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分类解题--归一问题应用题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归一问题1.一只小蜗牛6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爬行多少米?2.一玩具厂4小时可生产玩具524个,照这样计算,生产1572个玩具,要多少小时?3.某水泥厂计划24天完成一批任务,每天应生产45吨水泥。
改进技术后,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5吨,这样提前几天完成?4.工厂计划做4320个机器零件,18个工人工作8小时完成了计划的一半,其余的如果在4小时内完成,需要多少工人?5.牛牛去的是每天在城市能看到的绿化队。
他发现绿化队4天种树200棵,暑期大家还需继续种400棵树,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完成任务共需多少天?6.丁丁去的是家具厂,刚好家具厂在生产一批桌椅,原计划每天生产30套,12天完成,实际只用原来时间的一半就完成了任务,那么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多少套?7.阿普去的是生产螺丝钉的车间,4台车床15分钟生产16200个螺丝钉.3台这样的车床1小时可以生产多少个螺丝钉?8.他们各自去过一个地方后,开始结伴去体验另外的工人生活。
牛牛和田田去的是建筑工地。
开始有50个人在搬砖,要搬2000块,4次搬了一半。
照这样算,再增加50个工人,还要多少次运完?9.3只猴子3天吃了3个桃子,按照这样的速度,6只猴子6天吃了几个桃子?9只猴子要吃9个桃子,需要多少天?10.一个农场里有1000千克草,有10匹食量相同的马,已知每匹马每天吃10千克草,那么现有的草够这10匹马吃几天?11.农场主觉得买草不合算,于是承包了一片草地,这片草地原有草量为1000千克,每天会长新草50千克,每匹马的食量不变,那么10匹马能吃几天?12.8个人10天修路720米,照这样计算,20人修1800米,要多少天。
13.5只小猪3天吃150斤食物,照这样的速度,4只小猪多少天吃120斤食物?14.3人5小时种150棵树,5人8小时种多少棵树15.要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50米,80天完成,现在要求提前2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多修多少米?16.甲、乙两个打字员小时共打字3600个。
小学数学典型应题归类总结(30种)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
1、一个豆腐加工场用96千克黄豆做了384千克豆腐。
那么,120千克黄豆可做豆腐多少千克?
2、XXX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36页,看108页要多少天?
3、机床厂原计划20天制造240台机器,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5台,实际每天制造多少台?
4、一个加工厂加工面粉500千克,3小时加工了150千克,加工完剩下的还要几小时?
5、一项工作,8个人12小时可以完成,如果增加4个人,每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可以提前多少天完成?
6、5个同学一共折了40只飞机,又有16人加入我们的小组,一共可以折几只?
7、XXX5分钟做了60道口算题,18分钟可以做几道?做144道要多少分钟?
8、修一条长5千米的公路,3天修了1500米,共要几天?
9、安装一条水管,头4天装了180米,还要15天可装完,这条水管总长多少米?
10、铺设一条1500米和管道,5天铺了300米,还要几天可以铺完?
11、两台拖沓机3天耕地18公顷,照这样计算,要在9天耕完81公顷地,要几台这样的拖沓机?12、民兵军训,4小时走16千米,为了达到目的地,每小时多走1千米,剩下的20千米要几小时?13、一项事情,16人25天可完成,如果增长4人,可以提早几天完成?。
归一归总问题知识点拨知识点说明:一、归一问题归一问题是一类典型应用题,这类问题是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个单位的数值(单一量)之后,再求出题目所要求解的问题,解答归一问题的方法叫做归一法。
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求总量的,求出一个单位量之后,然后利用乘法求出结果,这种问题叫做正归一问题(也称正归一);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几个单位数量是多少;另一种是求份数的,求出一个单位量后,再用包含除法求出所求的结果,这类问题叫做反归一问题(也称反归一)。
如:修路队6小时修路180千米,照这样,修路240千米需几小时?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再求一共包含多少个单位数量?正、反归一问题的相同点是:一般情况下第一步先求出单一量;不同点在第二步,正归一问题是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反归一是求包含多少个单一量.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有的问题一次归一不能解决,需要两次归一或与倍比相结合才能解决。
归一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份数 (正归一)份数=总工作量÷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反归一)每份的工作量(单一量) =总工作量÷份数二、归总问题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归一问题【例1】一只小蜗牛6分钟爬行12分米,照这样的速度,30分钟爬行多少分米?解析:本题属于正归一,有两种解题思想﹙方法一﹚归一思想:为了求出蜗牛30分钟爬多少分米,必须先求出1分钟爬多少分米﹙单一数﹚,“照这样的速度”说明小蜗牛每分钟爬行的速度是相等的,然后以这个数目为依据按要求算出结果。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一问题_---------------------------------------【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是数学应用题中的两种常见类型。
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是一类简单的数学问题,其特点是在已知单位量的情况下,求得另一个量的值。
例题:一个水池有100吨水,每小时流出2吨水,问多少小时后水池会空?
解答:如果每小时流出2吨水,那么100吨水需要50小时才能流完,所以50小时后水池会空。
归总问题:
归总问题是一类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其特点是在已知几个量的和的情况下,求得每一个量的值。
例题:一个公司有5个员工,每个员工每天可以赚100元,问这个公司每天的总收入是多少?
解答:如果每个员工每天可以赚100元,那么5个员工每天的总收入就是5×100=500元。
以上就是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基本定义和解题思路,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小学应用题—归一问题(单归一和双归一)小学应用题—归一问题(单归一和双归一)归一问题是小学数学中一个经常出现的应用题类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将一组数值按照某种规则进行统一化,便于进行比较和计算。
本文将分别介绍单归一和双归一两种常见的归一问题。
一、单归一问题在单归一问题中,我们需要将一组数值归一化到一定的范围内,常见的方法包括百分数归一、比例归一和标准差归一。
1. 百分数归一百分数归一是将一组数化为百分数形式,使其数值都在0%到100%之间。
具体做法是,将每个数值除以最大值,然后乘以100。
例如,有一组数值为{10, 15, 20, 25, 30},其中最大值为30。
那么归一化后的数值为{33.33, 50, 66.67, 83.33, 100}。
2. 比例归一比例归一是将一组数映射到0到1之间的区间,使其数值都有相同的比例关系。
具体做法是,将每个数值减去最小值,然后除以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例如,有一组数值为{5, 10, 15, 20, 25},其中最小值为5,最大值为25。
那么归一化后的数值为{0, 0.25, 0.5, 0.75, 1}。
3. 标准差归一标准差归一是将一组数进行标准化,使其数值的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
具体做法是,将每个数值减去平均值,然后除以标准差。
例如,有一组数值为{10, 12, 14, 16, 18},其中平均值为14,标准差为2。
那么归一化后的数值为{-2, -1, 0, 1, 2}。
二、双归一问题在双归一问题中,我们需要将两组数值分别归一到不同的范围内,并保持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见的方法包括离差比法和正态分布方法。
1. 离差比法离差比法是将两组数中的最小差值设置为1,并根据最小差值进行区间划分。
具体做法是,计算两组数的最小差值,然后将每个数值减去最小值,再除以最小差值。
例如,有两组数值分别为{5, 10, 15, 20, 25}和{8, 16, 24, 32, 40},其中最小差值分别为5和8。
归一问题典型习题1. 安装一条水管,前4天装了180米,还要12天可装完,这条水管总长多少米?2. 修一条5千米的公路,3天修了150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要几天?3. 小明3分钟做了36道口算题,做完108道口算题需要几分钟?4,一项工作,8个人12小时可以完成,如果减少2个人,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批么需要客少小时才能完成?5. 机床厂原计划20天制造240台机床,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4台,实际用了多少天?6.小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3天看了36页,还要几天可以看完全书?7.一个果园请人帮忙摘苹果,4个人3小时共摘苹果480千克,照这样计算,5个人8小时可以摘多少千克苹果?8. 2台拖拉机4小时耕地96亩,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耕地360亩,需要几小时?9.3台磨面机8小时可磨面粉33.6吨,现在磨面机增加到12台,要磨面粉168吨,需要几小时?10.修一条1800米长的路,原计划用25人12天修完,实际增加了5人,几天可以修完?11.修路队8人5天修路2160米,照这样计算,增加10人要修路4860米,需要几天可以完成?12. 一辆汽车每天行驶6小时,2天可行驶510千米,如果要在3天内行驶1020千米,每天应行驶儿小时?13.服装厂承做-批服装,30个人每天工作9小时,40天可完成,后来调走5人,如果要提前4天完成任务,求每天应工作几小时?14. 15头牛4天吃草1260千克,照这样计算,30头牛10天可吃草多少千克?15.工厂计划做4320个零件,18个工人工作8小时完成了计划的一半,其余的如果在4小时内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个工人?16. 4台车床15分钟生产16200个蝶丝钉,3台这样的车床一小时可以生产多少个螺丝钉?17.工程队计划用60人5天修好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实际上增加了20人,每人每天比计划多修了4米,实际修完这条路少用了几天?18. 5只猫5分钟可以捕捉5只老鼠,照这样计算,100分钟捕捉100只老鼠需要几只猫?19.李师傅计划加工552个零件,前5天加工了345个,照这样计算,还要加工几天才能完成任务?20.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12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需要几分钟?归总问题典型习题1.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可读完一本故事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同样的故事书?2.学校食堂运来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吃完。
小学数学常见典型应用题——归一问题、归总问题一、方法指导1.归一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在解题时要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归一),如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单位面积的产量、商品的单价、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等,然后再求出所求问题的应用题叫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分为正归一问题和反归一问题。
(1)正归一总量÷数量=单一量单一量×新的数量=新的总量综合式:总量÷数量×新的数量=新的总量(2)反归一总量÷数量=单一量新的总量÷单一量=新的数量综合式:新的总量÷(总量÷数量)=新的数量2.归总问题归总问题是指解答时要先计算出总数量(称为“总”),然后再算出所要求的数量是多少的应用题。
归总问题暗含着“总”不变,即乘积不变,因此这类问题也可以用反比例知识解答。
解答归总问题的关键在于先求“总数”,且总数相等。
归总问题也是两组同类数量关系复合构成的。
二、典型例题例1:学校买5个同样的篮球共用375元,照这样计算,买13个这样的篮球要用多少元?分析:通过读题知道,这是一道一次正归一应用题。
我们可以先求出篮球的单价,再求出13个篮球的总价。
解:分步列式:375÷5=75(元)75×13=975(元)列综合算式:375÷5×13=75×13=975(元)答:买13个这样的篮球要用975元。
例2:李叔叔装一批计算机,每天装12台,30天以完成。
如果每天装15台,几天可以完成?分析:由题意可知这批计算机的总数量是一定的,因此要求几天完成,需要知道这批单位计算机共有多少台和每天装多少台。
现在知道每天装15台,所以要先求这批计算机共有多少台。
解:这批计算机共有多少台?12×30=360(台)要几天能完成?360÷15=24(天)综合算式:12×30÷15=360÷15=24(天)答:24天可以完成。
小学数学应用题分类解题-归一应用题
在解答某一类应用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归一),然后再用这个单一量和题中的有关条件求出问题,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应用题。
归一,指的是解题思路。
归一应用题的特点是先求出一份是多少。
归一应用题有正归一应用题和反归一应用题。
在求出一份是多少的基础上,再求出几份是多产,这类应用题叫做正归一应用题;在求出一份是多少的基础上,再求出有这样的几份,这类应用题叫做反归一应用题。
根据“求一份是多少”的步骤的多少,归一应用题也可分为一次归一应用题,用一步就能求出“一份是多少”的归一应用题;两次归一应用题,用两步到处才能求出“一份是多少”的归一应用题。
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求出一份的数量,它的计算方法:
总数÷份数=一份的数
例1、 24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192吨,现在增加同样的卡车6辆,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
先求1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再求增加6辆后,能运货物多少吨。
这是一道正归一应用题。
192÷24×(24+6)=240吨
例2、张师傅计划加工552个零件。
前5天加工零件345个,照这样计算,这批零件还要几天加工完?
这是一道反归一应用题。
例3、 3台磨粉机4小时可以加工小麦2184千克。
照这样计算,5台磨粉机6小时可加工小麦多少千克?
这是一道两次正归一应用题。
例4、一个机械厂和4台机床4.5小时可以生产零件720个。
照这样计算,再增加4台同样的机床生产160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这是两次反归一应用题。
要先求一台机床一小时可以生产零件多少个,再求需要多少小时。
1600÷[720÷4÷4.5×(4+4)]=5小时
例5、一个修路队计划修路126米,原计划安排7个工人6天修完。
后来又增加了54米的任务,并要求在6天完工。
如果每个工人每天工作量一定,需要增加多少工人才如期完工?
先求每人每天的工作量,再求现在要修路多少米,然后求要5天完工需要工人多少人,最后求要增加多少人。
(126+54)÷(126÷7÷6×5)–7=5人
例6、用两台水泵抽水。
先用小水泵抽6小时,后用大水泵抽8小时,共抽水624立方米。
已知小水泵5小时的抽水量等于大水泵2小时的抽水量。
求大小水泵每小时各抽水多少立方米?
解法一:
根据“小水泵5小时的抽水量等于大水泵2小时的抽水量”,可以求出大水泵1小时的抽水量相当于小水泵几小时的抽水量。
把不同的工作效率转化成某一种水泵的工作效率。
1、大水泵1小时的抽水量相当于小水泵几小时的抽水量?
5÷2=2.5小时
2、大水泵8小时的抽水量相当于小水泵几小时的抽水量
2.5×8=20小时
3、小水泵1小时能抽水多少立方米?
642÷(6+20)=24立方米
4、大水泵1小时能抽水多少立方米?
24×2.5=60立方米
解法二:
1、小水泵1小时的抽水量相当于大水泵几小时的抽水量
2÷5=0.4小时
2、小水泵6小时的抽水量相当于大水泵几小时的抽水量
0.4×6=2.4小时
3、大水泵1小时能抽水多少立方米?
624÷(8+2.4)=60立方米
4、小水泵1小时能抽水多少立方米?
60×0.4=24立方米
例7、东方小学买了一批粉笔,原计划29个班可用40天,实际用了10天后,有10个班外出,剩下的粉笔,够有校的班级用多少天?
先求这批粉笔够一个班用多少天,剩下的粉笔够一个班用多少天,然后求够在校班用多少天。
1、这批粉笔够一个班用多少天
40×20=800天
2、剩下的粉笔够一个班用多少天
800–10×20=600天
3、剩下几个班
20–10=10个
4、剩下的粉笔够10个班用多少天
600÷10=60天
(40×20–10×20) ÷(20–10) =60天
例8、甲乙两个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4.5小时可加工18个,乙1.6小时可加工8个,两个人同时工作了27小时,只完成任务的一半,这批零件有多少个?先分别求甲乙各加工一个零件所需的时间,再求出工作了27小时,甲乙两工人各加工了零件多少个,然后求出一半任务的零件个数,最后求出这批零件的个数。
[27÷(4.5÷18)+27÷(1.6÷8)]×2=48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