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病人消毒隔离的环节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135.48 KB
- 文档页数:2
最详细的肝移植术后出院指导肝移植术后出院指导⼀、预防感染1、卧室定时开窗通风,不要正对头部,以防着凉。
2、勤洗⼿,防⽌病从⼝⼊。
3、为防⽌交叉感染,严格限制出⼊⼈员密集场所,特别是患有流⾏病、传染病的⼈。
4、不建议养宠物,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5、花粉容易导致过敏,三个⽉内尽量减少接触鲜花(如开花的植物),绿⾊盆栽除外。
6、尽量少⽤染发剂⼀类的化学品,以免引起过敏或其它不良反应。
7、注意⼝腔卫⽣,尤其⽛齿的护理。
如有假⽛,餐后更应认真涮洗。
防⽌来⾃⼝腔的感染。
如有严重的⽛病,在治疗前24⼩时和后48⼩时都应服⽤抗⽣素,以防⽌感染。
8、注意个⼈卫⽣,定期擦澡。
餐前便后洗⼿,每⽇清洗⼿绢和⽑⼱。
经期妇⼥应定时更换卫⽣⼱。
请不要使⽤妇⼥保健⽤品,因为⾥⾯的杀菌成分会破坏局部微环境,⽽增加感染机会,只要定期⽤温⽔冲洗即可。
9、禁烟、酒。
吸烟⼈群的肺癌发⽣率⾼,这是吸烟对肺部有⼀定损害。
饮酒后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对肝功能损害较严重,对肾功能也有不同程的损害。
⼆、饮⾷的护理1、禁⾷⽤提⾼免疫功能的⾷物及保健品,如⼈参、燕窝、蜂王浆、鳖、乌鸡、⾷⽤菌(⽊⽿、银⽿、蘑菇等)。
2、应避免⾷⽤有刺激性⾷物,如咖啡、浓茶、⾟辣的⾷物等,戒烟戒酒。
因⼝服的激素类及免疫抑制剂对⼝腔粘膜和胃粘膜都有刺激,容易造成溃疡。
3、保证饮⾷中含有丰富的蛋⽩质:这在⼿术后头个⽉尤为重要,有助于⼿术后早期体重的恢复。
4、适当补钙: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钙的吸收,长期应⽤可以导致⾻质疏松,出现关节痛、⼿⾜抽搐。
5、⾁类的使⽤:对于⾁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但⼀定要注意⼆点:⼀是要尽量避免吃肥⾁;⼆是⾁⼀定要煮熟。
6、⾷物⼀定要煮熟,绝对禁⽌⾷⽤⽣的⾷物,未煮熟的⾷物容易导致腹泻。
7、少吃⽕锅及类似饮⾷,主要有三个原因:⼀是在吃⽕锅时很难保证所有⾷物都完全熟透,容易发⽣消化道细菌和寄⽣⾍感染;⼆是吃⽕锅时⾷物的温度⾼,容易烫伤⼝腔粘膜进⽽导致感染。
⾟辣刺激也容易导致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三是⽕锅中含有⼤量的⾷⽤油,尤其是⽜油,是所有⾷⽤油中最差的⼀种,长期⾷⽤对肝脏功功能产⽣明显的损害。
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肝移植术是对晚期肝病病人进行的巨大创伤性手术。
手术常伴有大量的出血,渗血、渗液及输血、输液治疗。
长时间的手术打击,无肝期及新肝的灌注损伤等均可导致机体病理、生理、化学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变化,术后各方面的监护与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近远期疗效。
1. 接待病人术后病人入监护病房,安排好床位平卧,迅速连接气管插管,动静脉插管及各种引流管、妥善固定各种导管,防止意外拔除。
将四肢固定于床缘防止四肢的大幅度无意识活动,按手术后管理要求迅速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
2. 病情监测2.1体温的监测:由于长时间手术暴露、大剂量的液体输入和供肝的低温灌注可致患者体温过低,血液灌注不足也可使体温过低,体表或中心温度有时可低于35度或33度,应予以呼吸器加温,体表保温及输入液体管道的加温,同时严密监测体温的变化,防止感染及排斥反应的发生。
2.2 呼吸的监测:因手术的影响加之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患者易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反应性胸腔积液等合并症,应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并保证吸入足够的氧气,维护呼吸功能,尽可能早期拔除胃管。
保证呼吸道通畅,术后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气道内压、潮气量、监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以及咳嗽、咳痰等情况。
鼓励病人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时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促进肺泡充盈扩张。
2.3 循环的监测:术后严密监测心率、血压、肺动脉压、肺楔压、心排量的变化,监测CVP及每小时尿量等。
以小剂量多巴胺微泵静脉维持,以扩张肾血管,早期维持每小时尿量在200ML左右,以后每小时维持在100ML左右。
根据血压、肺动脉压、CVP、尿量等维持体液及酸碱平衡,保持轻度高血压、低CVP、以利肾脏灌注和肝静脉回流。
严格控制采血量,采血时应尽可能将不同监测项目综合后统一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失血量。
2.4 凝血功能的监测:肝移植术中经历了“无肝期”,供肝经受低温灌注和保存的损伤,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凝血功能紊乱,加之手术创面大,术后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因此术后在监测DIC、PT、及血RT的同时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防止腹腔内出血;注意尿色的变化以防膀胱出血;注意全身皮肤黏膜有无淤血斑,出血点,尽量减少动静脉穿刺;观察神志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以预防颅内出血。
肝移植术后健康宣教(1)家庭护理用品的准备:移植病人出院后应自备家庭护理用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快速血糖仪等。
有条件者,可在家庭内设专人房间,装备紫外线登一个。
(2)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良好的情绪,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一些轻便的家务活,也可参加轻便工作,但应注意时间短、强度小,避免疲劳过度。
6个月内禁止剧烈体育活动。
(3)感染的预防:1)居住环境要清洁,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室内家具。
个人的用具、餐具、日用品要注意消毒。
有条件者可安装紫外线灯管,进行定时空气消毒。
2)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时尽可能戴口罩和手套。
禁止饲养任何宠物。
避免皮肤粘膜外伤,避免过度的日光照射,诱发皮肤癌。
3)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勤换衣裤,勤晒被褥,勤沐浴,餐前便后务必洗手,避免不良卫生习惯而导致感染。
注意“T”管周围的清洁,防止“T”管滑脱。
4)注意饮食卫生,3~4周内饮食需加热消毒,3个月内避免食用乳酸类饮料,6个月内避免进生鱼、生肉等食物,禁止饮用酒类饮料,禁止任何形式的暴饮暴食,以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为宜。
(四)各项指标监测:按随访计划定期来院复查各种化验项目,以便了解肝功能状况及免疫抑制剂在血中的浓度,以及时调整用药量,把握病情发展。
教会病人及家属测血压、血糖、看各种化验单等一些简单的技能。
每日定时监测记录体温、血压、脉搏、定时测量体重及身高。
(五)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症状,告知病人,如出现发热、畏寒、疲乏、咳嗽、呕吐、头痛、腹痛、腹泻、高血压、四肢震颤、下肢水肿、黄疸等应及早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按医嘱按时服药,强调病人切勿擅自更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特别是免疫抑制剂。
预防及控制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感染的循证护理发布时间:2021-05-14T11:34:50.97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作者:李春燕周洁惠雷志影孙煦勇秦科[导读] 当前医学发展的速度很快,对于临床肝移植手术的相关技巧以及手术注意事项都有明确的规定。
李春燕周洁惠雷志影孙煦勇秦科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广西南宁 530007摘要:当前医学发展的速度很快,对于临床肝移植手术的相关技巧以及手术注意事项都有明确的规定。
术中及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也逐渐的渗透到各种手术当中去,得到了极快的发展。
对于相关的免疫制剂能够对术后的病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肝移植后的感染率也呈现一个高发生率的状态,其中大部分死亡原因均是由于术后感染致死的,特别针对肺部的感染情况,已经成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本文就针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感染预防及控制方面进行一个深度的研究.关键词:肝移植;感染;预防及控制前言:文章针对肝移植手术患者感染的情况为出发点为预防感染相关措施提出一定的建议,望对之后类似情况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术后感染具体指的就是在手术后的一个月之内,因为患者自身,医护人员的不重视,医院的相关设施的不完善导致的感染。
这种感染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对于这种情况的不断增加,我们要根据现有的医疗情况和经验来进行相关的研究,为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的增加。
1近些年肝移植术后患者情况近些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信息十分发达,人们在进行线下的治疗同时,还可以根据线上的平台交流相关的病情及护理情况。
目前虽然肝移植手术术后相关的护理意识在不断的加强,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没有专业的指导,还是会出现此类感染问题。
对于医院方面也要定时加以培训预防感染相关的课程,以便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指导。
2各方面护理措施的加强2.1人员准备针对术后感染预防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业务熟悉的有一定熟悉程度的并且资历高一些的护理师制定出专业的具有参考意义的护理手册。
其中要包含病房日常消毒注意事项,对病人的护理流程,对病房存在的物品进行定期的消毒,低于肝移植术后可能会发生并发症相关护理,以及患者注意手册等。
人工肝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工肝室应当环境整洁、安静,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室温保持22~26℃,每日自然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病室每日湿式清扫;床单位、治疗车等物体表面擦拭用消毒液擦拭,;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行人工肝治疗前要用紫外线照射一小时。
三、清洁区物体表面、环境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以及室内空气的消毒标准必须达到GB15982—1995中对Ⅲ类环境的要求,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卫生学监测。
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必须进行复查。
四、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各项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更换手套。
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上岗前应检查身体并注射乙肝疫苗,建立定期体检制度。
五、工作人员进入人工肝室必须穿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帽子、口罩、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操作前后严格洗手。
非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六、患者进入室前应更换清洁衣服,,所用床单、被套、枕套等一人一用一消毒;换下的污染隔离衣、床单、被套、枕套等消毒后再送洗衣房消毒处理。
七、必须使用经医院设备科统一引进的血浆置换和胆红素吸附装置,血浆置换和胆红素吸附装置为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八、人工肝治疗机器必须由正规厂家生产、有标准型号,且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
建立人工肝使用登记本。
九每次行人工肝前要仔细检查伟力人工肝机器,确保机器正常运行,治疗完毕常规擦拭消毒,保持清洁,定时进行机器保养,并有保养记录。
十、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来行人工肝术,未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人员不得私自进行人工肝治疗。
十一、血浆置换术或胆红素吸附术中,必须由专人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病人体外循环管路是否通畅、有无低血压、过敏反应等以及机器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十二、。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肝移植护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肝脏移植护理常规一.手术前护理:协助采集各项血标本,留取各项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尿、腹水、便、鼻腔、咽喉等处的标本培养,帮助患者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监测生命体征:测量体温至少1次/日;量血压1次/日,测量前休息10至15分钟。
如果病人有腹水、低蛋白血症,则需要每日测量腹围一次;应用利尿剂的病人需要每日监测尿量。
免疫抑制药应用:手术前开始口服环孢素A17.5mg/kg,或静脉滴注5mg/kg。
皮肤准备:每日观察病人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淤血等皮下出血的表现。
有黄疸的病人注意观察皮肤、黏膜黄疸有无加重。
手术前备皮范围上自下颌、下至大腿上三分之一,两侧至腋后线。
观察病人神志和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肝昏迷的早期表现。
术前饮食指导患者选择含脂肪类少、含维生素多、易消化的食品。
给予病人口服抗生素以抑制肠道细菌,术前晚予清洁灌肠。
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
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解除思想顾虑,取得配合。
二.手术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的监测。
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
拔除气管插管后仍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音、痰液的性状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肺水肿的表现。
2.监测神志和情绪的变化:术后48小时内每4小时测量一次病人的瞳孔大小。
之后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变化和情绪波动,以及早发现原发性移植肝脏无功能。
3.监测肾脏功能:术后三天—七天内,严密观察尿量,每小时记录一次尿量;每日监测尿比重、血肾全等化验指标。
4.保持出入量平衡:应用微量泵输入液体,保证入量准确。
三十一、肝移植术后护理指引【定义】肝移植是对晚期肝病病人进行的巨大创伤性手术,术后各方面的监护与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近、远期治疗。
【观察要点】1. 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尿路、皮肤、口腔有无感染。
2. 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和周围循环情况。
3. 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情况,若持续有鲜红血液沾湿敷料或伤口内引流持续较多血性液体要警惕有活动性出血。
4. 观察有无排异反应,如术后早期突然高热、寒战、血压升高、移植区疼痛、烦躁不安和全身不适等。
【护理措施】1. 执行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2. 严密监测体温的变化,由于长时间手术暴露,大剂量的液体输入和供肝的低温灌注,可致患者体温过低,应予以复温毯保温,防止感染及排斥反应的发生。
3. 术后患者易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反应性胸腔积液等合并症,应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并保证吸入足够的氧气,维持呼吸功能。
(1)术后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2)监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3) 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情况,鼓励患者行深呼吸、有效咳痰,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促进肺泡充盈;(4)观察患者有无肺水肿及胸腔积液的发生,拍胸片,动态掌握呼吸道的病理生理状况。
4. 给病人以安慰和心理疏导:(1)及时向患者讲述手术的情况,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2)寻求单位、及家属的社会支持,鼓励其有信心,担任社会及家庭的责任。
(3)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的情绪,如焦虑、恐惧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恢复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对患者周围环境进行调整,如看电视、听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
5. 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凝血功能紊乱,加之手术创面大,术后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
(1)术后监测DIC、PT、APTT及血指引等。
(2)应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防止腹腔内出血。
(3)尽量减少动静脉穿刺。
(4)观察神志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以防颅内出血。
6. 严密注意排斥反应的发生(1)超急性排斥反应较少见。
肝移植自 1963 年由美国的 Starzl 首次用于临床以来,随着手术技术的开展,麻醉、监测系统的进步和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开辟,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并证实对终末期肝病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
我国肝脏移植起步较晚,并且由于国情的因素,开展较为缓慢。
自上世纪90 年代后期,肝脏移植在我国掀起了高潮,开展单位日益增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但由于肝移植手术操作复杂,影响医治效果的因素繁多,因此对其进行肯定的质量操作有助于提高医治效果。
鉴于此,通过自己积累的经验和借鉴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制定了肝脏移植质量操作标准。
移植供体器官的来源主要是脑死亡尸体供者和无心跳尸体供者,近年来,由于供体器官来源短缺,供肝来源扩大到活体供肝。
必须满足的条件有: 1)、捐献者决定必须是在经过一段时间间隔后的两次彻底知情允许的根抵上作出的; 2)、供者必须是受体的直系或者次直系亲属;3)、供者必须无慢性疾病存在;4)、供受者的 ABO 血型必须相容,但对于 2 岁以下尚无预存的和可检测出的 ABO 血型抗体的受者则不是必须的。
在彻底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供体必须同按方案作全面的体检,体检内容包含:1)、医学、社会和家庭等病史,精神学评价;2)、严格的全身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血型,淋巴毒交叉配合试验,血液生化检查(包含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脂酶、 C 反响蛋白等),凝血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甲状腺功能试验,血脂分析,肝炎病毒全套,单纯疱疹冱,巨细胞病毒, E-B 病毒, HIV,生育期妇女作妊娠试验; 4)、胸片,心电图及运动心电图,肺功能测定,身体体积描记图; 5)、腹腔动脉及肠系膜动脉造影;6)、子女患有 Alagille 综合征的供者作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
上述检查如有明显不合适手术条件者应排解其作为供者。
此外,有如下情况者也不能作为供者:1)、心血管病危(wei)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使用避孕药、有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病史、低抗凝血因子 III、低 C 蛋白等。
关于肝移植的术后处理知识介绍引言肝移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手术,用于治疗肝功能衰竭等肝脏疾病。
术后的恢复和处理至关重要,可以影响移植肝的功能和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肝移植的术后处理知识,包括肝移植后的护理、饮食调理和药物管理等方面,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术后康复。
肝移植术后的护理术后监护术后监护是肝移植后重要的一环,旨在确保患者的稳定和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常见的术后监护项目包括:•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观察伤口情况:注意切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防止感染并及时处理。
•观察尿量:术后患者的尿量变化可以反映肝功能的恢复情况,需要密切观察尿量的变化。
•检测肝功能指标: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的变化,评估移植肝的功能和患者的恢复情况。
恢复期护理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是肝移植术后重要的一环,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
以下是恢复期护理的主要内容:•翻身和被动动作: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翻身和被动动作,预防压疮和肌肉萎缩。
•呼吸康复训练: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包括深呼吸、咳嗽和清洁呼吸道等动作,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肺功能下降。
•肢体功能锻炼:术后患者需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包括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恢复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并发症及处理肝移植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下面是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感染:术后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容易出现感染,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排异反应:肝移植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异反应,表现为发热、乏力、黄疸等,需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和类型。
•血管并发症:肝移植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肝血管狭窄、肝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肝脏功能不全:术后患者的移植肝可能出现功能不全,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症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