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油漆施工工艺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5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及流程外墙涂料施工工艺及流程一、概述外墙涂料施工是指将涂料应用于建筑物外墙表面,以保护墙体并增加美观性。
本文将介绍外墙涂料施工的工艺及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涂料选择、施工方法等。
二、前期准备1. 检查墙面:施工前需要仔细检查墙面,确保墙面结构完好无损。
如有裂缝、鼓泡、杯弧等问题,需要提前进行修补处理。
2. 清洗墙面:使用高压洗墙机或手动清洗工具对墙面进行清洗,去除灰尘、油污、附着物等。
3. 防护措施:对墙面周围的门窗、地面等进行严密封闭,以避免涂料溅到其他物体上。
4. 底漆处理:根据涂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底漆进行涂刷,提高涂料附着力和抗碱性。
三、涂料选择1. 外墙涂料:根据建筑物的要求,选择适合外墙使用的涂料,如乳胶漆、油漆等。
根据涂料的性能和效果,选择合适的涂料品牌和规格。
2. 色彩选择:根据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涂料色彩。
同时考虑涂料的遮盖力和耐候性。
四、施工方法1. 涂刷:一般情况下,外墙涂料采用刷涂的方式进行施工。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选择合适的刷子、滚筒等工具。
先进行墙角、窗户、门等细节部位的涂刷,再进行大面积的涂刷。
2. 喷涂:对于较大面积的墙体,可以采用喷涂的方式进行施工。
先使用胶带等方式将喷涂区域进行掩护,然后使用喷涂机均匀喷涂涂料。
喷涂需要注意均匀度和遮盖力。
3. 辅助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辅助施工,如拉毛、贴模板等。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
五、施工环境和要求1. 温度和湿度:施工时需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一般要求在适宜的温湿度范围内施工,以保证涂料的干燥和固化。
2. 风力:施工现场应有较小的风力,以避免涂料被吹散。
如遇强风天气,应暂停施工。
3. 光照:施工现场的光照条件应适中,以便及时发现涂料的施工效果和问题。
六、施工质量控制1. 厚度控制:涂料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涂料的厚度,以保证涂料的均匀度和遮盖力。
2. 干燥时间:施工完成后,需等待涂料充分干燥和固化,才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一、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原则是由上而下、先墙面后线条。
1、基层处理(铲除、修补、清扫)→填补腻子、局部刮腻子、磨平、满刮腻子、磨平→底漆施工→涂饰骨浆、滚花(拉毛)→第一遍面漆施工→第二遍面漆施工→涂料修整。
2、施工工具准备其主要机具有:刷涂工具:排笔、漆刷等;滚涂工具:长毛绒辊筒、盛料桶等;抹涂工具:铁抹刀、油灰刀、灰盘等和电动搅拌机.二、外墙涂料主要施工方法本工程外墙建筑涂料涂装体系分为三层,即底漆、第一遍面漆、第二遍面漆。
其作用如下:1)、底漆:底漆封闭墙面碱性,提高面漆附着力,对面涂性能及表面效果有较大影响。
如不使用底漆,漆膜附着力会有所削弱,墙面碱性对面漆性能的影响更大,尤其使用腻子的底面,可能造成漆膜粉化、泛黄、渗碱等问题,破坏面漆性能,影响漆膜的使用寿命。
2)、第一遍面漆:第一遍面漆主要作用是提高附着力和遮盖力,增加丰满度,并相应减少面漆用量。
3)、第二遍面漆:第二遍面漆是体系中最后涂层,具装饰功能,抗拒环境侵害。
1、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⑴、铲除因该工程是旧楼改造,基层质量较差,增加用工量及工艺,采用人工铲除原有面层涂料及开裂空鼓基层,保证基层光洁。
⑵、修补施涂前对于基体的缺棱掉角处、孔洞等缺陷采用1:3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下面为具体做法:空鼓--如为大面积(大于10cm2)空鼓,将空鼓部位全部铲除,清理干净,重新做基层,若为局部空鼓(小于10cm2),则用注射低粘度的环氧树脂进行修补。
缝隙--细小裂缝采用腻子进行修补(修补时要求薄批而不宜厚刷),干后用砂纸打平;对于大的裂缝,可将裂缝部位凿成“V”字形缝隙,清扫干净后做一层防水层,再嵌填1:水泥砂浆,干后用水泥砂纸打磨平整。
孔洞--基层表面以下3mm以下的孔洞,采用聚合物水泥腻子进行找平,大于3mm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待干后磨平。
外墙漆施工操作工艺流程
《外墙漆施工操作工艺流程》
外墙漆施工是建筑装饰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精细的施工工艺可以保证外墙漆涂装效果和使用寿命。
下面就是外墙漆施工的操作工艺流程:
一、准备工作
在施工外墙漆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包括清理施工面、搭设脚手架和搭建防护措施等。
二、基面处理
对外墙基面进行处理,包括清扫表面积土、腻子修补等,确保基面平整、无明显缺陷,保证漆膜附着力和表面平整度。
三、底漆施工
在基面处理后,涂刷底漆,在外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提高漆膜附着力、增加色彩饱和度,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
四、中涂施工
中涂是在底漆层干燥后进行的第二次涂装,增加中间层漆膜的厚度和强度,使漆膜更加均匀、柔和。
五、面漆施工
在中涂层干燥后进行最后一次涂装,使外墙表面形成一层耐候、耐磨的保护膜,提高外墙漆的光泽度和防水性能。
六、收尾工作
施工完成后,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拆除脚手架和防护措施,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通过以上的施工操作工艺流程,可以确保外墙漆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延长外墙漆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装饰工程的品质和美观度。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及流程-外墙涂料施工工序外墙涂料施工是建筑装饰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正确的施工工艺与流程对于保护建筑物表面、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将介绍外墙涂料施工的一般工艺及施工流程。
一、准备工作1. 施工前的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外墙进行彻底清洁,将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污垢清除干净,以保证涂料能够附着在墙面上。
同时,检查墙体是否存在裂缝、起砂等现象,并进行修补。
2. 材料准备准备好外墙涂料、涂料辅助材料(如稀释剂、防腐剂等)、刷子、滚筒等所需材料和工具。
二、底层处理1. 底漆涂刷首先,在外墙上涂刷一层底漆,底漆的作用是加强墙面的附着力,提高涂料的使用效果。
底漆涂刷需要均匀、细致,确保底漆能够充分渗透到墙体表面。
2. 罩面处理待底漆完全干燥后,进行罩面处理。
罩面是为了填补和修复墙面上的小缺陷,提供一个平整的基础。
根据墙面情况选择适当的罩面材料,如墙面腻子。
三、面层施工1. 面层涂刷底层处理完成后,进行面层涂刷。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外墙涂料,如乳胶漆、油漆等,并按照产品说明正确施工。
涂刷时需要注意均匀、细致,避免出现滴漏、刷痕等问题。
2. 涂刷次数根据需要,通常需要进行两至三遍的涂刷,确保涂料的覆盖均匀,达到所需的效果。
四、收尾工作1. 清理涂料干燥后,需进行外墙表面的清理工作,将施工中产生的废料、工具等全部清除。
2. 检查进行涂料施工质量的检查,确保墙面的涂层均匀、无滴漏、无裂纹等问题。
3. 养护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外墙涂料进行充分的养护,以确保其性能和持久性。
根据所选涂料的要求,注意避免暴露在阳光下、防止水侵入等。
总结外墙涂料施工工艺及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底层处理、面层施工和收尾工作等多个环节。
正确的施工工艺与流程能够保证涂料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提高建筑物外墙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在进行施工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材料和工具,遵循产品说明,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及流程-外墙涂料施工工序一、前言哎呀,说到外墙涂料施工,那可是咱们家装的重头戏啊!今天小智就来给大家说说外墙涂料施工工艺及流程,让大家对这个话题有个全面的了解。
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外墙涂料施工的基本知识吧!二、外墙涂料施工工序1. 基层处理咱们要对墙面进行基层处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系到涂料能否牢固地附着在墙面上。
基层处理包括清理墙面、打磨、补平裂缝等。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哦!2. 底漆涂刷接下来,就是要给墙面涂上底漆。
底漆的作用是增强涂料与墙面的附着力,同时还能起到防腐、防霉的作用。
底漆涂刷要均匀,不能有漏刷的地方。
3. 中间层涂刷底漆干了之后,我们就要涂上面漆的中间层了。
中间层的作用是增加面漆的遮盖力和美观度。
中间层涂刷要均匀,不能有厚薄不均的现象。
4. 面漆涂刷就是主角登场啦!面漆涂刷。
面漆有很多种颜色可以选择,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挑选。
涂刷面漆时要注意涂刷的方向,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涂刷面漆要均匀,不能有漏刷的地方。
涂完一面后,要等待其干燥后再涂另一面。
5. 收尾工作面漆涂完之后,还要进行一些收尾工作。
比如清理现场、修补破损的地方等。
这些工作都是为了保证外墙涂料施工的效果达到最佳。
三、外墙涂料施工注意事项1. 选材要慎重选购外墙涂料时,要看清楚产品的性能指标,如耐候性、遮盖力、附着力等。
选择适合自己家的涂料,才能保证施工效果。
2. 施工环境要适宜施工时的环境也很重要。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涂料的施工效果。
一般来说,室外温度在5°C-35°C之间比较适宜。
风大或雨天也要避免施工,以免影响涂料的质量。
3. 施工工具要齐全施工时要准备好各种工具,如滚筒、刷子、批刀等。
这些工具的使用要熟练,才能保证施工效果。
4. 施工过程要耐心涂料施工是一个细致活儿,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
在施工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涂料的质量和效果。
外墙漆施工工艺流程
外墙漆施工是建筑装饰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美化建筑外观,还能够保护建筑物表面,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外墙漆施工的工艺流程。
一、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检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补和清洗。
如果有损坏或裂缝,需要进行修补。
如果表面有污垢或油脂,需要进行清洗。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刷子、滚筒、薄膜、胶带、外墙漆等。
二、涂刷底漆
在进行涂刷底漆前,需要先将建筑物表面进行打磨,以便底漆能够更好地附着在表面上。
底漆的作用是增强漆膜的附着力和耐久性,同时还能够填补表面的细小裂缝和孔洞。
底漆涂刷完毕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其充分干燥。
三、涂刷面漆
在涂刷面漆前,需要将建筑物表面进行清洁,以便面漆能够更好地附着在表面上。
面漆的作用是美化建筑外观,同时还能够保护建筑物表面,防止其受到紫外线、风化、腐蚀等因素的侵害。
面漆涂刷完毕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其充分干燥。
四、涂刷防水层
在涂刷防水层前,需要将建筑物表面进行清洁,以便防水层能够更好地附着在表面上。
防水层的作用是防止水分渗透到建筑物内部,从而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墙体。
防水层涂刷完毕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其充分干燥。
五、清理工作
在施工完毕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将工具和材料收拾好,清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污垢。
同时,还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就是外墙漆施工的工艺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进行施工时,需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清理外墙表面,清除附着物、尘土等杂物。
修补墙面裂缝和破损部分,并确保墙面平整。
覆盖保护材料,保护周围环境和其他部位不受涂料污染。
2. 底漆处理:根据墙面材料和涂料类型选择适当的底漆,进行底漆处理。
底漆可以增强涂料附着力、遮盖力和耐候性,使涂料效果更好。
3. 防水处理:如果需要进行防水处理,可以在底漆施工后进行。
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防水涂料或涂层,进行涂刷或喷涂施工。
防水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渗透,保护墙体。
4. 中间涂层:选用适当的中间涂层进行施工,以增强涂料层的附着力和色彩效果。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光泽度、颜色和纹理处理。
5. 面涂层:选择适合的面涂层进行施工,以实现所需的装饰效果和保护功能。
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光泽度、颜色和纹理处理。
涂料可选择乳胶漆、油漆或纹理涂料等。
6. 后期处理:涂料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查和修整。
确保外墙涂料层平整、一致,无明显缺陷。
移除保护材料,清理施工区域。
总结: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底漆处理、防水处理、中间涂层、面涂层和后期处理等步骤。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墙体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涂料和涂层进行施工,以达到所需的装饰效果和保护功能。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一、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原则是由上而下、先墙面后线条。
1、基层处理(铲除、修补、清扫)→填补腻子、局部刮腻子、磨平、满刮腻子、磨平→底漆施工→涂饰骨浆、滚花(拉毛)→第一遍面漆施工→第二遍面漆施工→涂料修整。
2、施工工具准备其主要机具有:刷涂工具:排笔、漆刷等;滚涂工具:长毛绒辊筒、盛料桶等;抹涂工具:铁抹刀、油灰刀、灰盘等和电动搅拌机.二、外墙涂料主要施工方法本工程外墙建筑涂料涂装体系分为三层,即底漆、第一遍面漆、第二遍面漆。
其作用如下:1)、底漆:底漆封闭墙面碱性,提高面漆附着力,对面涂性能及表面效果有较大影响。
如不使用底漆,漆膜附着力会有所削弱,墙面碱性对面漆性能的影响更大,尤其使用腻子的底面,可能造成漆膜粉化、泛黄、渗碱等问题,破坏面漆性能,影响漆膜的使用寿命。
2)、第一遍面漆:第一遍面漆主要作用是提高附着力和遮盖力,增加丰满度,并相应减少面漆用量。
3)、第二遍面漆:第二遍面漆是体系中最后涂层,具装饰功能,抗拒环境侵害。
1、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⑴、铲除因该工程是旧楼改造,基层质量较差,增加用工量及工艺,采用人工铲除原有面层涂料及开裂空鼓基层,保证基层光洁。
⑵、修补施涂前对于基体的缺棱掉角处、孔洞等缺陷采用1:3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下面为具体做法:空鼓--如为大面积(大于10cm2)空鼓,将空鼓部位全部铲除,清理干净,重新做基层,若为局部空鼓(小于10cm2),则用注射低粘度的环氧树脂进行修补。
缝隙--细小裂缝采用腻子进行修补(修补时要求薄批而不宜厚刷),干后用砂纸打平;对于大的裂缝,可将裂缝部位凿成“V”字形缝隙,清扫干净后做一层防水层,再嵌填1:2.5水泥砂浆,干后用水泥砂纸打磨平整。
孔洞--基层表面以下3mm以下的孔洞,采用聚合物水泥腻子进行找平,大于3mm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待干后磨平。
此外对于新的水泥砂浆表面,如急需进行涂刷时,可采用15%-20%浓度的硫酸锌或氧化锌溶液涂刷于水泥砂浆基层表面数次,待干燥后除去表面析出的粉末和浮砂即可进行涂刷。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及流程
1.确定涂料种类和颜色: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外墙涂料种类和颜色。
涂料种类包括水性涂料、油性涂料、乳胶漆等等。
颜色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和使用目的进行。
2.准备施工区域:清理外墙表面上的灰尘、污垢和旧涂料。
对于有瑕疵的部分,如裂缝、凹凸不平的地方,需要进行修复处理。
3.底漆处理:选用合适的底漆,按照涂料生产商的要求进行涂刷。
底漆的作用是提高涂料的附着力和均匀度,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防护措施:在施工前,需要对周围的物体和地面进行合理的防护措施,避免涂料污染和损坏。
5.涂料施工:根据所选择的涂料种类,采用刷涂、辊涂或喷涂等方法进行涂料施工。
注意控制涂料的厚度和均匀度,确保涂料整体的美观度和质量。
涂料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避免出现干燥不均匀或泛黄等问题。
6.干燥和固化:根据涂料的具体要求,等待涂料干燥和固化。
在此期间,要注意避免外界因素对涂料的损伤,例如雨水、阳光等。
7.返工和修复:如果在涂料干燥后发现涂层不均匀或有其他问题,需要进行返工和修复,保证涂料表面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8.清理施工区域:在施工完成后,清理施工区域的垃圾和工具,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洁。
以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外墙涂料施工工艺及流程的例子。
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关键是要遵循涂料生产商的要求,确保施
工过程的规范和质量,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外墙油漆施工工艺流程一、外墙油漆施工工艺流程原则是由上而下、先墙面后线条。
1、基层处理(修补、清扫)→2、填补腻子、局部刮腻子、磨平、满刮腻子、磨平→3、底漆施工→4、涂饰骨浆、滚花(拉毛)→5、第一遍面漆施工→6、其次遍面漆施工→7、涂料修整。
2、施工工具预备其主要机具有:1.刷涂工具:排笔、漆刷等;2.滚涂工具:长毛绒辊筒、盛料桶等;3.抹涂工具:铁抹刀、油灰刀、灰盘等和电动搅拌机.二、外墙涂料主要施工办法本工程外墙建造涂料涂装体系分为三层,即底漆、第一遍面漆、其次遍面漆。
其作用如下:1、底漆:底漆封闭墙面碱性,提高面漆附着力,对面涂性能及表面效果有较大影响。
如不使用底漆,漆膜附着力会有所减弱,墙面碱性对面漆性能的影响更大,尤其使用腻子的底面,可能造成漆膜粉化、泛黄、渗碱等问题,破坏面漆性能,影响漆膜的使用寿命。
2、第一遍面漆:第一遍面漆主要作用是提高附着力和遮盖力,增强丰满度,并相应削减面漆用量。
3、其次遍面漆:其次遍面漆是体系中最后涂层,具装点功能,抗拒环境侵犯。
详细操作办法如下:⑴、修补:施涂前对于基体的缺棱掉角处、孔洞等缺陷采纳1:3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下面为详细做法:空鼓--如为大面积(大于10cm2)空鼓,将空鼓部位所有铲除,清理整洁,重新做基层,若为局部空鼓(小于10cm2),则用注射低粘度的环氧树脂举行修补。
缝隙--细小裂缝采纳腻子举行修补(修补时要求薄批而不宜厚刷),干后用砂纸打平;对于大的裂缝,可将裂缝部位凿成“V”字形缝隙,清扫整洁后做一层防水层,再嵌填1:2.5水泥砂浆,干后用水泥砂纸打磨平整。
孔洞--基层表面以下3mm以下的孔洞,采纳聚合物水泥腻子举行找平,大于3mm的孔洞采纳水泥砂浆举行修补待干后磨平。
此外对于新的水泥砂浆表面,如急需举行涂刷时,可采纳15%-20%浓度的硫酸锌或氧化锌溶液涂刷于水泥砂浆基层表面数次,待干燥后除去表面析出的粉末和浮砂即可举行涂刷。
一、外墙油漆施工工艺流程
原则是由上而下、先墙面后线条。
1、基层处理(修补、清扫)→
2、填补腻子、局部刮腻子、磨平、满刮腻子、磨平→
3、底漆施工→
4、涂饰骨浆、滚花(拉毛)→
5、第一遍面漆施工→
6、第二遍面漆施工→
7、涂料修整。
2、施工工具准备
其主要机具有:1.刷涂工具:排笔、漆刷等;2.滚涂工具:长毛绒辊筒、盛料桶等;
3.抹涂工具:铁抹刀、油灰刀、灰盘等和电动搅拌机.
二、外墙涂料主要施工方法
本工程外墙建筑涂料涂装体系分为三层,即底漆、第一遍面漆、第二遍面漆。
其作用如下:
1、底漆:
底漆封闭墙面碱性,提高面漆附着力,对面涂性能及表面效果有较大影响。
如不使用底漆,漆膜附着力会有所削弱,墙面碱性对面漆性能的影响更大,尤其使用腻子的底面,可能造成漆膜粉化、泛黄、渗碱等问题,破坏面漆性能,影响漆膜的使用寿命。
2、第一遍面漆:
第一遍面漆主要作用是提高附着力和遮盖力,增加丰满度,并相应减少面漆用量。
3、第二遍面漆:
第二遍面漆是体系中最后涂层,具装饰功能,抗拒环境侵害。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⑴、修补:
施涂前对于基体的缺棱掉角处、孔洞等缺陷采用1:3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下面为具体做法:
空鼓--如为大面积(大于10cm2)空鼓,将空鼓部位全部铲除,清理干净,重新做基层,若为局部空鼓(小于10cm2),则用注射低粘度的环氧树脂进行修补。
缝隙--细小裂缝采用腻子进行修补(修补时要求薄批而不宜厚刷),干后用砂纸打平;对于大的裂缝,可将裂缝部位凿成“V”字形缝隙,清扫干净后做一层防水层,再嵌填
1:2.5水泥砂浆,干后用水泥砂纸打磨平整。
孔洞--基层表面以下3mm以下的孔洞,采用聚合物水泥腻子进行找平,大于3mm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待干后磨平。
此外对于新的水泥砂浆表面,如急需进行涂刷时,可采用15%-20%浓度的硫酸锌或氧化锌溶液涂刷于水泥砂浆基层表面数次,待干燥后除去表面析出的粉末和浮砂即可进行涂刷。
⑵、清扫:
尘土、粉末→可使用扫帚、毛刷、高压水冲洗,油脂→使用中性洗涤剂清洗;灰浆→用铲、刮刀等除去;霉菌→室外高压水冲洗,用清水漂洗晾干。
⑶、填补腻子,局部刮腻子:
如果墙体平整、光滑,可不使用腻子;腻子的要求除了易批易打磨外,还应具备较好的强度和持久性,在进行填补、局部刮腻子施工时要求,宜薄批而不宜厚刷。
刮腻子时的施工技术:
①掌握好刮涂时工具的倾斜度,用力均匀,以保证腻子饱满。
②为避免腻子收缩过大,出现开裂和脱落,一次刮涂不要过厚,根据不同腻子的特点,厚度以0.5mm为宜。
不要过多地往返刮涂,以免出现卷皮脱落或将腻子中的胶料挤出封住表面不易干燥。
③用油灰刀填要填满、填实,基层有洞和裂缝时,食指压紧刀片,用力将腻子压进缺陷内,将四周的腻子收刮干净,使腻子的痕迹尽量减少。
⑷、磨平:
①不能湿磨,打磨必须在基层或腻子干燥后进行,以免粘附砂纸影响操作。
②砂纸的粗细要根据被磨表面的硬度来定,砂纸粗了会产生砂痕,影响涂层的最终装饰效果。
③手工打磨应将砂纸(布)包在打磨垫:块上,往复用力推动垫块厂,不能只用一两个手指压着砂纸打磨,以兔影响打磨的平整度。
机械打磨采用电动打磨机,将砂纸夹于打磨机上,轻轻在基层上面推动,严禁用力按压以免电机过载受损。
④ 打磨时先用粗砂布或打磨机打磨,再用细砂布打磨;注意表面的平整性,即使表面的平整性符合要求,还要注意基层表面粗糙度、打磨后的纹理质感,要是出现这两种情况会因为光影作用而使面层颜色**造成深浅明暗不一的错觉而影响效果,这就要求局部再磨平,必要时采用腻于进行再修平,从而达到粗糙程度一致。
⑤对于表面不平,可将凸出部分用铲平,再用腻子进行填补,等干燥后再用砂纸进行打磨。
要求打磨后基层的平整度达到在侧面光照下无明显批刮痕迹、无粗糙感,表面光滑。
⑥打磨后,立即清除表面灰尘,以利于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⑸、刮腻子再磨平:
外墙专用腻子刮平整,主要目的是为了修补不平整的现象,防止表面的毛细孔及裂缝。
用0#砂布或打磨机磨平做到表面平整、粗糙程度一致,纹理质感均匀。
此工序要求重复检查、打磨直到表面观感一致时为止。
⑹、第一遍乳胶漆的涂刷:
大面积墙面一律采用长毛绒辊筒涂刷,突出墙面的线条则采用排笔和漆刷涂刷,要求基层表面含水率不得大于8%,如遇有大风、雨、雾等到天气时不得进行面层涂料的施涂。
⑺、第二遍乳胶漆的涂刷:
第二遍涂料涂刷顺序与方法和第一遍相同,要求表面更美观细腻,必须使用排笔涂刷,大面积涂刷时应多人配合流水作业,互相衔接。
一般从不显眼的一头开始,逐渐向另一头循序涂刷,至不显眼处收刷为止,不得出现接搓及刷纹,排笔若粘附在墙上应及时剔掉。
一、保证外墙涂料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1、慢干和回粘:
涂料刷涂后,漆膜超过规定时间仍末干,称为慢干。
若漆膜已形成,但仍有粘指现象,称为回粘。
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刷涂的漆膜太厚;(2)前遍漆尚未干透又刷涂第二遍漆;(3)催干剂使用不当;
(4)基层表面不洁净;(5)基层表面末完全干燥。
处理方法为:
(1)对轻微的慢干和回粘,可加强通风,适当提高温度;
(2)慢干或回粘较严重的漆膜,要用强溶剂洗净,重新刷涂。
2、粉化:涂料涂刷后漆膜变成粉状。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
(1)涂料树脂的耐候性差;(2)墙体表面处理不良;(3)涂刷时温度过低,导致成膜不好;(4)涂刷时涂料掺水太多。
解决粉化的办法是,先将粉化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性能好的油性封墙底漆打底,最后涂刷**耐候性较好的内外墙涂料。
3、变色和褪色:漆膜上出现变色或褪色是由于:
(1)底材中湿度过高,水溶性盐结晶在墙的表面造成变色及褪色;
(2)基底材料有碱性,侵害了抗碱性弱的颜料或树脂;
(3)气候恶劣;(4)涂料选材不当。
在施工中如果见到这种现象,可先将出现问题的表面擦去或铲去,让水泥完全风干,然后加涂一层水性或油性封墙底漆。
4、起皮和剥落:
由于基底材料湿度太高,表面处理不干净,加上刷涂方法不正确或使用劣质底漆,会造成漆膜脱离基层表面。
碰到这种情况,应先检查墙体是否渗漏,若有渗漏,应先解决渗漏问题。
然后将脱落的漆及松动物质剥除,在有毛病的表面补上耐久性强的腻子,再用油性封墙底漆打底。
5、起泡:
漆膜干透后,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突起的泡点,用手压,感到有轻微弹性。
其产生原因是:
(1) 基层潮湿,水分蒸发引起漆膜起泡;(2)喷涂时,压缩空气中有水蒸气,与涂料混在一起;(3)底漆末干透,遇到雨水又涂刷面漆,当底漆干结时,产生气体将面漆顶起。
治理的方法是:轻微的漆膜起泡,可待漆膜干透后用水砂纸打磨平整,再补面漆;较严重的漆膜起泡,须将漆膜铲除干净,待基层干透,针对起泡原因进行处理,然后再刷油漆。
6、流挂:
在施工现场经常可以发现漆从墙面上流挂或滴下来,形成眼泪状或波纹状的外观,俗称滴眼泪。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漆膜一次涂得过厚;(2)稀释比太高;(3)在没有打磨的旧漆表面上直接涂刷。
解决的方法是:(1)多次涂覆,每次均涂薄薄一层;(2)降低稀释比;(3)用砂纸打磨被刷物体旧漆面。
7、起皱:纹漆膜形成起伏的皱纹。
产生的原因是:(1)漆膜过厚,表面收缩;(2)涂第二层漆时,第一层还未干透;(3)干燥时温度太高。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状况,应避免涂得太厚,刷涂应均匀。
刷涂两道漆间隔时间一定要足够,要保证待第一层漆膜完全干透后再涂第。
8、起层:起层又称咬底。
发生起层现象的原因是:刷涂时底层漆末彻底干透,面层的稀释剂溶胀下层底漆,使漆膜收缩和起皮。
解决办法与防止起皱纹的方法一样,涂层施工须按指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涂层不能涂得太厚,底漆完全干透后再涂面漆。
施工质量标准基本技术要求:
1、涂饰施工温度,应遵守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温度范围;施工时空气相对湿度宜小于85%;遇大风、下雨时,应停止户外工程施工。
2、大面积施工前应按工序要求做好“样板”或“样板间”的要求进行施工,后一遍涂饰材料的施工必须在前一遍涂饰材料表面干燥后进行;涂饰溶剂型涂料时,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料实干后进行。
每一遍涂饰材料应涂饰均匀,各层涂饰材料必须结合牢固,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增加面涂层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