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行青少年普法漫画口袋书 预防校园暴力
- 格式:doc
- 大小:8.49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校园欺凌的书籍校园欺凌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影响着很多学生的生活和成长。
许多书籍已经涉及到这一主题,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解决校园欺凌的问题。
下面是一些关于校园欺凌的书籍推荐,这些书籍提供了深入研究、感人的故事和实用的建议,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校园欺凌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指导。
1.《挤兑:校园欺凌的心理与预防》(Bullying: The Psychology and Prevention)这本书由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家Dan Olweus撰写,是关于校园欺凌的经典著作。
书中描述了校园欺凌的心理学特点以及其对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影响。
同时,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2.《捉迷藏的心:校园欺凌真实探秘》(Odd Girl Out: The Hidden Culture of Aggression in Girls)这本书由教育家Rachel Simmons撰写,主要关注女生之间的校园欺凌问题。
作者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真实故事,揭示了女生之间互相排挤、社交困境和群体行为的心理学原因。
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帮助女生处理校园欺凌的方法和建议,是一本启发性的读物。
3.《大举进攻:学校暴力背后的校园欺凌》(Bully: An Action Plan for Teachers,Parents, and Communities to Combat the Bullying Crisis)这本书是由杰出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和教育家Ross W. Greene撰写的。
他深入探讨了校园欺凌行为的根源和后果,并提供了一套针对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应对计划。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实际策略,以减轻和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4.《粉碎暴力:如何防止学校霸凌》(Breaking the Culture of Bullying and Disrespect: It's Time for a Reset)这本书是由儿童和青少年发展专家Dr. Michele Borba撰写的。
青少年普法书籍推荐本文将向青少年推荐一些普法书籍,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青少年普法书籍推荐》,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少年普法书籍推荐》篇1法律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准则,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到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因此,本文将向青少年推荐一些普法书籍,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法律知识。
1.《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一部法律,涵盖了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教育、监护、社会保障等方面。
这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享有的合法权益,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这本书也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对他们的保护责任。
2.《刑法》《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构成和处罚。
这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什么是犯罪行为,以及犯罪行为对自己和社会的危害。
同时,这本书也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到如何遵守法律,避免自己犯罪。
3.《民法典》《民法典》是我国最新的民法法典,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处理方式。
这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处理各种民事纠纷。
同时,这本书也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到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4.《法律常识读本》《法律常识读本》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读本,涵盖了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适用范围、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
这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法律制度的运作方式。
《青少年普法书籍推荐》篇2以下是一些青少年普法教育的书籍推荐:1. 《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这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普法教育读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让读者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
2. 《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是一本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读本,详细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享有的合法权益,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校园欺凌五档一册内容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中,有一方以歧视、侵犯、伤害他人为目的进行恶意行为的现象。
这种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伤害,也对整个社会氛围和学校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有必要对校园欺凌进行分类。
根据欺凌行为的严重程度和方式,可以将校园欺凌分为五档一册。
以下分别介绍每一档欺凌的内容。
第一档:言语欺凌言语欺凌是指通过言语对他人进行伤害或歧视。
这种欺凌可以包括嘲笑、辱骂、诽谤、恶意传言等行为。
虽然这种欺凌形式没有身体伤害那么直接,但它依然会造成受害者的心理压力和自尊心受损。
学校应该加强对言语欺凌的教育和宣传,并通过规范行为准则来防止和处理这种欺凌行为。
第二档:社交排斥社交排斥是指以排斥、孤立和忽视的方式对待他人。
在学校中,这种欺凌形式往往体现在小团体中排斥某个特定的学生,拒绝与其交往,不让其参加活动等。
这种行为会使受害者感到被孤立和无助,对其自尊心和社交能力造成伤害。
学校应该倡导包容和友善的校园文化,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差异,不进行社交排斥。
第三档:身体侵害身体侵害是指对他人进行身体伤害的欺凌行为。
这种欺凌形式包括打架、推搡、踢、捏等,对受害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除了对身体的伤害,这种欺凌行为也会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其产生恐惧和焦虑。
学校应当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预警制度,严厉打击身体侵害行为,并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给受害者。
第四档:网络欺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欺凌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欺凌形式。
网络欺凌是指通过互联网渠道对他人进行骚扰、恶意辱骂、传播不实信息等行为。
这种欺凌形式给受害者造成了难以忍受的网络暴力,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学校应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培训教育,加强监管,设立投诉机制,并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防范网络欺凌行为。
第五档:性别歧视欺凌性别歧视欺凌是指对某个性别的学生进行伤害、侮辱或歧视的行为。
这种欺凌形式体现了对性别平等的缺乏认知,并对受害者的人格和尊严造成伤害。
拒绝校园欺凌漫画简介校园欺凌是一种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加强对校园欺凌的抵制,许多相关社会组织和学校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
其中,漫画是一种生动形象的艺术表现方式,能够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潜移默化地传递正能量和价值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部名为《拒绝校园欺凌》的漫画作品,它通过鲜明的画面和寓意深远的故事情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抵制校园欺凌。
《拒绝校园欺凌》是一部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漫画作品,作者为李明。
该漫画以一个中学生小明的故事为线索,揭示了校园欺凌对受害者以及整个班级的伤害,并呼吁每个人拒绝校园欺凌。
整部漫画共分为五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展现了不同类型的校园欺凌情景,以及受害者和旁观者的心理变化和行动。
第一章节名为《小明的困扰》,讲述了小明在新学期转班后遭受同学欺凌的经历。
在这一章节中,小明的外貌特征成为同学们取笑和侮辱的对象,他在班级中变得孤立和沮丧。
同时,漫画描绘了一些同学虽然并未直接参与欺凌,但仍然选择袖手旁观的情景。
通过小明的角度,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校园欺凌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困扰和痛苦。
第二章节名为《小明的勇气》,讲述了小明通过勇敢的行动改变了被欺凌的现状。
在这一章节中,小明坚定地决定不再忍受欺凌,他向班主任和家长求助,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短暂但有力的对话。
通过小明的勇气和行动,他赢得了一些同学的尊重和帮助,一同抵制校园欺凌。
这一章节的内容鼓励读者要勇敢地面对校园欺凌,并寻求帮助。
第三章节名为《热心人的表现》,讲述了一位名叫李华的同学在发现校园欺凌行为后积极参与帮助受害者的故事。
在这一章节中,漫画以李华的视角展示了她对校园欺凌的敏感和主动介入的热心。
她通过多次与受欺凌同学的交流和鼓励,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并最终打破了欺凌的恶性循环。
通过这一章节,漫画强调了每个人都有义务帮助受欺凌者,并且重视周围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现和干预。
第四章节名为《欺凌者的改变》,讲述了一个名叫王强的校园欺凌者因为受到同学的责备和教育而改变的故事。
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这本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小册子,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问答、案例选编的形式,揭示出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智能化的趋势;分析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代沟加深、家庭残缺、交友不慎、鉴别能力低和心理偏差等青少年犯罪既是侵害行为人也是受害人的双重危害性;以启发、交互的手法向青少年普及和灌输应知、应会的法律常识,培养他们从小崇尚法制、遵纪守法的观念和习惯,明白小错不改大祸之源的道理。
这本小册子使青少年受到警示,树立自尊、自爱、自律、自警、自醒的精神,使家长和社会得到启迪,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推进全社会共同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对青少年进行相对集中的法制宣传,可以有效地提高和延伸法制课教学,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挽救失足青少年,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和深刻的影响。
重庆发行青少年普法漫画口袋书预防校园暴力
重庆市首部青少年普法系列漫画《莎姐故事》第二季6日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旨
预防校园暴力,让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中普法,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莎姐故事》是根据“莎姐”检察官办理的真实案例改编而来。
此次出版发布的是
预防校园暴力专辑,书中收录的故事大都发生在校园内及附近,主要以校园暴力案为主,共涉及强制侮辱、聚众斗殴、抢劫、强奸、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运输毒品等七
个罪名。
不同于以往的普法读物,《莎姐故事》以漫画为主,文字为辅,采用全彩版印刷
和小开本设计,方便携带、易读易懂。
为了增加图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8个故事
之外,书中还设置了“长知识”、“小贴士”、“防‘狼’帖”等多个番外篇,指导青少年如何战胜嫉妒心、怎样应对同学“约架”、遭遇抢劫怎么做等内容。
重庆市检察院将陆续向该
市中小学免费赠阅。
6日上午,在重庆巴南实验中学内,来自重庆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重庆沙坪坝
区天星桥中学、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11所学校的代表接收了重庆市检察院赠出的首批图书。
赠书现场的“莎姐”检察官说,在他们办案工作中,与书中类似的案例有很多。
许
多孩子因法治意识欠缺,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让他们很痛心。
希望《莎姐故事》能进校园、进课堂、进书包,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长。
“莎姐”是重庆市检察机关青少年维权岗检察官的代称,由重庆市专门办理未成年
人刑事案件的416名检察官和848名“莎姐”志愿者组成。
莎姐青少年维权岗自2012
年8月成立以来,已办理了数千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通过法律援助制度为6038名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定援助律师,开展不捕不诉帮教692人(次),开展“莎姐”进校园大型普法活动1200余场,覆盖重庆在校师生近10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