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枝木霉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致死作用_张树武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6
长枝木霉代谢物对极细链格孢产毒抑制机制解析邵学辉;张树武;徐秉良【期刊名称】《果树学报》【年(卷),期】2024(41)1【摘要】【目的】明确长枝木霉(SC5)代谢粗提物对极细链格孢(ABL2)产毒抑制机制。
【方法】以富士苹果的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生长速率法、LC-MS和RT-qPCR技术测定了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落生长、6种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产生及产毒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结果】质量浓度为0.5 mg·mL^(-1)的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落生长和致病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6天时抑制率分别为38.08%和76.96%;同时,0.5 mg·mL^(-1) 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株产生的非寄主选择性毒素TEN、ALT和TeA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处理2d后对毒素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其含量分别降低69.39%、98.51%和48.99%,并且其合成相关基因TES、TES(1)、PksA和PksJ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分别降低89.02%、98.20%、46.49%和40.13%,但是对ABL2菌株非寄主选择性毒素ATX-I含量和参与编码其合成的PksF基因表达量具有提升作用。
【结论】质量浓度为0.5mg·mL^(-1)的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株生长和致病力具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ABL2菌株TES、TES(1)、PksA和PksJ基因下调表达,进而降低TEN、ALT和TeA的毒素的产生量及致病力。
【总页数】10页(P133-142)【作者】邵学辉;张树武;徐秉良【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1.1【相关文献】1.海南粗榧内生真菌细极链格孢CH1307产高三尖杉酯碱的发酵条件2.菌核生枝顶孢霉次生代谢物对桃褐斑致病菌的抑制效果3.链格孢菌毒素胁迫下的棘孢木霉转录组构建及生防基因差异表达4.链格孢菌产细交链孢菌酮酸条件的优化研究5.不同培养条件对长枝木霉SMF2和哈茨木霉T39生长与产孢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木霉菌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摘要: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防治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木霉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够杀伤多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作用机制多种多样。
除了从自然界分离筛选之外,木霉菌的诱变育种改良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及基因操作技术已有效地应用于木霉菌的改造。
木霉菌的大量生产技术以及菌剂的制备技术也有较大发展,已经有10多种商品化制剂。
木霉菌的筛选技术是需要重视的研究领域,而其发展则离不开对生态学和作用机制的详细了解。
木霉菌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木霉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1前言木霉菌(Trichoderma spp.) 属于半知菌类的丝孢纲,丛梗孢目,丛梗孢科,广泛存在于土壤、根围、叶围、种子和球茎等生态环境中1932年,Weindling 发现木素木霉(Trichoderma lignorum) 可以寄生于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建议将该菌用于土传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木霉菌生防研究工作从此开始。
由于木霉菌的广泛适应性、广谱性及多机制性,一直是植病生防学家研究的重点对象。
由于生物技术的发展,木霉菌已由单一地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达到有目的地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改造以获得新型菌株的程度,如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引入已成功地研制出商品制剂F-Stop。
截止到1997年,国内外已经登记的木霉菌制剂多达11种,其中包括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5个,多孢木霉菌( Trichoderma polysporum) 1个,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2个,其他木霉菌( Trichoderma spp. ) 3个,多数用于植物土壤传播病害的防治,如Sclerotinia,Phytophthora,Rhizoctonia,Pythium,Fusarium,Verticillium等。
2木霉菌的分类由于木霉菌株的形态特征复杂,又缺乏稳定性,木霉菌的种类鉴定长期处于混乱状态。
北京地区食用菌上木霉污染菌的种类鉴定
邵凌云;师迎春;国立耘
【期刊名称】《食用菌学报》
【年(卷),期】2008(15)1
【摘要】从北京市食用菌主产区采集感染木霉病的培养料及子实体,分离得到33株木霉菌株,根据形态学进行鉴定,共鉴定出4个种群,分别是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康氏木霉 (Trichoderma koningii)、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长枝木霉 (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其中优势种为哈茨木霉和康氏木霉.测定了氯化钠对哈茨木霉、康氏木霉以及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得到毒力曲线,并计算EC50 ,结果表明,氯化钠对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木霉.
【总页数】5页(P86-90)
【作者】邵凌云;师迎春;国立耘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北京,100094;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100029;中国农业大学植病系,北京,10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6.01
【相关文献】
1.食用菌木霉种类及棉籽皮菌糠上木霉产孢量研究 [J], 贺字典;高增贵;侯东军
2.食用菌木霉种类鉴定 [J], 贺字典;孙焕顷;高玉峰
3.毒杀南方根结线虫的木霉种类鉴定及活性研究 [J], 焦俊;韩冰洁;王媛媛;朱晓峰;段玉玺;陈立杰
4.咪鲜胺对糙皮侧耳(平菇)污染菌绿色木霉的抑制作用 [J], 高苇;李宝聚;石延霞;金丹
5.食用菌污染菌——绿色木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J], 刘春琴;王庆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株木霉抑菌效果及其促植物生长机制作者:张晓梦田永强潘晓梅李佳佳石晓玲张建强吴康莉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20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究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棘孢木霉(T. asperellum)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及其促植物生长机制,为木霉防治植物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等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固体稀释法,检测2株木霉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棉花枯萎病菌、茄子菌核病菌、番茄链格孢病菌、茄腐镰刀病菌、尖孢镰刀病菌、枸杞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匍柄霉病菌)的抑制率;采用平板透明圈法、Salkowski比色法及钼锑抗比色法测定2株木霉的生防因子、生长素及溶磷效果;通过辣椒盆栽试验,测定2株木霉发酵液不同稀释倍数处理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性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
【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2株木霉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率均在60.00%以上;绿色木霉发酵11 d时其无菌滤液对茄子菌核病菌的抑制率达96.78%,但对其他病原菌的抑制率不高;棘孢木霉发酵11 d时无菌滤液对茄子菌核病菌、枸杞炭疽病菌和番茄链格孢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99.08%、85.33%和68.65%,发酵9 d时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為72.08%;2株木霉均可产生蛋白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铁载体4种生防因子;绿色木霉发酵9 d时分泌吲哚乙酸(IAA)量为3.389 mg/L,在PKO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培养7 d后溶磷量为67.236 μg/mL;棘孢木霉发酵11 d时分泌IAA量达11.638 mg/L,在PKO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培养7 d后溶磷量达151.905 μg/m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棘孢木霉发酵液较绿色木霉发酵液更能提高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性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