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重庆房地产市场快报(年报)
- 格式:pptx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32
重庆市2020年第三季度房地产信息简报一、城市宏观经济指标二、区域政策三、土地整体市场情况2020年1-9月,重庆市以住宅用地成交为主,占比88.7%,其次,商办用地成交占比11.3%。
2020年9月,重庆市以住宅用地成交为主,占比92.1%,比去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
供应量:2020年1-9月,重庆市共推出各类用地962宗,共计7238.69万㎡,同比增长4.5%。
其中,推出住宅用地357宗,共计4020.15万㎡,同比增长7.05%;商办用地159宗,共计504.73万㎡,同比增长13.47%。
2020年9月,重庆市累计推出各类用地149宗,共计920.34万㎡,环比减少3.86%,同比增长16.77%。
其中,推出住宅用地48宗,共计543.57万㎡,环比减少13.07%,同比增长18.27%;商办用地24宗,共计43.24万㎡,环比增长3.86%,同比减少34.59%。
成都土地市场推出情况(按规划建面)成交量:2020年1-9月,重庆市共成交各类用地817宗,共计6092.02万㎡,同比增长5.49%。
其中,成交住宅用地285宗,共计3204.54万㎡,同比增长12.95%;商办用地129宗,共计403.13万㎡,同比增长12.36%。
2020年9月,重庆市累计成交各类用地116宗,共计678.5万㎡,环比减少14.67%,同比增长14.57%。
其中,成交住宅用地32宗,共计390.51万㎡,环比减少20.04%,同比增长35.78%;商办用地17宗,共计30.79万㎡,环比增长62.38%,同比减少5.69%。
成都土地市场成交情况(按规划建面)成交均价:2020年1-9月,重庆市共推出土地规划建面7397.31万㎡,成交6215.61万㎡,成交楼面均价1990元/㎡。
2020年9月,共推出土地规划建面973.61万㎡,成交708.08万㎡,同比增长19.03%,成交楼面均价2110元/㎡,同比增长29.0%。
公评网发布重庆主城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2016年12月)一、市场导读1.本月主城区供应商住类土地48宗,土地面积677.51万方,可开发建筑规模1110.28万方;成交商住类土地30宗,土地面积376.27万方,可开发建筑规模730.83万方,总金额30.19亿元,楼面均价4130元/㎡。
2.进入年末,重庆土地市场创下历史新高,以知名大型企业拿地最激烈;3.本月土地成交30宗、建筑规模730.93万方,同环比分别增涨43%和367%;4.四季度,重庆整体土地成交均价超3000大关,而本月成最大推手;5.本月主城区新增供应30150套、263.63万方,同环比分别上涨53%和84%;6.本月主城区商品住宅均价为7428元/㎡,同环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涨%;7.本月主城区成交热点主要集中在两江新区,区域成交量占全市成交17%;8.本月主城区商品住宅存量566.16万方,同比减少41%,环比减少21%;9.本月主城区二手房住宅挂牌166705套(1935万方),同比上涨92%,环比减少8%;挂牌量保持近年来的高位,业主入市积极;10.本月主城区二手房住宅成交16903套(156万方),同环比分别上涨104%和121%;二、土地市场1、土地综述本月主城区供应商住类土地48宗,土地面积677.51万方,可开发建筑规模1110.28万方;成交商住类土地30宗,土地面积376.27万方,可开发建筑规模730.83万方,总金额30.19亿元,楼面均价4130元/㎡。
12月土地市场(商住)成交明细(数据来源:公评网)2、典型地块分析本月重庆土地市场大热,以北碚蔡家尤为典型,该板块共计成交7宗,分别由万科、龙湖和金科三家知名房企分享,均为20万方以上规模的纯居住用地,未来不乏高端住宅产品集中入市,竞争压力加大,同时地处新兴区域也存在较大的机遇。
(数据来源:公评网)龙湖、华宇相邻“瓜分”礼嘉,溢价突破100%,该地块为礼嘉商贸区核心地段,紧邻龙湖商业中心,儿童医院礼嘉分院和轨道交通6号线礼嘉站,城市交通干线快速通达全城,因此土地价值哄抬居高不下,备受关注。
重庆房地产市场年终回顾与未来预测中国指数研讨院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搜房网1. 2020年房地产政策剖析房地产作为国度的支柱产业之一,关乎国计民生,已远远逾越单纯的经济范围,对经济结构构建,对社会平安、政治动摇都至关重要。
房地产的公共属性决议了政府必需行使干预、管理和调控的职能。
1.1 保证民生,抚慰内需,楼市调控的天平向着保证住房的方向倾斜2007年底到2020年陆续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处置低支出家庭住房困难的假定干意见»、«经济适用房管理方法»、«廉租住房保证方法»等政策,预示了我国住房政策的战略转型,国度和政府在看待住房效果上从方案经济时期的福利分房、到市场化的依托商品房处置、到如今以商品房为主处置中高支出者的住房需求、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创业公寓、人才公寓为附的多层次住房体系来处置中低支出者的住房需的政策导向。
随着政府对楼市调控的天平向着保证民生的方向倾斜,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下滑担忧,启动保证性住房投资,希望以此带动低迷房地产市场下游行业需求,阻止投资下滑对GDP 下滑拉动。
2020至2020年,中央财政将投资9000亿元,用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树立和棚户区改造;依据重庆住房树立规划,今明两年,重庆方案树立保证性住房562.86万平方米,往年建235.92万平方米,明年建326.94万平方米。
加快保证性安居工程的树立,既是保证民生的需求,也是拉动经济的需求。
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开展的同时,房地产业,特别是保证性住房树立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一方面处置了社会关心的民生效果,处置了中国百姓住房的困难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开展。
1.2 房贷利率及住房买卖税费降低,支持居民购置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央行宣布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宣布了中国进入减息期,截止到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存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央行已延续停止了四次降息,一年期人民币存存款基准利率1.08个百分点的调整力度,为央行近年货币政策调控历史上所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