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人大代表“说了不白说”
- 格式:pdf
- 大小:131.56 KB
- 文档页数:2
人大代表的言论自由与免责作者:孙莹陈雨梦来源:《人大研究》2018年第07期现行法律规定言论免责权有其重要的法律渊源,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存在不足,如何填补法律漏洞,明确言论免责权界限范围,进一步推进该项制度更适合现今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是我们需要继续进行探索的地方。
一、问题的提出每逢“两会”召开之时,人们除了关注“两会”的议程和议题,还关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建议和发言,民间甚至会自发按照代表委员的发言积极度制作排名榜,评选提案大王,并且摘录代表、委员的发言。
一个有趣的衍生品,就是代表委员“雷人语录”。
民间自发摘取“雷人语录”评价代表委员的建言,这个现象其实表明了公民对人大制度的重视,对人大代表的期待,期待其更多更好地为民代言,望之深,责之切。
“雷人语录”和履职排行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鞭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用心负责审慎地对待其提案建议的权力。
通常“雷人语录”是公众发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违背常识的,不负责任的言论。
这样的言论作为代表建议、议案提出,如果对政策制定产生影响就是有害的,如果没有影响也是无谓的浪费。
不仅是这些民间自发的评判,在全国和地方“两会”召开期间,媒体舆论也会实时公布和评论代表的建议议案和发言。
从另一个角度看,上述的舆论和民间监督有时会矫枉过正,影响代表委员发言的积极性,对提议案建议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失去自主度和独立性。
例如,2011年的深圳“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的建议被媒体报道后引来公众批判指责,提出该建议的人大代表当天就撤回了这份建议[1]。
同年的深圳“两会”还有一个事件就是马化腾领衔提出的议案涉及腾讯和360之争,马化腾也因而受到舆论抨击。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还因之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马领衔提出的议案是20多名人大代表的集体行为,并非马的个人行为[2]。
公众关注代表发言、履职这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一方面,我们拒绝“沉睡代表”“哑巴代表”,期许人大代表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代议监督立法等职能,另一方面,我们也期待代表是正确有效地履职,而不是不负责任地敷衍了事。
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增强人大监督实效——在人大工作交流汇报会上的发言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某地某单位的人大代表,在此向大家汇报我近几年来的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
作为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履职尽责,是我的职责所在。
近几年来,我积极参与人大工作,带着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努力增强人大监督的实效,为民众争取利益、促进社会发展作出了努力和贡献。
首先,我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深入了解和反映民生诉求。
每年两会期间,我积极参与人大代表会议和委员会的工作,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广泛收集社会民生信息。
同时,我与基层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广泛进行调研,走访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村民,倾听民众的心声,了解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通过这些工作,我得到了很多有用的反馈和建议,为人大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其次,我积极在人大会议上发言,争取民众权益。
每次人大会议上,我都认真准备发言的材料和论据,针对关键问题提出我个人的见解和建议。
我的发言主要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如教育、医疗、环保、就业等。
通过在人大会议上发言,不仅可以为民众争取利益,也可以提醒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重视和解决问题,有效推动了民生事务的改善。
第三,我积极参与人大监督工作,推动政府部门履职尽责。
作为人大代表,我参加了多次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密切关注政府工作的进展和问题。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了专题调研和实地考察活动,通过了解实际情况,帮助政府部门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此外,我还加强与政府官员和部门负责人的沟通,及时向他们反映民众的诉求和问题,推动政府部门更好地履职尽责,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第四,我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工作,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近几年来,我所在的地方持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法律法规不完善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因此,我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工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地方立法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并为地方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代表们都会提出大量的议案建议。
这些议案建议,都是代表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调研、精心准备形成的,集中反映了社情民意,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的一项神圣职责,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写照。
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编写的《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故事》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主持编写并作序。
在系统梳理十三届全国人大以来的代表议案建议的基础上,这本书选取其中的100件,以讲故事的方式原汁原味地呈现代表议案建议的提出、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
这些故事是代表坚持人民至上、回应人民期待、依法履职的鲜活例证。
既为人大代表相互学习交流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也为广大读者认识和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和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一个视角。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既有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根本性、长远性、全局性问题的聚焦关注,也有对农民工、快递小哥、未成年人、乡村医生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既有代表立足本职工作长期以来的研究和思考,也有代表不负群众嘱托持续走访调研的成果。
党永富代表累计治理2000多万亩污染农田,提出了关于完善土壤污染损害司法鉴定的建议,以更好地维护农民权益;袁建良代表调研超过60次,行程近3万公里,提出关于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等一系列建议,推动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民主不仅体现在严密的制度设计上,更体现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细节中,更体现在一个个春风化雨充满温度的故事里。
何健忠代表30多年来义务帮助群众超过5万人次,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活雷锋”;虽然肢体残疾,孙建博代表凭着“千难万难,相信党依靠党就不难”的坚定信念,坐着轮椅蹚出国有林场改革新路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勾勒出代表的履职足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诠释。
人代会期间代表采访发言稿尊敬的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在这里,我有幸代表某某地区的代表团,向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观点和看法。
我想用这次机会来讨论一些重要的议题,特别是与我们地区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利益息息相关的议题,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以及更多的关注。
首先,我想谈一下关于我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的一些情况。
近年来,我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这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环境污染严重、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大环保投入等等。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这其中有很多工作是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也需要其他地区的借鉴和协助。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这些改革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我想谈一下关于民生改善方面的一些问题。
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也是我们政府的责任所在。
我们地方政府一直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推进各项民生改善工作。
我们加大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推进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还有很多方面任重道远。
特别是一些老龄化地区、贫困地区的民生问题比较突出,需要我们加倍努力,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最后,我想借这个机会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希望能够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合作,共同推进各项改革和工作。
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特别是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环保工作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让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2023年人大代表联络站民情沟通会上的讲话尊敬的主席、代表们:大家好!我是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天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近期的民情沟通情况。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我们代表联络站一直在通过多种方式尽可能地了解民意和诉求,将其反映给人大代表、政府和社区。
首先,我想说的是,就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民生问题是广大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收入、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困扰仍然存在,许多人抱怨生活压力和不公正现象的加剧。
我们需要关注这些问题,设法在政策层面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其次,环保和健康问题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两大议题。
城市污染、化工污染和土地污染等环境问题仍然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威胁。
为了提高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需要在环境保护和卫生方面加大投入和力度。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对于外来人口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更加适合的政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外来人口来到城市谋求发展,但这也引发了问题,例如城市安全、城市管控、城市规划等方面。
因此,政府和地方应该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同时注重平衡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总之,我们代表联络站将继续关注这些议题,并将多方面合理建议整合后向政府和人大代表提出。
我们相信,社会各界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近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科技革命、信息技术等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以及困惑。
这些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民生问题。
收入、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困扰在居民中普遍存在。
许多人抱怨生活负担和不公正现象的加剧。
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在政策层面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为居民们解决实际问题。
推动人大代表建议真正落实落地1. 引言1.1 人大代表建议的重要性人大代表建议的重要性在于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的代表,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诉求,拥有表达意见、提出建议的权利。
他们通过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可以反映社会民意,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人大代表建议还具有调动政府工作积极性和改善民生的作用。
通过人大代表建议,可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政策建议和改进方案,推动政府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优化政策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人大代表建议还有助于促进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通过人大代表建议,政府可以更加及时地了解人民的诉求和意见,为人民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责任感。
人大代表建议的重要性在于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只有增强人大代表建议的实效性和落地情况,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1.2 建议落实落地的困难性人大代表建议作为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其具有重要性无需置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大代表建议的落实落地却面临着重重困难。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大代表建议的审查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代表履职时间有限、议案数量巨大等原因,很多代表提出的建议没有得到及时审查和答复,导致建议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和落实。
人大代表建议的实效性不高。
一些代表提出的建议缺乏具体可行性和前瞻性,缺乏切实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造成建议无法有效落实,只停留在纸面上。
人大代表建议缺乏监督和评估机制。
缺乏对代表建议履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和评估,导致代表建议的落实无法得到有效监督和推动,造成建议落实的困难。
要推动人大代表建议真正落实落地,必须克服这些困难,加强审查机制、提高实效性、加强监督和评估、强化宣传和推广、加强社会参与等都是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只有这样,人大代表建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