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闭合导线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127.37 KB
- 文档页数:6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可以用于测量大地水准线或者测量封闭曲线的导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测量方法。
下面将从测量方法和测量步骤两个方面对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进行详细介绍。
一、测量方法1.选择合适的全站仪首先要选择一台精度高、性能稳定的全站仪,确保全站仪的仪器误差和观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设置测量基准点在测量区域选择合适的基准点,确保基准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闭合导线测量奠定基础。
3.设置测量工作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全站仪的测量工作模式,包括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两种模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安装、调试全站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和三脚架,安装全站仪,并对全站仪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根据测量要求,进行闭合导线测量,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完整性。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单站测量或者双站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步骤1.准备工作在开始测量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天气条件,清理基准点和测量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区域选择合适的基准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固定基准点和移动基准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安装全站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和三脚架,安装全站仪,并对全站仪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选择测量模式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包括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两种模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根据测量要求,开始闭合导线测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站测量或者双站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它可以用于测量大地水准线或者测量封闭曲线的导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测量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全站仪、设置测量基准点、设置测量工作模式、安装、调试全站仪和开始测量等步骤,可以确保闭合导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上方法和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心得体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闭合导线测量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对闭合导线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在实践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实习让我明白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密切关系。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闭合导线测量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例如,在闭合导线测量中,我们需要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全站仪的操作技巧。
这些技能在实际操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我们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测量工作。
其次,实习让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分组进行测量,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相互配合、共同协作。
在实践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分工、如何解决问题,也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再次,实习让我体验到了测量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天气条件,还要克服种种困难,如地形复杂、设备故障等。
然而,当我们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准确测量数据时,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是无法言表的。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测量工作的科学性、精密性和实用性,也激发了我对测量事业的热爱。
此外,实习还让我明白了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测量是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基础工作,准确的测量数据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实习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掌握了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这为我们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最后,实习让我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在实践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操作、团队协作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这次实习让我明白了学习永远在路上,我要不断提高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测量工程师。
总之,这次闭合导线测量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实习,我不仅掌握了闭合导线测量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从事测量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篇一: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目录一、前言二、选点三、高程控制测量四、仪器定线,丈量距离五、水准测量内业六、水平角测量七、导线测量内业八、碎部点测量九、绘图十、结束语一、前言1、实习目的教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
通过地形图测绘,可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的问题打下基础。
2、实习要求通过教学实习,使学生掌握大比例尺测图的过程,学生在测、绘、算及仪器操作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测量范围:土木工程系楼和图书馆3、实习任务测绘图幅为40cm40cm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4、实习组织第七组组长:成员:5、仪器与工具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钢尺一盘、卷尺一盘、水准尺两根、测钎两只、记录板一块、比例尺一支、量角器一个、图板一个、三脚架三台、绘图纸一张、红漆一瓶、计算器一台二、选点在所在要求的范围实地踏勘进行布网选点以西南角为第一定点,标为g37-1(表示工程管理3班第七组第一定点),依次类推逆时针方向在所测范围四角标号,其余分别为g37-2、g37-3、g7-4(简称点1、2、3、4)三、高程控制测量(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一)、方法;变动仪器高法(二)、工具:Ds3水准仪、水准尺(三)、测量程序由于测量范围巨大,两点之间我们均设了一个转点(除了定点3与4之间不设以外)(1)、安臵仪器在定点1和定点2之间安臵水准仪,使仪器至点1和转Tp1之间距离大致相等(2)、粗略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同水准器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3)、竖直水准尺于点1上,瞄准点1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数。
此为后视读数并记录(4)、再将水准尺立于点Tp1。
瞄准点Tp1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并记录(5)、降低仪器10cm以上,重复3与4步骤(6)、计算高差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两次仪器高测得高差之差不得大于6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平均高差)(7)、迁至第二站继续观测(步骤雷同)沿选定的路线将仪器迁至Tp1和点2之间,仍用第一站施测方法,后视Tp1,前视点,依次连续设站,连续观测,并最终仍回到点1(8)、计算检核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也等于平均高差之和的两倍四、仪器定线、丈量距离(一)、方法:直线定线(二)、工具:钢尺(本组为端点尺)、测钎、DJ6级光学经纬仪、(三)、测量程序首先测定点1和2之间距离甲同学手扶测钎定于点21、安臵经纬仪(1)、将三脚架定于点1上,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经纬仪安臵于架头上(2)、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进行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并同时向内(外)转动这两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闭合导线测量实训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闭合导线电阻、研究电流分布规律,掌握闭合导线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阻箱、导线夹等。
2. 实验材料:闭合导线电路。
三、实验原理1. 闭合导线电阻的计算原理:根据闭合导线的材料、形状和尺寸等特性,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2. 电流分布规律原理:根据闭合导线内外表面电流的流向和大小,研究电流分布规律。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 实验准备:a. 将仪器连接好,保证电源和仪器工作正常。
b. 准备闭合导线电路,确保电路闭合无短路或断路的情况。
2. 闭合导线电阻的测量:a. 将闭合导线连接到电路中,并确认电流表、电压表连接正确。
b. 调节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使闭合导线电路达到稳定状态。
c. 使用电压表测量闭合导线电路上下端电压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
d.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闭合导线电阻的值。
3. 电流分布规律的研究:a. 测量闭合导线不同位置的电流大小。
b. 在闭合导线表面放置导线夹,测量电流的变化。
c. 记录测量数据,分析并绘制电流分布图。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记录闭合导线电路的电流、电压等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闭合导线的电阻值以及闭合导线各处电流大小和分布规律。
可以讨论导线材料特性对电阻值和电流分布的影响。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闭合导线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了解了闭合导线电阻的计算原理和电流分布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闭合导线的电阻值与导线材料、形状和尺寸等有关,电流分布则受到导线表面形状和附近环境的影响。
八、实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电路连接不稳定、读取数据不准确等问题,需要注意仪器的正确操作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九、参考文献[1] XXX,XXX合同电学实验教材。
[2] XXX,电阻测量方法与技巧,电子技术杂志,2021年。
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总结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闭合导线测量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闭合导线的布设、边长测量、角度测量以及内业计算等方面的工作。
二、实习过程与方法1. 实习准备:我们在实习前学习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闭合导线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并熟悉了相关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实习实施: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实地测量。
首先,我们进行了闭合导线的布设,选择了合适的起始点和终点,确保了导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然后,我们使用全站仪和经纬仪等仪器进行了边长测量和角度测量,认真记录了测量数据。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测量规范,确保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内业计算:在完成外业测量后,我们进行了内业计算工作。
我们使用测量平差理论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计算了闭合导线的闭合差和各测站的精度指标。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了修正。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闭合导线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得出了准确的测量数据。
通过内业计算,我们得出了闭合导线各测站的精度指标,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
我们的实习成果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认可。
四、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提高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掌握了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到测量工作的严谨性和精确性。
我们明白了在实际工作中,测量工作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持,还需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本次闭合导线测量实习使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闭合导线测量方法闭合导线测量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测试方法,用于测量导线的电阻和电导率。
在电力系统中,闭合导线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对闭合导线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测试仪器和设备。
通常情况下,闭合导线测量所需的仪器包括电阻测试仪、导线测量仪和接地测试仪等。
在使用这些仪器前,要确保它们的工作状态良好,能够正常进行测试。
接下来,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时,首先需要断开导线两端的连接,将测试仪器按照正确的方式连接到导线的两端。
在连接过程中,要确保连接牢固,避免因连接不良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接地测试仪的接地线也需要连接到导线的接地端,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完成连接后,可以进行闭合导线的电阻测量。
通过电阻测试仪,可以准确地测量出导线的电阻值。
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测试仪器的正常工作,避免外界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同时,要注意导线表面的清洁情况,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除了电阻测量,闭合导线的电导率也是需要进行测试的重要参数。
通过导线测量仪,可以准确地测量出导线的电导率。
在进行测量时,要根据测试仪器的指示进行操作,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导线的质量和性能进行评估,为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还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对导线的维护和保养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确保导线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闭合导线测量方法是一项重要的电气测试工作,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工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这次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导线测量实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需要明白在毕业之后,很多东西都需要接受社会的洗礼,在学校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在迈向社会是行不通的。
为了丰富自己的见识,在社会实践中掌握一些技能是最重要的。
因此,朋友们要重视的就是一些实习工作,下面为大家推荐大学生附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朋友们可以借鉴。
一、实习任务1、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闭合导线内、外业工作内容:①一级闭合导线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的观测、记录和验算;②四等水准测量,并进行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取得合格的外业成果;③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并进行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取得合格的外业成果。
2、完成对某一构筑物的布设点位及其测量工作,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掌握其全过程。
3、实习报告的编写。
二、实习要求全队以小组为单位踏勘测区,了解测区情况及任务,进行实地选点并建立标志(每组点数为6个)。
1、水准测量(1)控制点的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并取得合格的观测成果。
(2)水准路线全线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和成果表的编算。
2、钢尺量距:测三组取平均值。
3、用测回法测角测两个测回,取平均值。
三、实习组织实习期间的组织工作由任课教师全面负责,实习工作按小组进行,本班分为3组,每组7人,相互协调负责组内实习分工和仪器管理。
四、具体内容(一)配备的仪器和工具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水准尺1根,尺垫1个,钢尺1盘,计算器1台,钉子6个,有关记录本、橡皮及铅笔等。
(二)实习项目1、在正式操作前先进行仪器的校验2、进行水准测量工作并完成相应高程的计算3、用测回法完成水平角的观测4、用检定过的钢尺进行边长测量5、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平面坐标的计算(三)测区概况我们的测区就位于**科技大学内,测区范围主要包括文法学院院楼附近地区。
测区地势比较平坦,没有较大的起伏,路况良好,视野开阔,便于选点和后续的测量工作。
闭合导线测量实训报告导线测量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学习了闭合导线的测量方法与原理,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通过实践,我们深入了解了闭合导线测量的过程与注意事项,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实验介绍闭合导线测量实验是通过测量导线的电阻来确定导线接触电阻的,并以此来判断导线的导通情况。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直流电源、万用表等设备,以及电阻箱、导线等辅助器材。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仪器、器材摆放整齐,确保连接线路无误。
2. 设定电流值: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定大小的电流,一般为几安到十几安之间。
3. 测量电压:使用万用表测量闭合导线两端的电压,并记录下来。
4. 测量电阻:将电阻箱与万用表相连,改变电阻箱的阻值,通过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寻找合适的电阻值。
5. 计算导线电阻:使用欧姆定律,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关系计算出闭合导线的电阻值。
6.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导线的导通情况以及是否符合要求。
三、实验注意事项1. 保持安全:在实验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调节电流值的时候,防止电流过大造成触电事故。
2. 严密接触:导线的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导线与接触点之间有良好的接触。
3. 实验环境:实验室环境要干燥、稳定,尽量远离电磁场和屏蔽物,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 仪器校准:在实验前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5. 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评估使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导线的电阻值。
根据国家规定,不同型号和材质的导线对电阻有一定的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判断导线是否正常导通,并对不合格的导线进行更换或修复。
五、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闭合导线测量的重要性,这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一项关键工作。
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团队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我们顺利完成了实验任务。
四等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掌握四等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1. 掌握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以及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
2. 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数等基本操作要领。
3. 进行四等闭合导线测量,包括水平角观测、距离测量和数据处理。
4. 完成闭合导线测量后的内业计算,包括高差计算、推算各点间高程、计算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计算内角闭合差及内角等。
二、实习过程与方法1. 实习前的准备:学习测量基本原理,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了解四等闭合导线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习过程:(1)外业测量:在实习场地内选择适宜的位置作为测量起点,设置好起始点后,用经纬仪进行对中、整平,然后用测角仪测取水平角,用钢尺或测距仪测量各点间的距离。
(2)内业计算:将外业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包括高差计算、推算各点间高程、计算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计算内角闭合差及内角等。
3. 实习方法: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DJ6经纬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利用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同学们基本掌握了四等闭合导线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了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1. 成果展示:完成了闭合导线测量后的内业计算,得出了各点间的高程、距离及相对误差等数据,绘制了导线测量成果图。
2. 分析与讨论: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同学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测量误差、数据处理错误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提出了改进措施。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四等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掌握了测量数据的观测、记录和处理方法,培养了一定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责任感。
闭合导线测量实训报告导线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其导电性能则决定了电能的传输效果。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导线的质量进行测试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闭合导线测量实训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和分析。
实训实验一:导线电阻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万用表测量了闭合导线的电阻。
首先,我们使用万用表的两个探针分别夹住导线两端的引线,将其与万用表相连接。
然后,慢慢调节万用表的档位,直到读数稳定为止。
最后,记录下来的电阻值为闭合导线的电阻。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导线直径和材质的电阻值。
我们发现,同一种材质的导线,其电阻值和直径呈反比关系。
这是因为导线的直径越大,导线的截面积也就越大,电阻自然就会减小。
实训实验二:导线温度抗阻测量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电阻测量的方法,来研究导线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将导线加热到不同的温度,并测量其电阻值。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导线的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导线的原子和电子都会获得更多的能量,导致电阻增加。
这种现象在实际电力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导线的温度升高会导致能量损耗和电流传输能力的降低。
实训实验三:导线电感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RLC桥电感表测量了闭合导线的电感。
首先,我们将导线绕成一个线圈,将其两端连接到RLC桥电感表上。
然后,通过调节控制旋钮,直到达到电桥的平衡状态。
最后,读取电桥上显示的电感值。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导线的电感值和导线的长度、截面积和材料性质都有关系。
一般来说,导线的电感值与其长度成正比,与截面积和材料有关系。
这是因为导线长度越长,电感值也会增加;截面积越大,电感值会减小;材料性质不同,导线的电感值也会不同。
因此,在实际电力系统中,我们需要考虑导线的电感值,以避免潜在的电磁干扰和能量损耗。
实训实验四:导线电容测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LCR电感电容电桥测量了闭合导线的电容。
首先,我们将导线两端连接到电桥的测试接口上,然后通过调节电桥的两个控制旋钮,使电桥进入平衡状态。
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闭合导线测量是其中的一种常见测量方法。
闭合导线测量是通过对导线的长度和方位角进行测量,来确定导线的位置和形状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一步是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
起点是指测量的起始位置,终点是指测量的结束位置。
通常情况下,起点和终点会选取在地面上容易确定的地标物上,比如建筑物的墙角、柱子等。
确定好起点和终点后,就可以开始进行闭合导线测量了。
第二步:设置测量基线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二步是设置测量基线。
基线是指用来测量导线长度的参考线。
在闭合导线测量中,通常会选择一条已知长度的线段作为基线。
基线的选择要考虑其长度适中,方便测量和计算。
设置好基线后,就可以进行导线长度的测量了。
第三步:测量导线长度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三步是测量导线长度。
在测量导线长度时,通常会使用测量仪器,比如全站仪、电子测距仪等。
测量仪器会通过测量仪器自身的功能和原理,来精确测量导线的长度。
在测量导线长度时,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精度和误差,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
第四步:测量导线方位角闭合导线测量的第四步是测量导线方位角。
方位角是指导线与某一参考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测量导线方位角时,通常会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通过观测参考方向和导线方向之间的夹角来确定导线的方位角。
测量导线方位角时,需要注意仪器的精度和误差,并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校正。
第五步:计算导线的坐标闭合导线测量的第五步是计算导线的坐标。
在测量导线长度和方位角后,可以利用三角测量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算来确定导线的坐标。
计算导线坐标时,需要使用三角函数和三角测量的相关公式,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推导。
计算导线坐标时,需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并进行相应的校验。
第六步:检查闭合精度闭合导线测量的最后一步是检查闭合精度。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人为因素等原因,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精心整理闭合导线测量方案一.闭合导线示意图如下E02北1.1现场E02、E04、I03,为设计院给出的三个已知点,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及其他有关条件,在升压站征地线外做闭合导线,示意图中A 、B 、C 、D 为一级水准点。
1.2闭合导线测量的内容:1)根据现场条件布置A 、B 、C 、D 控制点,要求控制点之间要通视。
2)使用全站仪测距,从而得到3A 、AB 、CD 、D3的距离。
3)使用测回法分别测得闭合导线的内角。
4)将测得内角、距离数据填入平差表进行平差(具体见附表1、附件2) 5)根据相关规范核对误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1.3导线平差步骤:1)计算E04、I03的方位角,并记录在附件2中。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闭合差:✍计算限差:✍若在限差内,则按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④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表示在前进方向上,前面这条边的方位角,则表示后面那条边的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ΔX AB =D AB ;ΔY AB =D AB故:X B =X A +ΔX AB =X A +D AB *cos αAB Y B =Y A +ΔY AB =Y A +D AB *sin αAB 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有: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80±+=左后前βαα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当允ββf f <时,则将x f 、y f 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
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6)坐标计算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7)闭合导线平差详见附件2附件1: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记录表格测站目标竖盘 位置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24) 一测回平均角值(24) °′″°′″°′″34左 0D 4 右180 D 3D 左A D 右180 A A3 左B 3 右180 B BA 左C A 右180 C CB 左D B 右180 D DC 左A C 右180A附表2:。
《实习报告》前言一.实习目的:1.练习水准仪的安置、整平、瞄准与读数和怎样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程;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与读书等基本操作要领;3.掌握导线的内业计算;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测量作业一般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1.控制点高程测量;2.导线长度测量;3.水平角度测量;4.闭合导线内业计算;5.标记点之记,完成成果。
三.要求:1.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一些主要仪器的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2.掌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方法;3.掌握四等水准测量和三级导线测量的规范。
四.实习方法:自动安平水准仪、DJ6经纬仪的使用。
实习内容一.实习项目:1.外业测量:(1)测量控制点高程;(2)测量控制点间距离;(3)测量闭合导线内角。
2.内业计算:(1)计算控制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2)计算个控制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4)根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个点坐标。
二.测区概述:测区为校园内测量实训场,面积大约30亩。
地势平坦,有花园、小树林。
其中有几个建筑物分别为网球场、校医务室等。
测区内有个小湖。
测区周围有安澜路、求新路、启智路等。
三.作业方法及技术要求:(一)四等水准测量: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差hAB。
在A、B两点上竖立水准尺,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即水准仪,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截在尺上的位置分别为M、N,过A点作一水平线与过B点的竖线相交于C。
因为BC的高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高差hAB。
1.每一站的观测顺序后视水准尺黑面,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读取下、上丝读数,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下、上丝读数,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红面,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后视水准尺红面,转动微顿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读取中丝读数。
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验原理的详细解释全站仪是现代测量仪器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测量地面上的各种点的位置和高程。
闭合导线测量实验是一种利用全站仪对一个封闭的导线进行测量的实践操作。
闭合导线测量实验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测量控制网:首先,在需要测量的区域内,建立一系列测控点。
这些控制点应该被选定为稳定可靠的地面标志物,比如铁钉或混凝土桩。
这些点的坐标和高程需要提前进行准确的测量,并记录下来。
2. 放置全站仪:将全站仪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使其能够看到所有待测的控制点。
全站仪通过内置的仪器和软件,可以同时测量点的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斜距。
3. 连接导线:通过测量杆或其他测量工具,将全站仪与控制点连接起来。
通常情况下,测量杆具有标尺刻度,可以准确设置点的高程。
4. 进行测量:测量员操作全站仪,将其对准控制点,通过观测器和测量软件记录下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斜距的数值。
这些数值可以被用于计算出各个点的坐标和高程。
5. 闭合导线的检查:闭合导线测量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检查测量结果是否符合闭合限差要求。
这意味着从起点返回到起点的测量结果应该非常接近于零偏差。
如果存在偏差,可能是由于仪器误差、测量员操作不准确或其他外界因素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的误差情况进行调整或重新测量。
总结起来,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验原理基于建立测量控制网、放置全站仪、连接导线、进行测量和检查闭合导线等步骤。
这种测量方法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点位和高程信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测量、地形测绘等领域。
通过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验,可以准确记录地面点的空间位置,为各种工程项目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心得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闭合导线测量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对测量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高了我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和精确性,同时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和沟通在测量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接受了关于闭合导线测量的理论培训。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理论培训让我对测量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实际操作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实际的测量工作。
我们小组负责测量一片区域内的闭合导线。
首先,我们进行了踏勘测区,了解了测区情况及任务,并进行了实地选点并建立标志。
在选点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确保测点的位置准确且便于测量。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经纬仪和全站仪等测量仪器。
经纬仪用于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而全站仪则可以同时测量角度和距离。
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的安置、整平、瞄准和读数等操作。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观测的精度和误差控制。
为了提高观测的精度,我们采取了多次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观测成果的验算,确保观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取得了合格的外业成果。
在内业计算阶段,我们使用了测绘学的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一般方法。
我们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了导线测量的结果,并进行了高程的推算。
通过内业计算,我们得出了准确的测量成果,并完成了实习报告的编写。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测量技能,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相互配合,确保测量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还需要及时与其他小组进行沟通,交流测量经验和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掌握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技能,还提高了自己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
我深刻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和精确性,同时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和沟通在测量工作中的重要性。
闭合导线测量实训报告我在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中学习了诸如线路分析、电机驱动等模块,并在闭合导线测量实训中学习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导线回路,掌握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在学习闭合导线测量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导线回路的定义和测量的目的。
导线回路是在电路中完成电能传输和能量变换的导线路径系统。
闭合导线测量用于确定和检验电路回路的连通性和电气参数,例如电流、电阻、电感和电容等。
通过闭合导线测量,我们可以确定任意两点之间的电气参数,帮助我们了解电路的性能和特性,从而为电路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使用万用表作为测量仪器。
大多数万用表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而一些高级万用表还可以测量电感、电容和频率等参数。
在此实训中,我们主要关注如何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阻。
对于电流测量,我们需要将万用表调整为电流测量模式,然后将万用表的测量端口与电路中的导线相连。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流测量时要保证电路回路保持闭合,即需要将电路的两端连接成环形,以便电流沿着回路流动。
此外,在接线时,应仔细查看万用表的最大电流量程,以确保测量过程中不会损坏万用表。
对于电阻测量,我们需要将万用表调整为电阻测量模式,并将测量端口与电路中的导线相连。
此时需要保证电路回路处于断路状态,以避免电流的干扰。
同样,我们需要查看万用表的最大电阻量程,以确保在测量过程中不会损坏万用表。
在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我们需要仔细查看电路图,了解闭合导线的结构和特性。
只有对电路回路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准确地进行闭合导线测量。
其次,我们需要清理测量端口并确保连接良好。
不当的连接可能导致测量错误,因此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端口接线。
最后,我们需要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专注和细心。
测量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例如测量仪器的损坏或者电路接线的错误。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耐心,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在闭合导线测量实训中,我们掌握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现以图6-11所注的数据为例(该例为图根导线),结合“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的使用,说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
(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
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
f
的计算公式为:
βp
如果>,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
整。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改正后的水平角β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本例为54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式(6-1)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例如,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
为: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边的坐标增量值,填入的第7、8两栏的相应格内。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如图6-12a所示,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即
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
实际计算所得的、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 x 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 y,即
(3)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 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 从图6-12b可以看出,由于坐标增量闭合差W x、W y的存在,使导线不能闭合,1-1′之长度W D 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并用下式计算
W
=
D
仅从W D值的大小还不能说明导线测量的精度,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还应该考虑到导线的总长。
将W D与导线全长∑D相比,以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称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即
以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 K来衡量导线测量的精度,W K的分母越大,精度越高。
不同等级的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容许值W K P参,图根导线的W K P 为1/2 000。
如果W K>W K 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 K≤W K 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本例中W x、W y、W D及W K的计算见表6-6辅助计算栏。
(4)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 x、W 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以v xi、v 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本例中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改正数为: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填入表6-6的第7、8栏坐标增量值相应方格的上方。
计算检核: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应满足下式
(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
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本例中导线边1-2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为: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表的第9、10
栏内。
计算检核: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始点1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
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将推算出的各导线点坐标,填入表中的第11、12栏内。
最后还应再次推
算起始点1的坐标,其值应与原有的已知值相等,以作为计算检核。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号 观测角 (左角) 改正数 ″ 改正角 坐标方位角α 距离D /m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点 号
Δx /m Δy /m Δx /m Δy /m x /m y /m 1 2 3 4=2+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335°24′00″ 201.60 +5 +183.30 +2
-83.92 +183.35 -83.90
500.00 500.00 1 2 108°27′18″ -10″ 108°27′08″ 683.35 416.10 2
263°51′08″ 263.40 +7 -28.21 +2
-261.89 -28.14 -261.87
3 84°10′18″ -10″ 84°10′08″ 655.21 154.23 3
168°01′16″ 241.00 +7 -235.75 +2
+50.02 -235.68 +50.04
4 135°49′11″ -10″ 135°49′01″ 419.53 204.27 4
123°50′17″ 200.40 +5 -111.59 +1
+166.46 -111.54 +166.47
5 90°07′01″ -10″ 90°06′51″ 307.99 370.74 5
33°57′08″ 231.40 +6 +191.95 +2
+129.24 +192.01 +129.26
1 121°27′02″ -10″
121°26′52″ 500.00 500.00 1
335°24′00″
2
∑540°00′50″-50″540°00′00″1137.80-0.30-0.9000
辅
-)
助
计
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