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导论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案例一)刘老先生,78岁,在子女陪同下用轮椅入院,医疗诊断:“肺炎球菌性肺炎”,主诉胸疼、咳嗽一周,近日胸疼加剧、呼吸费力、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检查:T 39.8℃、P 102次/分钟、R 26次/分钟、BP 110/89mmHg。
神志清楚、面色晦暗,病人精神不佳,情绪烦躁,睡眠不好,入厕、进食、穿衣需有人照顾,入院后已按医嘱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
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与肺部感染有关2、体温过高: T39.8℃:与肺部感染有关3、疼痛:胸痛: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4、气体交换受损:呼吸费力,气促: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5、焦虑:情绪烦躁、不易入睡:与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有关6、有窒息的危险: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7、知识缺乏:缺乏有关肺部感染的相关知识护理计划单:(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年老、疼痛有关。
目标:病人三天内能进行有效咳嗽、咳痰。
措施:①每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
②雾化吸入3次/日。
③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④鼓励病人多喝水。
⑤指导并鼓励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咯痰。
⑥适当休息,保持体力,必要时行鼻导管吸痰。
2.体温过高:T39.8℃:与感染有关,与手术创伤有关。
目标:病人三天内恢复正常体温。
措施:①观察体温变化,测T、P、R q4h。
②给予酒精拭浴,半小时后复测体温。
③鼓励协助病人多饮水(温开水或果汁每天>500ml)。
④保持环境温湿度稳定。
及时擦汗、更衣,皮肤护理1次/日⑤协助口腔护理3次/日。
⑥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术后吸收热的特点:术后72h可恢复正常。
并讲解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3.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目标:病人表示疼痛减轻或消失措施:①评估疼痛部位、性质、时间、程度。
②给病人舒适的体位及安静环境③指导病人咳嗽时双手扶伤口两侧向中央按压以减轻疼痛。
④指导病人运用放松疗法,分散注意力⑤按医嘱给予止痛剂,并评估止痛效果(案例二)某患者,男性,35岁,长期的慢性胃溃疡于今晨6时解黑便,呈柏油样、糊状,约500克,7时,病人恶心、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约800毫升,伴口干,心慌,乏力,出冷汗,拟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
护理学导论健康教育案例护理学导论健康教育案例:一、健康教育案例:糖尿病管理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以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和知识。
例如,教育患者关于饮食控制、药物管理、体育锻炼和血糖监测等方面的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教授患者如何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和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应急情况。
二、健康教育案例:心脏病预防心脏病是导致许多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心脏病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等,并提供预防措施,如健康饮食、定期锻炼和戒烟等。
此外,还可以教授急救措施,以便在心脏病发作时能够及时处理。
三、健康教育案例:儿童口腔健康儿童口腔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们了解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使用牙线和定期就诊等。
此外,还可以提供关于口腔问题的预防和治疗的信息,如龋齿和牙周病的防治措施。
四、健康教育案例:老年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老年人了解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如饮食补充钙和维生素D、定期运动和避免烟酒等。
此外,还可以教授老年人如何避免跌倒和骨折的方法,如安装扶手、使用助行器和保持室内整洁等。
五、健康教育案例:青少年艾滋病预防青少年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之一。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免共用注射器和减少不安全性行为等。
此外,还可以提供艾滋病检测和治疗的相关信息,以及鼓励青少年进行定期检测和咨询。
六、健康教育案例:孕妇产后护理孕妇在产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和康复。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孕妇了解产后恢复的重要性,如正确喂养、休息和锻炼等。
此外,还可以教授孕妇如何处理产后抑郁和应对亲子关系的变化等问题。
七、健康教育案例:癌症早期筛查癌症是导致许多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但早期筛查可以提高治愈率。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类型癌症的早期症状和筛查方法,如乳腺癌的自我检查和宫颈癌的妇科检查等。
第1篇一、案例背景患者,女性,48岁,因“反复发作性上腹痛2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呈阵发性,以剑突下为主,进食后加重,伴反酸、烧心,曾在外院诊断为“胃溃疡”,给予抗酸、护胃治疗,症状有所缓解。
近1周来,患者上腹痛加重,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或鲜红色物质,无黑便,无发热、黄疸,无头晕、头痛,无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物。
本次入院查体:T 36.8℃,P 88次/分,R 20次/分,BP 150/9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检查无异常。
腹部检查: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等指标基本正常。
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胃窦部溃疡。
二、护理评估1. 病情评估:患者反复发作性上腹痛2年,加重1周,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或鲜红色物质,无黑便,无发热、黄疸,无头晕、头痛,无腰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2. 心理评估:患者入院后情绪低落,对疾病治疗和预后存在担忧。
3. 生理评估:患者血压150/90mmHg,心率88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8℃。
4. 生活质量评估:患者疼痛症状影响日常生活,睡眠质量较差。
三、护理诊断1. 疼痛:与胃溃疡引起的上腹痛有关。
2. 恐惧:与疾病治疗和预后担忧有关。
3. 知识缺乏:缺乏关于胃溃疡的治疗和护理知识。
4. 睡眠障碍:与疼痛、焦虑等因素有关。
四、护理目标1. 患者疼痛症状得到缓解。
2. 患者恐惧情绪得到缓解。
3. 患者掌握胃溃疡的治疗和护理知识。
4. 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五、护理措施1. 疼痛护理(1)遵医嘱给予患者抗酸、护胃、止痛等药物治疗。
(2)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估。
(3)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左侧卧位,减轻疼痛。
第1篇一、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8岁,糖尿病病史15年,血糖控制不稳定。
近期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体温最高达38.5℃,伴乏力、食欲不振。
经医院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
二、护理诊断1. 体温过高:与呼吸道感染有关。
2. 呼吸困难:与呼吸道感染、肺部炎症有关。
3. 糖尿病控制不佳:与感染导致血糖波动有关。
4. 营养不良:与感染导致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有关。
5. 焦虑:与病情反复、担忧预后有关。
三、护理措施(一)体温过高1. 观察体温变化,定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2. 根据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湿度适中。
4. 给予温水擦浴,以降低体温。
(二)呼吸困难1. 观察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等变化,并做好记录。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锻炼。
3. 给予氧气吸入,改善呼吸功能。
4. 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三)糖尿病控制不佳1. 定时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
2.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3. 嘱患者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加强糖尿病知识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四)营养不良1.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
2. 提供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如粥、面条、鸡蛋等。
3. 鼓励患者进食,增强食欲。
4. 定期评估营养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五)焦虑1. 耐心倾听患者诉求,了解其心理状况。
2.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给予心理支持。
3. 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
4. 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增强自信心。
四、护理效果评价1. 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改善。
2. 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呼吸功能得到改善。
3. 血糖控制稳定,无明显波动。
4. 营养状况得到改善,食欲好转。
5. 患者情绪稳定,焦虑情绪减轻。
五、总结本病例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导论》是护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作为护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论和意识形态,承担着启蒙和形塑学生专业思想、专业理念、专业思维和专业伦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后期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打下知识和情感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健康与疾病、人的基本需要、人的生长与发展、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护理理论、护理程序、健康教育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护理学学科框架、核心价值观、基础理论、基本工作方法及专业发展趋势,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建立护理专业思维模式和尽早进入护理专业角色,另一方面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本讲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有效护患沟通的技巧,并能够理解良好的护患沟通对和谐护患关系建立的积极作用(教学+思政);(2)主要思政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引入和分析,培养学生体察甚微,关爱患者的人文情怀,同时让学生明白护士的仁爱之心,能够传递和感化患者,可以让爱走向无限,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价值感(思政)。
2.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三、课程思政案例内容1. 案例的引出通过孟子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引出“和谐”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切入主题,如何建设“人和”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是关键。
2. 案例内容案例形式:《舱里的志愿者》讲授+提问+头脑风暴+小组讨论张倩是援鄂医疗队方舱医院的一名护士,有一天看到一个患者在走廊里焦急地打电话,她就静静的等候,等患者挂断电话,她发现患者用手擦去了眼角的泪水,然后试着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到你吗?”患者非常不耐烦说:“你帮什么帮!就是你们非要给我关起来的”。
后来,张倩又发现该患者一日三餐不吃不喝,劝说无果,患者还嚷着说“我要出院,你们谁也拦不住。
”(课题随机提问:问题1(如果你是张倩,你会怎么做?)——引发学生思考,在患者不耐烦、愤怒这样的情绪下,护理人员该如何处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案例续:首先,张倩跟同病房患者去了解,大概知道她在惦记自己的孩子。
护理案例分析范文_护理典型案例范文xx案例分析法在当前各个领域的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护理教学领域自然也不例外。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护理案例分析范文,供大家阅读!护理案例分析范文篇1:血迹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患者,女性,28岁,已婚。
因“胃溃疡”住医院治疗。
晚饭后病人外出散步,约1小时回病房后自觉下腹部疼痛,且症状逐渐加重,恶心、呕吐咖啡色样胃内容物,大汗淋漓。
护士多次询问发病诱因,病人肯定回答是吃了“冰激凌”所致。
医生体格检查发现:上腹部有压痛,考虑“胃痉挛”、胃溃疡并发穿孔”?经X线放射透视及B型超声波检查,均未发现腹腔游离气体等异常现象。
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腹部疼痛、呻吟不止。
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有下降趋势。
当护士再次查看病人时,发现病人贫血貌明显,便仔细询问月经史,并脱下内裤查看,果然发现内裤有血迹,初步判断“官外孕”o 立即将自己的判断结果告诉了值班医生,提醒尽快请妇科会诊。
会诊结果:宫外孕,失血性休克,即刻急诊手术治疗。
术中真实了护士的判断是正确的。
这位危急时刻的病人因为护士能“脱下内裤查看”而转危为安。
案例分析1.这个案例说明,护理观察的结果是从极其细微中发现的。
如果每一位护士都能像这位护士这样,在病人的主诉与病情出现偏差时,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思维联想,护理观察中不放过任何可能细节,主动搜寻有助于疾病诊断的相关迹象,如“脱下内裤查看,发现内裤有血迹’’,为医生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这样的护士经过若干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将会积累无穷的经验,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临床精英。
2.孕卵在子官腔以外部位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习惯称为宫外孕。
其中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约占95%。
输卵管妊娠的部位以壶腹部最多,约占55%。
60%,是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常可因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可见,护士的细微观察,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3.官外孕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一、停经:一般病人在发病前有6—8周停经史并有早孕反应,但少数病人并无反应,并将阴道流血误认为是月经。
2016-2022年护理学自考《护理学研究》03008高频名词解释+《护理学导论》03201八道必考案例分析《护理学研究》名词解释1、关键词口16(10)、18(4)、20(10)、21(10)、22(10)关键词是从文章中选取的,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表达论文内容主题方面具有实在意义、起关键作用的单词、词组或短语2、盲法[16(4)、20(10)]盲法是指在不知道研究对象分组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研究过程中指标的观测、数据的收集和结论的判断,目的是减少可能的来自于研究者或受试者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偏倚,言法可分为单言法和双言法。
3、表面效度[16(4)、18(10)、19(4)、22(4)]表面效度是由评估人根据自己对所要测量的概念的理解,尽其判断能力之所及来断定工具是否适当4、预测效度17(4)、20(8)1指测量工具作为术来情况预测指标的有效程度。
5、测量法[16(10)、18(10)、22(4)]测量法是指研究者借助特别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测量出准确的数据作为研究资料的方法。
6、回译[16(10)、19(10)、21(4)]回译就是请语言功底好、对源量表不知情的一位或多位翻译者将翻译成中文的量表再翻译回去7、等级资料16(10)、18(10)]等级资料又称为半定量资料或有序分类资料,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
指按照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成等级,计数各组的例数而得到的资料8、变量17(4)、18(4)、22(10)]变量就是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和测量的,随条件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也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操纵控制和测量的因素9、护理研究[17(4)、21(4)]护理研究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有系统地探究现存的或产生新的知识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活动过程。
10、假设【(17(10)、19(10)]假设是指研究者对所提出研究问题提出的一个预期性的研究结果(各变量之间关系》或暂时性的答案,需要通过研究最后来证实或否定。
《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分享发布时间:2023-01-14T13:16:48.964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16期第8月作者:鞠珊[导读] 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高度、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实现“三全育人”,高校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鞠珊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孝感市 432000摘要: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高度、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实现“三全育人”,高校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在原有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旨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本文结合护理学专业课程《护理学导论》中“压力与适应理论”章节内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分享,探索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激励更多的教师、更多的课程主动地开展“课程思政”。
关键词: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当前,国家大力提倡课程思政改革,高校教师应优化教学设计,积极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1】。
《护理学导论》是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是引导学生形成护理职业基本认知的一门启蒙课程。
其中,“压力与适应理论”选自“护理支持理论”,共2学时。
本次课堂先通过播放护士在临床护理中会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护理工作的压力与挑战,树立勇于挑战的职业责任感;接着展示护士在工作中积极应对且从工作中获得满满的自豪感的小故事,来引导学生注重心理健康,学会积极调节压力;通过分享自身的压力感受以及阅览黄国平博士对坎坷求学之路的回顾,鼓励大家学习榜样,磨练意志,形成坚韧的品性,去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1.教学设计与实施1.1课前学生分小组互相分享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面临的压力源有哪些,面对压力的时候有什么感受,以及自己应对压力的办法。
1.2课中1.2.1重温誓言,不忘初心教师首先带领全班学生一起温读南丁格尔誓言,这是关于护理职业道德和原则的宣言,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秉持南丁格尔精神,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护理导论案例.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
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
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
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
(案例一)
刘老先生,78岁,在子女陪同下用轮椅入院,医疗诊断:“肺炎球菌性肺炎”,主诉胸疼、咳嗽一周,近日胸疼加剧、呼吸费力、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检查:T 39.8℃、P 102次/分钟、R 26次/分钟、BP 110/89mmHg。
神志清楚、面色晦暗,病人精神不佳,情绪烦躁,睡眠不好,入厕、进食、穿衣需有人照顾,入院后已按医嘱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
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与肺部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 T39.8℃:与肺部感染有关
3、疼痛:胸痛: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
4、气体交换受损:呼吸费力,气促: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
5、焦虑:情绪烦躁、不易入睡:与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6、有窒息的危险: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
7、知识缺乏:缺乏有关肺部感染的相关知识
护理计划单:(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年老、疼痛有关。
目标:病人三天内能进行有效咳嗽、咳痰。
措施:
①每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
②雾化吸入3次/日。
③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④鼓励病人多喝水。
⑤指导并鼓励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咯痰。
⑥适当休息,保持体力,必要时行鼻导管吸痰。
2.体温过高:T39.8℃:与感染有关,与手术创伤有关。
目标:病人三天内恢复正常体温。
措施:
①观察体温变化,测T、P、R q4h。
②给予酒精拭浴,半小时后复测体温。
③鼓励协助病人多饮水(温开水或果汁每天>500ml)。
④保持环境温湿度稳定。
及时擦汗、更衣,皮肤护理1次/日
⑤协助口腔护理3次/日。
⑥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术后吸收热的特点:术后72h可恢复正常。
并讲解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3.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目标:病人表示疼痛减轻或消失
措施:
①评估疼痛部位、性质、时间、程度。
②给病人舒适的体位及安静环境
③指导病人咳嗽时双手扶伤口两侧向中央按压以减轻疼痛。
④指导病人运用放松疗法,分散注意力
⑤按医嘱给予止痛剂,并评估止痛效果
(案例二)
某患者,男性,35岁,长期的慢性胃溃疡
于今晨6时解黑便,呈柏油样、糊状,约500克,7时,病人恶心、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约800毫升,伴口干,心慌,乏力,出冷汗,拟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
查体:T:36 ℃,P:102 次/分,BP:90/65 mmHg
常见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主要症状:
上腹痛:且是慢性的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的疼痛。
部位:上腹部剑突下正中或偏左(胃)
上腹正中或偏右(十二指肠)
节律性:
进餐后半小时至1小时出现,直到下餐前缓解(胃)
进餐后3-4小时出现,直到下次进餐,进餐后缓解(十二指肠)
并发症:出血是最常见、穿孔(好发于十二指肠)、幽门梗阻、癌变
护理诊断:
1、组织灌注量改变: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
口干:与上消化道出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有关
2、疼痛:慢性腹痛:与长期的慢性胃溃疡有关
3、恐惧:与突然发生黑便、呕血有关
4、潜在并发症:低血容量性休克
5、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慢性胃溃疡疾病的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方面:
1、心理
2、补充血容量
3、止血措施
4、饮食注意
5、遵医嘱治疗护理
6、健康指导
案例(三):
患者张~,女性,35岁,教师,主诉:腹痛,持续时间5天。
于今日午后腹痛转移,并且固定在右下腹,呈持续性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查体: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结肠充气实验阳性,腰大肌实验阳性,入院常规:体温38、2°C,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5mmHg
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
治疗原则:
1、抗感染
2、手术治疗
患者入院后,通过观察交谈了解到,由于环境改变,加之惧怕手术,疼痛,出现烦躁不安、失眠,不能很好配合。
通过疏导,安慰解释使患者由消极心理状况转化为积极因素,主动配合治疗,返烦躁不安好转,情绪稳定,伤口如期愈合。
请为此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1、疼痛:与炎症刺激、腹部切口有关
目标:用药2H后病人的腹痛能耐受。
措施:
1、安慰病人,帮助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2、取半坐位,放松腹肌。
3、观察疼痛情况:部位、性质。
4、遵医嘱给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5、术后切口疼痛,影响休息者,遵医嘱给止痛剂。
6、鼓励术后早期活动,以减少炎症粘连。
7、如有咳嗽,可用手按压保护切口,以减轻疼痛。
评价:病人疼痛能耐受
2、有液体不足的危险:与禁食、发热、出汗、呕吐有关。
目标:出院前病人保持液体平衡。
措施:
1、准确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补液。
3、观察病人有无口渴,皮肤弹性减弱,生命体征情况。
评价:病人液体保持平衡。
3、焦虑:与环境改变、疼痛、害怕手术、治疗有关。
目标:3天内患者消除焦虑心理。
措施:
1、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感受。
2、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及入院须知。
3、多陪伴病人,耐心解答提问,讲述疾病与情绪的关系,讲情术前准备,介绍手术方法,帮助树立信心。
评价:病人情绪稳定。
(案例四)
病例(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王明,60岁,每年冬季有咳嗽、咳痰已10多年。
近2年来症状明显加剧,常年不断,伴有喘息和呼吸困难。
2日前感冒后发热,咳嗽加剧、咳大量的黄脓痰、气急、发绀。
今晨起
出现神志模糊,躁动不安,急诊入院。
有吸烟史30余年。
体检:T 38.2℃, P: 100次/分, R 26次/分,BP 120/90mmhg,半卧位,神志模糊。
面色发绀,球结膜充血,皮肤湿润,杵状指、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减弱,闻及哮鸣音及湿罗音。
心尖搏动不明显,心律齐,未闻及杂音。
血常规:WBC:5.8X10/L ,血气分析:PaO2 50mmhg,PaCO2 60mmhg
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大量黄脓痰、喘息、发绀
与呼吸道、肺部感染致分泌物增多、痰液粘稠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气急、发绀,呼吸音减弱伴有喘息
与肺部病变广泛导致呼吸面积减少
3、体温过高:T38.2 ℃:与肺部感染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
5、知识缺乏:缺乏有关肺部疾病的知识
措施:
1.PaO2在60mmhg以下, PaCO2在60mmhg以上应该持续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给氧以防止纠正缺氧过快,抑制呼吸的中枢,加重二氧化碳的潴留,从而导致肺性脑病的加重。
2.吸氧的浓度(%)=21+4X氧流量(L/min)
3.控制感染以消除炎症
4.减轻咳嗽、稀释痰液
5.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6.康复治疗,指导有效咳嗽、呼吸方法的锻炼,以改善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