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
- 格式:xls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附件:桐梓县2006—201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细则(试行)为了使我市以“一德三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取得实效,将各项培训内容量化折算成学分进行管理,特制订以下学分管理细则。
一、学分设置学分设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两大类:(一)基本学分:为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必学必考课程应取得的学分。
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必修课。
每门课程分三个环节进行考试考核:(1)理论环节:修满240个学时,考试考核成绩及格。
(2)研究环节:能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教育教学问题研究,完成本轮“继教工程”规定的校本研究任务,经学校考核和市抽查合格。
(3)实践环节:能将所学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经学校考核和市抽查合格。
以上三个环节都合格才能取得该门课程学分,基本学分修满30学分,即可取得本轮继续教育合格证。
(二)奖励学分:将中小学教师参加选培、自修、教研、教学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折成学分登记,是对教师扩大知识容量,深化知识内容,提高教研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加分鼓励。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基本学分修满30学分后,才能登记奖励学分。
奖励学分按本管理办法登记,包括选培、自修、教研教学三项内容。
(1)选派培训:包括管理者、培训者、骨干教师、班主任、学科骨干等培训。
(2)自修:包括具备合格任职条件后的学历层次提升、获得本科第二学历、普通话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等级提升。
(3)教学教研:包括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教科研活动或成果获奖、辅导学生参赛获奖等。
二、学分计算与认定(一)基本学分计算与认定:对每门课程分三个环节(理论环节、研究环节、实践环节)进行考试考核,三个环节都合格,才能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基本学分修满30分为合格。
凭考试考核成绩予以登记。
教师继续教育必学必考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二)奖励学分计算与认定:奖励学分按等级分配学分。
必须是本轮继续教育期间参加的活动或取得的成绩才能登记奖励学分。
奖励学分不重复登记,同类多级培训,只记一次最高学分;同一篇论文既发表又获奖的,只记其中一项学分;同一活动、同一成果获多项奖或多级奖的,只记最高的一项学分。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书填写说明
1.第一页
姓名张三性别男或女
出生日期1980年8月
工作单位华龙区岳村镇东西寨小学(与公章一致)
任教学段、学科小学语文(根据自己学科)
或初中语文(根据自己学科)
发证单位不填
教师编号0906001535 (个人继续教育系统内的编号)
培训周期2009-2015
2.倒数第二页:表格最上面填写:2009-2015年接受继续教
育情况登记表格里面:根据实际情况总学时达到360学时2009-2015年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登记
3.倒数第一页:填写学时达到720学时,填写格式不必同下
列表格雷同,只需达到720学时即可。
学习盖章和负责人签名处盖章签名或签章。
校本研修活动登记。
关于2015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有关通知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鲁教师发〔2015〕3号)、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工作的通知》(鲁教师函〔2015〕12号)、《济宁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济教字〔2015〕61号)、《济宁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折算指导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及上级有关要求,决定对我镇2015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进行登记。
一、学分登记对象全体在职人员,各校具体名单见《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2015继续教育学分汇总表二、学分登记范围培训时间范围:2015.3.31-2015.12.31进行培训并且结束的(第四期全市中小学班主任远程研修、2015年济宁市中小学校长远程研修、新任教师岗位适应性远程培训在2015.12.31前未结束,本次不能登记,只能算2016年的学分登记)三、学分登记方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采用证书登记和信息系统网上登记两种方式进行管理。
1.证书登记可使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制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证书。
2.信息化登记依托“山东省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认定—查询—统计检索”等功能,学校管理员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录入“山东省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教师、学校和省、市、县管理员分别享有查询、登记、认定、统计、检索等权限。
本次是为上述两种方式进行的信息采集。
四、学分计算办法各学校严格按照《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中的2015年度继续教育学分情况申请表进行计算。
五、学分登记程序中小学校是学分登记工作的责任主体,按照“教师申请—学校计算—管理员登记—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程序进行。
——个人申请:教师个人凭培训通知、结业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向学校提出学分登记申请。
填写《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中的2015年度继续教育学分情况申请表一式三份(学校事先打印出发给每位教师填写),同时提供审核依据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详见表下的说明。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指南一、对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的基本认识与我们当前的任务(一)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的概念。
以教师参加培训的学时数为基本量,结合考试考核情况,对教师继续教育情况所进行的一种量化描述和评价。
是对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手段、机制。
一般情况下,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且考试考核成绩合格,每两学时折算一个学分。
学分制与传统的百分制考核不同。
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
(二)规范学分登记工作的背景。
是上级的要求,为对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标准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思路;是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强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我市教师继续教育面临诸多问题的现实需要。
市教育局、人事局充分沟通,形成共识,合力推进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工作,合力建设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与教师切身利益相挂钩的机制。
(三)规范学分登记工作的总体步骤安排。
三步走:第一步(去年暑假至今):试点。
第二步(现在至本学期末):全面推行。
4月底前,全市进行登记;5月上旬,接受省督导检查,是必查内容;至暑假前,调研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学年度达标标准。
基本思路是:合理地界定出教师在正常工作时间和寒暑假时间应该参加校本培训的学时量,在此基础上确定学分达标标准。
实行双线控制,划两条线:一条总分线,一条校本培训学分线。
表述为:“学年度总学分达*,其中校本培训学分达*。
”第三步(从今年暑假开始):将教师继续教育学分与职称评聘、评先等挂钩,与学校评估、学校及校长评先挂钩。
(四)搞好学分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教育的根本大计。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全方位、低重心、本土化、高效益。
整个培训工作的重心在校本。
实行学分管理,必然要求我们更----------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加重视校本培训,因为绝大多数教师只有通过校本培训这个渠道取得学分。
黄梅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和折算一、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内容1、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周期5分);2、集中培训:按国家、省、市规定的培训内容和要求,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教师培训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
每5年为一个培训周期,每个周期内集中培训不少于120学时,记20个学分。
3、校本培训(20分):发表教学论文、公开出版教材(主编、副主编);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培训;参加学术交流、课题研究;讲公开课(优质课);听课;自学;课件制作;辅导学生获奖或发表文章;定向帮带青年教师;学校集中组织的自培活动。
4、学历提高培训(15分)。
是指在本周期内参加与原专业一致或与所教学科专业一致的进修、函授、自修考试等提高学历的中小学教师。
原则上取得学历证书按照满学时折算成学分(15分),取得原专业不一致或与所教专业不一致的学历文凭,视为第二学历,登记12学分;必须参加省、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规定内容培训,不参加者要扣减其总学分(扣5分)。
5、新任教师(师范院校毕业)必须接受不少于120学时的继续教育,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60学时。
非师范院校毕业学生新任教师的必须接受不少于240学时的继续教育,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120学时。
达到上述要求登记20学分。
二、继续教育学分折算办法1、职业道德教育学分折算:教师每年应做到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自学参加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组织的有关培训活动,参加全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考试并达到合格,师德考核合格1学分/年;师德考核不合格不记分。
2、集中培训学分折算:(1)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原则上集中培训按6学时折算1学分,非集中培训按8学时折算1学分。
(2)在本周期内参加提高学历或第二学历进修(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凭主办院校毕业证书登记学分。
(3)在周期内取得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培训合格证书者,凭合格证书登记学分(参加县级以上培训按院校培训时间6学时/分折算)。
继续教育系统各版块学分登记操作指南普通中小学教师:一、师德教育(版块)其他项目→普通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年度考核合格→选中“年度考核”项目→添加参加年度考核人员→登记→在版块框内的下拉列表中选“师德教育”,在学分框内输入3并确定→点工具条的“√”保存。
学校要设计一个师德教育考核表,对每个教师进行师德考核,每人需写一篇师德教育心得体会附在考核表后,装入继教个人档案)。
考试管理→普通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课程培训及考试→选中“市级考试”项目(法律考试可纳入此项目登记,学校需设计一个参加法律考试的证明或由上级部门下发的法律考试成绩单,附在师德教育版块后装入继教个人档案)→点击工具条的“+”添加参加考试人员→登记→在版块框内的下拉列表中选“师德教育”,在学分框内输入3并确定→点击工具条的“√”保存→网络上报数据。
说明:本版块每学年≥18÷5学分[周期(5学年)学分≥18学分]。
学分登记保存后,只是在本地计算机保存,还要及时网络上报,上报时相关信息上报了多少条,要0错误,才能在服务器上保存,上报才成功。
二、新理念(版块)培训管理→普通中小学教师→新理念→校本培训→点击工具条的“+”添加一个项目(由学校管理员添加后网络上报,项目不要设得太细,如:培训内容填新理念,学时输入12学时,学分输入3学分。
如一个项目少了,可设2个或3项目,一般一个项目就行了。
学校要有校本培训计划,设计一个校本培训考核表,每个人都应有考核表装入继教个人档案)→点工具条的“√”保存→数据→网络上报数据→下一步→选县、学校、2010-2011年度→下一步→勾选“学分项目汇总表”、“学分个人登记表”、“学分年审统计表”(三表关联)→网络上报数据(查看上报日志,要看上报了几个数据,0错误才能成功上传到服务器)。
添加项目要在登记学分前完成,其它版块添加项目方法与此相同)。
登记校本培训项目学分:数据→网络下载数据→勾选“学分项目汇总表”、“学分个人登记表”、“学分年审统计表”(三表关联)→培训管理→新理念→校本培训→选中你刚添加的项目→点击界面左下方选中参加此项目的人员→点击“〉〉”添加参加项目人员→点击“登记”→在版块框内的下拉列表中选“新理念”,在学分框内输入相应学分(4学时计1学分,与档案材料相应的内容,输入实际学分数并确定→点击工具条的“√”保存→网络上报数据。
个人继续教育情况各类学分总分表一、背景介绍1. 个人继续教育意义个人继续教育是指在取得学士学位(或专科学历)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继续学习或参加相关的学习、培训、考试等活动,增加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个人继续教育已成为人们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变革的必然需求。
2. 个人继续教育学分要求个人继续教育学分是对个人继续教育活动的量化指标,是个人继续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在继续教育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的学分是对学习成果的认可,也是对学习过程和方式的鼓励和支持。
个人继续教育学分采取积分制管理,通过学习、培训、考试等方式获得学分,是参加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
二、个人继续教育情况总表1. 学习类学分(1)参加培训班学分根据个人职业需求,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班,学习和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
累计学分:30分(2)参加上线学习课程学分上线学习课程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地点,方便个人进行学习和提高。
累计学分:20分(3)参加学术交流学分参加行业内学术会议、交流研讨等活动,增加学术视野和专业知识。
累计学分:10分2. 实践类学分(1)参与实习实践学分参与相关企业的实习实践活动,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
累计学分:15分(2)参与项目研究学分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累计学分:10分(3)参与社会实践学分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累计学分:5分3. 考试类学分(1)职业资格考试学分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关证书和资质。
累计学分:20分(2)外语水平考试学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取得相应等级证书。
累计学分:10分三、个人继续教育情况总结1. 总学分根据以上各类学分累计计算,个人继续教育总学分为:110分2. 学分分布(1)学习类学分:60分(2)实践类学分:30分(3)考试类学分:20分四、未来个人继续教育规划1. 提高学习类学分通过参加更多的专业培训班和上线学习课程,扩大学习面和提高专业能力。
关于做好2013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及证书验印工作的通知各镇(处)教育办公室,局属各学校,各民办学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规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根据《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工作的通知》(青师训字〔2014〕1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教育体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证书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对全市教师进行2013年度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及证书验印,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登记范围及学分数本次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时间自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均以培训发证时间为准。
(一) B类学分校本培训。
包括全市统一开展的班主任全员性校本培训和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行开展的培训两部分。
全年校本培训共登记30学时,15学分(B类学分)。
各学校可根据教师参加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学习态度等情况评定出每位教师具体的学分。
(二)A类学分1.提高学历层次培训。
参加教育硕士学习并取得结业证书的教师登记24学时,12学分;经成人高考或自学考试(含中小学教师助学自考)学习并取得毕业证书的教师登记24学时,12学分。
2.骨干教师培训。
参加青岛市级教师培训学分登记以培训证书为准,没有证书的登记标准可参照《青岛市级教师培训学分折算表》(见附件1)。
参加胶州市级教师培训学分登记以培训证书为准,没有证书的登记标准可参照《2013年胶州市级教师培训学分折算表》(见附件2)。
3.新课程培训。
参加2013年山东省暑期新课程远程研修培训的教师、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达到合格标准,登记36学时18学分。
4.其他培训。
(1)参加胶州市教育发展论坛培训合格,1天登记8学时4学分,半天登记4学时2学分。
(2)信息技术、普通话及教师职称业务考试培训。
参加人社局或全国计算机培训(考核)并取得证书的教师登记4学时,2学分,未取得合格证书的不计学分。
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的教师登记4学时,2学分;参加2013年普通话测试并取得二级乙等以上证书的教师登记4学时,2学分。
奉化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申报表
学校(盖章):松岙初中填表人:童存项参加继续教育人数:23 申报时间:
用填写此栏目),总学分为24分,主要指暑期两天培训和每学期1天教研员组织的学
科研修活动;(2)“校本研修学分”总学分为24分,“普高、初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主要指每学年8次(每半天为一次)教研组研修活动及学校层面的集中培训等,“职高”校本研修包括暑期一天培训、08学年度6次(每半天为一次)教研组研修活动及学校层面的集中培训等;(3)“班主任培训学分”栏目填写对象为09年6月27日参加培训的高中班主任,总学分为4分;(4)“计算机培训学分”指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试合格后可领取48分;(5)“学历培训”指参加比合格学历高一级学历进修,每学年12学分;(6)“备注栏”请注明教师没有参加“全员培训”、“校本研修”的原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