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用的几种煤田地质勘探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66.05 KB
- 文档页数:1
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田地质与勘探是研究煤炭资源形成、分布、储量及勘探开发的学科,对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煤炭资源的形成、煤田地质特征、煤田勘探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炭资源的形成煤是一种有机质的聚集物,主要由植物残体经过生物、化学、物理作用而形成的。
而形成煤炭资源的过程主要分为植物生长、植物死亡、植物埋藏和煤炭化四个阶段。
植物生长阶段是煤炭形成的基础,需要适宜的气候、水文条件、养分和光照等要素。
植物死亡后,植物残体在湿地、水域和沉积物中逐渐沉积,与沉积物混合形成厚层。
接下来是植物埋藏阶段,植物残体经过压实作用,它们的水分和气体逐渐排出,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有机质。
而在煤炭化阶段,有机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过化学作用,逐渐向煤炭转化。
二、煤田地质特征煤田地质特征是指一定区域内煤田地层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特征、生物群等煤田区域特有的地质现象。
了解煤田地质特征对于煤炭资源的寻找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煤田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煤层分布、煤层接触关系、煤层赋存特征、煤岩组合特征和煤层顶板、底板等。
煤层分布指的是煤层在煤田地区的分布规律,不同煤层的分布受到地质构造、古地理、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而煤层接触关系则是指不同煤层之间的接触情况,有的煤层是紧密连接的,而有的煤层则存在不完整的接触。
煤层赋存特征是指煤在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条件下的赋存形式和状态,分为似系接触煤、节理、断裂等。
煤岩组合特征是指煤层与其伴生岩石的联系,对于煤采矿起到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伴生岩石有泥岩、砂岩等。
煤层顶板和底板则是煤层上下的非煤层,对于煤矿的支护和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三、煤田勘探方法煤田勘探是通过各种方法确定煤炭资源分布、厚度、质量、储量等的过程。
常用的煤田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等。
地质调查是煤田勘探的基础,通过对地质地貌、地层、煤层赋存情况等进行调查,掌握煤炭资源的基本情况。
地球物理探测则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如地震勘探、电法勘探、重力勘探等,通过测量数据分析,推断煤炭资源的赋存情况。
煤田地质勘探及主要技术手段研究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煤炭的地质勘探是煤田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确定煤层的分布、厚度、品位等地质特征,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围绕煤田地质勘探及主要技术手段展开研究,从勘探目的、方法技术、勘探成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田地质勘探的目的煤田地质勘探的主要目的是为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地质条件和证明,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煤层分布及储量估算:通过地质勘探,确定煤层的分布范围、厚度、倾角和走向,并对其储量进行合理估算,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2. 煤层品位评价:通过地质勘探,获取煤层的品位信息,包括灰分、硫分、挥发分、发热量等指标,为煤炭品质的评价和利用提供依据。
3. 煤层结构与构造分析:通过地质勘探,分析煤层的构造特征和变形情况,为后续矿井设计和采煤工作提供依据。
4. 煤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通过地质勘探,评价煤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分布、水质状况等情况,为矿井设计和采煤工作提供依据。
5. 矿井选址和采煤工艺研究:通过地质勘探,确定矿区的选址和矿井的位置,为后续的矿井建设和采煤工作提供依据。
煤田地质勘探的方法技术主要包括地面勘探和井下勘探两种方式。
1. 地面勘探:地面勘探是指在地表进行的地质勘探工作,主要包括地质地球化学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钻探等。
(1)地质地球化学勘探:地质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对煤田地质构造的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获取煤层的分布、结构和成分等信息。
包括对岩石、土壤、水质等进行取样分析,了解地下岩性情况和水文地质特征。
(2)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对地下介质进行勘探,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磁勘探等。
通过对地质体的物理性质和构造特征进行研究,为煤层的分布和品位评价提供依据。
(3)地质钻探:地质钻探是通过对地下进行探测取芯,获取煤层的岩芯、水文地质样品等,用以分析煤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地质构造特征,为确定煤层的地质条件提供依据。
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特点分析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特点分析煤田是指有煤矿资源并具备开展采矿活动的地质实体,在煤炭资源特征、分布和赋存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为了更好地开展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煤田地质勘探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煤田地质勘探技术1. 构造地质勘探技术构造地质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地质构造的研究,揭示煤矿地层中的断层、裂隙等构造特征,对煤矿的赋存条件及矿井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
常用的构造地质勘探技术包括构造地形地貌勘探、地震地质勘探、地质断层及矿山地震预测等。
2. 煤层地质勘探技术煤层地质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对煤矿地层的煤性、厚度、赋存方式等进行详细的研究,以确定煤矿的开采方式和开采工艺。
常用的煤层地质勘探技术包括钻孔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测量地质勘探等。
3. 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对煤矿地下水的研究,揭示煤矿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及分布规律,为煤矿的排水和防治地下水涌水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包括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动力学研究、岩溶水文地质勘探等。
4. 应用地质勘探技术应用地质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对煤田地质条件的研究,为煤矿选址和资源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应用地质勘探技术包括煤层气地质勘探、煤矿地质工程勘探、地质环境勘探等。
二、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特点1. 多学科综合性煤田地质勘探技术需要涉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集成各学科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只有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充分揭示煤炭资源的特征和赋存规律。
2. 以地质勘探为基础地质勘探是煤田地质勘探的基础,通过对煤矿地层的地质特征的研究,确定煤炭资源的分布、厚度、赋存方式等,为煤矿的开采提供数据支撑。
因此,地质勘探是煤田开发的先决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3. 技术手段更新快煤田地质勘探技术是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勘探技术、方法和仪器不断出现。
煤矿地质煤田地质勘探1. 煤矿地质概述煤矿地质是指对煤矿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煤矿地质的任务是确定煤层的分布、厚度、倾角、构造特征和品质等,为煤炭资源开发、采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煤田地质勘探是煤矿地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野外调查、钻孔勘探等手段获取煤田地质信息的过程。
2. 煤田地质勘探的目的煤田地质勘探的目的是确定煤田的地质特征和煤层分布情况,为煤矿的规划、设计和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煤田地质勘探可以了解煤层的各种物理性质、地质构造特征以及煤层与岩层的关系等信息,为煤矿的选址、设计和开采方式的确定提供基础数据。
3. 煤田地质勘探的方法煤田地质勘探的主要方法包括:3.1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煤田地质勘探的第一步,通过对煤田区域的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进行观察和测量,获取地貌、构造和水文地质的基本信息,为后续的钻探和采样工作提供依据。
3.2 钻孔勘探钻孔勘探是煤田地质勘探的关键环节。
通过钻探设备在地下进行钻孔,获取煤层的详细信息。
钻孔勘探可以获取煤层的分布、厚度、倾角、构造特征以及煤层品质等重要参数。
常用的钻孔勘探方法包括岩心钻探和取芯钻探等。
3.3 采样分析采样分析是通过采集煤层岩心和煤样进行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了解煤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采样分析可以确定煤层的灰分、挥发分、硫分、固定碳含量等指标,为煤炭品质评价和选矿工作提供依据。
3.4 地质测量和地质工程勘察地质测量是通过测量和计算地表和地下的地质要素,来确定煤层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
地质工程勘察是在煤田勘探过程中对地质工程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如煤层的坍塌和爆炸等地质灾害。
4. 煤田地质勘探的意义煤田地质勘探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为煤矿的选址、设计和开采方式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
同时,煤田地质勘探也是煤炭资源评价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5. 煤田地质勘探的应用煤田地质勘探广泛应用于煤矿资源开发和能源行业。
煤田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引言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煤田的准确勘探和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物理勘探是煤田勘探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地下物理场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取有关煤层及其周围地质构造的信息。
煤田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指将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勘探效果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煤田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1. 电性勘探方法电性勘探方法是利用地下电性性质的差异来探测煤层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电性勘探方法有直流电法、交流电法和自然电场法。
直流电法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的分布情况来勘探煤层和地质构造,交流电法则通过测量地下电导率的分布情况来获得信息。
自然电场法则是利用地球自然电场的变化来勘探地下的电性结构。
电性勘探方法可以提供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煤层和地质构造的边界有较好的分辨力。
2. 地震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方法是通过测量地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强度来获得有关地下地质构造的信息。
地震勘探方法适用于煤田地质较为复杂的区域,可以提供较好的深部信息。
地震勘探方法可以分为爆炸震源法和人工震源法,前者是利用爆炸或震源器产生地震波,后者则是利用振动源或震源车辆产生地震波。
地震勘探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探测深度,对于深部煤层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3. 磁性勘探方法磁性勘探方法是利用地下磁性性质的差异来探测煤层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方法。
磁性勘探方法主要包括磁力法和磁化率法。
磁力法通过测量地下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推断地下的磁性物质的存在和分布。
磁化率法则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磁化率的差异来获得有关地下地质构造的信息。
磁性勘探方法可以提供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于煤层和岩层的分界面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4. 辐射勘探方法辐射勘探方法是利用地下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和分布来探测煤层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方法。
辐射勘探方法可以分为γ射线法和中子探测法。
γ射线法通过测量地下γ射线的强度和能量来获取有关地下放射性物质的信息,中子探测法则是通过测量地下中子的流量和能量来推断地下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和分布。
试论煤田地质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摘要] 在煤田的开发建设中,地质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样在煤矿的开采以及相关产品的加工转化上,地质勘探也起着基础性作用。
因此,煤田地质勘探的技术手段在整个勘探的实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煤田地质勘探技术手段1 遥感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主要包括摄影遥感、多光谱遥感、红外遥感、雷达遥感等几种方法。
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图像数据,而且还包括高分辨率、高精度定位的立体观测面貌,使前期对于地质的勘察、地型的勘测以及覆盖区地下构造的形态及地层、断层延伸走向等信息具有明确的认识。
通过与地面、地下信息的相关性,已然成为普查勘探的信息源。
在户外操作中,将遥感与地理信息及全球定位系统相关联,通过彩色立体观测地貌图就可以对信息进行踏勘以及定位。
在众多遥感方式中,可见光航空像片和多光谱卫星像片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对地质填图、地质构造解译、找矿标志判别及动态分析上提供全面详细的信息,应用广泛。
2 地质填图作为矿产普查以及煤田地质勘探的基础,地质填图的作用非常重要,同时它也是一种十分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
地质填图是在含矿的区域,利用科学的地质勘探方法对地表进行全面的地质考察,主要研究煤田的地层、构造、煤层、煤质及其他矿产等相关情况。
地质填图主要是通过编制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层与含煤地层柱状图等,来对矿产资源进行普遍调查,同时为煤田地质勘探各阶段编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由于不同位置的地质构造不同,其复杂程度以及地形条件也各不相同,所以在煤田地质勘探过程中,也将针对各个阶段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地质填图的比例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化。
通常采用的比例尺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小比例尺、中比例尺和大比例尺,将根据各种类型的地质研究精度和内容来进行确定。
在一些特殊区域,除了采用地质填图外,还应当与遥感法联合使用,使地址勘探更为有效。
3 坑探工程(山地工程)在地质勘探中,坑探工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通常在煤田的暴露区或半暴露区使用。
煤田地质勘探及主要技术手段研究【摘要】煤田地质勘探及主要技术手段研究在煤炭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勘探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获取煤矿地质信息,为煤田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地震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测井技术等,这些手段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勘探技术不够成熟、勘探成本较高等。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煤田地质勘探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加强研究和技术应用,才能更好地推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探,主要技术手段,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步骤,地质勘探应用,挑战与问题,研究展望,创新与发展。
1. 引言1.1 煤田地质勘探及主要技术手段研究的重要性煤田地质勘探是煤炭资源勘查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工作科学、有效进行的前提。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充分了解地下煤炭储量、品质、构造及开发条件,为矿山选址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保证煤炭资源的高效开采提供可靠保障。
煤田地质勘探及主要技术手段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煤田地质勘探可以全面了解煤田地质特征,为科学选矿提供依据。
地质勘探可以确定煤层的位置、厚度、倾角、品位等关键参数,帮助矿业企业准确定位、确定采矿范围,提高煤炭资源开发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二,煤田地质勘探可以评估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品质,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提供依据。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对煤炭储量进行科学评估,为合理制定采煤方案、优化采矿工艺、降低采煤成本提供参考依据。
煤田地质勘探可以保障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通过对煤炭资源的地质勘探,可以及时发现煤层的构造与变形情况,为煤炭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1.2 研究背景煤田地质勘探是煤炭资源勘探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田勘查开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煤炭需求的增长和资源枯竭的问题日益凸显,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刍议煤田地质勘探技术摘要: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各项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源,影响着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煤田开采工作的质量决定着煤炭的生产量,而在煤田的开采工作中,对煤田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这是实现煤炭开采工作安全性和发现更多煤炭储量的基础工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田勘探技术的水平也逐渐提升。
基于此,本文对几种煤田地质勘探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探;遥感技术引言:煤炭资源始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能源,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由此对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质量要求,也就不断的提高。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开采煤炭之前,应当对其煤田周围进行地质条件的勘探,以及煤田周围的环境和煤矿区的环境进行评估和管理。
煤田的地质勘探工作进行起来有着很大的复杂性,应当利用多种施工方法和地质勘探技术有机结合的方式,完成每一个勘探阶段的任务。
1煤田进行地质勘探工作的必要性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是我国建设和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它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效率和维持发展稳定性的重要工作,它的必要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调控优化能源结构尽管已经有许多新型能源诞生并投入使用,但是在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依旧占据着主要地位,因此,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煤炭资源的开采和使用,煤田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基础,为了保障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运用科学的地质勘探技术进行煤田的地质勘探是其中的重点。
1.2有助于发现煤炭储量煤炭资源深埋于地下,只有借助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才可以发现,而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煤炭储量,为后续的开采工作创造基础,满足我国作为一个煤炭消耗大国的需求。
对于以煤炭资源为能源消耗结构中主要部分的国家而言,摸清煤炭资源的储量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务必要做好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帮助国家对可以实现开发利用的煤炭资源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常用的几种煤田地质勘探方法宋文静(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
摘要: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地质学的分类,主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煤田地质勘探方法,比如说遥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坑探工程、钻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等等。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探
0引言
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壳的科学。
具体地讲,它是研究地壳的构造、物质组成、发展变化、以及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等内容的科学。
现今地质学又分为许多有着一定联系、而又具有各自不同特点的学科,归纳起来可分为:①静力地质学:主要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包括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②动力地质学:主要是研究改变地壳地貌、地壳组成和构造变动的因素,包括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新构造运动学、地貌学和地质力学等;③历史地质学:主要研究地壳发展和生物演化的历史及其演变规律,包括古生物学、地史学等;④矿产地质学:主要研究矿产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它包括矿床学、水文地质学、矿山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
1煤田地质勘探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目前常用的几种煤田地质勘探手段。
勘探手段是煤田普查与勘探过程中获取地质资料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
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勘探手段,是优质、高效、全面、经济地完成各阶段勘探任务的保证。
当前,我国煤田普查与勘探的技术手段主要有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地质填图、遥感地质调查等五种,这些技术手段都是为解决一定的地质任务服务的。
为在煤田普查与勘探工作中,以最少的投资,最短的时间完成各项地质任务,就必须对各种技术手段的使用条件和可能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有充分的了解,以便在普查与勘探的各个阶段中合理选择各种技术手段,取长补短,综合运用。
1.1遥感地质调查
遥感地质,是遥感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是研究地质科学的一种新兴的手段。
目前,国际上较常用的遥感技术手段有:摄影遥感、电视遥感、多光谱遥感、红外遥感、雷达遥感、激光遥感、全息摄影遥感等。
在地质工作中使用遥感地质调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能够比较准确、客观、形象地了解地表和地下一定深度的地质矿产情况;②可以克服地面视域阻隔和其它干扰,扩展地质观察的连续性。
对观察点、线间的情况都能得到详细信息,因此取得地质资料比较全面、系统;③较少受自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
能快速完成地质调查任务以及高山、海洋、火山和地震区的调查。
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和效果好的优点;④可以获得过去无法感知和记录的地质信息;⑤由于图象资料的传导、处理、解释,成图的自动化,实现了编录的现代化,摆脱了过去那种繁琐劳动。
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就是象片的判读。
其中,可见光航空象片和多光谱卫星象片的判读,在地质填图、地质构造、找矿标志、动态分析方面的研究中,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的有效的技术手段。
1.2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是煤田普查与勘探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基本的技术手段。
它是利用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地在含煤地区进行全面的地表地质研究,调查含煤区的地层、构造、煤层和煤质、水文地质以及其它有益矿产情况,为以后的地质工作指出方向。
地质填图的主要成果是编制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层与含煤地层柱状图,作为煤田普查与勘探各个阶段编制设计的重要依据。
1.2.1建立标准地层柱状
在填图初期,首先对填图区进行野外踏勘,选择露头良好、地层发育完整、地质构造比较简单的地段垂直地层走向测制标准地层剖面。
选择分布广、岩性比较稳定而易于辨认的岩层或矿层作为标志层,详细划分地层,统一确定填图单位的分界线。
在测制剖面时,尽量利用天然露头。
表土掩盖地段,进行人工揭露后详细观察与研究,含煤地层的填图单位视含煤情况、标志层发育情况、构造复杂程度、地层产状及地形特征具体确定。
地层剖面的间距视地层的岩性、岩相变化情况而定,以能将两个剖面填图单位进行对比和连接为原则。
1.2.2草图测绘
基本观测线和露头走向追索相结合,是测绘草图的基本方法。
基本观测线应结合地形及露头出露情况,垂直地层走向布置,称穿越法。
沿地质体界线进行追索观察,则称追索法。
穿越时,要结合必要露头追索。
在基本观测线上布置基本观测点,对煤层及其它矿层、标志层、地质界线、构造、重要水文点等进行详细研究与描述,以达到搞清地层和构造,填绘完整的地质草图为目的。
1.2.3测图
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一般应用全仪器测量。
尤其是基本观测点、工程点,应达到规程要求的精度。
另外,在追索地质界线、标志层和煤层露头时,应隔一定间距布置测图点,测图点一般只作简单描述,主要用作点的控制,以保证测绘精度。
1.3坑探工程
在暴露区或半暴露区,坑探工程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一般坑探工程在地质填图之前进行施工,以便于进行地表地质研究与观察,提高地质图的测绘精度和研究程度。
使用坑探工程的目的在于:揭露及研究被表土所覆盖的含煤地层,进行煤层的取样与煤质的研究,了解煤层的产状要素以及地质构造等。
此外,在少数地质构造、煤层变化及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而资源又缺乏地区,为了保证建井和生产,可以施工部分勘探井、巷兼作生产巷道,实行边探边采。
坑探工程包括探槽、探井、探巷和小窑调查与清理。
1.4钻探工程
钻探工程是煤田普查与勘探过程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
它利用钻探机械带动钻杆和钻头,向地下钻凿直径小而深度从数十米到一千多米甚至数千米的圆孔(称为钻孔),用以采取岩(煤)层样品作为测井通道和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获取各种地质资料与信息。
在煤田普查与勘探工作中,尤其是勘探阶段,应用钻探工程非常普遍,成为极其重要的勘探技术手段。
经过地质预测而推定的含煤区域或地球物理勘探确定的有希望的含煤区,必须依靠钻探去验证,揭露和圈定。
在表土覆盖很厚的平原地区和老矿区的深部,钻探就成为普查勘探最重要的技术手段。
在表土含水过多的半沼泽地区和含煤地层赋存于地表水体下的地区,即使表土层很薄也不能使用坑探工程,其它勘探技术手段应用也受到限制,钻探几乎成为唯一的手段。
钻探能揭露整个含煤地层,取得完整的含煤地层柱状和含煤地层岩性、煤层、煤质、构造、水文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的许多资料。
1.5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
它是以岩石、矿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为基础,利用各种仪器接收、研究其天然或人工地球物理场的变化,以了解地质构造和寻找煤矿床。
物探是当前煤炭资源勘探中必须采用的先进技术之一。
在煤田普查与勘探工作中,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这一手段来解决地质问题的范围日益扩大,如了解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含煤地层的分布范围与埋藏深度,构造形态及断层,岩浆侵入体和含煤地层下伏基底的起伏情况,以及测定含煤地层的岩性、含煤层数与厚度及其赋存深度等。
实践证明,尤其在隐伏煤田这一方法发挥作用更大,不但可加快普查与勘探的速度,节省工作量,而且可提高地质资料的精度。
目前,在煤田普查与勘探工作中应用的物探手段主要有地面物探和测井。
2结束语
勘探手段是煤田普查与勘探过程中获取地质资料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目前常用的几种煤田地质勘探手段,比如说遥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坑探工程、钻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等等,各有特点和不足,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勘探手段,是优质、高效、全面、经济地完成各阶段勘探任务的保证。
矿山天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