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2009过程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501.89 KB
- 文档页数:33
ISO/TS16949:2009 过程方法培训测试题姓名部门得分单位名称(总分:100,时间:120 分钟)第一部分判断题(每题 1 分,共10 分)1. 过程FMEA 假定所设计的产品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 供应商也必须满足生产件批准程序的要求。
()3. 供应商质量体系的开发仅限制造供方。
()4. 变差是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
()5. SPC 必需在连续的受控生产过程中才能应用。
()6. 你厂采购部在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前,委派你去参加对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这种审核应该是第三方审核。
()7. 实验室范围是指实验室可以测试的试验项目范围()。
8. ISO/TS16949:2009 技术规范规定如果由组织的总部负责产品设计,可以删除7.3 条文中产品设计开发内容。
()9. 测量系统分析只适用于测量可以重复的测量系统。
()10.所有工序都必须进行过程能力分析。
()第二部分:选择题(每小题0.5 分,共40 题,20 分)(一)FMEA 测试题:(共8 题)1.FMEA 进行的时间是:[ ]1)产品/过程出现失效时。
2)新产品/过程设计时3)产品/过程修改设计时4)顾客提出抱怨、投诉时5)(1)+(2)6)(2)+(3)7)(3)+(4)2.FMEA 是一项:[ ]1)质量工程师的工作2)小组的工作3)设计师自己的工作4)生产工人的工作3.以下哪项不是产品的功能?[ ]1)零件的防腐蚀2)转向力适宜3)噪声4)电路短路4.以下哪项不是制造/装配过程失效模式? [ ]1)特性超出政府法规规定2)接收不合格的零件3)空气粉尘超出国家标准4)未经培训上岗5)(1)+(3)6)(2)+(4)7)(1)+(3)+(4)5.失效的后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对产品安全和政府法规符合性的影响2)对下一道工序及后序工序的影响3)对汽车性能和寿命的影响4)对操作者和设备的安全性的影响5)对主机厂6)以上都是6.下列三种过程控制方法,应优先选用哪一种?[ ]1)阻止失效原因/机理的发生或减少其发生的概率2)查明失效原因/机理3)查明失效模式7.以下哪种情况应优先采取措施?[ ]1)S=9,O=3,D=3 2)S=3,O=9,D=3 3)S=3,O=3。
过程识别及关系前言1、本《过程识别及关系》依据ISO/TS16949:2009技术规范要求,采用过程方法识别、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满足顾客的要求,以实现公司、顾客、员工及相关方的满意。
2、本《过程识别及关系》根据川奇光电科技(扬州)有限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相关要求编制,是对TFT、EPD等产品的过程说明,也是管理过程的说明。
3、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识别:本公司采用汽车行业的过程方法,进行以顾客导向为基础的过程描述,包括:COP(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过程:顾客导向过程,是指通过输入和输出直接和外部顾客联系的过程。
包括:C1 顾客特定要求C2 合同评审C3 APQPC4 生产C5 交付C6 客户服务SP(Support Process)过程:支持过程,是指支持COP过程实现的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
包括:S1 文件控制S2 记录控制S3 沟通管理S4 培训/员工激励S5 基础设施管理S6 设计和开发变更S7 供应商管理S8 采购S9 采购产品验证S10 控制计划S11 设备、工治具管理维护S12 生产计划S13 标识和可追溯性S14 顾客财产S15 产品防护S1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S17 顾客满意度测量S18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S19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S20 不合格品控制MP(Management Process)过程:管理过程,指为顾客导向输入和输出交接处或COP过程与过程之间的连接过程。
包括:M1 质量方针与目标的制定与监控M2 管理评审M3 业务计划M4 内部审核M5 数据分析M6 持续改进M7 纠正/预防4、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章鱼图的界面模式描述顾客导向形成的公司产品实现的过程结构。
5、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乌龟图的界面模式进行了COP、SP、MP的过程分析。
6、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矩阵图的界面模式描述了COP、SP、MP三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4.1主要过程的识别
过程是为顾客(内部的或外部的)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过程开始于输入,以输出为结束。
我们把过程分为三种类型:顾客导向过程、管理过程和支持过程。
顾客过程会直接对顾客产生影响;支持过程为支持顾客过程功能的过程;管理过程是对顾客导向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统筹和管理。
顾客导向过程:COP1:(市场开发)合同评审
COP2:过程设计与开发
COP3:产品制造过程
COP4:工程更改
COP5:交付
COP6:售后服务(顾客满意度)
支持过程:SP1:文件和记录管理
SP2:人力资源管理
SP3:设施、设备管理
SP4:供应商管理
SP5:采购管理
SP6:工装管理
SP7:顾客财产管理
SP8:产品贮存、防护
SP9: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SP10:产品与过程的监视与测量
SP11:不合格品控制
SP12:统计与数据分析
管理过程:MP1:经营计划
MP2:管理评审
MP3:内部审核
MP4:预防与改进
MP5:财务管理
4.2各过程之间的关联
通过矩阵图对各过程的相互作用进行描述,本公司主要过程的识别和相互关系,其中管理过
备注:★表示主办部门◎表示协办部门
4.6过程关系图。
16949过程方法分类
ISO/TS16949:2009是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其要求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采用过程方法来管理其质量管理系统。
根据ISO/TS 16949:2009的要求,可以将过程方法分为以下四类:
1. 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包括规划、实施和监控过程。
这些过程通常由高层管理层负责,目的是确保组织的目标得到实现。
例如,组织需要规划其质量目标、制定政策和程序、分配资源、监控过程绩效等。
2. 支持过程
支持过程是为管理过程提供支持的过程,例如培训、资源管理、文档控制和内部审核。
支持过程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有效的关键因素。
3. 核心过程
核心过程是产品或服务交付过程的关键环节,它是为实现客户要求和满足法律法规要求而设计的。
核心过程包括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检验和测试、销售和服务等。
4. 改进过程
改进过程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关键因素。
改进过程可以是计划性的,例如基于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改进,也可以是非计划性的,例如基于客户投诉或意见反馈的改进。
以上是ISO/TS 16949:2009要求的过程方法分类,不同的过程
方法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需要组织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
ISO/TS16949:2009条文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 9000:2005及以下给出术语和定义。
本版标准描述供应链使用的术语如下所示:供方→组织→顾客本标准所使用的术语“组织”取代以前使用的术语“供方”,现在使用的“供方”取代以前使用的术语“分承包方”,这种变化反映了组织实际使用的术语。
本标准使用的“产品”这一术语包含了“服务”。
3.1.4 实验室(laboratory)进行包括化学、金相、尺寸、物理、电性能、可靠性测试在内的检验、试验和校准的设施。
3.1.5 实验室范围(laboratory scope)包括以下内容的受控文件:实验室有资格进行的详细而明确的试验、评价和校准;进行上述活动的设备清单;进行上述活动的方法和标准的清单;3.1.6 制造(manufacturing)制造或装配以下事项的过程:—生产原材料—生产或服务件—装配3.1.7 预测性保养(predictive maintenance)基于针对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而避免发生维修问题的的活动。
3.1.8 预防性保养为消除设备失效和非计划的生产中断而策划的活动,是制造过程设计的输出。
3.1.9 超额运费(premium frelght)由于产生额外交付导致的额外的成本或费用。
3.1.10 外部场所(remote location)用于支持现场且没有生产过程发生的地方。
3.1.11 现场(site)有发生增值的生产过程的地方。
3.1.12 特殊特性(special characteristics)可能影响安全性或符合法规、可装配性、功能、性能或后续生产工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4 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1.1 总要求—补充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该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包括: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4)。
ISO/TS16949:2009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9001:2008的特殊要求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applicationof ISO 9001:2008 for 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relevant service part organizations目录Contents前言Foreword (7)有关认证的说明Remarks for certification (9)引言Introduction (10)0.1总则General (10)0.2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 (11)0.3与ISO 9004的关系Relationship with ISO 9004 (13)0.4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Compatibility with other management systems (14)0.5本技术规范的目的Goal ofthi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15)1范围Scope (16)1.1总则General (16)1.2应用Application (17)2引用标准Normative reference (17)3术语和定义Terms and definitions (18)3.1汽车行业术语和定义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18)4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20)4.1总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s (20)4.1。
1总要求—补充General requirements-Supplemental (21)4.2文件要求Documentation requirements (21)4.2.1 总则General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