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3
2022年高考化学模拟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反应机理(试卷版)1.(2022·重庆市育才中学模拟预测)“世上无难事,九天可揽月”,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
碳酰肼类化合物[]()342Mn(L)ClO 是种优良的含能材料,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组分,其相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ΔH =-299KJ /mol ,则l H /(KJ /mol)∆为A .1563-B .1389-C .1334-D .1160-2.(2022·浙江·温州中学模拟预测)已知)(ROH R Na K =、固体溶于水放热,有关过程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①1ΔH <0,ΔS<0B .)()(44ΔH NaOH >ΔH KOH C .)()(66ΔH NaOH >ΔH KOH D .41256ΔH =ΔH +ΔH +ΔH +ΔH 3.(2022·贵州·模拟预测)冬季燃煤排放的大量活性溴化合物BrCl 能通过光解释放溴自由基和氯自由基,从而影响大气中自由基(OH 、HO 2)的浓度,其循环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O 2的排放会造成酸雨B .向原煤中添加石灰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C .通过上述循环,大气中OH 自由基的浓度升高D .BrCl 的排放会造成臭氧含量减小4.(2022·安徽蚌埠·模拟预测)CO 与N 2O 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如下两步反应:第一步:Fe*+N 2O=FeO*+N 2第二步:FeO*+CO=Fe*+CO 2其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总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N 2O 催化剂CO 2+N 2B .在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C .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由第一步反应决定D .Fe*为反应的催化剂,FeO*为中间产物5.(2022·安徽合肥·三模)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铱元素(Ir)形成的复杂阴离子[Ir(CO)2I 2]-能催化甲醇的羰基化反应,催化过程中各步基元反应如图所示,其中M→N 的反应速率较快,N→Y→X 的反应速率较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过程中基元反应M→N 的活化能最大B .反应过程中Ir 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C .存在反应:CH 3COOH+HI→CH 3COI+H 2OD .甲醇的羰基化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6.(2022·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预测)如图分别代表溴甲烷和三级溴丁烷发生水解的反应历程。
电化学原理答案电化学原理答案:1. 伏安法测定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 电流时间法:测量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反应动力学方程求得反应速率常数。
- 电位时间法:测量电位随时间的变化,通过电位变化曲线求得反应动力学信息。
2. 电极电势和电动势:- 电极电势是指电化学系统中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差。
- 电动势是指电池或电解槽中整体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通过两个电极电势之差计算得到。
3. 阳极和阴极反应:- 阳极反应是指发生在氧化物或离子脱除电子的电极上的反应。
- 阴极反应是指发生在还原物或离子得到电子的电极上的反应。
4. 电解和电化学合成反应:- 电解是通过外加电流将化学物质分解为离子或原子的过程。
- 电化学合成是通过外加电流将离子或原子重新结合成化学物质的过程。
5. Faraday定律:- Faraday定律指出,在电解过程中,电流量与电化学反应出现的物质的化学当量之间存在确定的比例关系。
- 根据Faraday定律,可以通过电流量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或质量变化。
6. 电解质的浓度对电解过程的影响:- 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电流密度增大,电解过程速率加快。
- 电键的栅电位也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使得电解反应偏向于反向进行。
7. 极化现象:- 极化是指在电解过程中,电流通过电极时引起电极上电势的变化。
- 极化可以是正极化(电势升高)或负极化(电势降低),影响电解过程的效率和速度。
8. 腐蚀和电化学保护:- 腐蚀是指金属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反应产生氧化物或离子的过程。
- 电化学保护是通过施加外电势来改变金属表面的电位,降低腐蚀速率。
9. 电化学能源转换:- 电化学能源转换是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或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如电池和燃料电池。
- 电化学能源转换可以实现能量的存储、传输和转换。
电化学工程电镀试卷(练习题库)1、电镀应注意的重点是()、()。
2、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待镀的工件做(),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3、电镀后被电镀物件的美观性和()大小有关系,越()(大或小),被电镀的物件便会越美观;反之则会出现一些4、宝业厂使用的是以下哪种除油方法()5、宝业厂除油不需要使用的设备()6、宝业厂除油不需要用到的物料()7、以下哪项不属于电镀操作必须佩戴的装配是()8、什么叫电解抛光()9、以下不属于碱铜开缸用的物料()10、宝业厂的抛光属于以下哪种抛光()11、酸铜操作最高不能超过()温度12、酸铜光剂添加过多,对产品有何影响()13、在电镀操作中,过水跳缸最主要的影响是()14、以下哪种是镀镍的缓冲剂()15、镀镍的溶液PH一般保持在哪个范围()16、宝业厂镀铬属于以下哪种类型()17、以下不属于镀银镀液配方中的主盐()18、银含量过高,会给产品带来什么影响()19、甩干机甩货,货物没有放平整,就打开电源开关,有可能带来怎样的后果()20、镀铜/镀镍的主要目的是打底用,增进电镀层附着能力,及抗蚀能力21、化学镍为现代工艺中耐磨能力超过镀铬。
22、电镀是在外电源作用下,使金属或非金属表面发生直接反应,使金属或非金属表面沉积一层金属的过程。
23、配制稀硫酸的方法是先把水加入硫酸中。
24、仿金具有金的外观,因此可以代替真金以节约贵金属。
25、粘强酸后急救原则?26、粘强碱后急救原则?27、 7碱性酸性" target="_blank">PH试纸测量镀液酸碱性,PH=7中性,PH>7碱性,()酸性。
28、阴极上气泡越多,说明阴极效率()。
29、镀铬液中硫酸含量偏高时,现象为:电镀时阴极上的气泡少而();镀层光泽好;镀液的深镀能力差。
30、所谓标准电极电位,它化学反应必须是可逆的,溶液中离子活度必须等于()。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某电解质溶液里,用M和N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M极质量减小,N极质量增大,符合这一情况的是()A.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B.金属M是阳极,金属N是阴极C. M和N是石墨电极D. M是阴极,N是阳极2.如图所示,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 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C. 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 A极发生氧化反应3.镀锌铁在发生析氢腐蚀时,若有0.2 mol电子发生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有5.6 g金属被腐蚀①有6.5 g金属被腐蚀①在标况下有2.24 L气体放出①在标况下有1.12L 气体放出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4.用铂电极电解相同浓度的盐酸和硫酸,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盐酸和硫酸的浓度都增大B.盐酸和硫酸的浓度都减小C.盐酸的浓度减小,硫酸的浓度增大D.盐酸的浓度增大,硫酸的浓度减小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钢铁的电化学防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极发生还原反应B.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X极发生还原反应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加快铁的腐蚀D.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加快铁的腐蚀6.由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在反应中发现b质量减少,a处有气体产生,则满足上述条件的选项应为()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7.下列关于电解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的负极就是阴极B.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C.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阳极上发生还原反应8.下列有关化学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电池只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燃料电池能将全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锌银电池比能量大,电压稳定,储存时间长D.一次电池包括干电池和蓄电池9.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测试:电化学基础(人教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工作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C.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锌比铜活泼,所以锌是负极,失去电子。
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A不正确,BB 正确,电流方向是从铜片流向锌片,C正确,D不正确,氢离子浓度降低,电解质溶液的pH 增大,答案选C。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有关判断和应用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
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是答题的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2.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导线上电子由Ag极流向石墨极B.负极电极反应式:Fe3+ + e-=Fe2+C.盐桥中阴离子移向AgNO3溶液D.总反应为:Fe3+ + Ag=Fe2+ + Ag+【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装置为原电池,其电池的总反应式为Fe3+ + Ag=Fe2+ + Ag+,其负极的反应为Ag-e-=Ag+,正极发生的反应为Fe3+ + e-=Fe2+;该电池中,导线上电子由Ag极流向石墨极,电流为由石墨经导线流向Ag极,故A正确;负极电极反应式:Ag-e-=Ag+,故B错误,为本题的答案;盐桥中阴离子移向AgNO3溶液,故C正确;总反应为:Fe3++ Ag=Fe2++ Ag+,故D正确。
考点:原电池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基础知识,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度,本题比较容易,注意本题选择的是错误的一项。
【答案】D【解析】放电时Na 为活泼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充电时,阳极应为S ,使S X 2-失电子重新变为S 。
化学与环境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电化学基础》试卷(A 卷)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下列哪位科学家发现了电解定律zFIt M m n ==? A. Davy B. Faraday C. Grove D. Nernst2. 下列不是..影响金属平衡电极电势的主要因素的一项是 A. 电极种类 B. 溶液中相应离子的浓度 C. 温度 D. 电极的表面积3. 热力学电势ψ与电动电势ζ的关系是A. 热力学电势=电动电势B. 热力学电势〈电动电势C. 热力学电势〉电动电势D. 无确定关系4. 使用盐桥的作用是为了减小或消除A. 电动电势B. 液接电势C. 接触电势D. 热力学电势5. 有一电池如下:Pt,H 2(p θ)│H +(a =1)││Cu 2+(a +)│Cu ,当a +=1.0 时,上述电池电动势E mf =0.337V ,则铜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A. 0B. 0.337VC. 0.663VD. 无法计算6. 已知Fe 3+ + e = Fe 2+ φθ=0.77V Cu 2+ + 2e = Cu φθ= 0.34VFe 2+ + e = Fe φθ=0.44V Al 3+ + 3e = Al φθ=1.66V则最强的还原剂是:A. Al 3+B. FeC. CuD. Al7.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M / M Z+的电极类型是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第三类电极D. 不可逆电极8. 用伏特表(非理想电表)测得电池两端电压为U ,若电池电动势为E ,则A. U=EB. U >EC. U <ED. 无法确定9. 电化学极化产生的原因是A. 电荷交换反应速率>反应物种的扩散速率B. 电荷交换反应速率<反应物种的扩散C. 电荷交换反应速率>电子传输的速率D. 电荷交换反应速率<电子传输的速率10. 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 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 保持平衡状态C. 铁圈向下倾斜D. 银圈向下倾斜11. 下列哪种电池不属于...一次电池? A. 中性锌锰电池 B. 碱性锌锰电池 C. 锌银电池 D. 镍氢电池12. 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
电化学原理电化学内容是高考试卷中的常客,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考查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两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两电极附近溶液性质的变化、电子的转移或电流方向的判断等。
在第Ⅱ卷中会以应用性和综合性进行命题,如与生产生活(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等)相联系,与无机推断、实验及化学计算等学科内知识综合,尤其特别注意燃料电池和新型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分析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题型新颖,但不偏不怪,只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以及能力的训练便可以从容应对。
【知识网络】【重点知识梳理】一、原电池电极的判断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流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电极增重或减轻。
工作后,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电极(正极)放电,电极活动性弱;反之,电极质量减小,说明电极金属溶解,电极为负极,活动性强。
(6)有气泡冒出。
电极上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发生了析出H2的电极反应,说明电极为正极,活动性弱。
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1)题目给定原电池的装置图,未给总反应式:①首先找出原电池的正、负极,即分别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②结合介质判断出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③写出电极反应式(注意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将两电极反应式相加可得总反应式。
(2)题目中给出原电池的总反应式:①分析原电池总反应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找出氧化剂及其对应的还原产物,氧化剂发生的反应即为正极反应;找出还原剂及其对应的氧化产物,还原剂参加的反应即为负极反应。
②当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时,还应注意介质的反应。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练习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如图所示,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 A、B、C可能分别为锌、铜、稀盐酸C. 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 A极发生氧化反应2.现用Pt电极电解1 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l、CuSO4的混合溶液,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开始时阴极有H2放出B.电解开始时阳极上发生:Cu2++2e-===CuC.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量超过0.1 mol时,此时阴极放电的离子发生了变化D.整个电解过程中,不参与电极反应3.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由KCl饱和溶液制得的琼脂C.因为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所以将铁、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若能组成原电池,必是铁作负极,铜作正极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被设计成原电池4.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Ag+Cl--e-===AgClB.正极反应式:5MnO2+2e-=== Mn5C.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D. AgCl是还原产物5.用质量均为100 g的铜棒做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两个电极的质量差为28 g,则阴极的质量为()A. 128 gB. 114 gC. 119 gD. 121.6 g6.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电化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化学中,原电池的正极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电解反应D. 电离反应2. 法拉第定律表明,通过导体的电荷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是: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相等3. 电镀时,待镀金属作为:A. 阳极B. 阴极C. 电源正极D. 电源负极4. 电化学腐蚀中,金属的腐蚀速率与电解质的浓度有关,当电解质浓度增加时,腐蚀速率: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5. 电化学中的“过电位”指的是:A. 电池的电动势B. 电池的内阻C. 电池的电压D. 电池的电压与理论电压的差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电化学电池中,______ 是电子的直接传递者。
2. 根据法拉第第一定律,电极反应的化学量与通过的电荷量成正比,与______ 无关。
3. 电镀时,镀层金属作为阳极,待镀金属作为______。
4. 电化学腐蚀中,金属的腐蚀速率与电解质的浓度有关,但当电解质浓度过高时,腐蚀速率会______。
5. 电化学中的“过电位”是指电池的电压与______的差值。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
2. 描述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并解释如何减缓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已知某原电池在标准状态下的电动势为1.03V,若电池的电流为2A,求电池在非标准状态下的电动势。
2. 假设一个电镀槽中,镀层金属的电化学当量为29.7g/A·h,若电镀时间为3小时,电流为5A,求镀层金属的沉积量。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以验证法拉第定律。
请描述实验步骤、所需材料以及预期结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内容应以教育部门或学校提供的具体要求为准。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化学能与电能》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化学能与电能1.以NaCl为主要成分的融雪剂会腐蚀桥梁、铁轨等钢铁设备。
某研究小组探究NaCl溶液对钢铁腐蚀的影响。
(1)将滤纸用3.5%的NaCl溶液润湿,涂上铁粉、碳粉的混合物,贴在表面皿上。
在滤纸上加几滴检验试剂,再缓慢加入NaCl溶液至没过滤纸,操作如下所示:①实验ⅰ的现象说明,得电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说明NaCl的作用,需要补充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如图示装置的烧杯a、b中各加入30mL 3.5%的NaCl溶液,闭合K,指针未发生偏转。
加热烧杯a,指针向右偏转。
①取a、b中溶液少量,滴加K3[Fe(CN)6]溶液,a中出现蓝色沉淀,b中无变化,b中铁片作________极。
②加热后,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2)中图示装置探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钢铁腐蚀的影响,向烧杯a、b中各加入30mL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a b指针偏转方向I0.1%0.01%向右II0.1% 3.5%向左Ⅲ 3.5%饱和溶液向右①Ⅱ中,b中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Ⅲ中,铁在饱和NaCl溶液中不易被腐蚀。
查阅资料可知:在饱和NaCl溶液中O2浓度较低,钢铁不易被腐蚀。
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对钢铁腐蚀有影响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O2与铁组成原电池,作原电池的正极用水代替NaCl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正温度升高,Fe还原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 Fe-2e-=Fe2+另取两个烧杯,分别往其中加入铁片和一定量的饱和NaCl溶液,再分别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然后往其中一个烧杯中通入O2,观察现象温度、NaCl溶液的浓度、O2的浓度【解析】【分析】(1)铁、碳以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形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变红;(2)①K3[Fe(CN)6]溶液与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②温度升高,Fe还原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3)①依据不同浓度下,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判断电极,书写电极反应式;②要证明在饱和NaCl溶液中O2浓度较低,钢铁不易被腐蚀,可以设计对比试验,一个实验中通入氧气,另一个实验中不通入氧气,观察铁的腐蚀情况;(4)依据上述实验总结归纳解答。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微专题突破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微专题突破五十八电解原理及应用一、填空题1.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放出的SO2、NO x等,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形成的烟雾.(4)工业上利用氯碱工业产品治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如图是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②用溶液A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③用含气体B的阳极区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2.甲醇既可用于基本有机原料,又可作为燃料用于替代矿物燃料.(3)现以甲醇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来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72‾)时,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模拟该法:①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3.Ⅰ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电解CuSO4溶液,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通入氧气的电极为(填“正极”或“负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铁电极为(填“阳极”或“阴极”),石墨电极(C)的电极反应式为.(3)反应一段时间后,乙装置中生成氢氧化钠主要在区.(填“铁极”或“石墨极”)(4)乙装置中电解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若在标准状况下,有1.12L氧气参加反应,丙装置中阴极增重的质量为.4.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原理是电化学的两个重要内容,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
(2)0.4mol CuSO4和0.4mol Na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当一个电极得到0.3mol Cu时,另一个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3)新型绿色硝化剂N2O5可以N2O4为原料用电解法制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则电极B接直流电源的____极,电解池中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5.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1.某高能电池以磷酸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利用乙烯直接氧化法制乙酸,其总反应式为CH2=CH2+O2=CH3COOH。
某兴趣小组将该反应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在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中的PO43-向正极移动B. 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磷酸溶液→电极b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2=CH2-4e-+2H2O=CH3COOH+4H+D. 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参加反应的CH2=CH2为224mL2.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燃料电池,能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2CH2=CH2+O2→2CH3CH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 放电时,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需要消耗28g乙烯C. b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D. 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磷酸溶液→电极b3.以氨作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具有能量效率高的特点,另外氨气含氢量高,易液化,方便运输和贮存,是很好的氢源载体。
NH3-O2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极为电池的正极B.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C. 当生成1 mol N2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D.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a极流向b极4.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指Li+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
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CoO2,负极采用碳电极,充电后成为锂-碳层间化合物Li x C6(0<x≤1),电解质为溶解有锂盐充电LiPF6、LiAsF6等的有机溶液。
该电池的反应为:LiCoO2+6C Li1-x CoO2+Li x C6,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LiCoO2改写成为氧化物的形式为Li2O·Co2O3B. 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使用有机溶剂主要是由于有机溶剂有良好的导电性C. 该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Li1-x CoO2+xe-+xLi+=LiCoO2D. 充电时,Li+从LiCoO2中脱嵌通过电解质溶液嵌入碳层5.锌锰电池的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
电化学练习题1. 在电解质溶液中,为什么正极会生成氧气,而负极会生成氢气?在电解质溶液中,正极是氧化反应的地方,而负极是还原反应的地方。
在电解质溶液中,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2H2O -> 2H2 +O2)。
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水被氧化成氧气(4OH- -> 2H2O + O2 + 4e-),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水被还原成氢气(2H2O + 2e- -> H2 + 2OH-)。
2. 什么是电化学电池?简要描述一下原电池和可逆电池。
电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溶液。
原电池是一种非可逆电池。
它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存在电势差,通过化学反应发生电子转移,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在原电池中,化学反应发生后无法逆转,即电池反应不可逆。
可逆电池是一种理论上完全逆转的电池。
在可逆电池中,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势差可以通过反向电流逆转,使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化学反应也可以逆转。
可逆电池的反应是在无限慇懃的条件下进行的。
3. 什么是标准电极电势?如何利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将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相比较时的电势差。
在标准条件下,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被定义为0V。
其他电极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势差被称为标准电极电势。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的大小,可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如果化学反应中一个物质的标准电极电势大于另一个物质,则这个物质在反应中将发生氧化反应,作为正极。
另一个物质将发生还原反应,作为负极。
反之,如果一个物质的标准电极电势小于另一个物质,则这个物质将发生还原反应,作为正极,另一个物质将发生氧化反应,作为负极。
4. 请解释电解质溶液中所发生的电解过程。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过程是指在施加外电压的情况下,正极和负极发生的化学反应。
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在正极上,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被氧化成氧气或其他氧化产物,同时放出电子。
在负极上,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成氢气或其他还原产物,并吸收电子。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过关检测《电化学基础》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近年来AIST正在研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
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D.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2.铁在下列四种情况中腐蚀速率判断正确的是()A. a>b>c>dB. b>a>d>cC. d>c>b>aD. b>d>a>c3.下列举措不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的是()A.在钢铁制品表面镀一层金属锌B.将钢铁制品放置在潮湿处C.在钢铁中加入锰、铬等金属,以改变钢铁结构D.将钢铁制品与电源负极相连4.下列事实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A.光亮的自行车钢圈不易生锈B.黄铜(Cu、Zn合金)制的铜锣不易生锈C.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D.生铁比熟铁(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5.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A.阴极B.正极C.负极D.阳极6.用铜片、银片、CuSO4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铜电极的质量减少②正极反应为Ag++e-===Ag③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④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7.银器的保护主要是维持它的原貌。
对于轻微腐蚀蒙有硫化银的银器,可将其和铝片一起接触浸泡在稀NaOH溶液中,经一定时间后污迹消失,取出后用水洗干净,再用软布或棉团擦光。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B.在银表面上的反应为Ag2S+2e-===2Ag+S2-C.在铝表面上的反应为Al-3e-===Al3+D.在铝表面的反应为Al+4OH--3e-===AlO+2H 2O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9.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能源科学技术:能源化学试卷1、问答题锌-锰电池有哪些分类方法?各分为几大类?正确答案:锌-锰电池按电解液性质,可分为中性、微酸性和碱性两大类。
如按外形,中性锌-锰电池可分为筒式、迭层式、薄形(纸)三种;碱性(江南博哥)锌-锰电池有筒式、扣式、扁平式等。
2、问答题地热资源的存在形态有哪些并分别进行详细的描述?正确答案:(1)蒸汽型地热资源。
地下储热以温度较高的过热蒸汽为主,杂有少量其他气体,水很少或没有。
(2)热水型地热资源。
地下热储以热水或湿蒸汽为主,根据其温度分为高温(150℃以上)、中温(90-150℃)和低温(90℃以下)。
(3)地压型地热资源。
以地压水的形式储于地表下2—3km以下的深部沉积盆地中,被岩石盖层封闭有着很高压力,温度在150—260℃。
地压水中还溶有大量的甲烷等碳氢化合物,构成有价值的产物。
(4)干热岩型地热资源。
比上述各种资源规模更为巨大的地热资源,广义上是指地下普遍存在的没有水或蒸汽的热岩石。
从现阶段来说,是专指埋深较浅、温度较高(150-650℃)、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热岩石。
(5)岩浆型地热资源。
蕴藏于熔融状和半熔融状岩石中的巨大能量,温度在600-1500℃左右,埋藏部位最深,目前还难以开发。
3、问答题铅酸电池为什么在低温下的充电效率很低?正确答案:低温状态下,电解液的粘稠度增加,导致电解液中的离子移动困难,反应速度降低,电池的内阻增大,导致电池内耗增加,因此就会表现为效率很低。
4、问答题2010年4月20日上海世博园40余辆观光车正式载客运行,根据这则新闻报道并结合“低碳未来”的主题谈谈你的看法(从资源、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角度谈)。
正确答案: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等;积极开发使用太阳能、风能及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点滴小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出行少坐出租车或私家车,多坐公交车;随手关灯等;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加强宣传“低碳未来”的理念等。
200X ~20X X 学年度(X )X 年级××期X 试题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电化学原理试卷
命题人:应化0901班32号郝颖民
一.选择题 (3*8=24)
1 影响离子运动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D )
A 离子的半径
B 溶液总浓度
C 温度
D 溶液pH值
2 下列关于理想极化电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 理想极化电极不发生电极反应 B 不可逆电极
C 交换电流密度趋近于零
D 电极电位恒定不变
3 哪一个不是任何电极过程都必定包括的单元步骤 ( B )
A 液相传质过程
B 前置转化
C 电子转移步骤
D 反应后的液相传质步骤
4. 等温下,电极-溶液界面处电位差主要决定于: ( C )
(A) 电极表面状态
(B) 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
(C) 电极的本性和溶液中相关离子活度 (D) 电极与溶液接触面积的大小
5. 下列关于零电荷电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 零电荷电位不一定为零
B 零电荷电位的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
C 零电荷电位在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研究中较为方便
D 零标电位在研究电化学热力学应用广泛 6. 0.1mol/kgNa 2SO 4溶液的平均活度为(已知γ±=0.453) ( A ) (A )0.0072 (B )0 (C )0.159 (D )不确定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
A 对于非稳态扩散过程,不存在确定的扩散层厚度
B 当电极过程由液相传质的扩散步骤控制时,电极所产生的极化就是浓差极化
C 可以根据是否有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的出现来判断整个电极过程是否由扩散步骤来控制
D 当电解液中没有大量的局外电解质存在时,电迁移的作用可以忽略
8 下列属于一次电池的是 ( B ) (A)镍电极 (B)锌锰电极 (C)锌电极 (D)银电极
二、填空题(3*6=18)
1化学电源是能自发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能作为基准的、其电极电位保持恒定的电极叫做(参比电极)
3稳态极化测量按其控制方式,分为(恒电流法)和(恒电位法)俩大类。
4(当电池的电压等于其电动势的一半时),电池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
5液相传质过程中的三种传质方式:(电迁移)、(对流)、(扩散)。
6从开始恒电流极化到电极电位发生突越所经历的时间叫做(过渡时间)
三.简答题 (3*6=18)
1 第一类导体与第二类导体有什么区别?
答:第一类导体又叫电子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的物体,即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或空穴)的导体,叫做电子导体。
第二类导体又叫离子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的离子运动而导电的导体叫做离子导体。
由上述定义可知,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载流子的不同。
2影响电极电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6点)
答:1电极的本性 2金属的表面状态 3金属的机械变形和内应力 4溶液的pH 值 5溶液中氧化剂的存在 6溶液中络合剂的存在 7溶剂的影响。
200X ~20X X 学年度(X )X 年级××期X 试题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3什么是电毛细曲线,为什么电毛细曲线近似于有最高点的抛物线?
答:界面张力与电极电位的关系曲线叫做电毛细曲线。
我们知道,界面的同一侧带有相同符号的剩余电荷,无论是带正电荷还是带负电荷,由于同性电荷之间的排斥作用,都力图使界面扩大,与界面张力力图使界面缩小的作用相反。
因此,带点界面的界面张力比不带电时要小。
电极表面电荷密度越大,界面张力就越小。
所以电毛细曲线近似于有最高点的抛物线。
四.计算题 (13+13+14=40)
1已知反应3H 2(101325Pa)+Sb 2O 3(固) 2Sb+H 2O 在25℃时△G 0=-8364J/mol 。
试计
算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并指出电池的正负极:
Pt |H 2(101325Pa)|H 2O(pH=3)|Sb 2O 3(固)|Sb
解:
2. 用铂电极电解0.5mol/L 的NaSO 4水溶液,测得25℃时阴极电位为-1.23V ,溶液pH 值为6.5,计算该阴极过电位数值。
解
3.已知25℃时,阴极反应O+2e →R 受扩散步骤控制,O 和R 均可溶,C 0
o =0.1mol/L,C 0
R =0,扩
散层的厚度为0.01cm,O 的扩散系数为1.5×10-4
cm 2
/S 。
求
(1)测得j c =0.08A/cm 2时,阴极电位ψc =-0.12V,该阴极过程的半波电位是多少?
(2)J c =0.2A/cm 时,阴极电位是多少? 解
命题人:应化0901郝颖民(32)
200X ~20X X 学年度(X )X 年级××期X 试题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