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说课评价表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小学说课标说教材评分表说课标和说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说课标和说教材可概括为“三说”——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1、说课标:依据课程标准,说总体目标或阶段目标或单元目标;说本学科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及这几个方面具体到本年级的要求。
2、说教材:说教材的特点和内容结构,包括课本的编排意图、内容的呈现方式、知识与技能的范围等;说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既能在横向上说清本册教材的编排序列和内容范围,又能把本学段的同类知识进行简要的纵向整合。
3、说建议:不仅说考纲和考点,还应该谈具体的教学建议,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谈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绘制知识树和解说教材时要落实上述“三说”,需具体做到下面几点:1. 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这是必须绘制的第一棵树)要站在高中学段课标和教材的高度,绘制出单元知识内容在学段相应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同时在教材解说中,解说清楚该单元教材内容在学段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哪些(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以及本单元学习对后续知识学习会产生哪些影响(展望知识的拓展趋向)。
2.要抓住教材的四个“点”和一个“关键” (这是必须绘制的第二棵树)绘制单元知识树和解说教材时,要突出教材的四个“点”,即要绘制和解说清楚本单元教材知识的重点、难点、易混点、高频考点,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所谓一个“关键”,就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是什么,通过怎样的形式去分解教学难点。
3.知识的整合思路及策略(这是必须绘制的第三棵树)在绘制知识树和解说教材时,要清楚本单元知识的整合思路、整合方法、整合的具体内容。
要依据教材知识结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合理整合、补充、取舍教材内容,这是教师在解说教材时应该静心思考、并阐述清楚的问题。
4.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这是必须绘制的第四棵树)绘制知识树和解说教材时,需要说明为保证学生高效学习,自己要创设哪些恰当的学习条件和问题情境,要解说清楚哪些教育资源可以利用、挖掘或重新整合,为教学服务,尤其对于单元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结合点要分析到位,解说清楚。
说课、评课评分表申报人申报专业课题指标评价要点满分得分教学内容30% 教材分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白前后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10教学目标设置符合课标要求,三维目标明确、具体。
10 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合理,重点难点分析恰当。
10教法学法20% 学情分析符合学生实际,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并体现学科能力要求。
10教学方法恰当,问题设计有层次、有启发性,有助于学生思考。
10教学过程30% 教学环节清晰,层次分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10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学生的学习活动,利于学生参与。
10 教学资源运用适度、有效。
10教师素质20% 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际的有机融合,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创新性。
10语言流畅、准确、清晰、简练,有亲切感,有感染力。
10说课总分:(按100分制填写)评委签字:申报人申报专业课题指标评价要点满分得分评课要素25% 能从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传递、教学结构的条理与逻辑、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效果、学科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教学特色与教学机智等要素中选择2-3个方面进行观察与评价。
10既有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与评价,又有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描述与评价。
15评课角度30% 评价优点恰如其分,肯定意见有导向性和激励性。
15 指出不足切中要害,改进意见有指导性和建设性。
15评课水平45% 评课观点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所运用的教育原理和教学理论理解准确、表达正确。
15表达观点要以本节课的教学实例为事实依据,针对性强。
15 文字语言流畅,层次清楚,逻辑性强。
15评课总分:(按100分制填写)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说课、评课总表(权重:说课50%、评课50%)申报人说课得分评课得分总分*** 80 90 85 (说课、评课得分按100分制填写,总分按比例计算填写)评委签字: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申报人评课记录申报人申报专业课题记录内容申报人签字:______________申报人签字:______________。
教师授课评分表
教师姓名所属系(院、部)
授课课程现任专业
名称技术职务
议论目标议论内容得分
课程定位1.专业课程系统的成立( 3 分)
2.该课程在专业课程系统中的地位(4分)
( 10 分)
3.与前后续课程的关系( 3 分)
1.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4分)
课程设计 2.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 4 分)
(15 分 ) 3.基于工作过程或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 4 分)
4.能力本位、理实一体的看法浸透(3分)
1.表现行业企业发展需求( 5 分)
内容采用与内2.有实质工作任务为依赖( 5 分)
3.真实工作任务与授课内容采用之间的对应关系(5分)
容组织
4.基于工作过程序化课程内容(5分)
( 30 分)
5.内容的采用表现学生的可连续发展性( 5 分)
6.实训环节设计合理( 5分)
内容表现形式 1.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的授课资源(3分)
(5 分 ) 2.相关授课资料齐全( 2分)
授课模式设计1.授课模式的设计过程(5分)
2.表现在校学习与实质工作的一致性(5分)
(20 分 )
3.有针对性的采用行动导向的授课模式(10 分)
1.授课方法与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 分 )
授课方法与手 2.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研究、实践(5 分 )段 3 .能关心学生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样学生的需要 (5 分 )
(20 分 ) 4 .授课手段多样化,充发散挥现代教育技术和虚假现实技术的
作用( 5 分)
授课专家议论
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