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 治疗。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与周围组织 关系
转移 全身影响 复发
良
性恶
性
慢
快
扩张式
浸润式
包膜、不侵犯周 侵犯,破坏周围
围组织、境界清 组织、境界不清,
楚,可推动
活动受限
无
有
一般不影响
影响较大
一般无
较多复发
病史
年龄:儿童多为胚胎肿瘤或白血病;青少年肿 瘤多为肉瘤,如骨、软组织及淋巴造血系统肉 瘤。
其他:烧伤瘢痕易癌变,皮肤慢性溃疡,石棉 纤维(肺癌) 、化石粉(胃癌)。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为病毒病因,如EB病毒与
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相关,单纯疱疹
病毒与宫颈癌相关。 致癌病毒可分为DNA与RNA肿瘤病毒两
大类。C型RNA病毒与白血病、霍杰金病 有关;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有关。
内在因素
常用的胚胎性抗原:1,CEA ;2,AFP;3, 肿瘤相关抗原:抗EB病毒抗原的IgA抗体 (VCA-IgA抗体)对鼻咽癌特异。
目前临床与实验研究的主要方面:课题、论文。
流式细胞分析术
(flow cytometryFCM )
是用以了解细胞分化的一种方法, 分析染色体倍体特性、DNA倍体 类型、DNA指数等,结合肿瘤病 理类型用以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 推测其预后。
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机制尚未完全弄清,但已深入至分子水平。肿瘤侵 润是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过程,有粘 附、降解和移动等步骤。包括粘附分子、降解酶类、 瘤细胞运动相应的酶等一系列分子事件。目前研究 较多的有1,改变肿瘤细胞粘附性的有:CD44,整 合素(intergrin)及E-钙粘合素(E-cadherin);2,降 解酶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降解基质形成瘤 细胞移动通道;3,运动因子IGF-I使瘤细胞移动入 基质,通过脉管壁侵入循环,使肿瘤细胞游走转移; 4,细胞粘着于继发部位,继续生长,经血管内皮 生成因子/血管渗透因子(VEGF/VPF)作用继续增 殖而形成转移肿瘤。基因nm23、TIMP(金属蛋白 抑制物)及血管生成抑(endostatin)等均具有抑制转 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