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报纸的版面风格_冯耀祥
- 格式:pdf
- 大小:166.44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报纸版面的视觉艺术我们所接受的外界信息中,约有83%源于视觉,视觉作为人类最主要的感觉形式,特别是在当今这个时代,电视、杂志,网络的日益发展,都在挤压着报纸的生存空间。
因此,报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字平面媒体,要想摆脱困境,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欲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功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想方设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版面的吸引力,刺激读者的眼球。
和其他平面设计艺术形式一样,报纸版面的创作离不开感觉。
作为生活中最普遍的心理现象,感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根本途径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基础。
为了能够使读者感觉到版面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能够把读者的眼球牢牢的锁定,我们就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分析:用版面的“一目了然”来吸引读者如果把一张报纸比成一个有机体,那么版面就好比系统,栏目就好比组织,文章就好比细胞。
中国报纸的版面编排讲究平衡、变化、比例等形式美法则,方寸版面是编辑施展才华的天地。
初做编辑都会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包罗万象便是信息量大。
其实,信息量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并非范围大了量就大,而是读者想看的东西基本上都有了量才算大。
这种关系就如同拍摄照片,如果不调焦,什么都看不清楚,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什么可看的,到头来只会落得个什么内容都显得不重要了;如果调准了焦距,拍出来的照片就层次分明,清晰的部分毫发毕现。
因此,报纸版面的编排要突出报道的重中之重,要形成一个视觉中心。
对此,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突出重点,让“1+1>2”。
实践证明,要突出报道重中之重的内容,完全可以运用模块式编排来安排版面的报道。
这种方法就是凸显焦点新闻、重点新闻,也就是读者关注的新闻,焦点新闻要体现出整个版面的信息量大小,要加大焦点新闻的信息含量,在处理上不仅要突出主题新闻,还要把这一重点内容的稿件或者意义相近、相反的多篇稿件集中在一起进行报道,独立成块,形成一个占有一定版位、比较醒目的板块。
浅谈版面形象语言的魅力作者:何方来源:《活力》2011年第07期报纸自运用了图片,报纸版面就有了形象语言。
随着报纸新闻图片的大量运用、图片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报纸的形象化语言就越来越得到了充分发挥,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
可以认为。
新闻图片作为报纸的形象化手段,发挥着无声的形象化语言作用。
这种形象化语言如何在版面上体现出来,这就需要编辑在对新闻图片的处理上进行谋篇布局、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在版面上造成错落有致、起伏变化、庄重大气的视觉美感和冲击力:这既是报纸对运用形象化语言的特殊要求,同时也达到了受众在赏心悦目中来接受信息传播与沟通这一目的。
图片是版面的“无形之手”从读者的视觉角度来看,报纸作为一种黑白艺术(彩报除外),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遵循了一种从视觉认识到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习惯过程。
因此,视觉的第一印象,是报纸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前提和基础。
从色彩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常常把报纸看做是黑白艺术。
这是因为,它是在统一的色调基础上,通过错落有致、起承转合、灵活多样的各种变化来实现的。
报纸色调的变化离不开新闻图片的运用,可见图片在报纸版面形象语言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张报纸的版面不讲究新闻图片的运用,甚至是不同!那么报纸的版面就会是同一种色调的文字符号堆砌的没有空间、没有层次、没有起伏变化的固定的视觉色调。
这样的版面即使是文字语言叙述苍劲有力、故事情节起伏变化,也很难刺激读者的视觉感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注意力,因此也就很难使版面形成“无形之手”。
抓取读者的视线。
要使版面形成“无形之手”抓取读者的视线,这就要求时事编辑在选发新华社的过程中,头脑中也要有一只“无形之手”,要善于选择那些有新闻性、可读性、能打动读者的新闻图片。
在这方面,要注意把握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选择。
以《新晚报》时事新闻版为例。
这个版的图片供应主要是新华社的卫星传真照片,平均每天来稿大约在数十篇,传真图片采用现代化卫星传真技术,不仅时效性强,而且质量也较高,因此,编发好图片新闻对于报纸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0第09期 / 总第403期99报纸版面语言是标题大小、文字图片编排、版式设计的综合体现,是版面编辑对稿件内容与思想的理解及自身编辑思想或意图的反映,是每篇稿件体现的主题及整个版面展现出的舆论导向的整合。
一张报纸就是通过各个版面语言将信息传递给读者,若版面具备了准确真实、内容与形式统一、美观大方、阅读舒适的版面语言,报纸的舆论引导力与影响力就会增强,从而达到传播目的,实现传媒价值,并产生积极效益。
“信达雅”是清末思想家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的翻译要求。
“信”是说译文要准确,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则是说译文通顺晓畅明白,不拘泥于原文形式。
“雅”则指译文选词用语得体简明优雅,或者说译文能展现出文采。
简而言之就是,准确、通顺、有文采。
如此说来,“信达雅”也同样适用版面语言的要求。
那么如何在编排版面的实践过程中做到或者体现“信达雅”呢?本文就此谈些看法。
一、“信”指版面上新闻报道、服务资讯内容真实准确这是对版面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时效性。
虽说版面上稿件内容真实准确,但如果时效差,就会影响版面“信”语言,反映出编辑、记者新闻敏感性差,而且阅读吸引力大打折扣,新闻价值衰减殆尽,成了版面填充物,公信力少了。
所以版面语言讲“信”,落到实处就是要做好“三审三校”,讲求新闻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
报纸版面语言的“信达雅”兰凤羽上传的照片具备真实的可信度。
3.加强摄影记者自身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对于阅读要求越来越高,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摄影图片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大家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去阅读大量书籍,关注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来拓宽视野,也可以将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在自己的拍摄中。
平时多去思考怎样才能拍出更好的新闻图片,什么样的图片才能打动读者,新闻摄影在于抓拍,虽然要记录事实,但是也要把握好角度,同一个新闻事件要采取多角度去拍摄。
到达新闻现场要去多看、多想、多听、多问,找到最重要的新闻点,给读者呈献更加丰富的视觉盛宴。
现代报纸版面视觉特色分析摘要在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完成基本、实用的价值和信息传递早已不是报纸版面的唯一目的,而是在此基础之上的一种视觉设计。
所以,今天的报纸在版面编排方面强调创意、强调个性与风格、强调美感同时也强调易读性与视觉感受的舒适性,这种追求为报纸赢得了读者,同时也推动了报纸的发展。
作为一名现代报纸的版式编辑,要进行报纸版面的编排,首要的就是树立现代报纸版面视觉设计的新理念。
关键词报纸版面;视觉设计;创意;风格在报业竞争与科技发展双重作用力的推动之下,当今报纸版面的功能与意义、报纸版面的创造性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报纸版面编排早已颠覆传统组版的概念,而成为一种充满创造性与艺术性的劳动,它使报纸版面的内容得到了更好的表现,所以,现在更多地将排版叫做版式设计,将美编叫做视觉设计师。
总体而言,当今的报纸版面呈现出四个明显的视觉特色。
1强调创意现代报纸版面编排是技术运用与艺术思想的结合与统一,即用现代化的电子排版技术将版式设计者的思想、情感与意志进行艺术表达。
创意是艺术创造的灵魂,版面编排的设计创意,就是将主题思想的设计创意与编排技术结合表现,使创意思想得到更大的发挥,更佳的表现。
总体而言,现代报纸版面大都呈现出多目的性的追求,完成基本、实用的价值和信息传递早已不是报纸版面唯一的目的,设计创新的满足感才是重要的。
如图1所示的版面(《苏州日报》2006年3月10日A2版)就颇有特色,四个年轻人的灰色剪影用得十分有创意,它既体现了“宵禁令”的主题,在视觉效果上又体现了一种另类与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
再如图2所示的版面(《新民晚报》2010年11月1日A25版),它是《新民晚报》在上海世博会结束后制作的一组特刊的封面,版面首先用英文体现了上海世博会国际化的特点;而最有个性之处则在于编辑将图片嵌入到了文字的笔画当中,对图的运用可谓别具一格,展现了编辑的思考与创新。
2 强调个性与风格风格代表了设计者的个性。
比较不同报纸的版面风格报纸首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版式。
报纸的版式风格则是报纸个性的最直观的休现。
版式风格, 因宣传内容和读者的不同,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版式的艺术特色。
报纸的版式风格一方面受宣传内容和读者的制约,但反转来又对宣传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影响。
确认一张报纸的个性,应当是宣传内容与版式的完美结合。
所以一种报纸必须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才能吸引报纸读者,使报纸有特色。
●《东方早报》《东方早报》是面向全国财经类综合报纸,服务于上海和长三角的经济发展繁荣中国市场为目的,全方位反映长三角经济运行状况①版面空间区域空间:《东方早报》是一个版组,A组共有40版,涉及新闻、时政、国际、财经、证券等各个方面。
头版是一些导读,只有很显眼的标题,详细的内容都转在后面。
头版的下方有1/3处都是很显眼的广告。
②面积其特点是图片在美版的所占面积都很大。
文字字体也很大,给人以很轻松的感觉。
版面数量多,分A、B两版,A版共有40版,B版共有16版,所能容纳的内容多,广告所占面积也很大在头版位置就有近1/4面积用作刊登广告③距离不同版组之间相互独立。
有明显的留白和线条隔开。
同类稿件则处于同一版块内这主要体现在头版的导读上。
其后面的版面由于数量多,多为每版一个或两个主题或新闻的详细报道④形状由于版面多的缘故,所以这份报纸不需要很拥挤的排版,在第一版给人以很大气的感觉,一目了然。
其后各班由于所报道内容已经分区,所以很有条理。
稿件多为四边形结构。
报纸的形状被做成了杂志的形式⑤编排手段字符: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字符大小各有不同。
由于第一班是导读,内容不多,但他的字符大小也有区别头条的位置就是很显眼的一行大字。
后面的板块较多,根据内容的多少调整字号。
总体看开,不会给人以压迫感⑥图像在这份报纸中,图片的应用尤为突出,在每一班上基本都有图片作为解释,每一条重要新闻也都有图片相匹配。
在有的版面还会有一些漫画来表现新闻⑦色彩尤其注重色彩的运用,张弛有度。
简论都市类报纸的版面设计作者:赵婷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3期摘要:版面是报纸的窗户。
报纸的版面设计质量是报纸能否引起读者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越来越突出图像艺术、重视设计的潮流下,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的版面设计个性化、艺术化,被不断强化。
本文重点研究了都市报版面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实现报纸版面差异化、个性化的方法。
关键词:都市报版面设计科学化美化随着传媒时代的来临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不光存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报纸中的都市类报纸,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成为传递都市信息的重要媒介,如何创造都市类报纸版面创新的最大价值,发挥报纸的“印象效应”,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当前报纸版面设计的原则与实际应用效果报纸的版面设计是一门科学,它是在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视觉规律共同支配下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对新闻事件进行立场、观点、态度和评价的外在表现。
版面设计的最高目标是使静态的版面语言实现动态的效果。
为此,版面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一是导向明确,设计版面时,通过设计的技巧和手段,如加大字号、强调色彩、头题设置等,实现引导、突出主要信息的目的;二是人性化服务,根据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满足读者的求简心理,减轻视觉压力,力图使设计简洁、明快,易于阅读;三是艺术化、个性化编排,报纸版面的编排是平面的艺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审美的功能,让每个版面成为一件艺术品。
与此同时,还要突出个性,差异化是报纸版面设计取胜的重要因素。
版面的个性就是报纸的个性,只有个性鲜明突出,才能以独特的品位和风格吸引读者。
随着报纸进入厚报时代,越来越多的都市类报纸开始进入创新时期。
报纸版面的设计被空前重视,各大都市类报纸不断改版。
目前,都市类报纸已经形成如下一些特色:一是版面设计越来越趋向简洁明快。
比如2009年改版的《半岛晨报》,大量留白,缩小字号,线条简洁,文块清晰,很好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视觉要求。
新理念下的报纸版式——从版面实例阐述“报版人文观”一、报纸的版面风格的四大变化趋势1.三列分割式(或者是三横分割式)↑纵向三列分割式在西方报纸的运用最为普遍左边是导读,中间是主题图片和报道,右边是新闻集纳。
↑三列分割式版面取自周一萍设计的《青年时报》↓三横分割式运用↑在以横向图片为主的版面中2.杂志封面式这幅图取自美国《经济学家》杂志封面。
优秀的杂志封面是非常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它的核心是代表杂志的精华内容和形式风格。
这幅图片取自2004年的《文汇百花》杂志封面。
杂志封面设计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几年前,一位在《现代化》做编辑的朋友告诉我:曾经做过几次试验,美女上封面的几期杂志比没有美女的要多销30%。
《文汇百花》:由香港文汇报社主办,中信文化出品。
2002年12月开始的3期试刊。
据杂志方称,这份被誉为“京城最值得期待的”杂志实至名归,惊艳了中国大陆,在试发行的所有大中城市均一路飘红,读者蜂拥追捧,将《文汇百花》杂志赞为“平面媒体界的门户网站”。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如果同样是没有美女的两期杂志,在类比中肯定仍然有销量多少的现象。
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是什么呢?我认为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封面是否反映了本期杂志的本质。
总结优秀杂志封面所产生的“封面效应”有利于报纸版面的借鉴设计。
这幅图片取自《厦门日报》的2002年的总结性特刊头版版面,是标准的封面版式。
目前来看,杂志封面是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出三中情况:第一种,版面较多、小开本报纸的报纸,几乎完全杂志封面化。
典型例子是《精品购物指南》。
该报当初创办时,头版和大多数当时的周刊风格相似,但吸取了杂志封面的导读功,在标题和提示上有很好的运用。
此后,几经改版,一步步向完全杂志封面化靠拢。
这种版面也可称为半杂志封面化。
第三种,杂志封面风格式。
一般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强烈、明快、清新。
这是大报在图片时代吸取杂志封面优势的最常见表现手法。
当然,大报在非常时期或者重大题材面前,也不乏采用完全杂志封面式。
浅谈报纸版面的设计与美化作者:敖翔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2年第29期[摘要]:当读者拿到一份版式新颖、视觉冲击力强的报纸,惊讶之后是惊喜;当市场接受了一份这样的报纸,报纸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会有一定提高,这就是回报。
“留白”会使使版面看起来疏朗、舒适,点、线、面等要素可以营造出“立体”版面,黑白灰层次可以打造出三维空间,而合理运用色彩对报纸版面有很好的表现作用。
[关键词]:版面“留白” 黑白灰色彩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9- 0216 -01报纸要想抓住读者,就是要突出报纸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增强读者阅读兴趣,这是报纸版面设计的关键。
而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空间体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计的效果。
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版面设计手段、设计技术不断丰富完善,报纸的版面设计早已打破了原来的黑白二维空间,版面设计已向三维空间、多维空间发展,给报纸版面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也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审美空间。
一、“留白”在版面设计中的运用二维空间除文字、图片等实体形象之外就是背景。
在平面图文中往往以空白来表示空间感,所以平面的二维空间也称为“留白”空间,体现在报纸版面上就是通过栏距、行距以及图文之间的距离调整,来体现空白的位置及大小。
1、“留白”就是化繁为简,归零为整。
通常有些报纸版面,为追求信息量,图文见缝插针,编排轻重不分,密不透风,给人累赘和笨拙之感,导致读者视觉上产生疲劳,没有阅读兴趣,这就要求在报纸版面设计中化繁为简,归零为整,形成版面视觉的流动,营造出通透丰富的空间。
因此,空白对版面设计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报纸格调的有效方法,恰当地留出空白,能传达出设计者高雅的审美趣味,打破死板呆滞的常规惯例,就像一股流动的新鲜空气,使版面通透、疏朗、跳跃、清新,给读者在视觉上造成轻快、愉悦的感受,使紧张的阅读过程有了有效的缓解,传达信息自然就事半功倍。
2、“留白”能够给人一个舒适的视觉。
简析报纸的版面设计作者:严红来源:《群文天地》2015年第03期衡量一份报纸的质量、社会效应以及在读者中的影响,主要看它的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报纸版式的优化对一份报纸也日益重要。
尤其是从铅字排版印刷过渡到电脑排版印刷以来,视觉冲击力强的精美版式,着实与现代人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意识合拍,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同内容的两份报纸,版式做得好的那份,毫无疑问会更受欢迎。
版面,形象地说就是一张报纸的“脸”,是美是丑、是胖是瘦、是洋是土、是黑是白,就看各家报纸怎么去“长”,怎么去打扮。
尽管一些人认为“版无定式”,但这种“版无定式”只能理解为在微观方面,即各类报纸的版面都在变化,每张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不足。
然而,从宏观方面而言,报纸版式还是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党报因为保持其严肃性,多年来,版面一直比较庄重。
版面元素在常规版式下的运用版面是由正文、标题、图片、分栏、留白等元素组成的,是报纸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一类报纸的个性。
一份报纸是否可读、易读、吸引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版面。
一个相对固定的版式风格对应了一份报纸的个性,这些个性的体现在版面的标题、用色、分栏、字体、图片运用和底纹、线条、留白的元素处理方面。
版面元素是指填充版面空间的各种材料,包括字符、线条和图片等等。
它们都有各自的实际功能,并可以通过缩小、放大、变形和不同的搭配方法,表达不同的态度和情感。
因此,它们都是版面语言中的重要词汇。
标题是版面元素的第一阅读要素,是扮演信息内容的“橱窗”角色,标题的制作就非常重要。
标题从哪个角度切入、着重在哪个新闻点等都影响着新闻内容的具体阅读率高低,影响着报纸对读者的吸引力。
首先,我们需要理清一个观念——图片不是报纸的第一阅读元素,标题才是报纸真正的第一阅读元素。
其次,标题作为报纸版面的第一阅读要素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城市的特有现象,也不是某一段时间的特有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第三,既然标题是报纸版面的第一阅读要素,是不是就可以说图片在报纸版面的构成元素中作用不大了呢?其实,标题和图片的关系不是一种并时性的大小关系,而是一种阅读的先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