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常用药物
- 格式:doc
- 大小:319.50 KB
- 文档页数:5
儿科药品
在儿童药物治疗中,药品的选择至关重要。
儿童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其身体各方面功能皆不同于成人,因此在使用药品时需要特别谨慎。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儿科药品及其应用。
常见的儿科药品
退烧药
1.对于儿童退烧,通常会选择非处方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药品
的选择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剂量。
抗生素
1.在儿童感染疾病中,如中耳炎或扁桃体炎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
具适合儿童的抗生素,常见的包括头孢类、红霉素类等。
维生素
1.儿童在生长发育期对维生素的需求量较大,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
况来推荐维生素补充剂。
如维生素D可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消化道药物
1.对于儿童胃肠道问题,如腹泻或便秘等,医生可能会开具适用于儿童
的消化道药物,如止泻药或缓泻剂。
使用儿科药品的注意事项
1.儿童剂量:使用任何药品前,务必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保按照
医生建议准确给予儿童剂量。
2.注意过敏反应:儿童可能对某些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如果出现不良
反应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口服习惯:儿童对药品的口服习惯可能与成人不同,可以选择药片
研磨或配合口服液等方式给药。
4.儿童适用:确保使用的药品为适用于儿童的药品,不宜使用成人药
品给予儿童。
结语
儿科药品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谨慎对待,家长在给予儿童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品剂量、过敏反应等情况,确保药品使用安全有效。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儿科常用药物的使用
一、抗生素类
1、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是一类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能有效抑制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是治疗小儿感染的常用药物,包括氨基酚羟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其他衍生物等。
应用:用于治疗肺炎、肠炎、咽炎、膀胱炎、中耳炎、腮腺炎、咽喉炎等细菌感染,也可用于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前应严格遵医嘱确定相应疾病的病原,以防青霉素的过量使用。
2、头孢类
头孢类药物具有较强的细菌抑制和杀灭作用,可以杀死许多细菌,包括链球菌、支原体等,血清抗体水平低,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常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头孢硫脒、头孢曲松、头孢氨苄、头孢噻肟等。
应用:一般用于治疗小儿的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肺结核、中耳炎、咽喉炎等,也可用于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
注意事项:治疗前应确定感染病原,以防头孢类药物的不恰当使用。
3、磷酸氯喹类
磷酸氯喹类抗生素是一类新型抗生素,能有效抑制细菌多糖的合成,促使细菌凋亡,是当今小儿感染治疗常用的药物。
儿科常用药物指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科领域的药物治疗也越来越成熟。
而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各种药物的使用和应用也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机体构成的不同,儿科药物的使用也具有相应的特殊性。
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儿科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
1. 发烧药发烧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药物治疗是控制体温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吲哚美辛。
其中,对乙酰氨基酚是最常用的药物,适用于婴幼儿和儿童。
布洛芬适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但有肾损害风险。
吲哚美辛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但有引起哮喘等不良反应的风险。
2. 抗生素儿童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扁桃体炎、中耳炎、肺炎等。
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这些感染,但会对儿童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其中,青霉素是治疗儿科感染的首选。
头孢菌素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适用于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
3. 呼吸道药物哮喘和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药物治疗是控制症状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类固醇。
其中,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急性哮喘或支气管痉挛。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慢性哮喘或支气管炎。
类固醇适用于控制儿童嚼烟味。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治疗的药物,比如抗组胺药和支气管扩张剂等。
4. 抗过敏药物过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儿童也不例外。
抗过敏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过敏反应。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肾上腺素和松果体激素。
其中,抗组胺药是控制过敏反应的主要药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等疾病。
肾上腺素和松果体激素适用于严重的过敏反应或症状。
总的来说,儿科药物的使用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了解患儿的基本信息和病情,并根据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症进行选择和应用。
同时,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儿科门诊常用药物及剂量1、青霉素 Penicilline(40万 u /瓶, 80万 u /瓶 2.5~5万 u /kg·d . 分 2次肌注,皮试阴性后用。
2、氨苄青霉素 Ampicillin(0.5g/瓶, lg /瓶 , 50~100mg /kg·d 。
分 2~3次肌注,静推或静滴。
用药前皮试。
3、羟氨苄青霉素 (阿莫西林 Amoxycillin(0.25/粒, 0.125/粒, 粉剂 125mg /袋 ,50~100mg /kg·d ,新生儿 50mg /kg·d 。
分 3~4次口服。
4、头孢氨苄 (先锋霉素Ⅳ,头孢霉素Ⅳ Cephalexin (0.125/粒, 0.25/粒, 125mg /包 ,50~100mg /kg·d ,分 3~4次口服。
5、利菌沙 (0.1/片, 0.125/片,冲剂 0. 1/包 , 20~30mg /kg /d ,分 3~4次口服。
6、罗红霉素 (50 mg/片, 0.15/片 , 5~10mg /kg·d ,分 2次口服。
6、小诺霉素 (小诺米星 Micronomycin (针剂 30mg /ml /支, 60mg /2ml /支, 80mg /2ml /支 , 3~4mg /kg·d , 2~3次/日。
7、红霉素 10-30mg/kg.d8、病毒唑 10-15mg/kg.d9、炎琥宁 5-10mg/kg.d10、更昔洛韦 5-10mg/kg.d11、氨溴索 ivgtt: <2y 7.5mg Bid 2-6y 7.5mg Tid >6y 15mg Tidpo: <2y 2.5ml Bid 2-5y 2.5ml Tid 5-12y 5ml Tid12、急支糖浆 <1y 5ml Tid 1-3y 7ml Tid 3-7y 10ml Tid13、小儿咳喘灵 <2y 1袋 Tid 3-4y 1.5袋 Tid 5-7y 2袋 Tid14、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1-3y 1支 Tid 4-7y 1支 qid 8-12y 2支 Tid15、舒喘灵 0.1mg/kg.次 Tid16、喘定 10-15mg/kg.d17、氨茶碱 ivgtt 2-4mg/kg.d po 3-5mg/kg.次 q8h(饭后18、琥珀酸氢考 5-10mg/kg.d19、地塞米松 0.2-0.5mg/kg.次20、来比林 10-20mg/kg.d21、恬倩 2-3y 2ml/次 4-6y 5ml/次 7-9y 8ml/次 10-12y 10ml/次22、小儿退热栓 <12y 纳肛用23、鲁米那抗癫痫 1-2mg/kg.次 Tid 止痉 5-7mg/kg.次 Bid 预防 1-2mg/kg.次 Bid24、安定 0.1-0.3mg/kg.次25、果糖 70-160mg/kg.d26、思密达 <1y 1g Tid 1-2y 1.5g Tid >2y 3g Tid27、妈咪爱 <2y 1支 1-2次 /d >2y 1-2支 1-2次 /d28、西米替丁 10-20mg/kg.d29、 654-2 0.1-0.3mg/kg.d30、吗丁啉 0.2-0.3mg/kg.次 Tid31、欣维 <10kg 1/10支 /kg.d >10kg 1支 /d32、若维 <10kg 0.2ml/kg.d >10kg 1支 /d33、扑尔敏 0.35mg/kg.d 分 2-3次34、左旋咪唑 2-3mg/kg.次 qd 连用三天35、右美沙芬 (小眉 2-6y 2.5ml Bid 6-12y 5ml Bid >12y 10ml Bid36、速尿 1-2mg/kg.次37、心痛定 0.25-0.5mg/kg.d 分 3-4次38、甘露醇 2.5-5ml/kg.次39、潘生丁 3-5mg/kg.d40、双嘧啶 (SD— TMP , DMD(糖浆剂,每 10ml 含 SD 0.5g, TMP 0.062g2~6岁 10ml /日, 6~12岁 20ml /日,分 2次服。
儿科常用药物一、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1.适应症:热镇痛类药,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2.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3~0.6g(一次l~2片),根据需要一日3~4次,一日用量不宜超过2g(7片)。
退热治疗一般不超过3天,镇痛给药不直超过10天。
儿童按体重一次10~1 5mg/kg,每4~6小时1次;12岁以下儿童每24小时不超过5次剂量,疗程不超过5天。
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3.不良反应:常规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很少,偶尔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皮肤苍白等,少数病例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皮疹、皮肤瘙痒等)、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贫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
4.禁忌症:3岁以下儿童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5.药代动力学:其血浆半衰期为l~3小时,主要以与葡糖醛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
二、吲哚美辛:1.适应症:①关节炎,可缓解疼痛和肿胀;②软组织损伤和炎症;③解热;④其他:用于治疗偏头痛、痛经、手术后痛、创伤后痛等。
2.用法用量:口服(1)成人常用量:①抗风湿,初始剂量一次25~50mg,一日2~3次,一日最大量,不应超过150mg;②镇痛,首剂一次25~50mg,继之25mg,一日3次,直到疼痛缓解,可停药;③退热,一次6.25~12.5mg,一日不超过3次。
(2)小儿常用量:一日按体重1.5~2.5mg/kg,分3~4次。
待有效后减至最低量。
3.药代动力学:T1/2平均为4.5小时,早产儿明显延长。
该品在肝脏代谢为去甲基化物和去氯苯甲酰化物,又可水解为吲哚美辛重新吸收再循环。
60%从肾脏排泄,其中10%~20%以原形排出;33%从胆汁排泄,其中1.5%为原形药;在乳汁中也有排出(每天可达0.5~2.0mg)。
4.不良反应:该品的不良反应较多。
①胃肠道:出现消化不良、胃痛、胃烧灼感、恶心反酸等症状,出现溃疡、胃出血及胃穿孔;②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头晕、焦虑及失眠等,严重者可有精神行为障碍或抽搐等;③肾:出现血尿、水肿、肾功能不全,在老年人多见;④各型皮疹,最严重的为大疱性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⑤造血系统受抑制而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等;⑥过敏反应,哮喘,血管性水肿及休克等。
中医儿科常用中成药中医儿科常用中成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中药制剂。
这些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儿科中成药。
1、儿康宁糖浆儿康宁糖浆是一种具有健脾和胃、养血安神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症状。
该药口感好,适合小儿服用。
2、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具有清热肃肺、消积止咳的功效。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痰多、腹胀等症状。
该药对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3、婴儿健脾散婴儿健脾散是一种具有健脾、和胃、安神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该药安全有效,适合婴儿使用。
4、鸡内金散鸡内金散是一种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该药口感好,适合小儿服用。
5、保童颗粒保童颗粒是一种具有解表清热、化痰止咳、导滞消积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积食等症状。
该药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的疗效。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中医儿科中成药,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
中成药的使用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家长们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除了常规的西医治疗外,中成药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冠心病中成药。
1、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常用的冠心病中成药,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等中药组成。
它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能够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同时还可以保护心肌细胞,防止血栓形成。
2、麝香保心丸麝香保心丸是一种含有天然麝香的中成药,具有芳香开窍、活血化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