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设计六大失误汇编
- 格式:docx
- 大小:804.50 KB
- 文档页数:7
建筑设计常犯的错误建筑设计常犯的错误1.消防电梯机房与其它机房之间隔墙上门洞未设甲级防火门。
2.地下车库出入口处的防火分区墙上未设甲级防火门,并用人防门代替甲级防火门。
(z3.4.5.)6.7.8.9.10.11.12.。
13.卧室、厨房上层为卫生间时,未采取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14.玻璃面积大于1.5平方米,要在门窗说明中说明采用安全玻璃。
15.厨房窗开口的上方应设置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应满足《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第3.3.11条的规定。
(餐厅)17.楼梯净宽是指外墙外到扶手中心的宽度,高层中不能小于1200mm。
18.高层建筑疏散门保证净宽900,所以门洞至少要有1050宽度。
(因为门框占150).厨房的上方不应设置洗手间(复式住宅除外)另外再继续加以下内容,这些都是审图公司归纳的,希望大家能好好理解。
1.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的未设消防车道。
2.位于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消防车道未用防火墙分隔。
3.4.5.6.7.8.9.1011.1213.14.单元相邻两户之间的窗间墙宽充不足2米。
15.连体的高层塔式住宅(或称单元式住宅)既未设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也未从第10层起在相邻连通阳台或凹廊。
16.设备用房的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
17.疏散楼梯间的前室布置了其他小房间且将门开向前室。
18.与地下室相通的疏散楼梯下到一层时未做设门分隔等措施。
1.12层住宅仅设一部电梯2.裙房的疏散楼梯下一层时未能直接通向室外,而是通过非扩大前室的营业厅后才3.4.5.67.8.91011.12.1.不仅是电梯,所有的设备设计院都不能把厂家名字写在上面,大家可以看设计勘察管理法规则,罚款达到30万元,这条没错!!!再说句,没错!!!2.设备用房门不能直接开向梯间,见高规:6.2.5.1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和本规范第6.1.3条规定的户门外,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某地产车库设计缺陷分析总结引言某地产车库设计缺陷对于住宅楼的居民和车主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个好的车库设计能够提供方便的停车环境和良好的车辆保护,然而,如果车库设计存在缺陷,将会给居民和车主带来很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因此,本文将对某地产车库设计中的缺陷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提供改善车库设计的参考和建议。
车库入口设计缺陷首先,某地产车库设计存在入口设计缺陷,这给车主带来了很多不便。
主要问题包括:1.入口通道狭窄:车库入口通道设计狭窄,无法容纳大型车辆的进出,导致车辆在进出车库时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增加了停车的难度和时间。
2.入口斜坡不合理:车库入口的斜坡设计不合理,存在较大的坡度差,导致车辆在进入或离开车库时容易刮擦底部。
同时,车辆在上下斜坡时需要注意安全,给车主带来了额外的风险和困扰。
为改善上述问题,建议在车库入口设计时考虑以下措施:•扩宽入口通道,确保能容纳大型车辆的进出。
•确保入口斜坡设计合理,坡度适宜,减少刮擦底部的风险。
车位布局缺陷其次,某地产车库车位布局存在缺陷,给车主和居民带来不便。
主要问题包括:1.车位间距过小:车位间距过小,导致车辆进入和离开车位时非常困难,车辆与车辆之间容易出现相互挤压和刮擦的情况。
2.车位标识不清晰:车位标识不清晰,车主难以准确找到自己的停车位,给停车过程带来很多麻烦,并且也给其他车主带来不便。
为改善上述问题,建议在车库车位布局时考虑以下措施:•增加车位间距,确保车辆进入和离开车位时有足够的空间。
•明确车位标识,确保车主能够准确找到自己的停车位。
照明和安全设施缺陷另外,某地产车库的照明和安全设施存在缺陷,给车主和居民的安全带来隐患。
主要问题包括:1.照明不足:车库照明不足,特别是在夜间停车时会给车主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2.安全设施不完善:车库的监控和报警设施不完善,无法及时监测和防止非法进入和车辆损坏的情况。
为改善上述问题,建议在车库照明和安全设施方面采取以下措施:•提供充足的照明设施,确保车库在任何时间都能够提供良好的照明。
地产专家总结:1.消防电梯机房与其它机房之间隔墙上门洞未设甲级防火门。
2.地下车库出入口处的防火分区墙上未设甲级防火门,并用人防门代替甲级防火门。
3.地下车库出入封闭楼梯间门未设置乙级防火门。
4.汽车坡道出入口处未设防火卷帘。
5.地下室设喷淋系统后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仍超过1000平方米。
(非车库用房)6.地下自行车库防火分区面积超过500平方米。
7.柴油发电机房与储油间之间未设甲级防火门,且未采取防止油流散的措施。
(以上原因是对规范规定采用甲、乙、丙级防火门的条文内容不够熟悉)8.设备用房门不应直接开向楼梯间。
9.防火门开启方向朝向变形缝。
10.楼梯电梯间合用前室外窗开启面积小于3.0平方米,不满足高规。
11.复式楼梯及公共楼梯的护栏采用横栏杆;教学楼梯、阳台、平台、低窗所选栏杆形式易攀爬,不符合规范要求。
12.对特殊建筑物规范的条文内容不熟悉,设计执行不到位(如体育建筑等)。
13.卧室、厨房上层为卫生间时,未采取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14.玻璃面积大于1.5平方米,要在门窗说明中说明采用安全玻璃。
15.厨房窗开口的上方应设置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应满足《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第3.3.11条的规定。
(餐厅) 。
16.楼梯净宽是指外墙外到扶手中心的宽度,高层中不能小于1200mm。
17.高层建筑疏散门保证净宽900,所以门洞至少要有1050宽度(因为门框占150)。
厨房的上方不应设置洗手间(复式住宅除外)。
审图公司归纳建筑设计部分:1.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的未设消防车道。
2.位于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消防车道未用防火墙分隔。
3.地下室内安全疏散最大距离超过60米。
4.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室内安全疏散距离越过20米。
5.安全疏散出口穿过其他房间方能到达。
6.安全疏散门采用了弹簧门、卷帘门。
7.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未设甲级防火门。
8.两个安全出口间的距离不足5米。
9.六层教学楼采用了开敞楼梯(应为封闭楼梯)。
地下车库设计六大失误汇编(万科总结)在审图过程中发现,地下车库设计无论是建筑还是结构专业,均存在设计失误或设计不当等问题,主要为“车库设计不合理(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入口、车库排水)、层高设置不当、坡道计算失误、以及楼面及顶板与梁设计失误”等等。
这些问题往往是在施工图出图后才发现,且有的项目基础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大,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明确一些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避免日后类同问题的重复发生。
对各类问题,详细分析如下:1、车道宽度问题描述:主车道宽度设置不合理,尺寸偏大,人为增加车库面积(个别项目,双车道宽度宽达8米,单车道宽达5米;而国家规范双车道仅为5.5米、单车道为3米;由于车道宽度过宽,导致每个停车位面积高达60平米;一般情况下,地下车库每个停车位面积为27~35平米,设人防地下车库也仅为为40平米/每车位)。
产生原因:对国家规范有关各类车道宽度的规定不熟悉或理解不够。
解决措施:应熟悉掌国家规范的相关数据要求,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车道(含出口)宽度。
各种车道(出口)最小宽度详下表:2、车库出入口设计不当问题描述:能设一个单车道出口设成双车道出口;或能设两个“单车道”出口设成两个“双车道”出入口,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产生原因:对车库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出入口的设置要求,理解不当。
解决措施: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合理的出入口数量及宽度。
国家对出入口数量及宽度的基本要求,详下表:3、转弯半径设计不当问题描述:误将国家规定的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6米,理解为是车道的最小内径,导致车道的内径过大,相应的增加车库面积。
(注: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与车道内径的关系详下图所示。
解决措施: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4.4.10条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车库汽车环行道的最小内径:一般取3.9~4.2米即可。
住宅建筑地下车库项目设计的常见问题及改进住宅建筑地下车库是现代城市中常见的建筑项目,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人口的增加,车辆数量也不断增加,给城市的停车问题带来了严重挑战。
设计合理的地下车库对于住宅建筑来说至关重要。
在实际的项目中,地下车库的设计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其使用效果和功能。
本文将探讨一下关于住宅建筑地下车库项目设计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案。
问题一:通行道宽度不够在地下车库的设计中,通行道的宽度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一般来说,车道的宽度应该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和转弯,同时还要考虑到通行道上的人员和其他设备的安全。
一些地下车库项目中,车道宽度常常设计得过窄,导致车辆之间无法正常通行,容易发生碰撞或者堵塞现象。
设计者在规划地下车库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车辆的通行需求,合理确定通行道的宽度,并在设计中留出足够的空间给车辆和行人通行。
改进方案:在设计地下车库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规划通行道的宽度,考虑到车辆类型和使用频率,合理确定通行道的宽度。
可以通过增加转弯区域和设置合理的标线来引导车辆通行,从而提高地下车库的通行效率。
问题二:通风和排气不畅地下车库通常会因为空间封闭和车辆尾气的排放而导致通风和排气不畅的问题。
如果地下车库的通风和排气系统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车库内空气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到周边的住户。
而且,通风和排气不畅还容易导致车库内的潮湿和霉菌滋生,影响车库和车辆的使用寿命。
改进方案:在设计地下车库时,必须考虑到通风和排气系统的设计,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气口,以及选用合适的通风设备来保证车库内部空气的流通和净化。
还可以结合植物和绿化设计来改善车库内的空气质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问题三:照明和安全设施不完善地下车库的照明和安全设施是保证车库正常使用和安全的关键要素。
在一些地下车库项目中,照明设备和安全设施的设置常常不够完善,导致车库内部光线不足,安全隐患较多,给车辆的停放和人员的行走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建筑设计常犯的错误建筑设计常犯的错误1.消防电梯机房与其它机房之间隔墙上门洞未设甲级防火门。
2.地下车库出入口处的防火分区墙上未设甲级防火门,并用人防门代替甲级防火门。
3.地下车库出入封闭楼梯间门未设置乙级防火门。
4.汽车坡道出入口处未设防火卷帘。
5.地下室设喷淋系统后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仍超过1000平方米。
(非车库用房)6.地下自行车库防火分区面积超过500平方米7.柴油发电机房与储油间之间未设甲级防火门,且未采取防止油流散的措施。
(以上原因是对规范规定采用甲、乙、丙级防火门的条文内容不够熟悉)8.设备用房门不应直接开向楼梯间。
9.防火门开启方向朝向变形缝。
10.楼梯电梯间合用前室外窗开启面积小于3.0平方米,不满足高规。
11.复式楼梯及公共楼梯的护栏采用横栏杆;教学楼梯、阳台、平台、低窗所选栏杆形式易攀爬,不符合规范要求。
12.对特殊建筑物规范的条文内容不熟悉,设计执行不到位(如体育建筑等)。
13.卧室、厨房上层为卫生间时,未采取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14.玻璃面积大于1.5平方米,要在门窗说明中说明采用安全玻璃。
15.厨房窗开口的上方应设置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应满足《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第3.3.11条的规定。
(餐厅)15.17.楼梯净宽是指外墙外到扶手中心的宽度,高层中不能小于1200mm。
18.高层建筑疏散门保证净宽900,所以门洞至少要有1050宽度。
(因为门框占150).厨房的上方不应设置洗手间(复式住宅除外)审图常犯的错误1.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的未设消防车道。
2.位于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消防车道未用防火墙分隔。
3.地下室内安全疏散最大距离超过60米。
4.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室内安全疏散距离越过20米。
5.安全疏散出口穿过其他房间方能到达。
6.安全疏散门采用了弹簧门、卷帘门。
7.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未设甲级防火门。
8.两个安全出口间的距离不足5米。
9.六层教学楼采用了开敞楼梯(应为封闭楼梯)。
地下车库设计六大失误汇编万科总结一、引言地下车库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
万科集团在多年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地下车库设计经验,同时也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设计失误。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些失误,为未来的地下车库设计提供参考和警示。
二、设计失误汇编失误一:规划布局不合理问题描述:地下车库的规划布局未能充分考虑车辆流线、停车效率和行人安全。
万科总结:在设计初期,应充分调研周边交通状况,合理规划车库入口、出口和内部流线,确保车辆顺畅通行和安全停放。
失误二:结构设计不安全问题描述:地下车库的结构设计未能满足安全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万科总结:结构设计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范,进行充分的结构计算和安全评估,确保车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失误三:排水系统设计不足问题描述: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雨水倒灌或积水问题。
万科总结:应根据地区气候特点和地形条件,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车库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排水畅通。
失误四:通风照明设计不足问题描述:地下车库通风和照明设计不足,影响使用体验和安全。
万科总结:通风和照明设计应满足车库的使用需求,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并考虑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的可能性。
失误五:智能化系统设计落后问题描述:智能化系统设计未能跟上现代技术发展的步伐,功能单一。
万科总结:应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如车牌识别、车位引导、智能监控等,提高车库的管理效率和使用便捷性。
失误六:环境美化和人性化设计缺失问题描述:地下车库环境单调,缺乏人性化设计,影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
万科总结:在设计中应注重环境美化和人性化设计,如设置休息区、绿化景观等,提升车库的整体品质。
三、改进措施加强前期规划措施:在设计前期,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合理规划车库布局。
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措施: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设计规范进行结构设计,确保安全。
优化排水系统设计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提高排水效率。
[转] 万科地下车库设计缺陷总结与分析二季度出图的“东海岸3A、3B,广州蓝山、第五园、万科城8C”等几个项目均有设地下或架空车库,在审图过程中发现,地下车库设计无论是建筑还是结构专业,均存在设计失误或设计不当等问题,主要为“车库设计不合理(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入口、车库排水)、层高设置不当、坡道计算失误、以及楼面及顶板与梁设计失误”等等。
这些问题往往是在施工图出图后才发现,且有的项目基础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大,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明确一些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避免日后类同问题的重复发生。
对各类问题,详细分析如下:1、车道宽度问题描述:主车道宽度设置不合理,尺寸偏大,人为增加车库面积(个别项目,双车道宽度宽达8米,单车道宽达5米;而国家规范双车道仅为5.5米、单车道为3米;由于车道宽度过宽,导致每个停车位面积高达60平米;一般情况下,地下车库每个停车位面积为27~35平米,设人防地下车库也仅为为40平米/每车位)。
产生原因:对国家规范有关各类车道宽度的规定不熟悉或理解不够。
解决措施:应熟悉掌国家规范的相关数据要求,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车道(含出口)宽度。
各种车道(出口)最小宽度详下表:2、车库出入口设计不当问题描述:能设一个单车道出口设成双车道出口;或能设两个“单车道”出口设成两个“双车道”出入口,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产生原因:对车库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出入口的设置要求,理解不当。
解决措施: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合理的出入口数量及宽度。
国家对出入口数量及宽度的基本要求,详下表:3、转弯半径设计不当问题描述:误将国家规定的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6米,理解为是车道的最小内径,导致车道的内径过大,相应的增加车库面积。
(注: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与车道内径的关系详下图所示。
建筑设计常犯的错误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建筑设计常犯的错误1.消防电梯机房与其它机房之间隔墙上门洞未设甲级防火门。
2.地下车库出入口处的防火分区墙上未设甲级防火门,并用人防门代替甲级防火门。
3.地下车库出入封闭楼梯间门未设置乙级防火门。
4.汽车坡道出入口处未设防火卷帘。
5.地下室设喷淋系统后一个防火分区面积仍超过1000平方米。
(非车库用房)6.地下自行车库防火分区面积超过500平方米7.柴油发电机房与储油间之间未设甲级防火门,且未采取防止油流散的措施。
(对规范规定采用甲、乙、丙级防火门的条文内容不够熟悉)8.设备用房门不应直接开向楼梯间。
9.防火门开启方向朝向变形缝。
10.楼梯电梯间合用前室外窗开启面积小于3.0平方米,不满足高规。
11.复式楼梯及公共楼梯的护栏采用横栏杆;教学楼梯、阳台、平台、低窗所选栏杆形式易攀爬,不符合规范要求。
12.对特殊建筑物规范的条文内容不熟悉,设计执行不到位(如体育建筑等)。
13.卧室、厨房上层为卫生间时,未采取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14.玻璃面积大于1.5平方米,要在门窗说明中说明采用安全玻璃。
15.厨房窗开口的上方应设置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应满足《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第3.3.11条的规定。
(餐厅)17.楼梯净宽是指外墙外到扶手中心的宽度,高层中不能小于1200mm。
18.高层建筑疏散门保证净宽900,所以门洞至少要有1050宽度。
(因为门框占150).厨房的上方不应设置洗手间(复式住宅除外)另外再继续加以下内容,这些都是审图公司归纳的。
1.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的未设消防车道。
2.位于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消防车道未用防火墙分隔。
3.地下室内安全疏散最大距离超过60米。
4.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室内安全疏散距离越过20米。
5.安全疏散出口穿过其他房间方能到达。
6.安全疏散门采用了弹簧门、卷帘门。
住宅建筑地下车库项目设计的常见问题及改进住宅建筑地下车库项目设计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然而在地下车库项目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车库通风不良、安全隐患、停车位规划不合理等,这些问题给人们的停车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有必要对地下车库项目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为地下车库项目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通风不良地下车库的通风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
由于地下空间封闭且没有自然通风,很容易造成车库内空气污浊、潮湿、缺氧等问题,给车主的停车生活带来了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者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可以考虑引入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通过设计合理的天窗和通风口,使新鲜空气能够进入车库,同时将车库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提高车库的通风效果;可以采用人工通风设备,如安装抽风机、排气扇等设备,通过机械通风方式,改善车库内的空气质量,并且保证车库内空气流通,确保车主的停车生活环境舒适健康。
二、安全隐患地下车库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消防、紧急逃生、防盗等方面。
设计者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安全隐患,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在车库内应该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栓、消防喷淋系统等,确保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车库内的人员可以及时得到救援;在车库的出入口、通道、楼梯等部位应该设置紧急逃生设施,如应急照明、紧急报警按钮等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车库内的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逃离现场;在车库的设计中应该考虑防盗措施,如安装监控摄像头、设置安全报警系统等设备,提高车库的安全性,防止车辆和财产遭到损害。
三、停车位规划不合理在地下车库的设计过程中,停车位的规划常常会出现不合理现象,如停车位间距太小、通道太窄、转弯半径不合理等问题,给车主的停车使用带来了困扰。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设计者们需要在规划停车位时充分考虑停车位的大小、间距、通道的宽度以及转弯的半径等要素,确保车位的规划合理、使用方便。
在审图过程中发现,地下车库设计无论是建筑还是结构专业,均存在设计失误或设计不当等问题,主要为“车库设计不合理(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入口、车库排水)、层高设置不当、坡道计算失误、以及楼面及顶板与梁设计失误”等等。
这些问题往往是在施工图出图后才发现,且有的项目基础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大,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明确一些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避免日后类同问题的重复发生。
对各类问题,详细分析如下:
1、车道宽度
问题描述:主车道宽度设置不合理,尺寸偏大,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个别项目,双车道宽度宽达8米,单车道宽达5米;而国家规范双车道仅为5.5米、单车道为3米;由于车道宽度过宽,导致每个停车位面积高达60平米;一般情况下,地下车库每个停车位面积为27~35平米,设人防地下车库也仅为为40平米/每车位)。
产生原因:对国家规范有关各类车道宽度的规定不熟悉或理解不够。
解决措施:应熟悉掌国家规范的相关数据要求,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车道(含出口)宽度
各种车道(出口)最小宽度详下表:
2、车库出入口设计不当
问题描述:能设一个单车道出口设成双车道出口;或能设两个“单车道”出口设成两个“双车道”出入口,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产生原因:对车库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出入口的设置要求,理解不当。
解决措施: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合理的出入口数量及宽度。
国家对出入口数量及宽度的基本要求,详下表:
3、转弯半径设计不当
问题描述:误将国家规定的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6米,理解为是车道的最小内径,导致车道的内径过大,相应的增加车库面积。
(注: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与车道内径的关系详下图所示。
解决措施: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4.4.10条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车库汽车环行道的最小内径:一般取3.9~4.2米即可。
此数据要牢记。
4、车库排水设计失误
问题描述:地下车库,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开敞式集中停车库未考虑明沟排水;个别项目,由室外进入室内的坡道起始点和结束端,未设排水明沟。
产生原因:一是有的项目地下车库底层层高未考虑250(最薄处)~350厚的滤水层的厚度,导致地下室层高不够不能设滤水层及排水明沟。
二是对明沟设置原则,不是很明确,从而遗漏。
解决措施:在进行集中车库设计时,明沟的设置应应遵循如下原则:
5、车库坡道设计失误
坡道设计问题主要有二:
问题一:当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的上下端未设缓坡使坡道设计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导致设计变更较大。
解决措施:在计算坡道坡度时,一定预选考虑缓坡要求。
缓坡的具体规定详下图所示:
问题二:个别项目,坡道设计宽度过大,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解决措施:应熟悉掌国家规范的相关数据要求,在方案设计时,选择合理的坡道宽度。
各类坡道宽度具体规定详下表:
另外,请悉知一般坡道的结构参数:
6、车库结构“楼面、顶板与梁”设计失误
在审图过程中,发现设计院结构专业设计不够精细,一些参数选取较大,梁板厚度以及梁高均较大,人为的增加成本。
因此,今后为避免类同问题发生,应向设计院明确一些基本的设计要求。
为了降低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减少无效成本数额,大家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尽量避免以上几点错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还有其他要补充的,欢迎大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