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SIS)调试及系统联校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354.50 KB
- 文档页数:31
DCS调试与方案一、概述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系统。
它通过将控制功能分布在多个节点上实现对工业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DCS调试的步骤和相关方案。
二、DCS调试步骤1. 系统检查和准备在进行DCS调试之前,需要对系统进行检查和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所有硬件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等。
其次,确保所有软件程序已正确安装并进行必要的配置。
最后,检查所有连接路线是否正确连接。
2. 确定调试范围和目标在进行DCS调试之前,需要明确调试的范围和目标。
根据工业过程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需要调试的控制功能和参数。
例如,调试温度控制功能、流量控制功能等。
3. 编写调试方案根据调试范围和目标,编写详细的调试方案。
调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调试目标:明确所需达到的调试效果。
- 调试步骤:按照逻辑顺序列出各项调试步骤。
- 调试参数:列出需要调试的参数和其设定值。
- 调试工具:列出所需的调试工具和设备。
- 调试时间:规划每一个调试步骤所需的时间。
4. 确定调试模式和方式根据调试方案,确定调试所需的模式和方式。
调试模式可以分为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
手动模式下,操作人员通过人机界面手动设置参数并观察系统反应。
自动模式下,系统按照预设的参数进行控制和监控。
调试方式可以采用逐步调试或者整体调试的方式。
5. 执行调试方案按照调试方案的步骤,逐步执行调试工作。
在每一个步骤中,根据设定的参数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观察。
记录调试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优化。
6. 数据分析和优化根据调试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优化工作。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参数调整和优化,以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7. 调试报告和总结在调试完成后,编写调试报告和总结。
调试报告应包括调试方案的执行情况、数据分析结果和优化建议。
1 适用范围适用于DCS、PLC、SIS通道校验。
2 目的掌握DCS、PLC、SIS通道校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3 人员资格、人员数量及职责分工3.1人员资格和数量3.1.1对DCS、PLC、SIS系统有一些了解。
3.1.2作业前应协同分工,一般应有3人进行,2人操作,另外1人配合记录数据。
3.2 职责分工3.2.1 车间技术组是本作业指导书的主管部门,负责对作业的技术指导、监督、检查。
3.2.2 各班组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要求及相应安全生产禁令。
4 工器具准备及要求4.1作业前准备校验所用的标准仪器、信号发生器。
4.2测试用短接线、跨接线。
4.3仪表常用工具一套。
4.4准备完整、准确、有效的图纸资料一套。
5作业前检查项目5.1检查、核对控制柜仪表的连接情况、核对所联校的仪表通道位号5.2检查、核对供电情况5.3核对所校验通道测量范围、报警值。
5.4核对所校仪表回路的输入、输出信号类型。
5.5检查并确认所用标准仪器在鉴定有效期内。
5.6检查记录所用的各种表格齐全。
6技术要点6.1记录的数据必须真实。
6.2各种标准仪器、信号发生器会正确使用。
6.3测送信号前确认通道应需什么样的仪器、什么档位,以免损坏通道或标准仪器。
7具体作业步骤7.1核对所校仪表回路的输入、输出信号类型.7.2 对于AI信号确认输入信号类型,有源信号还是无源信号。
7.3根据端子接线图把标准仪器连接到所校验回路。
7.4对于模拟量信号每个通道要进行五点(0%、25%、50%、75%、100%)上行、下行校验。
7.5校验时每测量一点都要及时记录数据。
7.6在上位机要记录色变、历史趋势、仪表棒图、报警记录、数据显示等变化情况。
7.7整理测试记录,按仪表回路位号存档,记录应包括:回路测试准备中的检查记录、测试过程中通道校验的各点信号值记录、报警值、量程等。
8安全及维护保养要求8.1安全要求8.1.1作业人员在作业前确认通道的信号类型,根据信号类型选择合适的仪器及合适的档位,以免通道或仪器损坏。
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SIS控制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批准:审定:审核:编制:蒋立毅2013 年 7 月 4 日一、工作目的及时、正确的输出,从而规避装置和操作人员的风险和危险,防止任何危险发生或减轻后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MTG装置生产过程的监测及控制。
三、采用标准1 IEC 61508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electronic/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2、IEC 61511“Functional safety: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 for the process industry sector”3、ANSI/ Application of 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 for the process industries4、DIN V 19250 Programmable safety system5、IEC 6111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industry sector6、ISA 用于过程操作的二进制逻辑图7、ISA-8、ANSI 抗振测试指南9、SAMA 过程控制仪表的电磁敏感度10、GB 50058-92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1、GB 3836-2000(IEC-60079-199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设备本文件中所提到的缩写英文如下表所示:四、职责与权限主控:在操作员站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根据工艺情况做出相应的操作。
系统管理员:具备熟悉DCS、紧急停车控制系统的系统工程师担任。
系统维护:具备DCS控制系统检修工作经验五、作业要求1、人员资质及配备系统管理员:具备熟悉DCS、紧急停车控制系统的系统工程师担任。
系统维护:具备DCS控制系统检修工作经验。
2、检修工具配置3、安全防护设施配置1、配备4台二氧化碳灭火器(10公斤)。
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DCS控制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批准:审定:审核:编制:年月日一、工作目的:使DCS控制系统设备检修后达到预定检修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用于公司300MW DCS控制系统的检修。
三、采用标准:四、职责与权限4.1 检验员4.1.1 负责对本检修项目的所有“W”、“H”点进行验收,验证合格后办理签字手续,并填写“W”、“H”验收卡。
4.1.2负责设备(或系统)验收,并填写验收合格证。
4.2工作负责人4.2.1负责本检修项目作业指导书的领取,改造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填写检修记录上交专业专工。
在改造过程中如发现指导书中存在问题应及时反馈,并按照程序完成修订工作。
4.2.2负责填写并办理此次检修工作的工作票。
确认具备开工条件时,方可开工。
工作结束后,负责清理现场。
4.2.3负责设备(工器具)质量验证。
4.2.4负责检修所需设备和材料的质量验证。
4.2.5负责指定专人做好记录,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工整。
4.2.6负责按工期安排组织施工,确认每道工序已进行完后,在指导书的“口”内打“√”,亲自完成检修工作的关键性环节或步骤。
4.2.7负责接口的联系工作,如果需要上一级验收(验证),负责提前提出验收(验证)申请。
4.2.8负责项目自检并鉴证,对本项目的安全、质量负责。
4.3监护人或安全负责人4.3.1负责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对参加检修工作的每位人员的安全进行监护,并对被检修设备安全、工作环境实施监护。
4.4工作人员4.4.1工作人员在工作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按要求进行工作。
五、作业要求1、人员资质及配备:系统管理员1名:具备熟悉DCS控制系统的DCS工程师担任。
检修工 2名:具备DCS控制系统检修工作经验。
2、检修工具配置3、安全防护设施配置1、配备4台二氧化碳灭火器(10公斤)。
2、室内无电磁干扰,空气中的微尘应无传导性。
微粒浓度应达到二级标准。
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9-23摄氏度,温度变化率(5摄氏度/H,湿度保持在35%-50%之间)3、准备好防静电袋,防静电手环、鞋套等。
DCS调试与方案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缩写,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控制工业过程的自动化系统。
DCS调试与方案是指对DCS系统进行调试和制定相应的方案,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DCS调试的步骤和方案。
一、DCS调试步骤1. 系统准备阶段在开始DCS调试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准备工作。
首先,确认DCS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版本是否符合要求。
然后,检查系统的接线和连接是否正确,确保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正常。
最后,进行系统的初始化和配置,包括设置控制策略、参数调整和设备校准等。
2. 功能测试阶段在系统准备完成后,进行功能测试是DCS调试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对各个控制回路、报警系统和安全系统等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对于温度控制回路,可以通过改变设定值和观察实际温度的变化来测试控制效果。
同时,还需要测试报警系统的响应和安全系统的触发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3. 性能测试阶段功能测试完成后,进行性能测试是DCS调试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性能测试旨在验证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改变输入信号和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评估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和准确性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测试系统的容错能力和故障恢复能力,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正确运行和自动切换。
4. 调整和优化阶段在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系统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不足之处。
在调整和优化阶段,需要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效果和性能。
例如,调整控制策略的参数、优化控制算法、改进报警和安全系统的设置等。
5. 文档编写阶段DCS调试完成后,需要编写相应的调试文档,记录系统的配置和调试过程。
调试文档包括系统的硬件配置、软件设置、控制策略、参数调整和性能测试结果等。
这些文档对于后续的系统维护和优化非常重要,可以作为参考资料和指导手册。
DCS调试与方案一、概述DCS(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的先进技术,它能够集成和管理多个控制设备,实现对工业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DCS调试与方案,包括调试的步骤、所需的设备和工具、调试方案的制定等内容。
二、调试步骤1. 系统组态与连接首先,进行系统组态与连接。
根据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图,配置DCS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等。
然后,进行设备之间的连接,确保信号传输的正常。
2. 软件配置与调试接下来,进行软件配置与调试。
根据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配置DCS系统的软件参数,包括控制策略、报警设置、数据采集等。
然后,进行各个控制回路的调试,验证控制逻辑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3. 硬件调试与联锁测试进行硬件调试与联锁测试。
通过对各个设备的检查和测试,确保硬件设备的正常工作。
同时,进行联锁测试,验证不同设备之间的联锁关系,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仿真与优化进行仿真与优化。
通过仿真软件对DCS系统进行模拟,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根据仿真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控制效果和运行效率。
5. 系统测试与验收进行系统测试与验收。
对整个DCS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同时,根据用户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系统的验收,确保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
三、所需设备和工具1. DCS控制器:负责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的核心设备。
2. 输入输出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设备。
3. 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设备。
4. 仿真软件:用于对DCS系统进行模拟和测试的软件工具。
5. 测试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用于对硬件设备进行测试和调试。
四、调试方案的制定制定DCS调试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根据具体的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确定DCS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参数设置。
2. 设备布置和连接:根据设备布置图,确定DCS系统的硬件设备配置和连接方式。
DCS系统调试方案1. 简介DCS(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它通过采集、传输和处理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数据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
本文档将介绍DCS系统的调试方案,包括调试流程、调试工具和方法。
2. 调试流程DCS系统调试的基本流程如下:1.配置硬件:在开始调试之前,需要正确地连接各个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2.安装软件:根据DCS系统的要求,安装相关软件,并进行必要的配置。
3.确定调试目标:根据生产过程的要求和系统设计,确定需要调试的部分和目标。
4.设计调试方案:根据调试目标,设计相应的调试方案,包括测试用例和测试步骤。
5.执行测试:按照设计好的调试方案,逐步执行测试步骤,观察系统的响应和输出结果。
6.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分析DCS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发现问题并进行定位。
7.修改参数和配置:根据问题的定位结果,修改系统的参数和配置,优化系统性能。
8.重新测试和验证:对修改后的系统进行重新测试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满足调试目标。
3. 调试工具和方法以下是常用的DCS系统调试工具和方法:3.1 仿真工具仿真工具可以模拟实际的生产环境和过程,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用于系统调试。
常见的仿真工具包括: - MATLAB/Simulink:提供了丰富的仿真模型和工具箱,可以对DCS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
- PLC模拟器:模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用于测试和调试PLC控制程序。
- HMI模拟器:模拟HMI(人机界面)的操作和显示,用于测试和调试人机交互的功能。
3.2 数据采集和监测工具数据采集和监测工具可以用于采集和分析DCS系统中的数据,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
常见的工具包括: - 数据记录仪:用于采集和记录传感器的数据,并支持数据分析和导出。
- 网络分析仪:用于监测和分析网络通信的性能指标,如延迟、丢包率等。
- 信号发生器:生成各种类型的信号用于测试和验证系统的响应和输出。
DCS/SIS调试及系统联校作业指导书1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1 目的1.1.1 依据现行的施工标准规范、规程,总结公司成熟的仪表系统调试工艺,结合公司仪表工程施工特点,编制《仪表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
1.1.2 使仪表系统调试过程质量控制和安全风险控制达到规范化、程序化,保证全过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1.1.3 作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的基础和依据;1.1.4 作为职工培训、学习教材,以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1.1.5 为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提供参考。
1.2 编制依据本施工作业指导书依据有关施工现行规范、仪表工手册及多年施工经验等编制而成。
GB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21-2007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GB50131-2007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Y4205-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GB50484-2008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T50430-2007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1.3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公司承揽工程中的自控专业仪表系统调试。
2 作业流程及作业内容2.1作业流程2.2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资料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和施工机具及标准仪器的准备等。
2.2.1 仪表施工平面布置图、安装图、设备规格书、控制回路图,系统图,相关厂家的资料等准备齐全。
2.2.2 仪表系统调试施工技术方案报批完毕。
2.2.3 对施工人员进行调配,并进行人员新技术培训,仪表调试人员应持有有效的资格证书;调校前应熟悉产品技术文件及设计文件中的仪表规格书、控制回路图,系统图。
2.2.4 系统调试过程中需要的调试设备、计量器具、工具及消耗材料等准备齐全。
2.2.5 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作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重点、难点,使参加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质量要求和图纸要求,懂得控制系统调试的特殊要求及关键技术。
DCS调试与方案一、调试概述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DCS调试的概述、步骤和方法,并提供一套完整的DCS调试方案。
二、调试步骤1. 系统准备在进行DCS调试之前,需要进行系统准备工作。
包括:- 确定调试目标和要求:明确DCS调试的目标和需求,例如系统稳定性、响应速度等。
- 准备调试设备和工具:包括DCS系统、通信模块、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并准备相应的调试工具和软件。
- 制定调试计划:根据系统特点和调试目标,制定详细的调试计划,包括调试的顺序、步骤和时间安排。
2. 硬件调试硬件调试是DCS调试的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设备安装和连接:按照系统设计要求,安装和连接DCS系统的各个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通信模块等。
- 信号检测和校准:使用测试仪器对各个信号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确定设备参数:根据系统要求,设置各个设备的参数,包括传感器的量程、执行器的动作范围等。
3. 软件调试软件调试是DCS调试的关键。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配置:根据系统要求,进行DCS系统的配置,包括输入输出点的定义、控制策略的设置等。
- 逻辑编程:根据系统需求,编写逻辑程序,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控制和逻辑判断。
- 联锁测试:对系统进行联锁测试,验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排除系统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性能调试性能调试是DCS调试的最终目标。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稳定性测试:对系统进行长期的稳定性测试,验证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响应速度测试:测试系统的响应速度,包括传感器的采样速度、控制器的响应时间等。
- 控制精度测试:测试系统的控制精度,包括输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故障恢复测试:测试系统在发生故障后的恢复能力,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处理等。
DCS调试与方案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控制工业过程的自动化系统。
在工业生产中,DCS的调试与方案制定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DCS调试的步骤和方案制定的要点。
一、DCS调试步骤1. 确定调试范围和目标:在开始调试之前,需要明确调试的范围和目标。
这包括确定需要调试的设备、系统和功能,以及期望达到的调试结果。
2. 准备调试环境:在进行DCS调试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调试环境。
这包括安装和配置DCS系统软件、连接必要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确保与其他系统的通信正常。
3. 进行功能测试: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DCS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
这包括检查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正常工作,验证控制逻辑是否准确,以及确保系统的报警和故障处理功能正常。
4. 进行性能测试:除了功能测试,还需要对DCS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
这包括检查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等指标,以确保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5. 优化系统参数:在进行DCS调试过程中,可能需要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这包括调整控制算法、设置报警和故障处理策略,以及优化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配置。
6. 进行安全测试:在调试完毕后,需要进行安全测试,以确保系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这包括模拟故障和事故情况,并验证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是否有效。
7. 编写调试报告:在完成DCS调试后,需要编写调试报告,记录调试过程中的所有步骤、测试结果和优化措施。
这有助于后续的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
二、DCS方案制定要点1. 确定系统需求:在制定DCS方案之前,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和目标。
这包括确定需要监控和控制的过程参数、期望的性能指标,以及对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
2. 设计系统架构:根据系统需求,设计DCS系统的整体架构。
这包括确定系统的层次结构、通信网络和硬件配置,以及选择适合的控制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DCS/SIS调试及系统联校作业指导书1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1 目的1.1.1 依据现行的施工标准规范、规程,总结公司成熟的仪表系统调试工艺,结合公司仪表工程施工特点,编制《仪表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
1.1.2 使仪表系统调试过程质量控制和安全风险控制达到规范化、程序化,保证全过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1.1.3 作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的基础和依据;1.1.4 作为职工培训、学习教材,以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1.1.5 为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提供参考。
1.2 编制依据本施工作业指导书依据有关施工现行规范、仪表工手册及多年施工经验等编制而成。
GB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21-2007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GB50131-2007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Y4205-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GB50484-2008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T50430-2007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1.3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公司承揽工程中的自控专业仪表系统调试。
2 作业流程及作业内容2.1作业流程2.2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资料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和施工机具及标准仪器的准备等。
2.2.1 仪表施工平面布置图、安装图、设备规格书、控制回路图,系统图,相关厂家的资料等准备齐全。
2.2.2 仪表系统调试施工技术方案报批完毕。
2.2.3 对施工人员进行调配,并进行人员新技术培训,仪表调试人员应持有有效的资格证书;调校前应熟悉产品技术文件及设计文件中的仪表规格书、控制回路图,系统图。
2.2.4 系统调试过程中需要的调试设备、计量器具、工具及消耗材料等准备齐全。
2.2.5 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作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重点、难点,使参加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质量要求和图纸要求,懂得控制系统调试的特殊要求及关键技术。
2.2.6 控制室设备安装、电缆接线完毕,经监理、业主代表验收合格。
2.2.7 校验用的标准仪器,应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保证调试的精度和总体施工质量。
2.3 DCS 、CS 、SIS 控制系统测试调试人员根据技术负责人的技术交底,统计确认回路数量,明确责任;按信号类型分类制表,先按小组进行单回路调试,保证无遗漏,后集中力量进行复杂回路的综合模拟测试;在调试过程中,及时填写仪表回路联校记录,并由业主、监理签字确认。
控制室内必须配备单独的记录本,记录各调试小组调试过程发现的问题,便于及时解决。
原则上系统出厂前已进行完各通道的相关测试,由于运输、安装、设计变更等原因 施工准备 测试前安装检查 系统上电 性能测试 单/复杂回路联校 程序下装 联锁试验需现场再次对系统进行检查确认。
2.3.1DCS、CS、SIS盘柜检查仪表系统调试前,应对DCS、CS、SIS盘柜进行检查,并确认下列内容:①确认配电盘内空气开关置于“OFF”状态;②确认空气开关铭牌、位号;③确认全部机柜、操作站内的电源开关置于“OFF”状态;④确认以上三项要求完成后,分别将配电盘内空气开关置于“ON”状态,同时确认相应的设备电源开关为“ON”状态。
⑤检查确认带保险管的端子内是否有保险管,并按图纸要求确认保险管的规格。
⑥机柜内与现场接线全部断开。
⑦确认以上各项按要求完成后,经监理、业主、厂方服务人员联合检查确认合格后对各机柜、操作站进行单独上电。
2.3.2DCS、CS、SIS设备性能检查DCS、CS、SIS设备性能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所有相关的DCS、CS、SIS硬件设备、电源开关置于“ON”状态;②从工程师站下装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数据库;③启动操作站,确认系统正常;④向各台设备下装系统软件及数据库文件,启动局域控制网络上的全部节点,并确认系统状态显示正常;⑤系统启动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于系统,应用列表命令确认、显示硬盘子目录所有文件;b.对于节点,应在系统状态显示画面上,确认各局域控制网络上的节点显示正确;c.对于控制站,应在组显示或细目显示画面上,确认各控制站显示正确;d.对于操作站,应确认图形显示(流程图)、组显示、趋势显示、细目显示、报警总貌显示;e.对于打印机,应按打印键,确认能打印一屏画面;f.对于冗余电源,应分别切换,确认系统运行正常。
g. DCS、CS、SIS系统上电后,对每个设备都需进行至少48小时的通电测试。
2.3.3 系统组态检查系统组态检查应根据回路组态文件、逻辑组态文件、先进控制组态文件,对DCS进行检验:①区域名组态,确认区域名显示屏全部工序名称;②单元名组态,确认单元显示屏全部单元名称;③单元/区域控制盘面,确认单元号,控制画面上的单元分配显示;④网络通道节点地址的分配,在系统状态画面显示中,确认每个节点地址;⑤控制站I/O卡的分配,在系统状态画面中的卡排列显示,确认控制站I/O卡的分配地址。
2.3.4 网络通讯试验网络通讯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在系统状态显示画面上,确认全部网络通道节点状态应正常(OK);②在系统状态显示画面上,确认网络通道的A与B电缆状态显示为绿色;③除去电缆A或接线端子,检查电缆B应能正确切换,电缆A颜色同时变成黄色,且不影响网络通道正常运行;④恢复网络通道的电缆A,用同样的方法除去电缆B,检查电缆A。
2.3.4 控制站冗余试验控制站冗余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在操作台上调出系统状态显示画面,确认控制站状态应正常(OK),在另一操作台上调入一组显示画面且含有同一位号,输入4mA~20mA信号于该位号,记录测量值(PV)、给定值(SP)和输出值(OP);②将主控制站电源开关置于“OFF”状态,确认冗余的控制站应自动投入控制运行,且PV、SP和OP值应保持不变;③主控制站电源开关恢复“ON”状态,再确认PV、SP和OP值应不变;④对冗余控制站重复上述步骤,其结果应与主控制站相同。
2.3.5 冗余控制站的I/O卡试验冗余控制站的I/O卡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在操作站上调出控制站细目显示画面,确认全部I/O卡件状态应正常(OK);在另一个操作站上调出一组画面且含有同一位号,输入4mA~20mA信号给该位号,记录PV、SP和OP值;②将主控制站的I/O卡电源开关分别置于“OFF”状态,确认冗余控制站I/O卡应自动投入控制运行,控制站细目显示画面状态正确,确认其PV、SP和OP值应保持不变;③主控制站的I/O卡电源重新置于“ON”状态,再确认PV、SP和OP值应保持不变;④重复上述步骤,对冗余控制站全部I/O卡作切换试验。
2.4 DCS、CS、SIS回路测试DCS、CS、SIS回路试验应根据DCS回路图或接线图,检查输入点、输出点、控制点、运算点在控制站中的运行状态。
同时检查细目显示、组显示、流程图显示和报警汇总显示。
2.4.1 检测回路调试2.4.1.1 在检测回路调试中,对模拟输入应按下列要求进行:①输入4mA~20mA信号至相应位号的模拟输入卡;②增大、减小输入信号,确认在细目、组、流程图中PV值响应;③确认细目上的该回路信号描述;④确认细目上的该回路量程;⑤输入信号高、低报警值,确认流程图显示画面上PV值变化及颜色变化;⑥输入超量程信号和切断输入信号,确认在流程图画面上PV值“…”或“BAD”状态信息,确认在报警总貌画面上的报警信息和报警打印机的打印结果,同时确认报警笛音响效果;⑦对于带选择开关的回路的点检查,重复上述步骤。
2.4.1.2 在检测回路调试中,对数字输入应按下列要求进行:①输入ON—OFF开关信号至相应位号的数字输入卡;②在该试验回路显示的细目画面上,确认仪表位号的描述;③改变输入状态,在流程图画面上确认颜色、符号的变化;④当该点组态为事故报警方式时,在事故报警画面上确认显示事故报警记录;⑤对于带预选开关回路的点检查,重复上述步骤。
2.4.1.3 单回路检查按下列要求进行:①输入4mA~20mA信号至相应位号的模拟输入卡;②连接毫安表到相应位号的模拟输出卡;③在该试验控制回路的细目画面上,确认仪表位号描述;④在细目画面上,确认被试验控制点的PV值和SP值;⑤将控制方式置于“手动”状态,增加、减少输入信号值,确认PV值显示应响应和流程画面应变化,同时确认SP跟踪PV值(工艺要求时);⑥将控制方式置于“自动”状态,改变SP值,确认控制作用(正作用或反作用);⑦改变输入报警值,流程图画面上的PV值是否正确响应以及报警总貌画面中报警信息是否正确显示,同时确认报警笛音响效果;⑧改变输入信号使其低于测量值下限或高于测量值上限,确认在流程图显示画面中PV值为“…”或“BAD”状态;⑨在流程总貌画面中显示报警信息,在报警打印机上打印报警信息;⑩调节器控制方式改变为手动,调节器输出值保持不变,同时确认报警笛音响效果;2.4.1.4 串级控制主调节器按单回路控制的要求试验完成之后,串级回路副调节器按下列要求试验:①将副调节器控制方式置于自动或手动,确认主调节器操作功能无效;②将副调节器控制方式置于串级控制(CAS),主调节器控制方式置于手动,增加、减少主调节器的输出,确认副调节器设定点SP发生变化;③将主调节器控制方式置于自动,当主调节器的设定点改变,确认副调节器的控制作用方向应正确;④对于带选择开关回路的检查,重复上述步骤。
2.4.1.5 运算回路检查运算回路检查应确认PV值运算模块,如流量补偿、累积、平均值、线性化处理等校验工作,这一检验工作宜与先进过程控制系统(CAS)回路检查同时进行;运算回路测试时,应在加法器或乘法器输入侧加信号,检查计算输出是否正确;2.4.1.6 逻辑回路检查应在调节器控制方式自动改变功能和电气/仪表联锁方式下,确认逻辑、顺控、预置关系;逻辑回路测试时,应对照逻辑图,在条件侧加信号,看输出动作是否正确。
2.4.1.7 串行接口数据点检查,应确认经由串行接口通讯来的数据应正常工作,并检查下列内容:①确定相关的通讯设备的DIP开关、跳线的设置应满足通讯协议要求;②串行通讯电缆的连接应正确,螺丝应紧固;③通讯设备之间和通讯设备与DCS之间的传输距离,对于采用RS232C标准通讯接口的设备,其最大传输距离应小于15m;配有调制解调器扩展时,其最大传输距离应小于50m;配有RS422、RS485标准通信接口时,其传输距离宜在2km范围内;④调制解调器的型号、规格应与设计文件要求相匹配,状态指示灯应正常;⑤在DCS操作站上调出串行数据点相应的流程图显示画面、报警功能总貌画面、细目显示画面,在现场输入模拟信号或利用现场通讯设备上的强制功能,强制输入模拟信号,检查相应流程图上的显示、报警状态及报表打印功能,并逐一对题头、仪表位号及工艺描述、串行输入变化量、工程单位、有关串行操作的触标及功能键、报警功能的上下限、量程的上下限、通讯故障状态显示画面、有效值等参数和画面加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