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愈的家庭遭遇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启发? 爱护亲人,珍惜亲情
古代的祭文一般都是用韵文写的,但 作为古文运动的旗手韩愈在《祭十二郎文》 中却一反传统文风,而运用散文形式写成 此文,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四言韵语或骈 文形式无法婉转灵活,适应情感变化而抒 发作者与十二郎的骨肉之情,只有“形散 神不散”的散文才能更好地把作者巨大的 悲痛曲折婉转地抒发出来。
选出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 D )
不省所怙:
省,知道;怙,依靠。
汝来省吾,止一岁: 省,探望;止,留居。
请归取其孥:
取,接;孥,妻子儿女。
东亦客也:
客居。
辍汝而就: 辍,停止,语境义为离开;就,就职上任。
抱无涯之戚也: 抱,忍受;戚,忧伤。
其又何尤:
怨恨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希望
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 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 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思念之情Βιβλιοθήκη 追悔之情痛悼之情人生无常
骨肉之情
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这种抒情特点是: 并非连续抒情,是波浪式的。
把难以抑制的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之中
以“呜呼”作为标志,边诉边泣,交织着悔恨、 悲痛、自责,似与死者长谈。
后人评《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 文,“祭文中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 ,《古文 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 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 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 不友。” 学习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本文饱含 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深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