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系统改装(2)-电子节气门增强器
- 格式:ppt
- 大小:4.22 MB
- 文档页数:25
发动机电子节气门的控制原理一、前言节气门的作用是控制发动机的进气流量,决定发动机的运行工况。
驾驶员通过操作加速踏板来操纵节气门开度。
加速踏板和节气门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
传统油门采用刚性连接,即通过拉杆或拉索传动连接加速踏板和节气门的机械连接方式, 因此节气门开度完全取决于加速踏板的位置,即驾驶员的操作意图,但从动力性和经济性角度来看,发动机并不总是完全处于最佳运行工况,而且驾驶员的误操作也给安全性带来隐患。
在混合动力车中,由于发动机和电池组成多能源动力系统,刚性连接方式不能实现各动力源之间的能量分配管理,因此,它必将被柔性连接方式所取代。
柔性连接方式取消了传统的机械连接,通过电控单元控制节气门快速精确地定位,因此又称为电子节气门。
它的优点在于能根据驾驶员的需求愿望以及整车各种行驶状况确定节气门的最佳开度,保证车辆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并具有牵引力控制、巡航控制等控制功能,提高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本文通过阐述电子节气门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和发展现状,使读者对电子节气门有深入的理解。
二、电子节气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一)电子节气门系统的基本结构电子节气门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1.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由两个无触点线性电位器传感器组成,在同一基准电压下工作,基准电压由ECU提供。
随着加速踏板位置的改变,电位器阻值也发生线性的变化,由此产生反应加速踏板下踏量大小和变化速率的电压信号输入ECU。
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踏板位置传感器类似,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也是由两个无触点线性电位器传感器组成,且由ECU提供相同的基准电压。
当节气门位置发生变化时,电位器阻值也随之线性地改变,由此产生相应的电压信号输入ECU,该电压信号反映节气门开度大小和变化速率。
3.节气门控制电机节气门控制电机一般选用步进电机或直流电机,经过两级齿轮减速来调节节气门开度。
早期以使用步进电机为主,步进电机精度较高、能耗低、位置保持特性较好,但其高速性能较差,不能满足节气门较高的动态响应性能的要求,所以现在比较多地采用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精度高、反应灵敏、便于伺服控制。
Q/JLY J711177-2008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技术条件编制:校对:审核:审定:标准:批准: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八年七月GEELY 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技术条件 Q/JLY J711177-2008前言为电子节气门的设计提供依据,规定其设计性能,以及指导其验收,根据本公司的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动机开发部发动机设计科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凌峰。
本标准于2008年07月30日发布并实施。
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节气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检验规则、保养维护及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节气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22-200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GB/T 2423.37-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沙尘试验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5170.1-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总则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 417.4-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 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238-1997 汽车零部件储存和保管JL 100003-2007 吉利汽车零部件永久性标识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二次进气改装原理及注意事项∙首先我们要先知道进气的工作原理,空气经由进风口进入集气箱中的空气滤清器,滤掉杂质后,流过空气流量计,ECU计算机侦测到经过空气流量计空气的多寡,决定喷油嘴的喷油量,然后空气由进气道进入进气歧管,再与喷油嘴喷出的汽油混合后形成适当比例的油气混合物,由进汽门送入汽缸内点火燃烧,产生动力,再将点火燃烧后的废气由排气管排出。
二次进气的工作原理是:除了常规的从空气滤清器吸入空气外,另外再利用进气歧管的真空压力差,从引擎PCV阀(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外接一个进气装置,导入适量的新鲜空气来达到提高容积效率的目的。
二次进气装置最重要的就是要维持适量的进气,其实市面上产品的差异,就在于控制导入空气的进气量的方法不同。
若进气的量太少,则效果不佳,太多则会降低真空度,影响煞车真空动力辅助器的辅助力,使煞车所需力道变得较重,而所谓的适量则应该是厂商研究、实验所得的结果。
进行进气系统改装时(尤其是大幅度的),必须考虑与供油系统的配合问题。
若只是大幅的增强进气能力,而供油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供油量与之配合,则势必无法达到提高马力的目的,因为引擎所需的是比例适当的油气而不只是大量的空气。
二次进气是属于额外的进气量,所以并不在空气流量计侦测的范围之内,但是引擎的监理计算机有很多种,并不是单靠空气流量计来决定喷油量,我们的车子电子控制是数字式的,所以调整微量的额外进气量能躲过引擎的侦测,达到省油加速的效果,但是进气量只要一超过检测的灵敏度,计算机一旦察觉,便会做出修正,有时还会修正过头,反而比不改来的差。
当二次进气的进气量调太大时,就会发生怠速不稳、加速不顺和耗油等情况。
二次进气所能得到的动力提升效果集中体现在低转速区,因为在低转速时,空气被节气门挡住,使得进气歧管产生负压,此时二次进气口便借由这股压力,吸入额外的空气,而这额外的空气便是造成省油及油门较轻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转速提高后,节气门将会全开,一方面此时空气进入时将不会受到限制,也不会产生负压;另一方面空气大量进入,真空度降低时,二次进气装置所能导入的空气量跟进气管的进气量相形比较之下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招聘汽车电子工程师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世界500强集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汽车电子系统中,哪种通信协议主要用于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常见于多媒体、导航系统等高级功能?A)LIN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B)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C)MOST (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D)FlexRay答案:C解析:在汽车电子系统中,不同的通信协议被设计用于满足不同的数据传输需求。
A)LIN协议主要用于低速、低成本的设备间通信,如传感器和执行器等。
B)CAN协议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的高速通信协议,但它主要面向的是控制信号的传输,而非大容量的多媒体数据。
C)MOST协议(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是一种专门为汽车内多媒体设备设计的高速通信协议,支持高质量的音频、视频和控制数据的传输。
D)FlexRay是一种用于汽车的高速、高可靠性通信网络,主要用于需要高实时性和高带宽的应用,如线控刹车等,但它并非主要用于多媒体和导航系统。
2、在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设计中,哪种微控制器架构因其低功耗、高集成度和强大的控制能力而广受欢迎?A)x86B)ARMC)MIPSD)AVR答案:B解析: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设计中,微控制器的选择至关重要。
A)x86架构主要用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等高性能计算领域,不太适合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需求。
B)ARM架构因其低功耗、高集成度和强大的控制能力,在汽车电子、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ARM微控制器能够满足汽车电子系统对实时性、可靠性和低功耗的严格要求。
C)MIPS架构虽然也曾在嵌入式系统中有一定应用,但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普及程度不如ARM。
D)AVR是一种基于RISC指令集的微控制器架构,主要用于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但在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中的使用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