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脊波变换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36.26 KB
- 文档页数:5
可见光与SAR图像的特征级融合
李璟旭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09(045)024
【摘要】针对单一传感器在光谱、空间分辨率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最大限度地获取对目标场景的信息描述.首先采用不同的边缘提取算法提取同一场景的光学图像和SAR图像,得到各自的边缘特征图,通过不变矩和轮廓矩等算法对两幅边缘特征图中的边缘进行匹配融合,得到了比单一图像边缘特征图更完整更清晰的边缘特征图,获取了更多的目标场景的信息描述.
【总页数】3页(P178-179,182)
【作者】李璟旭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751
【相关文献】
1.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建筑物提取算法 [J], 苏娟;鲜勇;宋建社
2.特征级与像素级相混合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J], 陈磊;杨风暴;王志社;纪利娥
3.一种多特征匹配的可见光与SAR图像配准算法 [J], 许斌;雷斌;孙韬;卢晓军
4.基于最大检测概率的可见光与SAR图像融合方法 [J], 刘杰
5.基于点特征的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 [J], 秦杰; 纪则轩; 曹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达科学与技术!a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6期2020年12月Vol.18No.6December2020DOI : 10. 3969/j. issn. 1672-2337. 2020. 06. 011一种改进的SAR 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张瑞1,董张玉2(1.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工业安全与应急技术安徽省实 ,安徽合肥230601)摘要:针对现有SAR 与可见光遥感影像融的计算复杂度较高,细节信息保留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NSST-HS 结合自适应PCNN 改进的融 。
该 先利用IHS 变见 的亮度分量I,并将得到的亮度分量I 与SAR 图像分别进行NSST 变换;然后,针对 子带分即间频率和 梯度自适应PCNN 的外部刺激与链接强度;高频子带分量上 进的拉普拉 和(SML)的融 ;最后,运用逆NSST 变换和逆IHS 变 到最终融 。
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融 传统 在视觉效果方面提升,线性结 到更多保留、各类评价指标上比传统要更好。
关键词:遥:图像融合;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脉冲耦合神经网络中图分类号:TN958;TP3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37(2020)06-0645-06An Improved Fusion of SAR and Visible ImagesZHANG Rut ,DONG Zhangyu 2(1.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Hefei 230601,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Safety and Emergency Technology , Hefei 230601,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poor retention of detailed informa tion of the existing SAR and visible light remote sensing image fusion algorithms, an improved fusion algorithm combining NSST-IHS and adaptive PCNN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first uses the IHS transform to extract the luminance component I of the visible light image , and performs the NSST transform on the obtained luminance component I and the SAR image respectively. Then, it uses the direction information, that is, the spatial fre quency and average gradient , to adaptively adjust the external stimulus and link strength of the PCNN for low frequency sub-band components. The sum-modified-Laplacian (SML ) is applied to the high-frequency sub-band components. Finally , the inverse NSST transform and the inverse IHS transform are used to obtain the final fu sion image.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fusion image obtained by the algorithm in this paper improves visual effects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s , the spectral information and linear structure fea-turesaremoreretained andvariousevaluationindicatorsarebe t erthanthetraditionalalgorithms.Key words : remote sensing image ; image fusion ; 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 (NSST);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 (PCNN)0引言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 SAR)对与人造桥梁都比 ,成像原主动式微波反射成像,SAR 更多 表 现信 纹 ;与 SAR 不受气候环境干扰,能全天成像接收更多的地理信息。
一种利用SAR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检测目标的方法陈新;彭科举;周东翔;刘云辉【期刊名称】《信号处理》【年(卷),期】2010(26)9【摘要】本文利用军事目标在SAR图像中具有较大的雷达散射截面,后向散射强以及在可见光图像中几何外形清晰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SAR图像和可见光图像多维特征检测目标的方法.该方法分为图像预处理,目标检测和融合检测三部分.首先,利用基于特征匹配的方法对多传感器图像进行配准.其次,利用全局舣参数恒虚警(CFAR)方法检测SAR图像中的目标,经过滤波处理后,确定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ing,ROI)并提取目标的SAR图像特征;将ROI映射到可见光图像中,对该区域进行边缘检测、滤波、连通性分析、提取目标的可见光图像特征.最后,在特征层利用特征向量距离准则融合检测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优于单传感器检测方法,且能有效的改进目标检测性能.【总页数】6页(P1408-1413)【作者】陈新;彭科举;周东翔;刘云辉【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香港中文大学机械自动化工程学系,香港【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957.52【相关文献】1.一种利用目标微动特性提高SAR-MMTI检测性能的方法 [J], 晏艺翡;廖桂生;杨志伟2.运动目标检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J], 封子军;张晓玲;张慧杰3.基于最大检测概率的可见光与SAR图像融合方法 [J], 刘杰4.一种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及其目标识别方法 [J], 王宁; 周铭; 杜庆磊5.一种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及其目标识别方法 [J], 王宁; 周铭; 杜庆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向特征识别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周顺杰;杨学志;董张玉;孟俊敏【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1)007【摘要】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由于成像机理的不同,图像差异较大,传统融合算法不利于地物目标特征的解译与识别,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基于此,文章结合SAR与可见光图像的成像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一致性特征检测的自适应HIS(hue-intensity-saturation)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相位信息区分目标轮廓和纹理边缘,提取SAR图像的空间特征信息,能有效地避免过量纹理边缘的提取.自适应HIS算法能调节2个图像之间的灰度相关性,实现加入信息的平滑过渡,减少光谱扭曲.实验以哨兵1号C波段SAR图像与Landsat8可见光图像进行验证,并与传统的HIS、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小波以及目前较为主流的NSCT(nonsubsampled contourlet)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加入可见光图像不易察觉的特征信息,实现了融合图像在光谱保持和空间结构与特征保持上较好的权衡,提高了图像的地物检测与目标识别的能力.【总页数】8页(P900-907)【作者】周顺杰;杨学志;董张玉;孟俊敏【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9【相关文献】1.基于NSST-IHS变换稀疏表示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J], 盛佳佳;杨学志;董张玉;焦玮2.基于NSCT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J], 冯颖;贺兴时;薛菁菁;杨新社3.面向图像分类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J], 陈磊;杨风暴;王志社;纪利娥4.基于NSST-IHS变换稀疏表示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J], 盛佳佳;杨学志;董张玉;焦玮;;;;;;;;5.一种改进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J], 张瑞;董张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