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标准 纺织业(棉印染)》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242.90 KB
- 文档页数:4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方案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 (3)1.1 清洁生产定义 (3)1.2 清洁生产意义 (3)1.2.1 环境保护 (3)1.2.2 资源节约 (3)1.2.3 经济效益 (3)1.2.4 人类健康 (3)1.3 清洁生产发展趋势 (3)1.3.1 技术创新 (3)1.3.2 政策引导 (3)1.3.3 市场驱动 (4)1.3.4 国际合作 (4)第二章纺织印染行业现状分析 (4)2.1 行业发展概况 (4)2.2 行业污染问题 (4)2.3 清洁生产实施现状 (4)第三章清洁生产技术路线 (5)3.1 前处理工艺 (5)3.2 印染工艺 (5)3.3 后处理工艺 (6)第四章原料及化学品管理 (6)4.1 原料选择 (6)4.1.1 原料筛选原则 (6)4.1.2 优先选用环保原料 (6)4.1.3 原料供应商管理 (6)4.2 化学品管理 (6)4.2.1 化学品选用原则 (6)4.2.2 优先选用环保型化学品 (6)4.2.3 化学品使用管理 (7)4.2.4 化学品回收与处理 (7)4.3 替代品研发 (7)4.3.1 替代品研发目标 (7)4.3.2 替代品研发策略 (7)4.3.3 替代品推广与应用 (7)第五章生产设备与工艺改进 (7)5.1 设备优化 (7)5.1.1 设备选型 (7)5.1.2 设备维护与更新 (7)5.2 工艺改进 (8)5.2.1 优化生产工艺 (8)5.2.2 染化料替代 (8)5.3 自动化控制 (8)5.3.1 生产过程自动化 (8)5.3.2 废水处理自动化 (8)第六章能源与资源利用 (9)6.1 能源优化 (9)6.1.1 能源结构优化 (9)6.1.2 生产工艺优化 (9)6.1.3 设备管理与维护 (9)6.2 资源循环利用 (9)6.2.1 水资源循环利用 (9)6.2.2 原料循环利用 (9)6.2.3 废气治理与资源化 (10)6.3 废弃物处理 (10)6.3.1 固体废弃物处理 (10)6.3.2 液体废弃物处理 (10)6.3.3 气体废弃物处理 (10)第七章环境监测与治理 (10)7.1 监测体系 (10)7.1.1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10)7.1.2 生产过程监测 (10)7.1.3 废水监测 (11)7.1.4 废气监测 (11)7.1.5 固体废物监测 (11)7.2 污染治理 (11)7.2.1 废水治理 (11)7.2.2 废气治理 (11)7.2.3 固体废物治理 (11)7.2.4 噪音治理 (11)7.3 环境管理体系 (11)7.3.1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11)7.3.2 实施环境管理措施 (11)7.3.3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 (12)第八章清洁生产实施策略 (12)8.1 政策法规 (12)8.2 技术推广 (12)8.3 产业链协作 (13)第九章清洁生产效果评估 (13)9.1 评估指标 (13)9.2 评估方法 (13)9.3 效果分析 (14)第十章清洁生产推广与应用 (14)10.1 产业政策 (14)10.2 企业实践 (15)10.3 产业发展趋势 (15)第一章清洁生产概述1.1 清洁生产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和管理,减少或消除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化。
纺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纺织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领域,但同时也是一个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
为了推动纺织行业向清洁生产方向发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不同层次对纺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一、整体指标1. 能源消耗: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包括电力、燃气等。
低能耗意味着高效率和节能环保。
2. 水资源利用: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用水量、回收利用率等。
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助于减少对水源的压力。
3. 原材料使用效率:考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原材料的效率,包括原材料损耗率、废弃物利用率等。
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
4. 废弃物处理:评估企业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包括废弃物分类处理、废弃物回收利用等。
合理处理废弃物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二、生产工艺指标1.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评估企业是否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包括低排放设备、无废水排放等。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污染物排放控制:考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情况,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
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3. 有害物质使用控制:评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有害物质的使用控制情况,包括有机溶剂、重金属等。
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可以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三、产品指标1. 绿色产品比例:评估企业所生产的绿色产品比例,即符合环保要求并且具有较高性能的产品比例。
提高绿色产品比例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
2. 可再生资源利用率:考察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是否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如有机棉、竹纤维等。
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有助于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3. 产品环境标签认证:评估企业所生产产品是否获得环境标签认证,如绿色认证、能源标识等。
获得环境标签认证能够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四、社会责任指标1. 劳动条件:评估企业的劳动条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和职业安全等。
纺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引言清洁生产是指通过改进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生产方式。
纺织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耗能大、污染源多的行业,对环境的压力较大。
为了评价纺织行业清洁生产的实施情况,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改进方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清洁生产实施情况的量化衡量,能够客观反映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表现,并为企业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3.1 指标的选择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指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企业可以通过采集、记录和计算所需数据,来获取指标数值。
•典型性原则:指标必须能够代表纺织行业清洁生产的核心特征和关键环节。
•可比性原则:指标必须可以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3.2.1 确定评价维度评价维度是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主要包括技术维度、经济维度、环境维度和社会维度。
3.2.2 确定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是评价维度的具体表现,每个维度下都需要确定相应的一级指标。
技术维度: - 资源利用效率 - 清洁生产工艺应用程度 - 产品质量经济维度: - 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 - 清洁生产投资回报率 - 经济效益与环境负担的协调度环境维度: - 能耗水平 - 废水污染物排放 - 废气污染物排放 - 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处理社会维度: -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 - 治理材料及生产过程产生的风险 - 社会责任履行程度3.2.3 确定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和具体化,每一个一级指标下都需要确定相应的二级指标。
示例:一级指标:资源利用效率 - 二级指标1:能源利用效率 - 二级指标2:水资源利用效率 - 二级指标3:原材料利用率3.2.4 确定三级指标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详细描述和量化要求,为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具体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评分标准。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方案浅议摘要:本文以中山某纺织品公司的清洁生产方案为例,讨论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关键词:印染清洁生产方案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 a clean production plan of Zhongshan textile Company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dyeing and printing industry clean production plan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Keywords: printing, dyeing clean production, plan清洁生产可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滞后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污染控制模式,强调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能源转化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可以避开由于末端治理而付出的高昂费用,使可能产生的废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
纺织工业生产是我国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之一,推行清洁生产意义重大。
清洁生产中重要一环就是制定和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它是清洁生产审核通过的重要指标,本文以中山某纺织品公司的清洁生产方案为例,讨论清洁生产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1.1组织方案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纳入到公司的生产管理体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经营工作统筹协调,组织各部门力量,逐项落实。
在2011年公司已完成清洁生产方案43项,其中无低费方案37项,中高费方案6项。
1.2汇总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的成果按照“边审核、边实施无低费方案”原则,公司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已实施了37项无/低费的清洁生产方案。
表1-1无/低费方案实施效果的核定与汇总表1.3评价已实施的中/高费方案的成果1.3.1普通平车改善1、方案内容公司在现有的普通平车基础上更换伺服马达,改装成自动切线平车,方便员工操作,减少劳动强度,提升效率。
纺织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首先,纺织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
传统的纺织生产过
程中存在大量的废水、废气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通过制定清洁生产标准,可以规范生产过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其次,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纺织生产需要大量的水、
能源等资源,而传统生产方式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
制定并执行清洁生产标准,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改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再次,清洁生产标准的推行可以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传统的纺织生产存在着噪音、粉尘等工作环境污染问题,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执行清洁生产标准,可以改善生产环境,保护员工的健康,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另外,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环
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环保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企业如果能够执行清洁生产标准,生产出环保产品,将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拓展市场份额。
总的来说,纺织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员工工作环境,还可以提升企业形象,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清洁生产标准的落实,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附件一: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目录前言 (1)1.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2)2.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2)3.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分值 (5)4. 印染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8)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8)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9)4.3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9)4.4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10)5. 指标解释 (11)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印染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特制定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印染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主要依据,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和东华大学负责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适用于印染行业生产企业2.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要求两大部分。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有代表性,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定性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HJ/T185-2006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技术要求 (1)4.1 指标分级 (1)4.2 指标要求 (1)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4)6 标准的实施 (6)附录A (7)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棉印染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可用于纺织行业(棉印染)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
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至五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类。
考虑到纺织行业棉印染企业的特点,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纺织环境保护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7月3日批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行业(棉印染)生产企业(含棉、棉混纺及交织产品)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BZ 3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纺织品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Oko-Tex Standard 100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3.1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