命机关委托,代表任命机关执行监督检查任务。
第六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并从事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一年以上,应有较高的政治、业务水平,熟悉和掌握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劳动保护业务;科级以上、从事五年以上劳动保护工作的工会干部也可以担任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任命前必须经过劳动保护岗位培训,考核合格。
第七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代表工会组织行使下列职权:(一)参与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重大决策、措施的制定,监督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执行。
劳动保护监督小组职责1. 规章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明确劳动保护监督小组的职责和权责,促进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落实和改进,建立健全的劳动保护管理体系,确保员工的劳动权益,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
2. 职责和权限劳动保护监督小组的重要职责如下:2.1 定期检查劳动安全和卫生•负责订立劳动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和评估其执行情况;•监督企业各部门依照相关法规和企业规定的劳动安全和卫生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检查并确保工作场合环境的卫生和乾净,防止不安全物品的繁殖和传播;•及时发现和矫正存在的安全隐患,自动采取措施除去和减少事故和损害的风险。
2.2 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参加入职培训,重点培训劳动安全和卫生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包含车间内部安全演习、消防培训等,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本领;•将紧要的安全信息和操作程序公开和告知员工,确保员工对相关安全规定的理解和遵守。
2.3 帮助事故调查和处理•在发生重点事故时,帮助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就工作场合的事故和损害风险因素进行购买保险和处理索赔事宜;•跟踪事故和损害案例的处理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4 监督安全设备和器材的维护•负责监督并确保安全设备和器材的正常运行,包含但不限于灭火器、烟雾探测器、应急照明等;•确保安全设备和器材的维护和修理和更换符合相关规定,不得存在故障和缺陷的情况;•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确保安全设备和器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5 推广劳动保护知识•订立并实施劳动保护知识宣传计划,提高员工对劳动保护的认得和重视程度;•定期组织劳动保护培训和讲座,拓宽员工对劳动保护的知识面和技能;•提倡员工乐观参加劳动保护活动,树立劳动安全和卫生的良好工作氛围。
3. 职责落实机制为确保劳动保护监督小组的职责得以有效履行,本公司建立以下职责落实机制:3.1 建立工作计划和考核制度•劳动保护监督小构成员应依据年度、季度和月度订立相应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定期对工作计划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职责的落实和目标的达成。
工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布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____通知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公司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网络,突出工会维护职能作用的发挥,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和劳动保护意识,发挥工会在企业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结合公司实际,依照《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工会法》及《____》和工会系统劳动卫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____原则1、公司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由公司工会和质量安全部、人事部各工程处工会共同____成立。
各处公会设立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各班组设立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2、各级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____受同级工会领导。
3、公司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工会主席担任;副主任委员由质量安全部部长、人事部部长、党群部副部长担任,委员由公司人事部劳动保护干事、各处工会主席担任。
4、各工程处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主任由处工会主席担任,委员若干人由分会委员会确认,报公司工会委员会批准。
班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工会小组长担任。
二、工作制度每月由各班组检查本班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执行情况,每季向处工会上报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检查员季度报表;工程处由各委员参加,每月对本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监督检查一次,每季度向公司工会报告本季度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情况;每半年公司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全体成员对全公司劳动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三、工作任务1、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规及安全技术和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知识,增强职工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发挥工会在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基层(车间)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日期】1985.01.18•【文号】•【施行日期】1985.01.18•【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工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的通知》(发布日期:1997年4月26日实施日期:1997年4月26日)废止基层(车间)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1985年1月18日全国总工会书记处第63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根据党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法令,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建立工会组织的工业、交通、建筑企业。
第三条凡有300名职工以上的基层工会和500名职工以上的车间工会,设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
300名职工以下的基层工会和500名职工以下的车间工会,设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
均在同级工会领导下和上级工会劳动保护部门指导下工作。
第四条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通过民主协商产生,经同级工会委员会批准。
委员应由具有较高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工业卫生知识,热心劳动保护工作的职工担任。
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由7-15人组成,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主任委员由基层(车间)工会委员会成员担任。
任期与基层(车间)工会委员会同。
第五条基层(车间)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查委员会(委员)的职权:一、向职工群众宣传党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法令及企业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对职工群众进行遵章守纪和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
二、监督和协助企业行政贯彻执行各项劳动保护法令、规程、条例和规定,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有关安全卫生方面的问题,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三、监督检查企业劳动保护经费的提取和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落实,搜集整理有关劳动保护工作方面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列入议程,做出相应决议。
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实施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行为,履行好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职责,确实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全总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工会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群众监督,维护职工合法利益。
第三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群专结合、依法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建立工会三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实行定期检查。
公司工会每季度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公司通报;分工会每月检查一次,每季度将检查情况汇总上报公司工会;工会小组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安全记录。
第五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任务:(一)监督和协助公司贯彻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监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参加涉及职工劳动安全与健康规章制度的制定;参与公司劳动及职工劳动安全措施、计划和经费等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劳动安全卫生的决策、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二)定期分析研究劳动安全卫生状况。
向公司有关方面反映职工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督促和协助公司、分厂解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存在问题,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三)参与公司集体合同中关于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工伤保险等条款的协商与制定,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利、休息休假权利和享受工伤保险的权利。
对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中劳动安全卫生条款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组织或协同行政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组织职工代表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进行监督;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建立档案、监督整改和治理,并督促公司行政防范事故和职业危害;(五)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规定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问题严重的,向公司行政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六)监督检查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七)参加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和处理,查清事故原因和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第一条为履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职责,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工会组织依法履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责,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群众监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在县(含)以上总工会、产业工会中设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可聘请有关方面熟悉劳动保护业务的人员担任兼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第四条中华全国总工会,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全国产业工会,省辖市总工会对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有审批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全国产业工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部门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审批任命。
省辖市总工会、省产业工会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全国产业工会审批任命,报中华全国总工会备案。
县级总工会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省辖市总工会审批任命,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备案。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其所隶属的工会组织考核、申报。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证件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统一印制。
第五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在其所隶属的工会组织领导下工作,代表工会组织依法实施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也可受任命机关委托,代表任命机关执行监督检查任务。
第六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并从事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一年以上,应有较高的政治、业务水平,熟悉和掌握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劳动保护业务;科级以上、从事五年以上劳动保护工作的工会干部也可以担任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任命前必须经过劳动保护岗位培训,考核合格。
第七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代表工会组织行使下列职权:(一)参与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重大决策、措施的制定,监督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执行。
工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制度描述:1. 目的:工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提高劳动保护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 职责:工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由工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会委员会成员和职工代表参与,工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委员会负责具体落实。
3. 检查对象:工会监督检查的对象包括所有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特别是对高风险行业和岗位进行重点监督。
4.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包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职业卫生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与使用情况、应急救援措施的应对能力等。
5. 检查程序:对于每个被检查的企业,工会先行对其进行初步资料调查,然后组织检查小组进行现场检查,记录问题并发出书面通知,工会监督检查小组随时跟进问题整改情况,对未及时整改的企业,工会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6. 检查结果:工会将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类归档,并根据情况向上级工会主管部门报告,对于重大问题和紧急情况,工会将直接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
7. 相关协调机制:工会将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等建立沟通合作机制,及时交流信息,共同推动工作落实。
8. 奖惩措施:对于工会发现的企业存在严重安全生产问题,工会将依法依规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对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
9. 宣传教育:工会将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
工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制度(2)一、背景介绍工会作为职工的代表组织,维护职工权益,关心职工福利是其主要职责之一。
在工会的职责范围中,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一直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了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工会需要进行监督检查工作。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工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制度,确保这项工作能够规范、高效地开展。
二、监督检查工作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避免发生事故和不公平待遇。
第一条为履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职责 ,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 XX 国工会法》、《中华人民 XX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工会组织依法履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责 ,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制度 ,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群众监督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在县〔含以上总工会、产业工会中设立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可礼聘有关方面熟悉劳动保护业务的人员担任兼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第四条中华全国总工会,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全国产业工会,省辖市总工会对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有审批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全国产业工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部门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省辖市总工会、省产业工会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全国产业工会审批任命 ,报中华全国总工会备案。
县级总工会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省辖市总工会审批任命 ,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备案。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由其所隶属的工会组织考核、申报。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证件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统一印制。
第五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在其所隶属的工会组织领导下工作,代表工会组织依法实施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也可受任命机关委托,代表任命机关执行监督检查任务。
第六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 ,并从事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一年以上 ,应有较高的政治、业务水平,熟悉和掌握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劳动保护业务;科级以上、从事五年以上劳动保护工作的工会干部也可以担任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任命前必须经过劳动保护岗位培训,考核合格。
第七条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代表工会组织行使下列职权:〔一参预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重大决策、措施的制定,监督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监督检查本地区、行业和企事业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对劳动安全卫生状况进行分析,对危害职工劳动安全与健康的问题进行调查 , 向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出整改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