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
- 格式:docx
- 大小:13.47 KB
- 文档页数:6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范文基站勘察是指在基站建设前对选定的站址进行勘察和评估工作,通过勘察工作,确定基站的建设可行性和优化方案,为基站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基站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是选址,选址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基站的覆盖效果和通信质量。
因此,基站勘察是基站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站勘察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基站勘察流程1.前期准备基站勘察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勘察目的和任务。
明确勘察的目标和任务,确定勘察范围和内容,明确勘察的重点和难点。
(2)搜集相关资料。
对于选定的站址,要搜集有关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交通、能源供应等方面的资料,为勘察提供参考依据。
(3)编制勘察计划。
根据勘察的目的、任务和搜集的资料,制定勘察计划,明确工作的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和工作方法。
2.现场勘察现场勘察是基站勘察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勘察站址位置和地形地貌。
勘察站址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对基站的覆盖范围和信号传播具有重要影响,需要详细了解站址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
(2)勘察站址周边环境。
站址周边环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基站建设的影响和可能的问题,需要详细勘察站址周边的土地利用情况、建筑物分布、电磁环境等情况。
(3)勘察交通、能源供应等条件。
交通和能源供应是基站建设和运营的基本保障,需要勘察站址所在地的交通状况、电力供应情况等,并评估其是否满足基站建设的要求。
(4)进行电磁环境勘察。
电磁环境对基站的正常运行和通信质量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电磁环境勘察,了解站址周边的电磁辐射水平和电磁干扰情况。
(5)进行工程勘察。
包括现场测量、土地勘察和建筑结构勘察等,为基站建设提供相关数据和设计依据。
3.数据处理和评估基站勘察的数据处理和评估是基站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整理和分析。
整理和分析勘察获取的各项数据,包括地理环境数据、交通、能源供应等数据,制作相应的地图和报告。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范本一、引言基站勘察是在建设通信基站前,对选定的基站位置进行地理环境和技术条件的评估。
准确的基站勘察是基站建设的基础,对于提高基站的覆盖质量和网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基站勘察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二、基站勘察流程1.确定勘察范围: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区域特点,确定需要勘察的基站范围,并细化分区。
2.地理环境勘察:对选定的基站位置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地形、地势、土壤等方面的情况,并绘制勘察图。
3.电磁环境勘察:对基站周边的电磁环境进行测试分析,评估是否有干扰源存在,并预测基站的电磁辐射范围。
4.天线布局勘察:根据基站的位置和天线的特点,确定天线布局方案,并考虑叶片旋转设计和垂直安装方式。
5.传输线路设计:根据基站的布设情况和传输设备的位置选择,设计合理的传输线路方案,包括线路布设、接地和抗干扰措施等。
6.能源供应勘察:对基站所需要的电源设施进行评估和选择,包括供电线路、电源设备和电池等。
7.安全环保勘察:评估基站建设和运行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并考虑基站运营期间的安全管理和维护。
8.勘察总结报告:根据勘察结果,撰写勘察总结报告,包括基站位置、勘察结果、勘察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等。
三、基站勘察注意事项1.准确收集信息:在地理环境勘察中,要准确收集与勘察有关的信息,如地形地貌、土壤状况、周边建筑物和植被等。
2.仔细测量勘察地点:对于基站的具体位置,要进行仔细的测量,包括地理坐标和高程等。
3.合理分析电磁环境:电磁环境勘察要综合考虑不同频段的电磁辐射情况,评估是否会造成干扰或电磁污染。
4.合理选择天线布局:天线布局要根据基站位置和天线特点进行合理选择,避免遮挡和干扰等问题。
5.设计合理的传输线路:传输线路设计要考虑线路隐蔽性、抗干扰性和接地等问题,确保传输质量和安全性。
6.科学选择能源供应设备:根据基站的规模和用电需求,科学选择合适的电源设备和电池,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模版一、基站勘察流程1.确定勘察目的和范围a)明确勘察的目的和任务,例如基站选址、基站改造等。
b)确定勘察范围,包括基站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土地利用状况、交通情况等。
2.收集勘察资料a)收集并整理相关的土地规划、环境评价等文件。
b)查阅相关的地理信息、交通规划等数据。
c)与相关单位沟通,了解基站周边的城市建设计划、交通规划等。
3.确定勘察方法和仪器设备a)根据勘察目的和范围,选择适当的勘察方法,例如地面勘察、空中勘察等。
b)选取适当的勘察仪器设备,例如GPS定位仪、测距仪等。
4.实地勘察a)前往基站所在地,进行安全检查,并确保勘察人员的安全。
b)进行环境勘察,包括地形、气象、生态等方面的调查。
c)进行土地勘察,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形态等的测量。
d)进行基站外观勘察,包括建筑物、设备等的状态和布局。
5.收集勘察数据a)对勘察中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
b)将勘察数据与勘察目的和范围进行对比,进行数据分析。
6.编制勘察报告a)根据勘察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勘察报告。
b)勘察报告应包括基站的地理环境、基础设施、交通情况等方面的详细描述,以及勘察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
7.报告审核和修订a)勘察报告应经过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b)如有需要,对勘察报告进行修订。
8.报告提交和存档a)将修订后的勘察报告提交给相关单位或领导。
b)将勘察报告归档,以备将来参考和使用。
二、基站勘察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a)勘察人员需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等。
b)勘察人员需注意周围环境,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与相关单位沟通a)与相关单位如地质、环境、交通等部门进行充分合作和沟通,了解相关情况。
b)与基站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基站建设、改造的要求和标准。
3.熟悉勘察地区a)熟悉勘察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以便更好地进行勘察工作。
b)了解勘察地区的交通状况,以便安排勘察人员的出行和设备的运输。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基站勘察是对某一区域内的基站部署情况进行系统细致的测量和评估的过程,是基站建设的前期工作之一。
基站勘察的目的是为了优化网络布局,确定最佳的基站选址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站勘察流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基站勘察流程1.确定勘察区域确定需要进行基站勘察的区域范围,可以通过地图、卫星图像等方式确定。
2.收集基础资料收集勘察区域的地理资料,如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交通情况等。
同时也需要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环保规定等政策法规。
3.现场勘察实地勘察是基站勘察的核心步骤,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具体包括以下几步:a.勘察准备到达勘察区域后,需先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并向居民和相关单位征求意见,了解当地规划、环保、民生等情况。
b.确定基站选址范围根据勘察区域的地理情况和规划要求,确定基站选址的范围。
c.测量地形地貌信息使用现代测绘仪器,对勘察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详细测量,包括高程、坡度、植被覆盖情况等。
d.测量电磁环境使用专业的电磁检测仪器,测量周围电磁环境的强度和频率分布情况。
e.勘察交通情况检查勘察区域周边的交通设施和道路状况,评估基站建设对交通的影响。
f.勘察地质环境对地质条件进行勘察,检查是否存在地震、地面沉降等危险因素。
g.收集勘察数据将勘察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并制作相应的报告。
4.数据分析和选址将勘察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规划标准和政策法规,确定最佳的基站选址方案。
5.报批和审批根据选址方案制作相应的申请材料,并将其提交给相关的审批部门进行审批。
6.建设和验收经过审批后,开始基站的建设工作,并进行相应的验收。
二、基站勘察注意事项1.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基站勘察过程中,应注重自身安全,穿着合适的服装和鞋子,并携带必要的安全装备。
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地区,如悬崖陡坡、高温、恶劣天气等,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2.法律法规注意事项在进行基站勘察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规划和环保要求,不违反相关的政策规定。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1. 工具准备相机,GPS,指北针,卷尺2. 基站站点选址注意要点站点处距离高压线的安全距离,尽量避开高压线站点处距离铁路线至少200米以外站点处方便引市电(从室外变压器向机房引电)站点处防雷接地方便施工选址时要记下选定站址的经纬度,并拍周围环境照,最少不低于8张,(以正北方向开始,30-45度一张,另外把最终确定的楼宇或绿化带等拍个照片,代表你现场所选定的位置;另外在选址现场,要记下确定站址周围的标志性建筑,画出现场的道路及建筑平面示意图,写清什么路什么路交叉口或者是什么小区或者是什么学校医院附近等等!大致确定天线的架设方式:如在某绿化带中建设路灯杆等,在某小学楼顶建设15米增高架或者在某小区楼顶建设美化天线等,或者在某居民小区楼顶建设抱杆或者建设美化天线、增高架等等)3. 基站机房和天线建设方式机房机房建设方式:自建机房,活动板房,租用机房,室外一体化机柜,MINI基站,方舱等。
天线架设方式天线建设形式:楼顶3米/6米/9米美化天线,3米/6米抱杆,楼顶9米/12米/15米增高架;40米景观塔可适用于郊区及市区广场及绿化带中;(40米/50米独管塔,40米/50米铁塔,此两种形式适用于农村及城郊区域)。
美化天线包括:3米美化变色龙,3米美化空调,3米美化排气管,3米美化方柱,6米美化灯杆和9米美化灯杆4. 新建站勘察要点第一步:到达一个站点后,首先向建设单位了解站点名称,机房建设方式和天线桅杆建设方式,并在勘察本上记录站名,用GPS测出经纬度,用相机拍下作为记录。
第二步:进入机房,首先记录出机房所在的朝向和与磁北的夹角,用指北针记录。
第三步:勘察机房,收集机房内信息,画出机房平面草图并拍摄照片。
对于楼房内租用机房勘察要点:记首先测量出机房的长宽高,在平面草图上画出房间内窗户的具体位置,同时量出窗户的上沿和下沿各距地面的高度,窗户的宽度。
记下机房所在楼层和楼层数,层高。
还要记录出房间内有无承重柱子或承重梁若有则详细记录承重柱子的长宽,承重梁的宽度和下沿距地高度,以及承重柱子和承重梁的位置并在平面草图上画出。
安全管理之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基站的建设变得越来越普遍,但基站建设也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为了确保基站建设安全、稳定、有序,需要遵循一定的勘察流程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基站勘察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基站勘察流程一、规划设计审核在基站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审核。
规划设计审核的目的是保证基站的技术、经济、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规划设计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1.建设地点的选定:在建设基站之前需要对建设地点进行实地勘察,并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
2.工程量预算:进行地形地貌勘测、地质钻探和土壤测试,确定场地起伏和支护方案,编制工程量预算表。
3.结构设计:制定基站的结构设计方案,包括基础设计、铁塔结构设计、天线设计等。
4.安全评估:评估基站建设对当地环境和居民安全的影响,确定建设方案。
二、场地勘察基站场地的勘察是为了确定基站的具体建设位置,以满足覆盖范围、无线电波传输等要求。
场地勘察需要进行以下内容:1.标记场地:在场地上标记出基站建设区域的范围,进行精确测量并制作好场地图。
2.测量勘察:对场地进行详细的勘察,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理、土壤与地质情况等。
3.建设环境评估:评估场地建设环境的情况,包括现有建设和环境特征等。
4.现状调查:对场地周边进行调查,了解场地周边的人口分布、生活设施、交通情况、文化遗址、历史遗迹等信息。
三、安全管理基站建设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以确保基站的建设和运营安全。
安全管理包括以下方面:1.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基站建设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
2.施工监督:对基站建设现场进行监督,确保施工安全。
3.安全防护: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采用安全带等。
4.安全检查:对基站的建设情况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处置。
基站勘察注意事项一、人员安全前期勘察阶段中需要到达很多户外或开放区域,要尽量避免在暴雨、悬崖区或者灌木丛中工作。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范本一、基站勘察流程1. 前期准备- 确定勘察区域和范围,包括地理位置、地形、交通情况等。
- 调查相关地区的规划和土地使用情况,了解有无限制或禁止建设的限制。
- 获取相关地区的基础设施信息,如电力、通信、道路等。
2. 获取勘察工具和设备- 准备必要的勘察仪器和工具,如测距仪、地质勘探设备等。
- 保证所用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并进行校准和测试。
3. 现场勘测- 到达勘察区域后,先进行现场评估,包括地形、土壤、植被等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 根据勘察的目的和要求,选择不同的勘察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和测试。
- 进行地质勘探,获取勘察区域的地质结构和地下水情况等信息。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将勘测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整合。
- 对勘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基站建设的可行性和可行方案。
5. 编写勘察报告- 按照标准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勘察报告。
- 报告中应包括勘察的目的、方法、数据分析结果、建议等内容。
6. 提交勘察报告- 将勘察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单位,供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二、基站勘察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 在进行现场勘察前,应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
- 对于危险区域,应事先做好预防措施,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
2. 数据准确性- 在进行测量和测试时,应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 对于极端天气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应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说明。
3. 环境保护- 在勘察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不破坏或破坏环境。
- 对于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行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4. 遵守法律法规- 在进行基站勘察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 保护勘察区域的土地资源,避免侵占或非法使用他人土地。
5. 与相关方保持良好沟通- 在勘察前,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了解相关政策和要求。
- 在勘测过程中,与当地居民和相关方保持良好的沟通,解决问题和纠纷。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范文基站勘察是建设通信基站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确定覆盖范围和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基站勘察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流程,并且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站勘察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勘察流程1. 确定需求:首先,需要明确建设基站的需求,包括覆盖范围、容量需求、业务类型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周边环境,如地形、建筑物分布等因素,以便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
2. 数据收集:在进行基站勘察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图、地理信息、人口分布、网络信号覆盖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理环境和人口需求,为基站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3. 选址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若干备选的建站地点。
在选址分析中,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建筑物高度、网络信号强度等因素,以选择最合适的建站地点。
4. 现场勘察:在选定建站地点后,需要进行实地勘察。
这包括考察地形地貌、周边建筑物、现有通信设施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测量和制图,获得详细的勘察数据。
5. 技术评估:在勘察结束后,需要对收集到的勘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技术评估。
这涉及到基站的参数规划、设备选型、天线高度、功率分配等。
通过技术评估,可以确定基站的规模和设计方案。
6. 编制勘察报告:最后,根据勘察数据和技术评估结果,编制基站勘察报告。
报告应包括建站地点的选定依据、勘察数据的详细说明、技术评估结果、规划方案等内容。
二、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勘察工作常常涉及到复杂的环境和高处作业,因此,安全意识和安全措施非常重要。
在进行勘察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和人员。
勘察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勘察过程中的安全。
2. 注意隐私保护:在进行基站勘察时,可能会涉及到居民区或企业区域的进入。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勘察人员应尽量避免透视居民住宅或企业内部,应严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不侵犯个人或企业的合法权益。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基站勘察是在建设或优化移动通信网络时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合适的基站位置和部署参数,以确保网络覆盖和信号质量的良好,并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本文将介绍基站勘察的流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实施基站勘察工作。
一、确定勘察区域和范围在进行基站勘察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勘察的区域和范围。
一般来说,勘察区域是指需要建设或优化的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乡镇或者一个村庄等。
确定勘察区域后,需要对该区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人口密度、道路交通状况等因素,以便确定合适的勘察策略和方法。
二、勘察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基站勘察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好勘察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测量仪器、无线通信测试设备、电脑和相机等。
其次,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以获取相关的地图、建筑物资料和通信线路等信息。
此外,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勘察计划和安全措施,确保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实地勘察和数据采集实地勘察是基站勘察的核心环节,它包括了勘察人员对勘察区域的实地考察和数据采集。
在实地考察中,勘察人员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勘察区域的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道路交通状况等情况,以便进行基站的位置选择和部署。
同时,勘察人员还需要进行无线通信测试和信号强度测量,以评估现有网络的覆盖和信号质量,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数据采集是实地勘察的重要一环,它包括了对勘察区域内各种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其中,地形地貌数据主要包括地势高低、山脉河流等自然地形特征;建筑物数据主要包括建筑物位置、高度、覆盖范围等信息;交通状况数据主要包括道路的宽度、长度、拥堵情况等。
此外,还需要记录无线通信测试的结果和信号强度的分布情况,以便进行后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数据分析和处理在完成数据采集之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得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对地形地貌、建筑物分布、人口密度、道路交通状况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确定合适的基站位置和部署方案。
2023年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一、引言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基站成为了现代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它们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与人之间的通讯,使得信息交流更加快捷、高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2023年基站勘察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介绍2023年基站勘察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基站勘察流程1. 制定勘察计划在开始勘察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勘察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勘察区域、勘察时间、勘察人员等基本信息,以确保勘察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2. 勘察现场准备在勘察前,需做好现场准备工作。
包括查看勘察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交通状况等,确定所需勘察工具、装备和安全措施。
3. 实地勘察实地勘察是基站勘察的核心环节。
勘察人员需要根据勘察计划到达勘察现场,使用专业工具对基站进行勘察。
具体包括测量基站的地理坐标、高度、天线方向等参数,检查基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功能性能和安全状况等。
4. 数据分析与整理完成实地勘察后,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通过专业软件或工具,对勘察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有用信息,生成相应的勘察报告和图纸。
5. 勘察报告审核与归档勘察报告需要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审核合格后,将勘察报告进行归档,作为勘察工作的依据和备份。
三、基站勘察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基站勘察时,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
勘察人员需要佩戴好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等,同时遵守现场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人身安全。
2. 合规要求基站勘察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勘察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勘察工作。
3. 精细勘察基站的位置、天线的方向和高度等参数对通信质量和覆盖范围有直接影响。
因此,在勘察过程中应进行精细勘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保密基站勘察涉及到通信基础设施的安全和保密,勘察人员需要对勘察所得的数据进行保密处理,并严格遵守相关保密协议和约定。
5. 环保意识基站勘察需要对勘察区域进行一定干扰,如盖地脚、安装设备等。
基站勘察流程及注意事项1.工具准备
相机,GPS,指北针,卷尺
2.基站站点选址注意要点
站点处距离高压线的安全距离,尽量避开高压线
站点处距离铁路线至少200米以外
站点处方便引市电(从室外变压器向机房引电)
站点处防雷接地方便施工
选址时要记下选定站址的经纬度,并拍周围环境照,最少不低于8张,(以正北方向开始,30-45度一张,另外把最终确定的楼宇或绿化带等拍个照片,代表你现场所选定的位置;
另外在选址现场,要记下确定站址周围的标志性建筑,画出现场的道路及建筑平面示意图,写清什么路什么路交叉口或者是什么小区或者是什么学校医院附近等等!
大致确定天线的架设方式:如在某绿化带中建设路灯杆等,在某小学楼顶建设15米增高架或者在某小区楼顶建设美化天线等,或者在某居民小区楼顶建设抱杆或者建设美化天线、增高架等等)
3.基站机房和天线建设方式
机房
机房建设方式:自建机房,活动板房,租用机房,室外一体化机柜,MINI基站,方舱等。
天线架设方式
天线建设形式:楼顶3米/6米/9米美化天线,3米/6米抱杆,楼顶9米/12米/15米增高架;40米景观塔可适用于郊区及市区广场及绿化带中;(40米/50米独管塔,40米/50米铁塔,此两种形式适用于农村及城郊区域)。
美化天线包括:3米美化变色龙,3米美化空调,3米美化排气管,3米美化方柱,6米美化灯杆和9米美化灯杆
4.新建站勘察要点
第一步:到达一个站点后,首先向建设单位了解站点名称,机房建设方式和天线桅杆建设方式,并在勘察本上记录站名,用GPS测出经纬度,用相机拍下作为记录。
第二步:进入机房,首先记录出机房所在的朝向和与磁北的夹角,用指北针记录。
第三步:勘察机房,收集机房内信息,画出机房平面草图并拍摄照片。
对于楼房内租用机房勘察要点:记首先测量出机房的长宽高,在平面草图上画出房间内窗户的具体位置,同时量出窗户的上沿和下沿各距地面的高度,窗户的宽度。
记下机房所在楼层和楼层数,层高。
还要记录出房间内有无承重柱子或承重梁若有则详细记录承重柱子的长宽,承重梁的宽度和下沿距地高度,以及承重柱子和承重梁的位置并在平面草图上画出。
记录并测量出房间的门的位置和门宽。
另外,房间内其他所有信息也要记录并画出。
如:房间有水管或房顶是起尖的则一定要记录清楚并测量其高度
第四步:拍摄室内机房照片
要拍出机房的全貌和机房内所有信息。
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去拍。
第五步:勘察室外天面,首先了解天线桅杆建设方式,收集信息并拍摄照片,一定要记录经纬度和海拔。
对于楼顶基站天面勘察要点:画出楼顶平面的俯视图,楼顶平面长宽,用指北针记录楼的朝向要和室内房间记录的朝向保持一致,同时要在楼面上标出室内机房的相对位置。
楼顶是否有女儿墙,记录女儿墙高度和墙体厚度。
在楼顶平面俯视图上记录出楼顶所有存在的信息,并记录清这些信息的位置。
比如说:楼顶天面上某个位置有水池,则就要记出该水池在天面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在楼顶,用指北针沿正北方向顺时针依次记录天线安装的三个方位角。
找一下楼的承重墙,记录出桅杆塔的安装位置,并画出草图。
第六步:最后画出楼顶天面的侧面剖面图,并在剖面图上标出机房的相对位置,对应就是图纸上的A-A视图。
第七步:拍摄楼顶天面照片和周围环境照
在楼顶从正北方向,每隔30度拍基站四周环境照,要注意通过多角度和多方位去拍,不能在照片内体现出无用信息
同时还要拍出楼顶平面的情况,尽量在四个角去拍摄。
最后在离开站点的时候拍出整个大楼的外观照片。
其他勘察注意要点
对于楼顶新建活动机房勘察要点:按照楼顶勘察要点以外,还要记录出活动机房的安装位置
对于自建机房,MINI机房以及室外一体化机柜的情况比较简单,只要画出机房和天线桅杆的相对位置并标出其距离,即可。
同时要拍摄站点的照片以及四周环境照。
勘察时要画出站点周围环境示意图(图上体现出各个方向的情况,例如:山区,居民区,国道,高速,城区内要记录站点周围的街道名称)。
5.共址站勘察要点
和新建站勘察类似,达一个站点后,首先向建设单位了解站点名称,并在勘察本上记录站名,用GPS测出经纬度,用相机拍下作为记录。
第一步:进机房,将机房内所有设备(1-8)进行记录包括设备尺寸(长宽高),设备型号若不认得进行拍照(设备内部和外部包括设备全景)
在画机房平面图的时候注意将机房的长宽高记准确,同时原有设备已占有的位置记准确,已确保新增设备能有机柜位置安装。
若机房内无新增落地机柜的安装位置,此时注意记清楚四周墙壁有无挂墙安装基站设备的位置(多能看出机房的现场拍照片,多角度,全景的)
切记第一个勘测机房不怕慢,以后会快的
第二步:机房平面图画完后开始记录设备信息,首先记录直流电源设备的型号,已使用电源整流模块的数量,记录开关电源设备的直流负载,整流模块的型号,并拍照留念,仍然是多角度全景拍摄,包括开关电源内部
的直流端子占用情况,回来后看清楚实际占用情况。
第三步:除此之外机房内主要就是传输综合柜和GSM基站设备,很好分辨,可以用照片进行存档,多角度全
景进行拍摄
记录GSM基站设备的型号可以拍照基站设备机柜内外的情况
记录传输综合柜内的情况,可以拍照综合柜机柜内外情况
搞不清的,如果有其他设备,同样方法记录并拍照。
第四步:机房内勘测完毕后,进行室外天面勘测,一定要上到GSM天线所在平面,并对四周从正北方向进行
每隔30度拍照,记下站点经纬度信息
若是楼顶站,记住从楼顶四个角进行拍摄楼面情况,方便回来后对照,避免现场草图画的不清楚
拍照后,然后画出楼顶原有天线所在的位置(距离楼顶四周有多远),也要记清楚楼顶四周的长和宽,量一下楼顶原有天线抱杆高度(固定在楼顶女儿墙的要画出每个抱杆的位置)如果是9米以上的高桅杆则大致量出其高度,看能否在原天线下方增加三根支臂挂TD-LTE天线。
如果原有天线安装桅杆不能利用,则根据楼层高度和周围建筑物的高度,考虑新增抱杆或高桅杆(包含美化天线和增高架)
在新增抱杆时注意:若楼顶天面足够大且周围建筑物相对较低,则考虑用固定在女儿墙上的抱杆,若和周围建筑物高度相当且楼顶天面足够大,则考虑新增9米以上高桅杆。
楼顶天面画草图的时候,注意画出俯视图和侧视图(可忽略),侧视图的目的主要是知道机房和天线的相对位置
第五步:记录下新增天线的方位角,用指南针朝人群集聚区去覆盖,避免与道路平行覆盖,尽量考虑用标准角(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倾角回来再定,在MAP地图上核对方位角和下倾角。
以上注意多拍照片,多角度全景拍摄,第一个站时间看仔细点。
新建站和共址站勘察要点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