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格式:doc
- 大小:491.00 KB
- 文档页数:3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以及能够熟练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混合运算,他们可能存在对运算顺序的混淆和对运算规则的不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练习题和测试题。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5小时后,因故障停下修理了15分钟,然后继续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问汽车共行驶了多少公里?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他们总结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一些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巩固他们所学的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混合运算的更复杂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知道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
2.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3.能运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学习重难点】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学习过程】一、要点预习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先算 ,再算 ,然后算 。
如有 ,先进行 里的运算。
二、课前热身1.计算:|3|22-+-=______________。
2.计算:(-3)-(-4)= ,(-2)3-(-2)2= 。
3.计算:1÷(-1)+0÷4= 。
4.计算:2432-⨯= 。
三、讲练互动【例1】下列计算错在哪里?应如何改正?(1)26422060203-÷=÷=; (2) 23113(1)(2)186244---=-=-。
【变式训练】1.小燕做了下列三道计算:①112020;33-⨯=⨯=②23236()669453232÷-=÷-÷=-=;③232(3)42723;---=-=- 其中正确的有( )A .0道B .1道C .2道D .3道【绿色通道】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要把握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若是同级运算, 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例2】计算:(1)3216()(2)32-⨯---; (2)23121131(2)2233⎡⎤⎛⎫⨯⨯---⨯--⎢⎥ ⎪⎝⎭⎢⎥⎣⎦。
【变式训练】2.计算:(1)234113()2()32⨯--÷-; (2)21[1(10.5)][2(3)]3--⨯⨯--。
【例3】一圆形花坛的半径是8m , 中间两个雕塑的底面是边长为1.5m 的正方形, 其余部分种花。
求该花坛的实际种花面积(保留π)。
【变式训练】3.在股票交易中买、卖一次各需交千分之八的各种费用。
某投资者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入北京城建这只股票1000股,当该股票涨到13元时全部卖出,问该投资者实际盈利多少元?分析:该人进行了两次交易, 必须交纳两次费用。
姓 名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 学 第 次课 2课时 课 题 《第二章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 学 目 标 1. 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2. 熟练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计算重 点 难 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与运算律的综合运用 教 学 过 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五种基本运算中的多种运算叫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为: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同时注意运算律的灵活运用。
2. 有理数运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混合运算中要注意运算顺序,在能使用简便算法的情况下使用简便算法在含有绝对值的计算中,一定要先去绝对值号,注意别把绝对号当做括号【例1】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18-6)1-2-(612=⨯=⨯--B. 32)434(24342=⨯÷=⨯÷ C. 0101)1()1(9998==-+- D. 144)34-(3422=⨯=⨯-【例2】若“*”是一种新的运算符号,且规定b b a b a +=*,则)2(2-*=_________. 【例3】计算:(1)211÷(-0.5)2-312×(-3)3 (2)(-1)2021-[1-(1-0.5×43)] 解:原式= 原式=(3)-1-{(-3)3-[3+32×(-121)]÷(-2)} (4)(-5)-(-5)×101÷101×(-5)【例4】计算:(1)-33×(-5)+16÷(-2)3-|-4×5|+(85-0.625)2 解:原式=(2)(-5)-(-5)×101÷101×(-5) 解:原式=(3) (-1)-(-521)×114+(-8)÷[(-3)+5] 解:原式=【同步训练】1. 设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d 是倒数等于本身的有理数,则a+b+c+d 的值为( )A. 0B. 1C. 0或1D. 0或-12. 有理数(-1)2,(-1)3,-12,|-1|,-(-1),-1-1中,运算结果等于1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3. 设A ,B 为任意两个有理数,令B A B A B A ++⋅=⊕,例如323232++⨯=⊕,则()=-⊕24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知道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2、 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3、 能运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例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有理数混合运算规律。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同学们我们应该玩过有一种“24”点的扑克游戏吧。
它的游戏规则是:任抽4张牌,列算式计算,结果为“24”者获胜。
例如(教师拿一副牌任抽4张,若算不出则重新抽牌,直到能算出为止)梅花3,方块4,红桃5,方块2,列出算式:(5-2+3)×4请问: ①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运算。
②整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如何。
现在我们已经把数扩充到了有理数,那有理数的运算顺序于如何呢?如:3+50÷22×(-15)-1 ①问:这个算式中有几种运算?(引出有理数混合运算概念)②如何计算这个式子的结果?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板书:§2.6有理数混合运算)。
二、新课讲授整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得出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在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
例1计算:(1)(-6)2×(23- 12)-23; (2)56÷23- 13×(-6)2+32 解:(1)(-6)2×(23-12)-23=36×16-8=6-8=-2。
(2)56÷23-13×(-6)2+32=56×32-13×36+9。
=54-12+9=-74(教师分析后,板书解题过程,学生口述解题顺序)例2.半径是10cm ,高为30cm 的圆柱形水桶中装满水,小明先将桶中的水倒满2个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6cm 的圆柱形杯子,再把剩下的水倒入长,宽,高分别为40cm ,30cm 和20cm 的长方体容器内,长方体容器内水的高度大约是多少?( Л取3容器厚度不算)1、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得出解题思路。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以及它们的组合。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四种基本运算。
但是对于混合运算,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检查和纠正错误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PPT,展示混合运算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练习本,让学生做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混合运算题目,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计算2+3×4-5的结果。
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讲解答案的得出过程。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混合运算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题目特点,引导他们发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对于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PPT上的练习题进行自我检测,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答一些混合运算的综合性题目,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的第六节课——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有理数知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有理数运算学习要求最终落实的关键。
通过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并按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还可以加深对有理数的各运算的认识,起到复习全章的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数式运算、解方程、函数等有关内容,乃至整个初中代数奠定坚实的运算基础。
同时,通过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小学四则混合运算的推广,这为研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浙教版第一章主要将数扩充到了有理数,第二章主要研究有理数的运算,学生对负数的参与运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绝对值运算时与小学四则混合运算基本一致,陌生的是负号与减号之间的关系如何恰当地处理,再加上乘方运算后,学生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理解、运算顺序和优算策略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三、目标分析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2.会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3.会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四、重难点分析重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难点:例2问题情境较为复杂,计算步骤较多,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五、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探究新知请用加、减、乘、除中的若干种运算(可用括号)将以下4个自然数列成一个算式,使得计算结果为24.(2,3,4,6)请用加、减、乘、除和乘方中的若干种运算(可用括号)将以下4个有理数列成一个算式,使得计算结果为24.(指数和底数都需不重复地从这4个数中选择)(2,3,-3,5)一般地,有理数混合运算有以下顺序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设计意图:采用学生熟悉的“自然数版本24点游戏”进行引入,明线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点了题,暗线是回顾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法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了铺垫,抛出“有理数版本24点游戏”,瞬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有理数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时,积累了一定的运算顺序经验,所以能都尝试写出几个算式。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则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但是对于混合运算,他们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难点:如何运用混合运算的规则进行实际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然后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这些规则进行实际的计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混合运算的例子。
2.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例如,计算2 + 3 × 4 ÷ 2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进行计算。
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则进行计算。
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操作。
给出一些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指导和纠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老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法则,能正确进行混合运算,并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有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具备一定的运算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运算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参差不齐,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则。
2.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归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有一定难度的有理数混合运算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黑板、粉笔等,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有理数混合运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尝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