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机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15
南屯矿中央皮带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着火时间:2000年11月30日14:50分二、着火地点:南屯矿中央二部皮带机尾三、概况南屯矿为年产450万t的特大型矿井,立井开拓方式,现主要生产水平是-440水平和-350水平,井下煤炭运输全部胶带化,共有11部固定胶带机,总长11020m。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与对角混合式,低瓦斯矿井。
2000年11月30日14时10分,南屯矿中央胶带输送机巷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烧毁宽度1m的胶带70m,动力及信号电缆500m,30m巷道的木背板烧尽。
烟雾波及七、九两个采区,受灾人员138人,其中有5人中毒较重住院治疗。
这次事故给职工的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给矿井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但是发生这类火灾,并且发展到如此规模,灾害范围内人员如此之多,而未发生人员死亡,实属罕见。
对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处理过程作一剖析,有许多教训与经验值得汲取。
发生事故的中央胶带机巷是-440水平至-350水平的主要运输巷,运输长度1471m,高差104m,安装两部DTⅡ810/2*220型运输机,带宽1m,带速3.15m/s,运输能力800t/h。
第一部胶带机运距970m,升高42m,PVC-1250型胶带,第二部胶带运距501m,升高62m,胶带是自法国引进的E型胶带。
巷道倾角6°,第一部胶带机巷及第二部机头硐室均为砌碹支护,第二部胶带机巷为U型钢木背板支护。
中央胶带机巷风量615m3/min,风速1.8m/s,是七、九采区的主要进风巷。
四、事故经过11月30日14时30分,矿调度室接到-440泵房人员汇报-440水平有烟雾的报告,调度员当即汇报了矿有关领导,在随后从井下不同地点向调度室的汇报中判断,是中央胶带机巷发生火灾。
矿领导当即下达了将-440水平及九采区所有人员立即从不受烟雾威胁的东大巷及六采区撤人的命令。
并先后通知了矿救护中队及集团公司的救护大队救灾。
14时45分救护队赶到着火现场,发现第二部胶带机头处火势猛烈,浓烟滚滚,火势很大。
皮带机胶带撕裂事故分析一、事情经过2010年7月10日22:16分,矿山分厂1004皮带机出现速度开关报警跳停。
局控操作员莫礼阳随即电话通知当班巡检工陆毅,此时陆毅正在1004皮带机头部巡检,局控操作员莫礼阳便让当班巡检工陆毅对皮带机进行检查,陆毅在仅对皮带机头部进行了检查后,认为正常就通知了局控开机,22:20分再次出现速度开关报警跳停,局控操作员莫礼阳在未通知当班巡检工陆毅进行进一步检查的情况下于22:23到22:43分之间连续开机5次,均出现速度开关跳停。
22:45分最后一次跳停后,当班巡检工陆毅在向尾轮巡检途中发现皮带已撕裂,经检查发现在尾轮处卡有一根约1米长的钢管,将皮带撕裂约475米左右。
事故发生后,兴业海螺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紧急会议,认真对此次事故进行了反思和严肃处理。
并及时成立了以公司班子为组长的抢修小组,统一调配公司所有维修精干力量对该皮带进行修补处理,于7月12日下午18:00左右抢修完毕,负荷运行正常。
二、原因分析1、矿山分厂前期在开采平台进行设备维修作业时,未能做到人走场清,将一根长约1米的检修用加力钢管遗失在开采平台上,且在铲装及运输过程中也未被及时发现,导致钢管被带入破碎及输送系统,卡在1004皮带机尾轮处,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当班局控操作员岗位操作技能较差,皮带机每次跳停后DCS操作画面均显示为速度开关保护跳停,但操作员未能按操作规程通知岗位工对皮带机尾轮速度开关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仍然多次开机。
同时当班巡检工工作责任心不强,在皮带机出现保护跳停后,未能对皮带机进行全面检查,且在原因未查清的情况下便通知局控开机,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这是一起因岗位人员技能较差,操作不当,工作责任心不强而导致的一起重大设备事故。
三、防范措施针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各公司应高度重视,认真汲取兴业海螺皮带机撕裂事故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加强和完善设备运行管理,规范操作规程,具体防范措施如下:1、定期组织对设备安全保护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各种保护装置运行可靠;设备保护跳停后,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原因未查清禁止开机;2、针对矿山管理要对石灰石爆破、铲装及运输过程中铁器等异物的检查和清理,拟定相关的检查规程,防止金属铁器等异物进入破碎及皮带机输送系统;3、对皮带机、板喂机各下料口衬板等耐磨件、皮带机托辊、缓冲挡板、清扫器及除铁器等设备按要求定期检查确认并形成检查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存在隐患,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4、加强员工的责任心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技能,使员工熟知岗位操作规程,掌握必备的应知技能;5、检修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检修规范,检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要认真对检修后现场异物进行清理确认,避免因检修后现场清理不到位而发生同类设备事故;6、加强对中控操作员责任心教育,注重对皮带机等设备运行参数的跟踪,及时发现运行隐患,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
皮带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皮带机作为一种重要的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由于安全管理和维护存在疏漏等原因,皮带机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对几起案例的分析,探讨导致皮带机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案例一:化学工厂皮带机火灾该化学工厂使用了多台长距离皮带机来进行物料输送,在连续操作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火灾。
调查发现,该起火灾是由于产品堆积在传送带上造成摩擦所引起。
1.1 原因分析首先,该工厂未能及时清理物料积存导致堆积物增加,使得其中部分被损坏或变形进而接触到旋转部件。
其次,运行过程中缺乏正确监测和及时检修保养措施也是导致这次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
1.2 预防对策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化学工厂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定期清理物料堆积:增加清洁频率,及时排除皮带上的异物和杂质。
2)建立完善维护制度:对运行中的皮带机进行定期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位。
3)安装监测系统:安装温度、摩擦和振动等传感器来实时监测运行状态,一旦异常即刻报警并停机。
二、案例二:煤矿皮带机火灾某煤矿采用长距离、大倾角皮带机输送煤炭,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火灾。
调查显示这起事故是由于电气设备漏电引发石墨粉尘着火所致。
2.1 原因分析首先,该煤矿存在电气设备维护不到位、接地电阻超标以及线路老化等问题导致漏电现象普遍存在。
其次,环境中存在大量可燃粉尘(如石墨粉尘)未及时清理,形成了潜在的火灾隐患。
2.2 预防对策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煤矿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电气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电气设备以减少漏电风险。
2)强化粉尘管理:定期清理皮带机周围可燃物质,并安装粉尘收集系统或喷淋设备以防止尘埃聚集和着火。
3)加强培训意识:对员工进行消防常识和紧急逃生演练等培训,提高他们对火灾隐患的认识。
三、案例三:港口堆料场皮带机火灾某港口堆料场使用多台长距离越堤型皮带机进行大型物料运输,在正常作业过程中发生了一起较严重的火灾。
煤矿典型皮带机伤人事故案例(20例)1.工人踩在运行中的皮带机头清理煤块杂物时,不慎脚踩在联接筒观察窗里,被绞伤致残,事故直接原因为:联接筒观察窗无护罩。
2.工人在皮带机头巡检皮带运行情况时,由于联接筒观察窗缺少护罩,不慎将手托入窗内,致使本人受残。
3.皮带司机违章用手清除运行中皮带滚筒内的浮煤,被皮带与滚洞夹住拖带,绞伤其手臂。
4.皮带运行期间皮带司机发现机尾滚筒内有杂物,其未停止皮带运行便伸手到滚筒内往外清理杂物,将其卷入滚筒致死。
其中机尾滚筒无防护隔离设施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5.人员揭开皮带机尾盖板处理完浮煤后,既未盖好盖板也未离开机尾即打点开车试机致使皮带开动后不慎被卷入机尾滚筒致死。
6.皮带司机心事重重,精神不集中,在开动皮带检查皮带滚筒运行是否正常的过程中时不慎跌入滚筒致死。
其中对员工的思想教育不到位,致使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将生活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不能自我调节,工作时精神涣散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7.人员在完成接带作业后,需进行开动皮带试机,皮带司机冒险蛮干,在操作人员还未撤离的情况下未打信号便行开动皮带致使作业不慎被卷入滚筒致死。
其中皮带司机违章操作,冒险蛮干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业是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学习责令严格执行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8.人员发现皮带滚筒打滑,找来稻草欲填塞于滚筒与皮带间处理打滑故障,在填塞过程中不慎被卷入滚筒致死。
其中人员在处理皮带进行处理时不停机处理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9.人员在对皮带机接带时,由于皮带不能对接住,于是开动皮带机进行拉拽,致使作业人员被卷入滚筒致死。
其中在开动皮带时,作业人员未撤离皮带滚筒附近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几起皮带伤人事故案例一:关于葛某违章操作的事故2007年11月6日下午17:30分左右,氧化铝二公司某车间职工葛某在7#炉1#皮带运转的情况进行清理导致右手臂被卷入皮带造成右前臂骨折。
一、事故原因分析直接原因:本人习惯违章作业,对正在转动设备做清理工作。
、间接原因:对职工工作监护不到位,对典型事故安全学习不足。
二、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1、要求调度会、各班前会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2、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和类似案例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
3、加强对危险职工独立工作过程的监护。
4、严禁在运转的设备做任何清理工作。
案例二:关于刘某违章操作的事故2007年10月10日20:20分左右,二厂原料车间12#皮带在运输矿石时由于矿石粘度大,导致12#皮带主动轮托辊结疤。
当班皮带操作工刘某在没有停皮带的情况下,用半米长的螺纹钢清理托辊上的积料,不慎螺纹钢被卷入托辊与刮料板之间,致使左手被带入,造成左手无名指被磨去一块肤。
一、事故原因通过对事故经过的详细了解和对事故现场的仔细勘察,分析此次事故原因如下:1、在皮带机运行的情况下,违章用螺纹钢进行清理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车间安全教育不到位,对以往皮带挤伤通报学习不够深刻,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3、事故现场的主动轮从动轮处设置的“运转设备注意挤伤”警示牌不够明显。
4、皮带机托辊下部的刮料板有缺陷,起不到正常效果。
二、防范措施1、要求调度会、各班前会强调安全工作,提高职工安全意识;2、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在皮带运转过程中,禁止任何方式的清理作业。
3、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教育职工真正的做到不违章操作,用实际案例让职工吸取教训;4、车间、班组应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并且要求各车间班组利用班前、班后会的时间认真学习,汲取教训。
生技处规范操作票,落实到每个操作工,让每个都有《设备缺陷单》,车间马安排人员对刮料板进行换达有效。
选煤厂皮带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选煤厂是煤炭生产加工的关键环节之一,而皮带机作为选煤厂中不可或缺的运输设备,起着煤炭输送的重要作用。
然而,皮带机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容易发生火灾。
本文将对一起选煤厂皮带机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探究事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提高选煤厂的生产安全水平。
一、事故概况事故发生在一家位于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企业,这家企业是当地较大的选煤厂之一,年产能达到数百万吨。
该选煤厂使用多条长距离皮带机进行原煤、洗选煤、清洁煤等煤炭的输送和加工。
事故发生在一条长距离的原煤皮带机上,当时皮带机正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突然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机械故障据初步调查,事故起火的原因是皮带机的机械故障。
在事故发生前,该皮带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卡滞、过载等故障,而管理人员对这些故障并未重视,也没有采取及时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导致皮带机的设备质量下降,对煤炭的运输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维护不及时此外,对皮带机的维护和保养不及时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由于选煤厂的生产忙碌,管理人员未能及时对皮带机进行日常的检修和保养,导致皮带机的部分连接件出现了老化、磨损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 防火措施不力事故发生时,选煤厂的防火措施也存在不足之处。
虽然选煤厂配备了消防器材和设施,但由于管理人员对火灾风险的认知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并有效应对火灾。
另外,选煤厂的员工对火灾的应急处置能力也存在较大的缺陷,难以迅速采取有效的逃生和扑救措施。
三、事故应对措施1. 加强设备管理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选煤厂需要加强对皮带机及其相关设备的管理。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标准,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其次,选煤厂还需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设备故障的识别和处置能力,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完善防火措施选煤厂还需完善防火措施,提高员工对火灾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What we are most proud of is not that we never fall, but that we can get up every time we fall.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皮带输送机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2007年1月24日1 1时20分左右,安徽某化工集团公司煤焦车间l7 皮带机岗位上发生一起皮带机机尾大辊筒伤害事故,造成操作工章某右臂肱骨骨折,右侧三根肋骨骨折。
一、事故经过1月24日11时20分左右,l7 皮带机操作工章某在l7皮带运行时进行巡检,发现皮带上无煤,皮带机跑偏。
章某于是到机尾查看,看到正在运行的l7 皮带机机尾大辊筒上粘有原煤,就用戴着手套的右手去清除大辊筒上的原煤。
手套、衣袖被卷入正在运行的大辊筒内,造成右臂肱骨骨折,身体右侧三根肋骨骨折。
二、事故原因1.章某安全意识淡薄,违反《煤焦车间技术操作规程》第四节安全技术制度第10条,皮带运行时严禁清扫设备、地面;第1 1条,调整皮带时要注意安全,不得在转动辊筒上清理焦、煤等杂物,以免发生人身事故的规定。
章某抱着侥幸心理,用戴着手套的手去刮辊筒上的原煤,严重违反了煤焦车间技术操作规程,是导致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2.车间在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方面,虽然有要求、有检查、有教育、有考试,但考核的少,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3.部分设备防护设施不全,也是导致这一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4.皮带超负荷运行,岗位分散,每条皮带只有1名操作工,处于无人监护情况下操作,一但发生安全事故处于无人救护状态,很容易导致恶性事故。
三、防范措施1.在全车间内利用调度会、白班早会、交接班会的各种会议,通报124事故经过,分析事故原因,在职工中广泛进行提高安全意识,增强防护能力的安全教育。
2.在职工中开展一日一题的安全教育活动,把安全教育制度化、经常化落到实处。
3.完善安全网络,分别在皮带机焦系统、2O1 系统、德士古系统和629 系统设安全负责人,确保安全工作能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
皮带机火灾事故反思一、事故概况2019年6月17日凌晨1时许,江苏省某粮食加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皮带机火灾事故,事故造成了5人死亡,3人受伤,数百万元的财产损失。
火灾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和相关单位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更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伤痛。
二、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维护不当事故调查显示,该粮食加工厂的皮带机设备长期以来未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导致设备磨损严重,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在事故发生前,员工曾多次向领导反映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但领导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员工操作不当事故发生当天,由于设备故障,工人违规操作皮带机设备,导致了机械部分的过热,从而引发了火灾。
3、缺乏应急预案在火灾发生后,企业未能及时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导致了人员伤亡情况加剧。
三、对事故的反思1、重视安全意识管好家园,把“安全”摆在首位。
企业必须要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执行,对设备、员工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贯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2、强化管理责任企业领导及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维护设备,不让任何一台设备出现安全隐患。
同时,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责任不落实的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理。
3、加强员工教育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确保员工正确操作生产设备,不得随意违规操作设备,减少出现事故的可能。
4、完善应急预案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要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能及时纠正和整改,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四、对受害者的帮助和补偿1、对于因事故受伤的员工,企业及相关单位应该给予充分的医疗救助和补偿,关心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几起皮带伤人事故案例一:关于葛某违章操作的事故2007年11月6日下午17:30分左右,氧化铝二公司某车间职工葛某在7#炉1#皮带运转的情况进行清理导致右手臂被卷入皮带造成右前臂骨折。
一、事故原因分析直接原因:本人习惯违章作业,对正在转动设备做清理工作。
、间接原因:对职工工作监护不到位,对典型事故安全学习不足。
二、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1、要求调度会、各班前会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识。
2、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和类似案例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
3、加强对危险职工独立工作过程的监护。
4、严禁在运转的设备做任何清理工作。
案例二:关于刘某违章操作的事故2007年10月10日20:20分左右,二厂原料车间12#皮带在运输矿石时由于矿石粘度大,导致12#皮带主动轮托辊结疤。
当班皮带操作工刘某在没有停皮带的情况下,用半米长的螺纹钢清理托辊上的积料,不慎螺纹钢被卷入托辊与刮料板之间,致使左手被带入,造成左手无名指被磨去一块肤。
一、事故原因通过对事故经过的详细了解和对事故现场的仔细勘察,分析此次事故原因如下:1、在皮带机运行的情况下,违章用螺纹钢进行清理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车间安全教育不到位,对以往皮带挤伤通报学习不够深刻,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3、事故现场的主动轮从动轮处设置的“运转设备注意挤伤”警示牌不够明显。
4、皮带机托辊下部的刮料板有缺陷,起不到正常效果。
二、防范措施1、要求调度会、各班前会强调安全工作,提高职工安全意识;2、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在皮带运转过程中,禁止任何方式的清理作业。
3、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教育职工真正的做到不违章操作,用实际案例让职工吸取教训;4、车间、班组应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并且要求各车间班组利用班前、班后会的时间认真学习,汲取教训。
生技处规范操作票,落实到每个操作工,让每个都有《设备缺陷单》,车间马安排人员对刮料板进行换达有效。
皮带机作业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一、作业项目1.巡检;2、清料;3、补加润滑脂(油);4、更换托辊、滚筒;5、安装、调整清扫器;6、跑偏、张紧调整;7、更换或局部更换皮带等二、主要伤害类型皮带机俗称“皮老虎”,在皮带检修、巡检过程中违章操作可能造成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事故。
1.机械伤害:①皮带运转中清料,不慎触及皮带机;②检修时未办理停电手续,皮带意外启动;③加润滑油时距离皮带太近。
2.物体打击:违章清料时被清料杆打击等。
三、安全注意事项(一)上岗前要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选择合身的工作服,穿戴时做到“三紧”,即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
安全帽佩戴时应系好下颚带,并将下颚带突出部分藏于颚下,女职工应将长发挽入帽内,防止被机器运转部位卷入,注意检查劳保鞋鞋带是否系紧。
(二)皮带机开机前应对设备进行现场全面检查1.电气设备、线路是否正常2.设备安装、固定点是否稳妥,如地脚螺栓是否松动,有无脱焊等现象3.设备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是否完好,如声光报警装置、拉绳、急停、运转部位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等4.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排除障碍物,并确认皮带上和头、尾轮部位无人(三)启动设备安全要求1.皮带机开启操作人员接到现场检查反馈信息后,得到可以开机的指令,方可进行开机操作,严禁未经确认擅自开机2.开机前应先启动现场设置的声光报警装置,示警3分钟后,方可开机3.皮带启动不起来或打滑时,严禁用脚蹬、手拉、压杆子等办法处理4.开启皮带机后,应空载运行3-5分钟,经现场检查运转正常后,方可带负荷运行,加料要均匀,防止过载压停皮带,影响皮带安全运行(四)运行中安全要求1.严禁接触旋转部位2.严禁在设备运行中进行清料作业3.不论皮带运行与否,严禁任何人员从皮带上部或下部回程跨越皮带机4.皮带打滑时严禁往皮带和滚筒之间塞东西5.处理皮带跑偏时,禁止用任何工具通过撬皮带的方式解决6.头、尾轮及滚筒与皮带之间有异物时,严禁取拿;旋转部位上粘附的物料严禁清理7.一般情况下严禁对运转中的旋转部位进行润滑,有需要在线补脂(油)的,应将加油点引出至防护隔离装置外,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操作(五)皮带机检维修作业安全要求1.皮带停机前应将皮带及上下游设备上的物料排空2.作业人员作业前要告知相关中(局)控操作人员3.所有涉及皮带机的检查、维修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停电手续,并将现场转换开关置于闭锁位置,并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将设备急停开关按下,拉动作业点附近拉绳开关(应采用自锁、手动复位式,防止自动复位导致设备满足开启条件。
煤矿典型皮带机人事故案例案例背景煤矿工作环境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特别是与煤矿生产流程相关的设备和机械,如皮带机,更是潜在的事故源。
人事故是指由于人为操作不当、不符合安全规程或安全操作规范而导致的事故。
本文将以一个典型的煤矿皮带机人事故案例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
案例描述案例发生在某煤矿的皮带机维修过程中。
该煤矿的皮带机是用于将采掘下来的煤炭从产矿区输送至加工区的重要设备之一。
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该煤矿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定期对皮带机进行检修和保养。
事故发生在一名维修工人在检修皮带机过程中。
根据事故调查报告,维修工人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擅自接近皮带机工作区域进行维修作业。
由于操作不当,他的衣袖被卷入皮带机的滚筒中,造成严重的伤害。
事故原因分析从事故原因分析的角度来看,该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1. 安全意识不强维修工人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擅自接近皮带机工作区域进行维修作业,说明其对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进行维修作业时,特别是与大型机械设备相关的维修,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切不可因为熟悉操作或其他原因而忽视安全操作规程。
2. 操作不当维修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未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
正常的操作步骤应该包括切断电源、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而在该事故中,维修工人未切断电源就进行维修操作,导致发生事故。
3. 缺乏培训和教育维修工人在事故中的操作不当,也与他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有关。
在煤矿等危险作业环境中进行工作,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熟悉设备操作原理和规程,并且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事故的教训与启示该事故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教训和启示,对于类似的工作环境和设备操作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1. 安全第一在工作中,安全应该始终放在第一位。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2.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的有效执行。
典型皮带机转载机事故案例分析公司所属各单位:为深刻吸取5月6日事故教训,公司要求各单位组织员工开展事故案例教育活动。
现整理3起公司发生的典型皮带机、转载机、溜子伤亡事故案例,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剖析事故原因,举一反三,严格安全管理,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一、综三队1990年7月13日皮带卷人事故1990年7月13日9:40分,综三队在1021第6部皮带机尾处,发生一起皮带卷人事故,死亡1人。
(一)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一水平面1021第六部皮带机尾处。
7月12日夜班,综三队1423N工作面溜子断链,13日六点班接班后继续处理溜子,因没有活环不能处理该队支部副书记刘某让安全检查员姚某,工人路某去综二队1395掌家具房取活环。
9:20分左右,姚、路走到1021皮带巷七部机尾时,因采面溜子大链断不能出煤,姚就让在七部皮带机尾处的甘某把七部皮带停住,甘立即给七部皮带机关打了停车钟,然后又拿了扩音电话通知前6部皮带司机停车,七部皮带司机张接到停车信号后,将七部皮带停下来,这时姚、路由七部皮带机尾继续往前走,当9:40分到达七部皮带机头时,发现七部皮带司机张某头部已卷入六部皮带机尾滚筒底带下方,已经死亡。
(二)事故原因直接原因:皮带司机在皮带运行时接触皮带,动作失误被卷入机尾中。
主要原因:1、单人作业环境内安全设施不齐全,安全要求不具体,操作者本人未执行规程,思想麻痹。
2、对职工教育不够,职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二、综一队2001年“2.8”大板支人事故2001年2月8日14:30分,综一队2277综采工作面下端头,发生一起大板掉入转载机支人事故,死亡1人。
(一)事故经过:2001年2月8日综一队6点班,正常割煤,做下机头的工人苏、王的具体工作是:掏毛窝、打板、轻浮矸、回棚子,配合支架工过端头支架,8:30分左右开工,先清理浮矸,后在第一组支架前梁下侧沿走向打了一块2400X140X120mm的临时大板,一板两柱,后掏毛窝,13:00左右准备移第一组支架时,发现开工打的临时大板老塘侧,斜向第一组支架前梁,影响移架子,需拆除临时大板,苏、王就在大板的下侧又打了一块板,将原临时板摘掉,用原来的大板支柱打新板,为防止摘柱时大板掉入转载机,将大板的老塘侧用铁丝吊在上顶的横板上,摘大板外端柱子时,王托着原板外端,摘完柱后,苏说:“你将大板头放在柱子的手把上,躲开,我去解老塘铁丝。
输煤皮带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概述某煤矿公司的输煤皮带机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煤矿公司立即组织救援和调查工作,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展开事故调查。
二、火灾原因的初步推测根据初步的调查结果,事故起因可能是输煤皮带机的过载运行导致了设备的过热,最终引发了火灾。
具体的火灾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和分析。
三、技术问题分析1. 设备过载运行输煤皮带机是煤矿生产中常用的输送设备,其运行稳定和安全性对煤矿的正常生产至关重要。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煤矿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能会存在输煤量过大,导致输煤皮带机长时间处于过载运行状态。
长时间的过载运行会导致设备的过热,进而引发火灾。
2. 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另外,输煤皮带机作为煤矿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日常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从而增加了火灾的风险。
3. 安全设备的设置和运行在输煤皮带机上,通常会设置有多种安全设备,如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用于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
然而,如果这些安全设备的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时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使火灾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四、管理问题分析1. 安全生产管理煤矿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可能是造成输煤皮带机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煤矿公司可能存在着监管和执行不到位,安全标准不合理、不科学,也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从而导致了设备的不安全运行。
2. 应急预案和演练在输煤皮带机火灾发生后,煤矿公司的应急预案和演练也是一个需要关注和改进的问题。
如果煤矿公司对于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和演练不够完善,将会严重影响到事故的救援和处理工作。
3. 管理人员素质另外,煤矿公司的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管理人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可能会导致公司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不足,进而引发了诸如输煤皮带机火灾这样严重的事故。
一、事故经过6月14日15时,该厂备煤车间3号皮带输送机岗位操作工郝某从操作室进入3号皮带输送机进行交接班前检查清理,约15时10分,捅煤工刘某发现3号皮带断煤,于是到受煤斗处检查,捅煤后发现皮带机皮带跑偏,就地调整无效,即向3号皮带机尾轮部位走去,离机尾约5—6m处,看到有折断的铁锹把在尾轮北侧,未见郝某本人,意识到情况严重,随即将皮带机停下,并报告有关人员。
有关人员到现场后,发现郝某面朝下趴在3号皮带机尾轮下,头部伤势严重,立即将其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现场勘察,皮带向南跑偏150mm,尾轮北部无沾煤,南部有大约10mm厚的沾煤,铁锹在机尾北侧断为3截,人头朝东略偏南,脚朝西略偏北,趴在皮带机尾轮下方,距头部约200mm处有血迹,手套、帽子掉落在皮带下。
从现场勘察情况推断,郝某是在清理皮带机尾上沾煤时,铁锹被运行中的皮带卷住,又被皮带甩出,碰到机尾附近硬物折断,郝某本人未迅速将铁锹脱手,被惯性推向前,头部撞击硬物后致死的。
二、事故原因分析1、操作工郝某在未停车的情况下处理机尾轮沾煤,违反了该厂“运行中的机器设备不许擦试、检修或进行故障处理”的规定,是导致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2、皮带机没有紧急停车装置,在机尾没有防护栏杆,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3、该厂安全管理不到位,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这起事故充分说明,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措施加以支持,这就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方面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投入。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国有生产经营单位、集体生产经营单位、私营生产经营单位、外资生产经营单位、个体户并存,就其数量而言,私营生产经营单位、外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户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很多生产经营单位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根本不投入,致使不具备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要钱不要职工的命,因此导致事故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