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
- 格式:docx
- 大小:20.74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名人名言
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3.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4. 荀子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5.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6. 韩非子曰:“法者,治之端也。
”
7. 王阳明曰:“知行合一。
”
8. 李白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9. 杜甫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0. 苏轼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11. 王安石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12. 范仲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3. 岳飞曰:“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
14. 陆游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15. 文天祥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6. 郑板桥曰:“一枝一叶总关情。
”
17. 毛泽东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8. 邓小平曰:“发展是硬道理。
”
19. 鲁迅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20. 钱钟书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国学经典名句50句,做人做事必看!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学不可以已。
——《荀子》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往(为了利益而奔波)。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译: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8.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译: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译: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1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译: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1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译: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1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中国的名人名言大全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亲者痛,仇者快。
(朱浮)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陆游)4、打破沙锅问到底。
(吴昌龄)5、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官场现形记)6、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赵雪航)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杜弼)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明,彭大翼)9、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10、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11、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红楼梦)12、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红楼梦)13、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1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15、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红楼梦)16、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红楼梦)1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杜牧)18、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封神演义)19、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演义)20、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红楼梦)2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西游?22、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黄庭坚)2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陆游)24、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
(西厢记)25、杀鸡焉用宰牛刀。
26、书到用时方恨少。
2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2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史记)29、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30、言者谆谆,听者藐藐、31、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3、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34、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35、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36、一朝权在手,便来把令行。
(朱湾)37、此地无银三百两。
38、人怕出名猪怕壮。
3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曹炯)4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1、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42、酒香不怕巷子深。
43、死猪不怕开水烫。
44、磨刀不误砍柴工。
45、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4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中国经典名人名言1. 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 关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 刘备:同舟共济,胜似独木难支。
4. 岳飞:精忠报国。
5. 秦始皇:兵者,诡道也。
6.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7.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 王安石:变法求治,治家宜从俭,治国宜从宽。
9. 苏东坡:吾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0. 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11. 唐玄宗:盈缩之间,不可胜算。
12. 唐太宗:养犬千日,用之一时。
13. 朱元璋:我而后人,人而后我。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经典的名人名言是中国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名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对于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言论广为流传。
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重视。
朋友是人生中重要的财富,只有与朋友相互欣赏、扶持、共同进步,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2.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将领,他的豪情壮志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表达了忠诚和坚守对于个人和事业的重要性。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就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3. 刘备是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他在困境中显示出了伟大的智慧和领导才能。
他说:“同舟共济,胜似独木难支。
”这句话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团结一心,携手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4.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他以忠诚、勇敢和爱国精神著称。
他的名言“精忠报国”成为了中国人忠诚于国家、献身于事业的精神指南。
这句简短的名言深入人心,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5.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有着独特的智慧。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3、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礼记》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6、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9、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1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1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3、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吕氏春秋》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7、仁者之勇,雷霆不移。
——苏轼《祭堂兄子正文》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9、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列子》20、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2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2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2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24、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三国志2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2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27、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马致远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2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经典的中国名人名言大全
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丘
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三、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
四、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
六、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七、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
八、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
十一、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秋瑾
十二、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郭小川
十三、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赫胥黎
十四、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吕坤
十五、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国学经典名言五十句(含译文),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值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了以后要不断地复习、实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商讨学问),不也快乐吗?虽然人家对我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着一副伪善的样子,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译文】(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出外要敬爱自己的兄长。
寡言少语,说话诚实可信。
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5、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论语.学而》)【译文】(孔子的弟子)子贡说:“我老师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来取得人们信赖的。
”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不断地温习旧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能有新体会、新发现。
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从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讲的是团结协调,而不是勾勾搭搭。
而那种没有道德的小人,却是勾勾搭搭,不讲团结,不顾大局。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不去思考,也不能实用,那学习起来就会迷惘。
如果只是苦思冥想,而不去读书充实自己,你就思不下去,疑而不定。
”9、子曰:“……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对弟子仲由)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中国古代的警世名言中国古代的100句警世名言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6、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7、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8、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孟子)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10、彼一是非,此一是非。
(庄周)11、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孔子)12、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13、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14、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16、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礼记)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19、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
(论语)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2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2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3、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2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25、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2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2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28、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29、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30、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3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3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3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35、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孔子)3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3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孔子)3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广贤文》)3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古往今来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古往今来,中国文化积淀深厚,蕴含着许许多多经典的名言警句。
这些名言警句常常以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智慧,成为世人传诵的经典。
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一些中国古往今来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顾炎武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4. 君子愿闻,小人不愿说。
——《论语》5. 未觉汉家山更矮,且乐夫天下道深。
——刘向6. 愚公移山,积土成山。
——贾谊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8. 以己度人,暗自视己;以人度己,明自视人。
——《左传》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10.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11. 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陆游12.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静夜思》13.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罗贯中1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15.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论语》16.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1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左传》18.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林则徐19.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佚名20. 买椟还珠。
——《战国策》2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22.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晏子春秋》2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衡阳雜詠》24. 抛地有志空悲吟,人生何处不风尘。
——白居易25.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钱钟书26.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杨洪基27.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江雪》28. 登高自卑,视高自毁。
——皮日休29. 河伯为患君王,逐出今朝更春有。
——杨翮30.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白居易31. 虽千万人吾往矣。
——刘备32. 良田万顷,不值犁牛一角。
——应劭33. 善欲人见,天隐其美。
精心整理中国名人名言大全(带作者)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名人名言1、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2345678、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131415161718192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2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缕。
——《荀子.劝学》2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2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2526272829303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3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范晔《后汉书.冯异传》3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363738394041424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4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4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4748495051525354、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增广贤文》5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郑板桥梁.对联第二部分:中国现代名人名言1、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
——韩寒2、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张爱玲3456789、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俞敏洪10、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中国名人名言(精选50句)1.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对家国的责任和担当。
2.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体现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3.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强调了人生价值的不同重量。
4.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说明了物质基础对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5.李世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强调了自我反省和历史借鉴的价值。
6.刘蓉:“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小中见大,家事治国同理。
7.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达了反抗压迫、追求平等的决心。
8.郑板桥:“难得糊涂。
”一种人生哲学,懂得适时装糊涂的智慧。
9.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10.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坚守自我,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11.诸葛亮:“志当存高远。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的志向。
12.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达了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
13.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自信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14.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坚守气节,不向权贵低头。
15.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强调了勤奋与思考的重要性。
16.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的乐趣在于不断的实践和复习。
17.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大丈夫的品格和气节。
18.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19.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爱憎分明的立场和奉献精神。
20.毛泽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鼓励人们勇于攀登,克服困难。
21.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明确了读书的目的和意义。
22.钱钟书:“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才华需要不断磨砺才能保持锋利。
中国古代经典名言50句中国古代经典名言50句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论语》2.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论语》4.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论语》5. 礼之用,和为贵。
——《尚书·洪范》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7.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诗经·小雅·车辖》8.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子》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10.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论语》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2. 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一隅掩天下。
——《管子》1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论语》14. 君子不器。
——《论语》15. 为国家尽忠,竭力为民。
——《荀子》16. 势不可挡,志不可折。
——《左传》1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史记》1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易经》19. 忍辱负重,勤奋进取。
——《孟子》20. 大义灭亲,小义顺亲。
——《荀子》21. 见义勇为,不畏艰难。
——《荀子》22. 德行卓越,言谈不凡。
——《荀子》23. 不以规模为重,要以质量见长。
——《荀子》24. 明察秋毫,大道无形。
——《易经》25. 以义为重,以利为次。
——《老子》2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7. 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阿Q正传》28.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礼记·学记》29.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资治通鉴》30.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荀子》31. 守住底线,认真做事。
——《史记》32. 时间不等人,必须及时行动。
——《孔子家语》3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古往今来的名言古往今来的名言1.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5.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8.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9.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0.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1.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12.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3.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
必有一得。
14.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5.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7.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8. 士为知己者死。
19.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0.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2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2.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6.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7.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0.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3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2.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苟子》)33.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34. 玩物丧志。
35.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6.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37. 位卑未敢忘忧国。
38.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9.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0.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41.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4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3. 满招损,谦受益。
44.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5.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5000年历史浓缩出400句名言名句5000年历史悠久的我国,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哲学的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言名句,这些名言名句凝聚着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这些名言名句多数都是一句话,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是我国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这句名言出自《论语》中的第一句。
它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取得成功,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这句名言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对于学习的推崇。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礼记》)这句名言强调了对于知识的追求和热爱。
它告诉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真正热爱所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这句名言提倡了做人的道德准则。
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希望别人对我们做出不好的事情,那么我们也不应该做出对他人不好的事情。
这句名言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价值取向。
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这句名言强调了做人的正直与慎重。
它告诉我们,正直的人可以坦荡地做人,无愧于心,而心怀鬼胎的人却总是戚戚然。
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这句名言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最终达到辉煌的成就。
小步伐汇聚成长征途,微小的水流聚集成大江大海。
6.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大学》)这句名言阐释了做官的道理。
它告诉我们,做官应该以德行为先导,如同北辰一样,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却能引领众星共舞。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这句名言强调了君子的品质与修养。
它告诉我们,君子应该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并且要宽厚善良,待人厚德。
中国经典古语大全吃一堑,长一智。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古语名言警句,欢迎阅读和学习。
中国古语名言1、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6、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10、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1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12、苛政猛于虎。
——《礼记》1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1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18、花经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
——袁枚1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2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22、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23、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2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2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26、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陆游2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28、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2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论语》3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古语名言名句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中华智慧:古往今来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焚夜》)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焚夜》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1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11、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1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1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1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1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1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2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21、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南朝黄琼传))2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后汉书》23、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
(曹操《龟虽寿》)2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2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2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枚乘《上书谏吴王》)2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犯敌)3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新五代史》3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3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3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3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3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
3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3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古往今来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从古到今外国最典范的五十句名言1.地止健,正人以自弱没有息。
——《周难》译:做为正人,应该有刚强的意志,永没有行息的斗争精力,勤奋增强自尔涵养,实现并开展本人的教业或事业,能那样作才表现了地的意志,没有孤负宇宙赐与正人的职责战能力。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擅小而没有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没有要果为它是很小的、没有隐眼的坏事便来作;相反,对付一些微弱的。
却无益于他人的功德,没有要果为它意思没有年夜便没有来作它。
3.睹擅如没有及,睹没有擅如探汤。
——《论语》译:睹到孬的人,惟恐去没有及背他教习,睹到孬的事,惟恐迟了便作没有了。
看到了善人、坏事,便像是接触到冷失领烫的火同样,要立即分开,躲失近近的。
4.躬自薄而厚责于人,则近怨矣。
——《论语》译:湿活抢重的,有过得自动承当次要义务是“躬自薄”,对他人多体谅多宽大,是“厚责于人”,那样的话,便没有会相互恼恨。
5.正人成人之美,不可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正人老是从仁慈的或无利于别人的希望动身,一心一意促使他人真现精良的志愿战合理的要供,没有会用冷漠的目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全国没有治,没有会正在他人有得败、谬误或疾苦时火上浇油。
小人却相反,老是“成人之恶,不可人之美”。
6.睹贤思全焉,睹没有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睹到有人正在XXXX一圆里有超过本人的优点战长处,便客气求教,仔细教习,念规定遇上他,战他到达异一程度;睹有人存正在XXXX种毛病或有余,便要岑寂检讨,看本人是否是也有他这样的毛病或有余。
7.己所没有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本人没有念要的相反,繁言吝啬的歹毒言语,戕害他人的情感战自尊口,即便正在六月年夜寒地,也会让人感觉凛冽。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删广贤文》译:万万种典范讲的叙理,孝敬怙恃,友好兄弟是最应该先作到的。
40.擅恶随人做,福祸本人招,——《删广贤文》译:功德坏事皆是本人作的,灾害幸祸也齐是由本人的言止招去的。
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哉——论语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之。
——论语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17.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1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21.小不忍,而乱大谋——论语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23.过而不改,是谓过焉——论语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26.三思而后行——论语27.多行不义必自毙——论语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29.不以一X掩大德——左传30.人一能之,已百人;人十能之,已千之——中庸31.知耻近乎勇——中庸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35.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话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41.学而不思则莽,思而不学则殆——论语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中华经典名言50句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人应该避开暑、湿、燥、热、寒等外界的致病因素,做到清心寡欲这样真气才能够正常运行,精气和神气不外泄,病邪还能从何处来侵犯人体呢?)2.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黄帝内经》(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
而邪气之所以能够侵犯人体,一定是因为正气已经虚弱了。
)3.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
”《黄帝内经》(远古时代的人,能够懂得养生方法,会按照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来安排生活习惯,并符合养生方法,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劳逸有度,所以能形体与精神都很好,能够活至人类的自然寿命,超过百岁而去。
而现在的人则不然,把酒当水喝,把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当做正常事做,酒醉后纵情色欲,耗空肾中精气,使自己的真气耗散。
不知道人体的精气需要饱满,不知道要时时保养自己的精神,只贪图一时快乐,而置于生死而不顾,起居无常,所以才五十岁就衰老了。
)3.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
(看看那老鼠尚且还有一层皮呢,而人却这样的没有廉耻;这样的没有廉耻,还活着干什么呢?)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易经》(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易经》(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6、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经》(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古往今来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
古往今来中国最经典的五十句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
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
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1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
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
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励志名言)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
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