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伴热及蒸汽夹套伴热在硫磺回收装置中应用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20.58 KB
- 文档页数:3
影响硫磺回收装置长周期高效运行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探讨分析了影响硫磺回收装置长期高效安全平稳运行的四大问题:腐蚀、系统压降高、催化剂失活及酸性气性质不稳定问题,并针对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及措施。
关键词:影响问题对策措施随着炼厂原油深度二次加工和低硫油品的生产,必然产生大量的富含HS酸性气2体,带来严重的社会公害——硫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为了保持炼厂的可持续性发展和适应日益严格的国家环保标准的要求,硫磺回收装置作为全厂性配套的环保装置,愈来愈成为工厂及环保部门关注的焦点。
玉门油田公司炼化总厂的硫磺回收装置采用酸性气部分燃烧,高温热掺和二级催化转化Claus制硫和Scot尾气处理组合工艺,其装置能否安、稳、长、满、优运转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整个炼厂的环保排放指标,为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较大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1.影响装置长期高效运行的若干问题1.1设备及管线的腐蚀设备和管线的腐蚀是影响硫磺回收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的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不同的腐蚀机理,硫磺回收装置主要腐蚀类型及腐蚀部位有:( 1 )高温硫腐蚀高温硫腐蚀是指温度在250℃以上时,硫化物、单质硫对设备的腐蚀,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重。
主要发生在装置的250℃以上的高温部位,如高温过程气管线、制硫炉和焚烧炉炉内构件,硫冷凝器管束前段,高温掺和阀、掺和管,尾气换热器管束及转化器内构件等部位。
S腐蚀( 2 )低温湿H2酸性气中含有少量的水汽,在低温区水汽凝结成水,如果管线布置有局部低点,S腐蚀。
就容易发生局部腐蚀穿孔,形成低温湿H2S的管线和部位,如酸料气管线、酸性其主要发生在装置中温度较低的含H2气缓冲罐、硫冷凝器出口、尾气分液罐及再生塔回流罐等部位。
( 3 )低温露点腐蚀由于制硫工艺的特点,系统设备管线中存在硫、硫化氢、二氧化硫及三氧化硫等腐蚀性介质及水蒸气。
这些介质在低于露点时形成酸性冷凝液,造成低温露点腐蚀。
当温度低于150℃时易发生露点腐蚀,温度越高,腐蚀越轻,温度越低,腐蚀越严重。
集肤效应电伴热在石油化工行业液硫管道上的应用石油化工行业目前对原油中的硫含量进行回收,硫磺产品以固体成型包装和液体输送两种方式出厂。
考虑到成本、操作简易成都,能耗消费等问题,石油化工行业一般会以液硫管道输送为主要的硫磺出厂方式。
由于液硫的黏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到,为了保证其良好的流动性,一般需要管道维持温度在130-160℃左右。
原本行业内大多数会采用蒸汽夹套伴热,但因为涉及到长距离液硫的输送,蒸汽夹套伴热成本高,凝结水回收困难,夹套内漏造成管道阻塞难以处理,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电伴热的方式对液硫进行保温。
2021年,华宁就为石油化工企业供应了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有效的解决了液硫管道伴热保温问题。
120kt/a硫磺回收装置液硫换线全场月1850m,管径为DN250,液硫泵输送能力月300t/h。
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原理SECT 的原理基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由于钢管有极强的导磁性,即使在工频电压下也会产生显著的集肤效应。
所谓集肤效应,就是当交流电通过碳钢导体的电流逐渐趋肤在导体表面的一种现象,而邻近效应是一对通以反向等电流电体间的一种电磁现象,在加热管中的电缆和热管间通过电流时,加热管上电流逐渐趋肤在加热管内壁,而正是这薄薄的内壁产生的焦耳热来满足伴热的需要。
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产生焦耳热主要来自于三部分:1)、集肤电缆通电时,碳钢管上发出的热量,此热量是集肤电伴热系统的主要热量来源。
2)、碳钢管内部电缆产生的热量。
3)、碳钢管内磁滞损耗产生部分热。
在一个集肤效应装置中,绝缘导线(SECT 线)穿过具有强磁性的钢管并与钢管尾端相连接,钢管的首端与绝缘导线分别接电源的零线和相线,施以工频或中频交流电压,电流通过导线和钢管形成回路产生焦耳热。
由于钢管的尺寸、材质、交流电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交流电并非均匀地流经钢管截面,而是集中流过自其内表面起的某一深度内,电流密度按指数规律减少,在钢管外表面电压电流几乎为零,很安全。
对比分析蒸汽伴热与电伴热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田颖发布时间:2021-09-06T07:27:40.823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6期作者:田颖[导读] 在化工工程的实际运行过程当中,需要对管道采取一定的保温和防冻措施,进而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
经过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对化工工程当中管道采用保温措施时,主要采用两种系统,一种是电伴热系统,另一种是蒸汽伴热系统。
两种系统在运行原理以及操作方法上有较大的差距,并且由于对设备以及人员要求的不同,所以最终的运行以及投资成本都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田颖身份证号码:23270019871222xxxx摘要:在化工工程的实际运行过程当中,需要对管道采取一定的保温和防冻措施,进而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
经过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对化工工程当中管道采用保温措施时,主要采用两种系统,一种是电伴热系统,另一种是蒸汽伴热系统。
两种系统在运行原理以及操作方法上有较大的差距,并且由于对设备以及人员要求的不同,所以最终的运行以及投资成本都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在实际的化工工程当中,通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而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系统,将会有效的提高化工工程的经济效益。
文章将对蒸汽伴热与电伴热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指出蒸汽伴热与电伴热本身的差异,并且指出在化工工程当中蒸汽伴热与电伴热二者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蒸汽伴热;化工工程;加热工艺引言伴热作为化工工程中最常用的方式,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定的介质来散发热量,从而起到保温管道的作用。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伴热媒体散发热量,使被伴热管道直接或间接的受到热的传递,减少管道热的损失,达到保温、防冻的工作要求。
应用于化工工程的伴热方式分四种:电伴热、内伴热管伴热、外伴热管伴热、夹套伴热。
这些伴热方式必须通过一定的伴热介质才能发挥功效,常用的伴热介质包括:热水、热载体、电热和蒸汽。
在实际工程中,蒸汽伴热和电伴热是最常用的两种伴热方式。
硫磺制酸装置余热回收系统过热蒸汽温度的调节陶 波(中国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江苏南京 210048) 摘 要:硫磺制酸装置余热回收系统的过热蒸汽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介绍了该参数常用的几种调节方法,并着重分析了喷水减温流程中减温水加入的两种方法对高温过热器中温级换热温差的影响,认为在大型硫磺制酸装置余热回收系统中应以采用两级减温调节为佳。
关键词:硫磺制酸;余热回收;过热器;蒸汽温度;调节;两级减温中图分类号:TQ11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1904(2006)05-0023-031 概述随着世界能源的日益紧张,如何合理利用能源成了一个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而硫磺制酸装置中有大量的余热,因此绝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余热回收系统,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附合国家“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产业政策。
而余热回收系统多用于产过热蒸汽,为此必须采取一定的调节手段,保证过热蒸汽温度满足生产要求。
2 余热回收主要方式硫磺制酸装置的余热分布在各个工段,目前回收的高中温余热主要分布在焚烧和转化工段。
硫磺制酸装置中余热的分散性决定了其回收形式的多样性:如可在不同工段分别设置几台锅炉产不同参数的蒸汽,也可通过在不同工段分别设置省煤器、废热锅炉和过热器,把各处的余热统一起来加以利用,形成一套完整的锅炉系统,生产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过热蒸汽用于发电或其他用途。
由于后者的能量利用袋接口采用弹性胀圈嵌入式结构,密封性能好,无泄漏,收尘效率更高,其出口排放浓度可达到10m g/ m3;③滤袋采用防静电针刺毡制造,孔隙率高,过滤效果好,透气性好;④压缩空气(或氮气)以脉冲喷吹方式在瞬间喷入滤袋,其清灰强度数十倍于反吹或振打方式,清灰能力强,设备阻力小;⑤喷吹压力低,气源压力只需0.15~0.25M Pa,在清灰强度相同的条件下,仅为高压脉冲喷吹压力的1/3~1/4;⑥完善的自控系统,以可编程控制器作核心的电脑控制系统具有全面的控制和监测功能,其抗干扰性能强,在环境温度较高或较低及粉尘干扰的条件下能稳定工作。
硫磺回收余热利用方案简介硫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材料,主要用于生产硫酸、硫酸铵、硫磺胶等产品。
在硫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利用,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各个硫磺生产企业都在积极探索硫磺余热的利用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硫磺回收余热利用方案,并探讨其应用前景和优缺点。
硫磺回收余热利用方案方案概述硫磺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余热包括高温烟气和高温蒸汽。
传统的硫磺生产企业通常将这些余热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硫磺回收余热利用方案通过高效的余热回收系统,将这些余热重新利用起来。
具体而言,该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余热收集:通过合理设计和改造,将高温烟气和高温蒸汽有效地收集起来,防止其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2.余热传递:将收集到的余热传递给余热回收装置,实现余热的有效利用。
3.余热利用: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将余热转化为有用的能源,例如热水、蒸汽、电力等。
应用前景硫磺回收余热利用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该方案可以显著提高硫磺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其次,有效利用余热可以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硫磺回收余热利用方案还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优缺点硫磺回收余热利用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回收余热,可以将废热转化为有用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降低能源成本:利用回收的余热可以减少企业的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利用余热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然而,硫磺回收余热利用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技术要求较高:硫磺回收余热利用方案需要涉及到余热收集、传递和利用等多个环节,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
•初期投资较大:实施硫磺回收余热利用方案需要进行设备改造和升级,初期投资较大。
电伴热与蒸汽伴热对比
国内食用油输油管线电伴热和蒸汽伴热是比较常见的两种方式,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热带、集肤电缆等加热器件或蒸汽伴热管道散热以补充被保温管道的热损失。
蒸汽伴热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伴热方式,主要在工艺管线及短距离输送管线中采用,相对电伴热其材料及制作费用低,加热速度快是其主要由优势;但是,因为蒸汽伴热管线比较复杂(需要每隔60-120设置输水阀),蒸汽的散热量不易控制,跑、冒、滴、漏等浪费比较严重,维护量大等固有缺陷限制了其在复杂工艺管线和较长输送管线上的应用。
电伴热是新型的伴热方式,因为伴热距离长,结构简单,温度容易控制,在使用周期内免维护或少量维护等特点,在复杂工艺管线和较长工艺管线的伴热方面逐步替代蒸汽伴热,主流方式。
长度4km,保温温度60°,ф325×8棕榈油输送架空管线蒸汽伴热与电伴热系统构成
伴热方式系统构成备注
蒸汽伴热 1.ф32×3无缝钢管4km弯管、膨胀环等不计
2.输水阀组每100m设置一组,共40组每组含ф25×3无缝钢管2米DN20 PN16截止阀3个
DN20 PN16管道过滤器1个管道视镜1个
DN20 PN16双金属疏水阀1
个
电伴热1、配电系统一套含电器元件
2、集肤伴热带4km 50w\m
3、伴热带套管ф27×3冷拔无缝碳钢。
浅析蒸汽伴热与电伴热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摘要】:文章首先对蒸汽伴热和电伴热在石油化工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了电伴热在石油工业生产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蒸汽伴热; 电伴热; 石油化工引言伴热的作用是在管道内没有流体的情况下防止管道冷却到低于要求的温度。
石化装置中通常用伴热来防止水管道的水结冰以及油管道的油温低于流点。
最常用的两种伴热是蒸汽伴热和电伴热。
1. 蒸汽伴热及其优缺点1.1 蒸汽伴热蒸汽外伴热是目前国内外石化装置普遍采用的一种通过蒸汽伴热管道散热来补充被保温管道的热损失的一种传统的保温方式。
1.2 蒸汽伴热的优点(1) 高热输出:伴热管放出的热量,一部分补充主管内介质的热损失,另一部分通过管外保温层散失到四周环境。
采用硬质保温预制外壳要使主管与伴热管间有一空间,这样使伴热小管放出的热量可几乎全部补偿主管的热损失。
蒸汽伴热系统为管道提供大量的热。
金属伴管和金属管道之间有非常高的导热率,即使在保温损坏的情况下对伴热系统温度影响也不会很大。
(2) 高可靠性:当然许多因素会导致蒸汽伴热系统故障,例如管道泄漏、蒸汽疏水器故障、但很少有潜在的问题会影响其温度。
(3) 安全性:尽管蒸汽灼伤也是很普遍的,但相比于电伴热其安全性还是很高的。
(4) 废汽利用:石化工厂内有过量低压蒸汽,那么就可将其用于伴热,同时为了节约蒸汽,可在装置区内设两个蒸汽伴热系统,分别供常年及冬季伴热用,到夏季可将冬季伴热管阀门关掉。
从而降低伴热经济费。
1.3 蒸汽伴热的缺点(1) 节能性差:蒸汽伴热系统总能量消耗通常是保持伴管在所需温度实际能量的20倍。
蒸汽伴管本身就消耗掉过量能量,若蒸汽伴热管冷凝水管保温维护不好,时有冻结而影响生产,特别是在输送、储存一些腐蚀性强的物料时,易造成管材局部蚀穿,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同时蒸汽疏水器、蒸汽泄漏以及供给及返回系统都浪费了大量能量。
(2) 温度控制能力差:蒸汽伴热系统对温度的控制能力很差,管子只能达到一个蒸汽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平衡温度。
浅谈硫磺回收装置生产中的经验硫磺回收装置是重要的环保装置,是企业重要的公用工程和配套装置,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对生产系统蒸汽平衡有一定的贡献。
硫磺回收装置出现问题,上游装置按规定均应停工或降量。
随我国高硫劣质化原油加工数量的不断增加,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大,硫磺回收装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硫磺回收装置运行的好坏,必然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就近几年来在硫磺装置管理中汇总的一些经验体会进行总结。
硫磺回收装置生产中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1、酸气带烃问题酸气带烃,会造成制硫反应炉超温、系统堵塞或系统压力上升、催化剂活性下降、由于析碳而产出不合格的黑硫磺等问题。
严重者会导致反应器上部或捕集器丝网被致密的碳封闭,使过程气无法穿过反应器或捕集器。
从根本上解决带烃的问题,应稳定上游装置的操作。
酸气带烃在操作上的初步表现为:制硫反应炉温升高,在司炉配风与酸气的气风比明显调大的情况下,H2S/SO2在线分析仪的需氧量仍然显示供风不足。
这时就应将酸气部分放火炬,或要求酸气带烃装置自行将酸气放火炬,一直到司炉能加上风为止,且保证制硫反应炉的温度不超标。
这样,虽然有少部分的酸气暂时放火炬,但其利益要远大于不顾酸气带烃会给制硫装置造成的影响而强行处理,最终导致硫磺回收长时间停工,从而影响到全局生产的后果。
进入系统内的黑硫磺,最直接的办法是就地排空,避免进入液硫池后造成硫磺产品质量的大面积污染。
2、系统压降高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整个系统的压力均很低,最高允许压力仅为0.05 MPa(反应炉前风线压力)。
从设备设计角度讲,压降主要产生在废锅和硫冷凝器的管束内;从实际生产角度讲,压降主要产生在捕集器丝网、填料塔、泄漏的冷换设备、易结盐的部位、床层上部积碳、硫或盐的反应器、液硫系统等部位。
制硫装置的压降越大,酸气的处理量越小。
解决系统压降大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废锅和硫冷凝器在设计时要合理选取管内流速;2)制硫供风机选型应选高输出风压的离心鼓风机,如0.08 MPa;3)填料塔应选不易腐蚀、不易聚集沉积物的类型;4)优化操作方案,严格控制工艺指标,防止系统因碳、盐、硫、泄漏造成的压降增大。
硫磺回收装置烧氨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摘要:随着我国硫酸工业的发展,烧氨技术已广泛用于炼厂。
本文介绍了烧氨技术的特点,对提高烧氨反应温度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对烧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塞、腐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用材料平衡法测定有关成分的方法。
关键词:硫磺回收装置;技术特点;问题;方法措施引言与双塔、单塔侧线抽氨技术相比较,常压酸性水汽提法具有流程简单,操作简单,投资省,能源消耗少的优点,已逐渐被许多生产企业和设计单位所采用。
将含氨酸性气的蒸汽送至硫磺回收厂进行脱硫处理。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使用了含氨酸性气焚烧法,并迅速投入到工业生产中。
此后,日本、欧洲、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对其结构、烧嘴形式、操作条件和控制方法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国外已经普遍采用了硫磺再生设备处理含氨酸气的工艺。
近年来,随着国内硫磺回收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烧氨技术在国内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上海石化两千吨硫磺循环装置于2000年投产,济南石油化工、沧州石油化工、齐鲁石油化工、大连石油化工、海南石油化工、镇海石油化工、大连石化等公司相继应用了该技术。
文章介绍了目前我国硫磺再生设备烧氨工艺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烧氨工艺技术的特点1.氨化酸性气体的运输一般情况下,将含有氨气的酸性气体的运输温度设定在90摄氏度或更高,否则会引起铵盐结晶,造成管道阻塞。
所以,在运输含氨气的过程中,必须先考虑伴热问题。
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伴热方法有:管式伴热、夹套伴热、电伴热等。
一般来讲,在蒸气线圈中,伴热为1.1MPa的蒸汽是几个较小的管子。
通常,这些蒸汽都是通过专用的管道轻易获取的,比如大连西太平洋化工,8万吨/年的硫磺循环设备,利用4台1.0MPa的蒸气进行加热,在到达前能达到100℃以上。
通常情况下,蒸汽夹套的伴热为0.3MPa,伴热可达到140摄氏度。
普通的精炼工厂是没有0.3MPa的蒸汽管道,一般来自于硫磺工厂的自用蒸汽。
2020年03月基本的功能。
由此可知,自动化仪表在发展过程中功能和控制算法发生的变化较小,变化最多的是控制方式和调节方法。
4.2先进控制和优化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学者推出了很多智能化算法。
目前,我国多数多变量控制都已在石油化工行业达到了更好的应用状态,智能PID 控制器未实现生产实践阶段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自动化仪表的基础是dcs ,在这之中该控制器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软件包。
自动化仪表控制方式大多是应用PID 串级控制和测控相结合的方法。
现阶段,在炼油厂中最能够成功的是单一油源,在卡边控制上能够体现出其平稳操作的增效效果。
4.3人机界面现阶段,石油化工企业所采用的控制方式是人机界面,先前的一对一的装置和控制室已经被淘汰,目前是多个装置对应一个控制室。
另外,装置所反映的状态是借助LCD 和CRT 显示屏体现的,特殊情况时会一指示灯和显示仪表的形式来反映装置状态。
这种方式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之前工作的繁杂性,同时石油化工体验也达到了以dcs 取代专用屏幕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人机界面进行操作和把控是有密切关系的,工作人员在使用人机界面时,要能够严格遵循工艺标准进行,这也是工作人员能否与人机界面和睦相处的关键所在。
石油化工企业应用人机界面时,还要不断加强dcs 和hmi 软件的功能。
除此之外,石油化工企业还要不断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每个工作人员能够高效配合,共同完成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工作。
4.4安全仪表系统石油化工企业关系到民生,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安全性能够影响着社会的安慰。
因此,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性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在石油化工装置中,连续化和大型化易燃易爆会影响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之前所应用的dcs 设施也没有办法更好的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中。
在这种情况下,紧急停车系统应用于石油化工企业中十分必要。
自动化仪表是在安全仪表系统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能够更好地加强具有化工企业的安全,为化工生产带来良好的环境。
工业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71自动控温电伴热系统的应用比较广泛,通常会应用到工业管道中,能够很好的对火电厂的管道进行保温和防护作用,火电厂中的管道需要热量较高,通过使用自动控温电伴热系统能够将管道的温度保持平衡,以免受冻。
因此,在冬季应用自动控温电伴热系统十分有效。
1 电伴热的原理及应用电伴热的原理是通过电伴热线的自动控温功能进行温度控制。
电伴热线的组成结构并不复杂,其中包括常见的导电塑料与两根平行母线共同构成的绝缘层,另外还包括金属屏蔽网以及防腐外套。
伴热线能够感受到自身周边的温度,当温度较低时,通过导电塑料的内部组成分子的收缩,其他分子进行连接,传导到伴热线开始产生热量。
当温度稳定后,导电塑料的内部组成分子扩张,其他分子分散,伴热线将不再产生热量。
早在1986年,电伴热方案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当中,在我国山东石横电厂就曾经采用美国瑞侃公司所研发的自控温伴热技术。
这种系统在工业管道的防冻与保温当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应用于发电厂当中,不仅能够满足发电厂对于伴热的技术要求,还能够在保温与防冻方面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为冬季的电厂运营起到更加有效的技术保障。
目前我国多数现代化的发电厂均采用了控温电伴热系统,其中包括河北三河电厂、山西阳城电厂、山东菏泽电厂、天津盘山电厂等。
2 蒸汽伴热与电伴热的方案比较2.1 投资费用(1)蒸汽伴热方案。
伴热管道选用D N 20伴热钢管,全长2000 m,重量2.26 t,单价6千,材料费用为:6000×2.26=13560,安装材料和人工费用总和约为8000元。
供气管道选用D N 100供气管道,全长2000 m,材料费用204360元,安装材料和人工费用为40423元。
供气管道保温:选择50 m m 厚岩棉,外部保护为镀锌铁,长2000 m,材料费用约为40500元,安装材料和人工费用约为50000元。
蒸汽伴热与电伴热在化工工程中的应用实践发布时间:2022-12-06T05:50:29.71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5期第8月作者:沈宇鑫[导读]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确保管道在低温下可以正常运行,就需要对其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沈宇鑫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318摘要:在化工生产中,为了确保管道在低温下可以正常运行,就需要对其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目前我国主要使用两种措施,即蒸汽伴热与电伴热系统。
二者虽然都具有保温防冻功能,但工作原理与使用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在成本的投入上也有明显区别。
所以在系统的选择上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基于此,本文将对蒸汽伴热与电伴热特点和区别的分析,来研究蒸汽伴热与电伴热在化工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蒸汽伴热;电伴热;化工工程;应用伴热是化工工程中最常应用的方式。
利用其散热的原理可以对管道进行保温和防冻,从而降低管道热的损失。
但目前伴热系统自身还存在许多缺陷,如增加传输中热量消耗、提高投资成本等。
而且系统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因为和水的接触和空气的氧化作用,就会增加相关设备的损耗。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检修成本,就要对日常的检修和保养予以重视。
并且,在化工工程对伴热方式的选择上,要结合当地和工程的具体情况。
1化工工程中蒸汽伴热与电伴热的相关特点介绍1.1蒸汽伴热特点在化工工程中,蒸汽伴热属于传统伴热范畴,通过将蒸汽作为传热介质对化工管道进行间接加温,以此避免其遭受冻伤损坏,是蒸汽伴热应用的主要特点。
在这一过程中,蒸汽自身具有承载性能好的优势,并且在此模式下,企业会利用金属管道对蒸汽中的热量向外传导,以此降低传输中的损耗,所以蒸汽伴热是比较稳定的伴热方式。
另外,蒸汽伴热取材方便,通常直接使用工程内的低压蒸汽就可。
但其在伴热条件下,很难对蒸汽温度实施控制,极易出现高温问题[1]。
1.2电伴热特点电伴热方式主要是将电能作为温升驱动,利用加热回路作为介质,实现直接伴热的目的。
因此,这部分热能损失基本不会对伴热温度产生影响,提高了蒸汽伴热工艺在保温、加热方面的可靠性。
2.1.2 电伴热加热工艺电伴热加热工艺,即电力自动加热工艺。
在该工艺的运行中,人们通过直接在化工管道系统中,设置功率调节装置与加热回路就可以实现化工工程管道的按需伴热。
在电伴热加热工艺的背景下,用于加热的自调加热器就是一种成品设备,通常情况下无需进行维修,而且具有根据实际温度,调整加热功率的功能,避免了恒定功率引发的伴热故障。
同时,用于承载电能、执行加热任务的加热回路线芯均具备绝缘外皮,可以有效规避短路等风险,为伴热工艺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此外,在电加热的工艺下,热能会被直接传导给管道,不存在运输过程,以免了运输过程中热能的散失,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2.1.3 两者比较根据上述论述,将电伴热、蒸汽伴热模式下的两种加热工艺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蒸汽加热工艺存在一个热能输送过程,因此,相较于电加热工艺,其的热能利用率更低。
一般来说,蒸汽加热的热能利用率在50%左右,而电加热工艺则可达到95%,因此,在能耗利用率上,电加热工艺的性能显然比较优越。
此外,蒸汽加热工艺不支持精确的加热温度调节,且需要反复调试,以免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而电加热工艺则可以实现根据实际温度进行自动协调加热,所以在可控性方面,电加热工艺的性能更好。
2.2 加热系统比较2.2.1 蒸汽伴热加热系统通常情况下,蒸汽伴热加热系统是由伴件、锅炉、控制原件、水质检测等构件组成,即使直接应用化工工程内的低压蒸汽,也依然需要添置数量繁多的附件,因此,在系统安装上所需的工程量较大。
在蒸汽伴热加热系统中,主要用于传导热能的1 在化工工程中蒸汽伴热与电伴热的应用特点在化工工程中,蒸汽伴热是一种传统的伴热形式,其应用特点主要在于,该种伴热方法将蒸汽作为传热介质,对化工管道进行间接加温,以免其冻伤损坏。
在此过程中,蒸汽本身的热能承载性能就比较优越,加之该模式下,人们通常会用金属管道向外传导蒸汽中的热量,极大地减少了热能的损失。
夹套风机与蒸汽抽射器在液硫脱气领域应用比较廖建平【摘要】介绍了硫磺回收装置液硫脱气的目的和常用的液硫脱气工艺流程.通过比较夹套风机与蒸汽抽射器在液硫脱气中的使用特性,以及液硫脱气废气加压后进入焚烧炉、加氢反应器和反应炉这3种去向的优缺点,综合性能上夹套风机在液硫脱气加压上更具优势.【期刊名称】《硫酸工业》【年(卷),期】2019(000)007【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硫磺回收;液硫脱气;夹套风机;蒸汽抽射器;性能对比【作者】廖建平【作者单位】长沙鼓风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25.1+162016年开始实施的GB/T 2449.2—2015《工业硫磺》要求工业液体硫磺中硫化氢质量分数小于15 μg/g,这就对硫磺回收装置液硫脱气单元的正常投用和操作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排放标准》发布后,对硫磺回收装置尾气二氧化硫排放限值进一步收紧,其中一般地区要求ρ(SO2)达到400 mg/m3及以下,重点特殊地区要求ρ(SO2)达到100 mg/m3及以下,且硫磺尾气SO2排放量也作为环保部污染物总量核查核算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此背景下,必须对硫磺回收装置液硫脱气单元优化操作,降低液硫中硫化氢含量至指标范围内。
同时,硫磺回收装置评定装置能力、选取合适的液硫脱气废气去向,使装置尾气二氧化硫排放平稳达标的相关工作也刻不容缓。
1 液硫脱气流程简介1.1 液硫脱气的目的硫磺回收装置产生的液硫中w(H2S)一般为300~400 μg/g,H2S在液硫中的溶解度与常规情况不一样,在较高的温度下反而溶解得多。
这种现象是由于在克劳斯反应过程中生成了多硫化氢的缘故,多硫化氢是硫与硫化氢间平衡反应生成的聚合硫化物。
如果溶解于液硫中的H2S和 H2Sx得不到脱除,一是会影响硫磺质量,二是在液硫冷凝为固体硫磺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硫化氢气体将会对硫磺成型场所造成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