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农业基本情况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380.00 KB
- 文档页数:5
介绍家乡潍坊潍坊,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它是我热爱的家乡,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家乡潍坊的特点和魅力。
潍坊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据历史记载,潍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历史的长河中,潍坊曾是鲁国的一部分,被誉为“鲁中之邦”。
这使得潍坊成为了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潍坊的许多角落,您可以看到古老的建筑、传统的艺术和文化习俗的痕迹,这些都是潍坊独特的文化遗产。
潍坊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经济中心。
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潍坊拥有发达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潍坊以农业闻名,被誉为“中国飞地”和“中国农机之都”。
这里的农田肥沃,气候宜人,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潍坊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业机械生产基地,拥有众多农机企业和农机配套服务机构。
此外,潍坊还发展了多个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
这些都为潍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潍坊还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潍坊地处山东半岛,拥有壮丽的海岸线和美丽的乡村风景。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潍坊湿地公园,这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湿地保护区,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和自然爱好者。
此外,潍坊还有许多山川和自然公园,如金乡王母宫和昌乐白马山。
这些自然景观让人们可以远离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当然,潍坊还有许多美食和特色文化。
在潍坊,您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如潍坊烧饼、潍坊牛肉糕、潍坊鱼丸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吸引了许多人。
此外,潍坊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如潍剧、木雕和剪纸等。
这些文化元素展示了潍坊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潍坊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美食和特色文化。
作为潍坊人,我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并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和欣赏潍坊的魅力。
我相信,潍坊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潍坊地区种植什么潍坊地区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
潍坊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区。
这里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的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
同时,潍坊地区还以蔬菜种植业和果树种植业为主要产业之一。
以下是具体介绍:1. 小麦:小麦是潍坊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潍坊地区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潍坊地区的小麦一般在秋季播种,在来年的春季收获。
小麦在潍坊地区占据重要的农业种植面积,对于当地农民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2. 玉米:玉米是潍坊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潍坊地区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玉米种植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潍坊地区的玉米多种多样,有白玉米、黄玉米等不同品种。
潍坊地区的玉米主要种植在春季,秋季进行收获。
玉米不仅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当地居民的重要食物之一。
3. 大豆:大豆是潍坊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大豆的种植在潍坊地区占据较大的面积,大豆的种植和加工产业链也相应发展。
潍坊地区的大豆主要种植在春季,秋季进行收获。
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对于当地的农民收入产生着重要影响。
4. 棉花:潍坊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棉花种植区之一。
棉花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潍坊地区适宜棉花的种植,这里的棉花主要生长在夏季,秋季进行收获。
潍坊地区的棉花以品质优良、产量高等特点受到市场的青睐。
5. 花生:潍坊地区也是山东省的主要花生种植区之一。
潍坊地区适宜花生的种植,土地肥沃,气候适宜。
花生的种植面积较大,产量可观。
潍坊地区的花生主要种植在春季,秋季进行收获。
花生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除了以上主要作物外,潍坊地区还以蔬菜种植和果树种植为重要农业产业之一。
潍坊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在温室大棚中种植各类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茄子等,供应当地市场和外地市场。
潍坊地区还适宜种植柑橘、苹果等果树,这里的水果品质良好,产量较高。
总之,潍坊地区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农作物的种植为主要农业产业,同时也以蔬菜种植和果树种植为重要农业产业之一。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属于暖温带,四季分明,季节转换明显。
森林覆盖率较低,气候状况良好。
下面将从降雨量、气温和季节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降雨量:
潍坊市全年降雨量适中,年平均降雨量为832.2毫米。
夏季为潍坊市的主要降雨季节,降雨量较大,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
年均降雨量的多少对于农业生产显得尤为重
要。
气温:
潍坊市南北差异明显,夏季较热,冬季较冷。
年均气温为13-15℃。
春季气候适宜,
为播种季节。
春季低温对小麦、青菜等春季作物的生长繁殖十分有利。
夏季气温偏高,对
粮食作物成熟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季节变化:
潍坊市的季节湿润程度不同,夏季雨水较多,冬季干燥。
春季为植树、插秧、除草、
育苗等的好时机,对于产生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在冬季,由于气温偏低,枯萎
的植物数量较少,由此农民可以在田地上进行必要的整理、清理工作,为下一年的生产计
划做准备。
春季和秋季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季节。
总结:
潍坊市的降雨、气温、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直接影响。
根据气温和降雨量的不同,农民们需要在适宜的季节内进行播种、施肥、摘果、收割等农业活动。
同时,农民还
应该对气候因素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农业生产的安稳。
潍坊市简介一、简介潍坊市,旧称潍县,面积为15859平方千米,是山东省的交通枢纽。
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地跨北纬35°41′-37°26′,东经108°10′-120°01′,是风筝的发祥地,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为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国际风筝会”庆典活动的固定举办地点,所以也称作鸢都,是山东半岛都市群最大城市,是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拥有全国着名的两个蔬菜基地,为中国北方大型的蔬菜生产地之一。
潍坊东邻青岛市、烟台市,西接淄博市、东营市,南连临沂市、日照市,北濒渤海莱州湾。
潍坊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
潍坊港一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羊口港一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
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海口等航线,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
截至2012年1月31日,潍坊市辖奎文、潍城、坊子、寒亭4个市辖区,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潍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潍坊综合保税区、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4个功能区,昌乐、临朐2个县,代管青州、诸城、寿光、安丘、高密、昌邑6个县级市,58个街道、62个镇,9495个自然村。
高新区管理区域为新城、清池、新钢、新昌4个街道。
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分布广,金属矿产少,非金属矿产多。
已发现的矿种有50多种。
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铜、铁、铅、锌等。
非金属矿产有澎润土、沸石、珍珠岩、卤水、蓝宝石、石油、煤、黄铁矿、重晶石、型砂、红柱岩、石灰岩、花岗石等。
近海渔场主要是莱州湾。
水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水深5—20米,长年水温在0—27摄氏度之间。
主要经济鱼类有梭鱼、鲈鱼、黄姑鱼、小黄姑鱼、青鳞鱼等,虾蟹类主要有对虾、梭子蟹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有宋代“青州白丸子”等。
二、经济状况潍坊是一个工业大市,工业在山东省排第三位。
潍柴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动力制造基地,潍柴要做世界上最大的通用发动机生产商.。
潍坊市产业发展趋势潍坊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辖市之一。
潍坊市以农业生产闻名于世,素有“九域之冀、南境之北”之称。
近年来,潍坊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长足进展。
以下将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个方面分析潍坊市产业发展趋势。
一、农业潍坊市是中国农业强市,农业产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在农业方面,潍坊市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拥有大量的农田和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农产品。
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潍坊市农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
1.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潍坊市是中国农机生产基地,拥有众多的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潍坊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大型农机将逐渐普及,农民的种植和收割工作将更加便捷高效。
2. 农产品加工领域发展。
潍坊市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因此,未来潍坊市将加大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投资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技术水平,加工出更多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3. 新型农业业态的发展。
潍坊市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家乐等新型农业业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制造业潍坊市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庞大的制造业企业和丰富的制造业资源。
制造业是潍坊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
1.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潍坊市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拥有一大批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和整车制造企业。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潍坊市汽车制造业将继续发展壮大,汽车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
2.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潍坊市机械制造业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涵盖了工程机械、农机、纺织机械、电机等多个领域。
未来,潍坊市将继续加大对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
农业产业化生产刁家连今天上午我想把潍坊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关的情况向在座的肃州区的各位领导作一简单介绍。
介绍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潍坊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是潍坊市的农业从产业化、到标准化、到国际化整个发展所经过的几个时期,看看潍坊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
三是潍坊市下面的县市区在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国际化竞争中具体是怎么做的。
一、潍坊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情况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辖四区、六市、两县,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867万,山东省第二大市,潍坊的经济状况,2009年潍坊市的GDP2727.8亿元,工业生产增加值是20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了158亿元。
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1726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95元。
潍坊的优势在农业,我们请大家看看潍坊的农业,2009年潍坊市粮食总产量521万吨。
棉花5.5万吨,花生29万吨,果品104万吨,瓜菜1440万吨。
潍坊的农产品加工业情况,到去年年底,整个潍坊市境内一共建成了农产品加工企业3420个。
2009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完成利税78亿元,整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从业人员达到了80万人。
潍坊的生产基地建设情况,到目前为止,整个潍坊市境内一共建成了国家级的绿色示范基地595万个,累计形成了农产品的名优品牌811个。
潍坊农业的出口创汇情况。
2009年整个潍坊市一共完成农产品出口创汇17.6亿美元,大约占到了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四分之一多点,山东省17个地区,潍坊农产品出口创汇占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四分之一这是了不起的事情。
2009年我们的出口产品达到了560多个品种,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138个。
二、潍坊农业从产业化到标准化整个发展的几个时期潍坊农业发展经过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9年到1985年,这段时间大家一看就知道,什么时期,全国都一样,全国的农业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全国的农业都干了一件事,推广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
山东潍坊农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山东潍坊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作为山东省的经济重镇,潍坊农场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潍坊农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潍坊农场的现状1. 农业产业结构多元化:潍坊农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导,种植业包括小麦、玉米、棉花等粮食作物和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畜牧业以猪、牛、羊等为主。
此外,潍坊还拥有大面积的渔业资源,水产品产业也发展较快。
2. 农业科技创新:潍坊农场注重科技创新,在作物品种选择、种植技术、肥料施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
农场引进优质种苗和先进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3. 农产品出口:潍坊农场的农产品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远销国内外市场。
农产品出口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4. 农村经济转型:潍坊农场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向农村产业发展。
多个乡镇建设了农业产业园区,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旅融合等产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潍坊农场未来的发展趋势1.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未来,潍坊农场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应用。
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农业产业链延伸:潍坊农场将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 倡导绿色农业:未来潍坊农场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倡导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大农村产业转型力度:潍坊农场将进一步加大农村产业转型力度,推动农业与农村旅游、乡村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特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5. 推动农业现代化:未来,潍坊农场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机装备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总之,潍坊农场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业产业结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
在山东半岛中部,一片浩浩荡荡的平原孕育了一块沸腾的热土——潍坊。
中国三分之一的出口畜产品出自这儿、三分之二的保鲜出口长葱来自这儿,韩国市场三分之二的机制粉条来自这儿;2011年食品农产品出口5万多批、200多万吨、20多亿美元。
潍坊安丘、昌乐等五个县市被评为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潍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绩名列山东第一。
目前,潍坊市栽培生产的黄瓜、西红柿、五彩椒等品种已出口到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地方特色品种“潍县萝卜”首次进入欧盟市场。
示范区建设的“主场优势”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山东检验检疫局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辖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示范区建设,有效提升了出口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了蔬菜制品扩大出口。
2011年,潍坊出口蔬菜65万吨、货值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6%和32%,蔬菜制品出口连续5年实现快速增长。
区域化管理已成为潍坊蔬菜出口的又一张新“名片”。
蔬菜出口具有批多、量大、风险高的特点,对此潍坊局转变观念,主动作为,积极做好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特别是对国外通报的辖区出口蔬菜质量安全问题,2011年仅地方政府就采纳了潍坊局的3条建议,开展了3次针对违禁农药涕灭威、六六六的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控制了违禁农药在辖区内的违规销售使用。
潍坊局针对各县市区在区域化管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联合商务、农业等部门对各县市区区域化管理的推进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地区域化管理工作符合标准要求,提升了对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的控制水平。
潍坊输日果蔬产品占到山东省出口量的60%。
潍坊检验检疫局通过风险分析抓主要矛盾,通过抓主要矛盾严控高风险产品。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和完善把关标准。
在输美速冻菠菜的验放中,潍坊克服FDA现代化法案刚颁布信息量少、没有成形资料可借鉴等等重重困难,与道道上扬红线相逆的是国外预警率的大幅下降,以输美蔬菜为例,从美国《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实施之初的“预警批次明显上升”实现了目前的“半年零通报”。
潍坊安丘农业发展情况汇报潍坊市安丘区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安丘的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以下是安丘农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首先,安丘的农业种植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全区农田面积达到了100万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
在种植业方面,我们注重科技创新,推广高产、优质、抗病种子和新型农药、肥料的使用,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我们还积极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温室大棚种植,提高农作物的全年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安丘的畜牧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全区养殖业规模庞大,主要养殖猪、牛、羊、鸡等畜禽。
我们注重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加强畜禽饲养管理,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养殖污染,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畜禽疫病防控工作,提高了畜禽养殖的生产效益。
此外,安丘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们大力发展了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厂和冷链物流中心,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农业与电商的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业观光园和农产品电商平台,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建设。
最后,安丘的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农民发展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旅游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总的来说,安丘的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感谢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对安丘农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潍坊市绿色农业基本情况介绍
一、地理位置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居半岛城市群中心位置,总面积1.61万km2,南依泰沂山脉,与临沂、日照两市相邻,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与青岛、烟台两市相接,西与东营、淄博两市为邻。
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km,西北至首都北京410km。
潍坊市的地理位置见图1.1-1所示。
图1.1-1 潍坊市地理位置图
二、行政区划
潍坊市现辖奎文、潍城、寒亭、坊子4个区,青州、诸城、寿光、安丘、高密、昌邑6个县级市,临朐、昌乐2个县,设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综合保税区。
面积1.61万km2,人口923万,是世界风筝都、中国画都、中国食品谷,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
潍坊市各县市区地理位置情况如图1.1-2所示。
图1.1-2 潍坊市各县市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三、经济概况
2013年,潍坊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20.7亿元,增长
10.6%;固定资产投资3429.9亿元,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8.8亿元,增长13.4%;进出口总额161.6亿美元,增长7.9%;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4.0亿元,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86元,增长10.0%;农民人均纯收入13273元,增长12.5%。
综合实力列山东省第4位。
“2013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排行榜,潍坊入围2013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排第33名。
四、农业概况
1、发展布局
潍坊市共划分为四个农业综合发展区,即西部花卉林果菜畜发展区、中部都市农业发展区、东南部特色农产品茶园粮食发展区、北部渔业畜牧业发展区。
北部建设高端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基地。
西部设施农业水平比较高的县市,重点向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高端农业发展;对东部农业结构调整空间较大的县市,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对中部城市近郊地区,结合生态建设,积极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2、农产品产业优势
潍坊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和蔬菜之乡。
截止2013年底,共有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19家、优质农产品品牌310个,4个县市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苗
品种44个。
已形成以畜禽屠宰及加工、果蔬加工业、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乳制品工业、发酵工业、酿酒工业、饮料制造业、水产品加工业、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方便食品、营养与保健食品等为主的12大类400多种食品品种,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013年,潍坊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58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61.9亿元,实现利税97.2亿元。
培育和发展了以诸城外贸、得利斯集团、昌乐乐港、山东昱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骨干龙头企业,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诸城外贸集团被列入全国520家重点企业。
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产业链条比较完整,诸城市被授予“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食品工业产业集群示范区”荣誉称号,安丘市被授予“山东省食品工业基地”,
3、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市以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品牌农业为目标,围绕初步构建的蔬菜、畜牧、瓜果、水产四大产业集群,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努力建设生产高效、生态协调的农业经济体系。
积极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农村户用沼气、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养殖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农工贸一体化等先进适用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和模式,着力降低化肥施用强度,有效减少农副产品农药残留,全面推广秸秆、沼渣天然生态肥料,有效控制面源污染,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品牌。
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出口农产品质量
安全区域化管理,其中安丘市被山东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安丘模式”在全省、全国推广。
始终坚持“一个标准、两个市场(出口、内销)”,并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首批“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通过了中韩共建国际食品安全示范区验收。
潍坊现正成为山东省创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的重要示范市。
4、农产品发展前景
我市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优势,发挥品质好、品种多、无公害等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产品结构多元化、品种档次高级化、产业形式基地化、生产技术高新化、企业规模大型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产品产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