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与依法行政_罗豪才
- 格式:pdf
- 大小:203.50 KB
- 文档页数:7
行政法学教学参考书目石佑启推荐1、方世荣主编:《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姜明安主编:《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胡建淼著:《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4、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5、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6、马怀德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7、叶必丰著:《行政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8、杨解君著:《行政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9、杨解君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10、张树义主编:《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1、应松年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第二版12、姜明安著:《行政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3、林莉红著:《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4、翁岳生编:《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9月版15、陈新民著:《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6、姜明安主编:《外国行政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17、王名扬著:《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8、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1987年版19、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20、杨建顺著:《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21、于安编著:《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2、 [日]和田英夫著:《现代行政法》倪健民、潘世圣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23、 [日]室井力著:《日本现代行政法》,吴微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4、 [日]盐野宏著:《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25、 [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26、 [美]伯纳德.施瓦茨著:《行政法》,徐炳等译,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27、 [英]威廉.韦德著:《行政法》,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28、应松年主编:《行政行为法》,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9、杨海坤、黄学贤著:《中国行政程序的法典化——从比较法的角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30、薛刚凌主编:《国家赔偿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1、杨解君、温晋锋著:《行政救济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2、马怀德著:《国家赔偿法的理论与实劣》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33、王万华著:《行政程序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34、方世荣著:《论具体行政行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5、方世荣著:《论行政相对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版36、叶必丰著:《行政法的人文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7、沈岿著:《平衡论——一种行政法的认知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8、李娟著:《行政法控权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9、石佑启著:《论公共行政与行政法学换式转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0、关保英著:《行政法模式转换研究》法律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41、宋公德著:《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充行于大陆坊间且水准还行的入门教材(截至2006年3月19日):1.肯尼迪·沃伦《政治体制中的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3.[德]汉斯·J·沃尔夫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托贝尔《行政法》(第一、二卷),中译本,高家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4.韦德《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5.范扬《行政法总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6.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翁岳生编《行政法2000》,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8.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9.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10.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版11.朱维究王成栋主编《一般行政法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社2005年版12.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13.应松年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14.朱新力等《行政法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5.关于行政诉讼法学入门教材,愚推下五书16.[德]胡芬《行政诉讼法(第5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7.胡建淼主编《行政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与高教社2003年版几乎是一本书)18.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9.王麟等《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20.杨解君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关于行政诉讼法学入门教材,愚推下三书1.何兵主编《行政法案例研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叶必丰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法案例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宪法与行政法学阅读书目[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8年版[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法]埃米尔·杜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法]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法]卡尔·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三联书店1987年版[法]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瑞士]让·皮亚杰著,:《人文科学认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英]亨利·梅因:《古代法》,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英]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法律出版社,1999版[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法律出版社1999版[英]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2版[英] 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版[英]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版[英]斯坦•香德等:《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版[英]哈特:《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三联书店1990年版[美]艾伦·沃森:《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美]伯纳德·斯瓦茨:《美国法律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美]D·布迪、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美]M·E·泰格、M·R·利维:《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美]霍贝尔:《原始人的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8版[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版[美]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商务印书局1998年版[美]麦考密克:《制度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版[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德]茨格特:《比较法总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德]拉伦兹:《法学方法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德]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德]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95版[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版[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版[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版[意]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和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日]大木雅夫:《比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法律出版版2001年版[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宋冰:《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美]路易斯•亨金等:《宪政与权利》,三联书店1996年版[美]斯蒂芬•C•埃尔金:《新宪政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美]爱德华•S•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三联书店1996年版[美]杰罗姆•巴伦:《美国宪法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美]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法]M•J•维尔:《宪政与分权》,三联书店1997年版万鄂湘:《欧洲人权法院判例评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刘海年:《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英]韦德:《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7年版[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日]盐野宏:《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德]平特纳:《德国普通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德]毛雷尔:《德国行政法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翁岳生编:《行政法》(2000),上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蔡志方:《行政救济与行政法学》,三民书局1993年版吴庚:《行政法的理论与适用》,三民书局(增订五版)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法理学专业博士生参考书目(中山大学)一、法学理论专业博士基础参考书:1、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经济学参考书目: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周彦文,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吴树青、谷书堂、吴宣恭,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3.《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经济学包括:(1)政治经济学(占60%);(2)西方经济学(占40%)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李秀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肖前。
2.《西方智慧的源流》,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张传有。
《欧洲哲学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修订版,陈修斋、杨祖陶。
3.《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周三多等主编。
010105 伦理学1.《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罗国杰。
2.《伦理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罗国杰。
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四版,李秀林。
4.《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东北财大出版社1995年版,周彦文。
5.《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次印刷,吴树青、谷书堂、吴宣恭。
020101 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东北财大出版社1995年版,周彦文。
2.《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次印刷,吴树青、谷书堂、吴宣恭。
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高鸿业。
020102 经济思想史1.《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南财经大学(内部印刷),万安培。
2.《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汤在新、傅殷才主编。
020103 经济史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纲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赵德馨主编。
2015年北京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育明考研推荐)北京大学法学院考研参考书宪法: 1.肖蔚云《宪法》(2008版);《宪法学概论》北大出版社2.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宪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3.魏定仁、甘超英《宪法》4.周叶中《宪法》第二版北大、高教出版社5.胡锦光《宪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6.王磊《宪法的司法化》、《选择宪法》中国政法出版社7.魏定仁《宪法学》自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行政法: 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2.罗豪才、湛中乐《行政法学》第二版刑法: 1.陈兴良《规范刑法学》2.双杨《中国刑法论》(第四版)3.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4.陈兴良《刑法案例教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5.杨春洗,杨敦先郭自力《中国刑法论》(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刑事诉讼法:1.汪建成《刑事诉讼法概论》2.陈光中《刑事诉讼法》(第二版)3.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第2版)4.陈瑞华《刑事诉讼前沿问题研究》人大出版社民法: 1.魏振瀛《民法》(第三版)2.陈华彬《物权法》3.崔建远《合同法》4.刘凯湘《民法总论》北大出版社5.梁慧星、陈华彬《物权法》(第四版)法律出版社6.尹田《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第二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梁慧星《民法总论》《物权法》民事诉讼法:1.潘剑锋《民事诉讼法学》(2008版);《民事诉讼原理》北大出版社2.江伟《民事诉讼法》(第三版)3.刘家兴、潘剑锋《民事诉讼法学教程》(第二版)北大出版社08 国际法:《国际法》人大版远程教育系列,白桂梅,朱丽江主编。
法理:《法理学》北大版远程教育系列,周旺生著。
《法理探索》周旺生著经济法《经济法学》北大版,张守文主编(必看)《经济法》杨紫煊,北大高教版第2版,反垄断部分这本书稍好《企业与公司法》北大版,甘培忠著,第四版《财政税收法》,法律出版社,刘剑文主编,第三版《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张守文著《税法基础理论》,北大版,刘剑文,熊伟著《金融法概论》北大版,吴志攀国经:《国际经济法》北大高教版第二版,余劲松,吴志攀主编法理学(1997-2003)97法理学试题一、阐述以下概念 (共30分)1.法律的规范性和概括性(6分)2.法律体系(3分)3.法律适用(3分)4.法律类推(3分)5.法律溯及力(3分)6.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6分)7.法律效力(3分)8.法律解释(3分)二、联系我国立法工作的实际,谈谈借鉴外国的问题。
全国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点并各学科点研究生导师一览北京大学(罗豪才(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姜明安(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执行会长)、袁曙宏(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张千帆、魏定仁(?)、王磊(北京大学宪法学法学博士,师从肖蔚云,宪法学)、湛中乐教授(北京大学行政法学法学博士,行政法学)、王锡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许崇德、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师从许崇德教授)、胡锦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师从许崇德教授)、杨建顺,莫于川)、中国政法大学(应松年(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兼职博导)、朱维究、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行政法学研究》主编)、张树义、薛刚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兼分党委书记、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学博士,师从应松年教授)、刘莘(《行政法学研究》副主编)、刘善春(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师从陈光中教授)、高家伟、王万华、何兵(北京大学行政法学法学博士,师从姜明安,行政法学)、王人博(《政法论坛》主编)、廉希圣、焦洪昌、蔡定剑、李树忠、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兼职博导)、张穹(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兼职博导)、信春鹰(全国人大法工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张庆福、白钢、陈云生、冯军、李林(法学所所长)、吴新平、周汉华(宪法与行政法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叶必丰(凯原法学院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师从李龙教授)、朱芒(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日本京都大学法学硕士、浙江大学法学博士)、周伟教授(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宪法学博士,师从李龙教授)、徐向华教授(法学院副院长,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师从李友梅,立法学)、季卫东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法学博士)、范进学教授、童之伟(兼职博导、1994年武汉大学宪法学博士,师从何华辉教授)、孙潮教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兼职博导))、山东大学(肖金明、齐延平(法学院院长)、王德志、柳砚涛)、苏州大学(杨海坤、周永坤、胡玉鸿、黄学贤)、浙江大学(胡建淼(浙江工商大学校长)、孙笑侠、林来梵(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已调入清华大学)、章剑生、朱新力)、郑州大学(苗连营(中国人民大学宪法学博士,师从许崇德教授)、沈开举、刘向文)、武汉大学(周叶中(1994年武汉大学比较宪法学方向毕业,师从何华辉教授)、秦前红(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师从何华辉、李龙教授)、汪进元(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师从李龙教授)、陈晓枫(武汉大学宪法学博士,师从李龙教授)、林莉红、江国华、董皞、杨小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方世荣(湖北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行政法学方向博士毕业,师从罗豪才教授)、刘茂林(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石佑启(北京大学行政法学博士毕业,责任导师姜明安教授)、王广辉)华东政法大学(童之伟(比较宪法方向,《法学》主编,博士生导师组组长)、郝铁川(中国宪法方向)、孙潮(上海市闵行区委书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方向、武汉大学法学博士,论文指导老师李龙)、刘松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师从韩大元教授)、张明军(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政治学挂靠)、李路曲(政治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刘旺洪教授、贺日开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季金华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汪太贤、唐忠民、肖唐镖)吉林大学(崔卓兰)清华大学(王振民(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宪法学博士,导师许崇德教授)、余凌云、林来梵)厦门大学(朱福惠)挂靠其他学校/其他专业博士点招生的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周佑勇,挂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龚向和,挂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董茂云,挂复旦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张淑芳,挂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王太高,挂南京大学经济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南京工业大学(杨解君,挂武汉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于安,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王士如,挂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政策学博士生导师)上海政法学院(关保英,挂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徐继敏,挂四川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胡肖华,挂湘潭大学诉讼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刘恒,挂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熊文钊,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行政法学学习书目1、杨海坤著《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胡建淼著《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3、王连昌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4、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5、任中杰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6、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7、姜明安主编《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8、叶必丰著《行政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9、张明杰、莫纪宏著《行政法的新理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10、许崇德主编《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综述》,法律出版社1991年11、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2、盐野宏著《行政法》,月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3、陈新民著《行政法学总论》(修订6版),三民书局14、张家洋著《行政法》(修订初版),三民书局15、黄异著《行政法总论》(修订初版),三民书局16、李震山著《行政法导论》(修订初版),三民书局17、谢晖著《行政权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18、关保英著《行政法的价值定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9、王珉灿主编《行政法概要》,法律出版社1983年6月版20、龚祥瑞著《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21、姜明安:《行政法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22、应松年、朱维究著:《行政法总论》,工人出版社1985年12月版23、张焕光、柳树光、苏尚智编著:《行政法基本知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版24、张尚族编著:《行政法基本知识讲话》,群众出版社1986年5月版25、吴杰、应松年编著:《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6年6月版26、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27、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11月版28、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版29、张焕光、胡建淼著:《行政法学原理》,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年7月版30、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6月版31、张尚族主编:《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32、胡建淼主编:《行政法教程》,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版33、许崇德、皮纯协主编:《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综述》,法律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34、张尚族主编:《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5、张树义主编:《行政法学新论》,时事出版社1991年9版36、陈安明、沙奇志著:《中国行政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2年版37、杨海坤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38、熊文钊著《行政法通论》,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年39、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40、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41、张正钊主编《外国行政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42、胡建淼著《十国行政法——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43、姜明安主编《外国行政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年44、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45、胡建淼著《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法律出版社1998年46、伯耐德·施瓦茨著《行政法》,群众出版社1986年47、南博方著《日本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48、室井力主编《日本现代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49、威廉·韦德著《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50、林纪东著《行政法新论》,五南图书有限公司1985年51、张剑寒等著《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汉林出版社1985年52、王克稳著《经济行政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53、林纪东著《行政法》,三民书局54、欧内斯特·盖尔霍恩,罗纳德·M·利文著《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55、黄异著《行政法总论》,三民书局56、马怀德著《行政许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57、杨海坤、黄学贤著《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从比较法角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58、方世荣著《论具体行政行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59、杨建顺著《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60、阿部泰隆二著《行政法系统》,有斐阁,1996年61、大桥洋一著《行政法学之构造的变革》,有斐阁,1996年62、郭润生、宋功德著《行政指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63、章剑生著《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64、应松年主编《行政行为法》,人民出版社1993年65、罗豪才主编《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66、杨惠基主编《听证程序理论与实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67、应松年主编《比较行政程序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68、罗豪才、应松年主编《行政程序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69、陈端洪著《中国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70、杨海坤《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政府》,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71、袁曙宏等:《行政法律关系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72、杨海坤、黄学贤:《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从比较法的角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73、崔卓兰:《行政程序发要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74、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75、章剑生:《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76、朱瑞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史稿》,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77、蒲坚:《中国古代行政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8、罗尔夫·斯图博:《德国经济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79、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80、方世荣:《论具体行政行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1、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理由、观点与评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82、应松年主编:《行政程序立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83、应松年主编:《比较行政程序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84、应松年主编:《行政程序法论文选集》,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85、朱新力:《行政违法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86、宫泽俊义:《日本国宪法精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87、莫里斯·奥里乌:《行政法与公法精要》,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88、叶必丰:《行政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89、关保英:《行政法模式转换研究》,法律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90、关保英:《论行政法学研究中的若干改变》,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9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92、方世荣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93、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效率、程序及其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94、皮纯协主编:《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95、关保英著:《市场经济与行政法新视野论丛》,法律出版社1996年96、萧蔚云:《香港基本法与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海天出版社1993年97、韩德培、李龙主编:《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98、和田英夫:《现代行政法》,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99、张明杰、莫纪宏:《行政法的新视野——市场经济下条件下的行政立法的走向》,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100、杨海坤:《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01、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102、荆知仁:《宪法变迁与宪法成长》,中正书局1982年103、王人博:《宪法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10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105、翁岳生:《行政法与现代法治国家》,国立台湾大学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1990年106、罗豪才主编:《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7、韦德著:《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108、奥斯特洛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09、张尚族(鸟):《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110、张树义:《行政合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111、波纳德·施瓦茨:《行政法》,群众出版社1986年112、欧内斯特·盖尔霍恩:《行政府与行政程序概要》,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113、薛刚凌:《行政诉权研究》,华文出版社1999年114、斯蒂芬·埃尔金:《新宪政论》,三联书店1997年115、室井力主编:《日本现代行政法》116、平特纳:《德国普通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17、曹志主编:《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118、金伟锋:《国家公务员比较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119、熊继宁:《差异、变化与耦合——香港、澳门公务员系统与国家公务员系统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20、陈嘉陵主编:《各国地方政府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121、刘旺波编:《外国监察制度》,人民出版社1994年122、张正钊、韩大元主编:《比较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23、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124、王珉灿主编:《行政法概要》,法律出版社1983年125、张家洋:《行政法》,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126、沈岿著:《平衡论:一种行政认知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7、陈立虎著:《对外贸易德行政法制度》,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年128、陈端洪著:《中国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29、耶林令克:《宪法德修改与宪法的变迁》,三联书店1990年130、詹姆斯·安修:《美国宪法的解释与判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131、盐野宏:《《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132、奥斯特洛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33、美浓部达吉:《公法与私法》,台湾商务印书馆134、方世荣:《论行政相对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行政法学与依法行政t罗豪才[内容提要]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行政法分散在各种法律形式中,不存在作为实体法的行政法典,但行政程序法在有的国家已制定。
行政领域法律关系的特点在于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不是对等的,但却是平等的,它们应在对立统一中达到和谐与平衡,对二者都应形成适当的制约与激励机制。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依法行政,必须变人治观念为法治观念,变/重实体、轻程序0为实体与程序并重;必须习惯于被监督。
罗豪才,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职责。
因此,学习和掌握行政法的基本知识,应当成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
一、行政法的定义及其形式迄今,行政法没有统一的定义。
学术界比较认同的主要有三种定义。
其一,行政法是关于公共行政的法。
公共行政是行政中的一种,包括国家行政和行使某种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如非赢利性的行业、专业协会组织)的行政。
还有一类行政是工商企业等的行政,这类行政,通常被称之为私行政。
这是相对于前面说的公共行政而言的。
我们重点讨论公共行政。
其二,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设定、行使和监督的法律。
行政权怎么设定?行政权怎么行使?对行政权怎么进行监督?有关这方面的法律规范就叫行政法。
其三,是从其调整的社会关系角度来下定义。
不同的部门法涉及不同的社会关系,具体到行政法领域,法律主要调整两大类的社会关系。
一类是行政关系,即行政职权行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
另一类是监督行政关系,如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司法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等等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
这两种关系联系密切,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
涉及这两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就是行政法。
上述三种定义主要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笔者倾向于后一种提法。
人们通常习惯于从有没有法典这个角度来看待一个部门法。
象刑法,各国都有刑法典,拿出来是这么一本。
那么,有没有行政法典?没有,即使是行政法发展最早的法国,经过几百年了也没有行政法典,英美国家也没有。
因为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太广泛了,而且许多具体规范又具有易变性的特点,我们不可能用一部法典把所有关于行政机关的职权和行为方式的法律规范都规定进去。
那么行政法在哪里呢?行政法分散在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各种各样的法律形式当中。
单行的具体行政法规范比较直观,如土地法、税法等。
但也有一些行政法规范渗透在民事、经济法律规范当中,比如婚姻法,本来是一种民事法律,但里面规定了结婚要办理登记,婚姻登记就属于行政法规范的行为。
又如企业法,里面关于企业法人登记的规定,也属于行政法调整的范畴。
由于行政法规范存在于众多的法律形式当中,因此不可能抽出来制定一部行政法典。
以上所说的行政法典是针对行政法中的实体法而言的。
但是作为行政程序法,有的国家则早已制定出法典。
程序上的法律规范带有共性,可以规定在一个法律文件当中,成为一个法典。
行政法当中的程序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法院适用的,即行政诉讼法。
还有一类是供行政机关适用的,即行政程序法,这是别的部门法所没有的。
就民事行为讲,在不违反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一般不规定具体的程序,这叫意志自由。
比如公民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同他人签订合同,也可以采取另外一种形式。
但是,行政职权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行使。
凡是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论是立法权、司法权、还是行政权,都要受到一定程序的制约。
行政程序规范就是专门制约行政权行使的一种法律规范。
我国现在已制定出行政诉讼法典,还没有行政程序法典,很多关于行政程序的法律规范规定在不同的法律法规当中。
现在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行政立法小组正在研究起草我国的行政程序法。
但由于行政行为的种类、领域各不相同,其程序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注定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现在规范某一类行政行为的程序法已经出台,比如行政处罚法,就是着重规范行政处罚程序的。
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较大数额的罚款要举行听证会,作出处罚决定要说明理由等等,这一规定对依不同行政实体法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都普遍适用。
二、行政领域的法律关系我们讲法律,实质上讲的是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是权利义务关系。
行政法也离不开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这两方面的关系问题。
行政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各类具体关系,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权利义务的不对等性。
这跟民商法不一样,民商法注重权利义务关系的对等性。
你有什么权利,我也应该有什么权利;你有什么义务,我也有什么义务,就象树叶的叶脉,两边是对称的。
行政领域的法律关系就不具有这样的表现形式。
就强制性行政行为而言,行政机关命令你这样做,你必须要服从。
你不服从,就构成违法。
一方是命令,另一方是服从,一方是权利,另一方就是义务,他们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
这个特点跟民事法律关系不一样。
有人说,民商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为他们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
这句话是对的。
但如果说,行政领域的法律关系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就不合适了。
我国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行政机关与公民也应该是平等的,这个大原则是肯定的。
所以不能说行政领域的法律关系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那么,/行政机关和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对等0与/双方法律地位的平等0,应如何理解呢?我们说行政领域的法律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上面所列举的例子主要说明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的不对等性。
在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与相对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是不对等的,但这种不对等性总的来说是倒置的,相对方是权利主体,行政机关是义务主体。
相对方可以运用行政程序上的权利对抗行政权力。
比如,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罚款决定时,不出具法定的收据,被处罚的人可以拒绝接受处罚。
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也要承担更多的义务。
比如,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机关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原告有起诉的权利,行政机关没有反诉的权利等。
综合起来,行政领域的法律关系应当体现行政机关和相对方之间法律地位的平等性。
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理论问题。
简言之,行政领域的各项具体的法律关系是不对等的,但诸多具体的法律关系综合起来应当体现行政机关和相对方法律地位的平等,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应当是平衡的,而且,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三、行政法的总论和分论行政法的法律规范很多,表现形式复杂,内容也非常广泛。
刑法、民法基本上只能由最高权力机关来制定,别的机关不能制定。
行政法则不然,最基本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但有的地方权力机关也可以制定行政法规范,有的行政机关也有行政立法权。
尽管行政法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总论性质的,一类属于分论,即部门行政法。
公安行政法、税务行政法、土地行政法、环境行政法等属部门行政法。
每个部门的行政法各不相同,但具有共性。
理论界研究行政法主要研究总论,即抽出不同行政法规范的共性加以研究。
总论涉及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津关系、行政法的原则、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司法审查等等问题。
我们国家的行政法至少涉及到50多个部门,有的国家则更多,人们不可能把每一个部门行政法都研究得很透。
行政法总论对部门行政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除了要熟悉自己部门的行政法规范外,研究和学习行政法总论也十分必要。
讲到总论,必然要涉及行政法的基础理论问题。
行政法是一门老学科,但又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民主力量的壮大和民主潮流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行政法治在各国的发展,但行政法的理论研究仍然滞后,加上行政法研究据以根植的各国国情不同,如欧洲大陆国家的行政法与英美国家的行政法差别很大,行政法理论上的概念不统一,体系上也不一致,所以与民法、刑法相比,行政法基础理论不甚成熟。
我国对行政法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重视,目前在这一研究中大体上有以下三种学说:(一)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最基本的思维定式是/官民对立0,认为行政法是一种工具,行政机关拿这个工具来管老百姓,是管民的工具。
或者说,行政法是治民的法。
有的国家的学者甚至认为行政法是强者的法,因为,相对而言,行政机关属于强者,相对方则属于弱者。
这种理论认为行政行为最基本的模式是/命令)))服从0式的强制性管理行为。
也就是说,行政机关是权利的主体,相对方是义务的主体。
这种理论的特点是,重国家权力、轻公民的权利;重实体、轻程序;重效率、轻公平;重管理、轻救济。
管理理论在早期的德国,被称为权力关系或特别权力关系理论,这也是二战前日本流行的理论。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苏联,由于推行计划经济,也基本上采取了这种理论模式。
前苏联的前身沙俄属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强调行政权高度集中。
因此,管理理论在前苏联是比较流行的。
改革开放以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也基本上采取了这种理论模式。
计划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经济,计划就是法律,靠行政权来推行。
因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权包揽一切、命令一切,不仅一般的社会事务它要管,企业的经营管理它也要管,没有市场,所有的社会机制都靠政府权力支配和指挥。
这种理论模式跟我们国家政权的性质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一方面我们讲人民当家作主,但另一方面处处用行政权来管制。
这种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现在应该认真反思了。
(二)控权理论控权理论认为权力与权利是对立的,行政法就是控制行政权,保障人权的法。
主张对行政权处处加以限制,使行政机关的活动限制在最小领域内。
这种理论在早期英美国家比较流行,这与这些国家的国情和历史有必然的关联。
早期资本主义时期,主流理论强调由市场即/看不见的手0来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提倡自由交易、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0。
政府就象一个/守夜人0,只要管好治安,收取必要的税款,防御外来侵略就可以了。
控制行政权力是早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形成过程中对行政权提出的要求。
控权理论主张通过立法、司法对行政权加以限制,不让行政权扩张。
不允许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
其特点是重权利、轻权力,重民主、轻效率。
这种以司法权为中心的理论如今在英美国家还有很大的市场。
在1929年资本主义大危机以后,控权理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亚当#斯密完全靠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理论暴露出内在的缺陷,新的理论即凯恩斯主义开始被各国所接受。
这种理论强调政府要干预市场,要充分发挥行政权的作用。
今天,英美国家有些学者也认为控权理论存在局限性,需要加以改革。
但是到现在为止尚未提出一种新的理论。
控权理论对我们国家本来影响不大。
但从80年代后期开始,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故有些学者主张更多地限制行政权,致力于介绍、传播和提倡这种理论,使控权理论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我认为,无论是管理理论还是控权理论,都有片面的一面,也都有合理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