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南省邵阳县第十一中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42.63 KB
- 文档页数:6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第8章运动和力训练1.惯性现象由于惯性,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但由于重力或阻力的缘故,物体的运动状态又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分析惯性现象时,既要考虑惯性,又要考虑其他因素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由惯性现象判断运动状态1.(中考·孝感)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
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
则:(第1题图)(1)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图。
(2)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图。
2.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一辆沿公路行驶的汽车上有水滴在路面上,路面上部分水滴的印迹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汽车的行驶路线)。
由水滴印迹的特点知汽车行驶方向是由________向________,这是因为水滴离开汽车后,由于______,在水平方向仍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滴到地上后,最初接触地面呈圆形的部分很快停止,其余部分继续向前运动而向前抛洒,因此出现了先圆后不规则的印迹。
(第2题图)由运动状态判断惯性现象3.(2015·德阳)匀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下端用绳子拴着一个小石头,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小石头的运动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 )A.将立即加速下降B.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C.由于惯性,将继续匀速上升D.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4.如图所示,轮船在海上匀速航行,小明同学在甲板中央竖直向上跳起,则小明下落时( )(第4题图)A.仍在起跳点B.在起跳点前C.在起跳点后D.可能从船后部落水摔倒与绊倒(对比法)5.小明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如图甲所示,身体向前跌倒,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体向后摔倒,如图乙所示。
这是由于两种情况下脚的运动状态改变,上身由于________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在反映古代战争的电视连续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的场面,如图所示。
运动与力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但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4.惯性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5.影响惯性的因素: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
6.惯性利用: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以提高跳远成绩;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等。
7.惯性危害的防X:交通工具配备刹车系统;汽车司机和前排乘客配备安全带等。
考点二: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4.平衡力与平衡状态的关系: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么不受力,若受力一定是平衡力;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根据平衡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6.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受力物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受力情况受力物体是同一个,施力物体不是同一物体两个物体互为施力者,互为受力者力的变化一个力变化(增大、减小或消失),另一个力不一定变化,此时物体失去平衡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考点三:摩擦力1.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2021-2022学年第八章运动和力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一、单选题1.下列哪个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A.火车匀速通过弯道B.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C.人造卫星环绕地球匀速运转D.小孩在荡秋千2.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完全相同,坐在乙船上的小明用力推甲船,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推甲船的力大于甲船对小明的的推力B.小明把另一只小船推开后,小船运动越来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速度相同D.甲船运动状态比乙船容易被改变3.体育运动中涉及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力垫起排球时,手臂感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篮球投出手后如果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D.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4.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力将一长方体物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保特静止,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减小压力,使物块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2,关于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说法正确的是()A.f1>f2,两个摩擦力的方向都竖直向上B.f1=f2,两个摩擦力的方向都竖直向上C.f1=f2,f1竖直向下,f2竖直向上D.f1>f2,f1竖直向下,f2竖直向上5.质量为0.5千克的实心铁球,从10米高处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铁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为0.3牛(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球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平衡力,所以能匀速下落B.铁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减速下落C.铁球所受合力为4.6牛,方向竖直向下D.铁球所受合力为5.2牛,方向竖直向下6.一个物体在空中由静止竖直下落,在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假设物体突然失去重力,那么物体将()A.立即停止运动B.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止运动C.以失去重力时刻的速度继续下落,做匀速直线运动D.继续下落,速度越来越大7.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下的小球拉至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在A、C两点之间往复摆动,若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小球从B到C点的过程中做减速运动B.小球摆至B位置时,若细线断裂,则小球将竖直下落C.小球摆至B位置时,若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将静止D.小球摆至C位置时,若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8.有一只装满货物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小南同学用水平向右的力去推箱子,但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南对箱子的推力小于箱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B.小南对箱子的推力与箱子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箱子所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m9.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2、如右图2,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
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3、某个中学生的体重可能是A.50N B.100N C.500N D.1000N()4、下列哪幅图中的箭头能正确表示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5、.如图,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用两只手分别水平拉挂环,当弹簧测力计静止时:A、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且均为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F。
B、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且均为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
C、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且均为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D、两只手对拉环的拉力F1、F2大小相等且均为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6.下列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C.正在进站的火车 D.运动员投出的铅球在空中前行()7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A、A.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B.运动的将越来越慢 C.将立即停止运动 D.受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8. 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A .举哑铃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 .引体向上( )2.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保持绳断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迅速减小D.都有可能( )3.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以10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绳子突然断开,这个重物将A.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B.立即下落C.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D.以上说法都不对4.如图11-52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 、B 、C 三点的速度分别为υA =4m/s 、υB =2m/s υC =0.如果小球在经过B 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____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若小球在C 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跟踪训练二】:( )1.如图1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A .立即停下来B .立即向前倒下C .立即向后倒下D .仍继续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 )2.平稳行驶着的车厢里悬挂着一个小球,小球突然向列车行驶的右方摆动,说明列车正在:A .加速前进B .减速前进C .突然拐弯D .突然停车( )3.运送液体货物的槽车内,液体上方有气泡,当车突然加速时,气泡将A.向后移动B.向前移动C.静止不动D.不能确定【跟踪训练三】(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B .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时容易摔倒,是因为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时产生了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图11-52 v 1——————————唐玲制作仅供学习交流——————————()2.图(a)、(b)所示的现象在什么情况下发生A.都是在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 B.都是在小车突然拉动时发生C.图(a)所示的现象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 D.图(b)所示的现象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3.李明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如下: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②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③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4.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A.某些路段对机动车辆限速 B.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C.车辆要靠右侧通行 D.大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5.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1)为什么要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这个实验作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拓展:一、填空题1.惯性和惯性定律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描写物体本身的性质,________描写物体的运动;________的成立是有条件的,而________是任何物体都有的.2.把衣服抖动几下,能把粘在衣服上的尘土抖掉.这是因为抖动衣服时,尘土由于,还保持原来的状态,所以尘土和衣服就分离开了3.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悬挂的一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火车前进的速度在________;如果小球向右摆动,说明火车在________.4.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由于________虽然不再用力,仍要继续前进一段距离.5.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分析原因:一方面实心球具有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另一方面实心球由于受到________作用而下落.6.观看体操比赛,常见体操运动员总要到镁粉盒内向手上涂些镁粉,其作用是________;而看到手术医生在戴乳胶手套前总要在手上涂些滑石粉,其作用是________.7.这几年部分地区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人民政府为了拯救灾民,派飞机向灾区投掷了大量的救灾物资.飞行员是在向前飞行的飞机未到目标上方之前就投掷救灾物资,这是因为投掷物资和飞机一起________;投掷后,救灾物资由于________向前运动,从而落到目的地.8.自行车上的轮胎、脚蹬、把套、刹车橡皮及各种紧固螺丝都要利用________,其中轮胎、脚蹬、把套采用橡胶材料等制成并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或线条,使接触表面________些,来达到增大摩擦的目的;刹车时通过紧握把手,增大刹车橡皮跟钢圈间的________来增大摩擦;螺丝要旋紧也要采用增大________来增大摩擦.自行车上减小摩擦的地方主要是转动部分的各个________,其中轮轴处装有滚珠,使______摩擦变为________摩擦;有些地方加________达到减小摩擦的目的.二、选择题()1.一个物体受到10N的一对平衡力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同时增大到40N,则物体 A.速度增大B.按增大后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仍按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D.作变速运动()2.冰球运动员在水平冰面上轻击冰球,冰球在冰面上滑动,最后停下,原因A.冰球的惯性消失 B.冰球不再受到水平向前的作用力C.冰面还不够光滑 D.冰球被击出时速度太小()3.以下所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受平衡力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 B.放在不太光滑的滑梯上的木块匀速直线下滑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4.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里,一行李箱在紧急刹车时向前滑了一段距离后停下。
学习资料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总结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这就是说物体只要不受力(受到平衡力或合力为零),原来静止的物体会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4.物体质量决定惯性大小。
质量越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越强,即惯性越大。
5.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一种属性。
二、力的平衡1。
我们把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2。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到的力叫平衡力;物体只受两个力时叫二力平衡。
3。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这两个力叫平衡力。
简单称之为: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如果物体上只受到两个力作用,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物体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摩擦力1。
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有相对滑动时,在它们接触面存在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的接触面有关;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当接触面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静摩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保持静止状态时,在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
5.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要考点,也是常考热点,在本章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节包含两个重要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者是不可分割两个知识点,是互相关联而又互相补充的知识。
在本节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理解;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经常与二力平衡结合;三、物体不受力的含义;四、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五、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惯性的例子.考试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常见有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理解等;(2)惯性:常见考查方式有:对利用和防止惯性的例子认识和解释、影响物体惯性大小的因素、对物体惯性的理解等。
湖南省邵阳县塘渡口镇中学2019—2020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单元测试题时量:50分钟,满分70分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20分)1.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的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关于平衡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关闭电机后,平衡车由于惯性仍能继续前进B. 平衡车的脚踏板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 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平衡车立刻停止2.关于惯性、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B. 汽车刹车时,人由于受到惯性,会向前倾C. 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处于静止D. 要使小车拐弯,必须对小车施加力的作用3.如图所示,自行车的零部件设计或骑行过程的操作中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 B.轮胎上制有花纹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C. D.刹车时用力捏闸脚蹬表面凸凹不平4.下列有关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传递能量B.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 一个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 正在空中快速上升的小球,当它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小球将立刻下落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方法正确的是()A. 由斜面小车实验探究直接得出B.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C. 可以用实验得到验证D. 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6.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以初速度v0冲上某一粗糙斜面,最后停在斜面上,忽略空气作用,对该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最后停了下来,说明运动要力来维持B. 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C. 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カ、斜面的摩擦力、向上的冲力四个力的作用D. 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A. 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B. 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C. 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D. 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8.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惯性增大了B. “漂浮”在空间站的宇航员,惯性消失了C. 系安全带可以减少驾驶员的惯性D. 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9.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A. 1 N,1NB. 0N,1NC. 2N,1ND. 1N,0N10.如图所示,灯泡处于静止状态。
2019-2020年度湖南省邵阳县第十一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单元测试题时量:45分钟,满分:80分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8分)1.下面几幅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小明骑着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以小明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B. 乙: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C. 丙:由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可知:物体受到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就越慢D. 丁: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2.篮球是同学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关于投球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球在空中向上运动速度越来越慢,其惯性也越来越小B. 球出手后,继续运动是受到推力的作用C. 抛出去的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D. 篮球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受到的重力不断变大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B. 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物体就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B.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D. 惯性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都无关5.如图所示,人抓住牵牛绳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 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C.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6.如图所示,细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假如从某一时刻起,细绳断裂,且小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小球将()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立即停止运动C. 运动越来越慢D. 仍做圆周运动7.以下关于生活中常见物品的科学原理说明中错误的是()A. 建筑工人常使用的“铅垂线”是了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原理B.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C. 潜水艇是利用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D. “气垫船”是利用压缩空气将船体与水面脱离接触来减小摩擦的8.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A. 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B. 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C. 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D. 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很宽的车轮是为减小对地面的压强B. 飞机靠机翼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强差获得升力C.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D.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阻力10.足球是一项团队意识非常强的运动.下列关于足球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 放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支持力与地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 足球离开脚还会向前飞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 飞行的足球如果不受力,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D.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最终停下,是因为重力使它减速11.下列运动的物体中,受力平衡的是()A. 自由下落的苹果B. 加速上升的火箭C. 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D. 减速行驶的机车12.如图所示,用手竖直捏住物理课本,手和课本都在空中静止. 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 手对课本的压力和课本对手的压力B. 课本的重力与手对课本的压力C. 课本的重力与手对课本的摩擦力D. 课本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课本的摩擦力13.下列各种摩擦: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③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
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应当是()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②和④D. ①和④14.假如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是不可能的()A. 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无法开动B. 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会从手中滑下来C. 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很容易开动D. 我们将无法系上鞋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15.地球轨道上有一废弃卫星,速度为2.7×104km/h,合________m/s,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
16. 20120年4月17日,在湖南省邵阳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一辆商务车突然失控冲向护栏,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的_ (选填“惯性”或“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
17.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F1________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如图所示A、B物体的质量分别为3kg和1kg,图甲中A物体恰好可以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现要让A 物体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水平拉力F为________ N。
19.水平面上用20N的力推一个物体,物体未推动,则摩擦力________ 20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推力为25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为________ N,当推力变为30N时,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
20.“娃哈哈”牌矿泉水的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其目的是________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用手握住矿泉水瓶竖立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的________力和手对瓶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三、作图题(每个图2分;共4分)21.在下左图中,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画出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示意图.22.从静止启动的汽车内有一小桌,小桌上放一水杯,发现水杯内水面如上右图所示,水杯在桌上没有滑动,画出水杯(水和杯的整体)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2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实验时,让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________ 运动,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
(3)比较________和________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4.学习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知识后,小林想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夹角,那么合力F的大小与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是否还有F等于F1+F2的关系呢?于是他应用教材中学过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究。
(1)如图所示,橡皮筋原长为AB,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互成一定夹角的两个力F1和F2,使橡皮筋伸长到C,记录此时F1、F2的大小,撤去力F1和F2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 的作用,为了使这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那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________,应使橡皮筋________,记录此时F的大小。
(2)先后两次改变F1和F2的夹角,重复步骤(1),得到三次突验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两个力在不同一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F________F1+F2,且在F1、F2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合力F的大小随着F1与F2夹角的增大而________。
25.小树同学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远远地看见红灯亮起时,就停止蹬车,自行车滑行一段距离后,恰好停在斑马线上,小树想:物体滑行距离的远近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来到学校的实验室,小树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1)小树同学让同一小车运动多次后,发现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跟“初速度”及________有关.为使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可以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
(2)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_ ,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理出的结论是:运动的物体,________。
(3)实验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________(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4)小辰看到小树的实验后,认为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这套实验装置还能探究摩擦力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却发现: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车在不同表面上匀速运动时,其示数差别不明显,无法完成实验.小辰和小树研究后认为,在不改变原有实验器材的情况下,可以完成实验探究,请你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 C3.D4.D5. D6. A7. A8. A9.C 10. C 11. C 12.C 13.D 14.C二、填空题15. 7500;静止;匀速直线运动16. 运动状态;相互17. 等于18.2019. 等于;25;2520.增大;重力三、作图题21.因为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所以在接触面上画出沿斜面向上的力,即摩擦力;答案见下图:22.解:如图所示:四、<b >实验探究题</b><b></b>23.(1)匀速直线;3.6(2)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3)甲;丙24. (1)相同;仍然伸长到C(2)不等于;减小25. (1)阻力的大小;让小车从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2)越长;不受阻力作用,将永远运动下去(3)非平衡力(4)将小车翻转过来(即轮朝上),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小车在不同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