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1 色度1.1 铂-钴标准比色法1.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色度。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色度的测定。
水样不经稀释,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为5度~50度。
测定前应除去水样中的悬浮物。
1.1.2 原理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似的标准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
规定1mg/L 铂[以(PtCl6)2-形式存在]所具有的颜色作为1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
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浑浊水样测定时需先离心使之清澈。
1.1.3 试剂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tCl6)和1.000g干燥氯化钴(CoCl2·6H2O),溶于100mL 纯水中,加入100mL盐酸(ρ20=1.19g/mL),用纯水定容至1000mL。
此标准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1.1.4 仪器1.1.4.1 成套高型无色具塞比色管,50mL。
1.1.4.2 离心机。
1.1.5 分析步骤1.1.5.1 取50mL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
如水样色度过高,取取少量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1.1.5.2 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mL,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3.50mL,4.00mL,4.50mL和5.00mL,加纯水至刻度,摇匀,配制成色度为0度,5度,10度,15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45度和50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
1.1.5.3 将水样与铂-钴标准色列比较。
如水样与标准色列的色调不一致,即为异色,可用文字描述。
1.1.6 计算按式(1)计算色度:色度(度)=(V1×500)/V (1)式中:V1——相当于铂-钴标准溶液的用量,单位为毫升(mL);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首先,pH值是衡量水的酸碱度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生活饮用水的pH值应该在6.5-8.5之间,过低或过高的pH值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测定水的pH值可以使用酸碱度试纸或者专业的酸碱度仪器,将试纸或水样置于仪器中,根据仪器显示的数值来判断水的酸碱度是否符合标准。
其次,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质的多少,通常使用浊度计来测定水的浊度。
生活饮用水的浊度应该小于1NTU,超过这个数值则说明水中悬浮物质过多,不适宜饮用。
测定水的浊度可以将水样置于浊度计中,根据仪器显示的数值来判断水的浊度是否符合标准。
另外,余氯是指水中余留的氯的含量,通常使用余氯试剂盒来测定水中余氯的含量。
生活饮用水的余氯含量应该在0.3-0.5mg/L之间,过高或过低的余氯含量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测定水的余氯含量可以将试剂盒中的试剂滴入水样中,根据试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水中余氯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此外,重金属是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通常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来测定水中重金属的含量。
生活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超标的重金属含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测定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将水样置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根据仪器显示的数值来判断水中重金属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最后,微生物是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通常使用培养皿法来测定水中微生物的含量。
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含量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过多的微生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测定水中微生物的含量可以将水样置于含有寒天的培养基中,根据培养皿中细菌或霉菌的数量来判断水中微生物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总之,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确保水质安全,才能保障人们的健康。
希望本文介绍的检测方法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验: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水的颜色、浑浊度、透明度等指标,判断水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 pH值检验:pH值是指水的酸碱程度,饮用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
3. 氯含量检验:氯是消毒水的一种常见成分,但过量的氯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要求生活饮用水中氯含量不能超过1.0mg/L。
4. 硬度检验:硬度主要是由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造成的,高硬度的水容易导致水垢,影响饮用水的品质。
5. 微生物检验: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检验包括大肠杆菌、菌落总数等,这些微生物可能存在于水中,容易引发疾病。
6. 有害物质检验:如重金属、有机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需要通过专业实验室检测来确保饮用水的质量安全。
总之,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指标来进行检测,只有检测合格的水才能放心饮用。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验。
1.外观检验:
- 检查水的透明度,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 检查水的颜色,不应出现浑浊、沉淀或明显的色彩。
2.味道和气味检验:
- 使用嗅觉和味觉进行检测,水应无异味、异味和臭味。
3.总溶解固体检验:
- 使用溶解性离子测定仪器,测量水中总溶解固体的含量; - 检测是否超出国家标准限制。
4.酸碱度检验:
- 使用酸碱度测试仪器,测量水的酸碱度值;
- 检测是否处于国家标准范围内。
5.无机物质检验:
- 使用仪器检测水中的无机物质,如重金属等;
- 检测其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6.微生物指标检验:
- 运用微生物培养方法,检测水中的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 检测水中是否存在大肠菌群等指标。
7.放射性物质检验:
- 使用放射性物质检测仪器,检测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 - 检测结果是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8.有机物质检验:
- 使用有机物质检测仪器,检测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
- 检测结果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以上是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确保水的安全和卫生。
5750.11-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更高要求,对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作为一种必需品,饮用水标准的建立与执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5750.11-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中无机非金属指标的检验方法。
一、总溶解固体(TDS)的测定方法:总溶解固体(TDS)是指水中溶解的总量固体物质。
其含量与水的质量和清洁程度直接相关。
常用的TDS测定方法有电导率法和蒸发干燥法。
1. 电导率法:首先,将待测水样放入电导率计测量池中,将电导率计开启并进行校准。
将测量池插入已校准的电导率计中。
记录下电导率值。
通过电导率和标定曲线,计算出水样中的TDS含量。
2. 蒸发干燥法:首先,取一定量的待测水样,放入烧杯中。
将烧杯放入摇床上,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震荡。
待水样完全蒸发后,将烧杯放入恒温烤箱中,在恒定温度下加热至水的全部蒸发。
待烧杯冷却后,用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差值。
根据质量差值和水样量,计算出TDS含量。
二、氨氮的测定方法:氨氮是衡量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部分无机污染物的重要参数。
常用的氨氮测定方法有间断断点法和连续滴定法。
1. 间断断点法:首先,取一定量的待测水样放入锥形瓶中。
加入适量的试剂,使得水样中酸碱度逐渐变化。
在开始变化的点,添加指示剂。
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测定出氨氮的含量。
2. 连续滴定法:首先,将待测水样放入滴定瓶中。
将滴定瓶连接至自动滴定仪器上。
根据滴定曲线设置滴定速度,开始进行滴定。
当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时,停止滴定。
根据滴定液加入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出氨氮的含量。
三、总砷、总铅、总镉、总汞的测定方法:总砷、总铅、总镉、总汞是衡量水中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首先,取一定量的待测水样,加入适量的试剂,使其发生化学反应。
将反应后的水样放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进行测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1 菌落总数1.1 平皿计数法1.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平皿计数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菌落总数。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1.1.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1.2.1菌落总数standard plate-count bacteria 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培养48h 后,所得1mL 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1.1.3培养基与试剂1.1.3.1营养琼脂1.1.3.11 成分:A蛋白胨10gB牛肉膏 3 gC氯化钠5gD琼脂10g~20gE蒸馏水1000mL1.1.3.1.2 制法: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 ~7.6 ,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杂质较多的琼脂时,应先过滤),经103.43kPa(121℃,151b)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1.1.4 仪器1.1.4.1 高压蒸汽灭菌器。
1.1.4.2 千热灭菌箱。
1.1.4.3 培养箱36℃± 1℃。
1.1.4.4 电炉。
1.1.4.5 天平。
1.1.4.6 冰箱。
1.1.4.7 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
1.1.4.8 pH 计或精密pH试纸。
1.1.4.9 灭菌试管、平皿(直径9cm)、刻度吸管、采样瓶等。
1.1.5 检验步骤1.5.1 生活饮用水。
1.1.5.1.1 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mL 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1.1.5.1.2 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 ?℃培养箱内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水样1mL中的菌落总数。
1.1.5.2 水源水1.5.2.1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10稀释液1.5.2.2吸取1:10的稀释液1mL注人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100稀释液。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化指标检验:主要检验水的外观、气味、味道、浑浊度、
溶解性和pH值等理化性质。
其中,外观可以通过目测、显微
镜等方式进行检查;气味和味道可以使用嗅觉和味觉进行感知;浊度是通过浊度计进行测量;溶解性可以使用金属离子测定和溶解度试验进行检验;pH值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计进
行测量。
2.微生物指标检验:主要检验水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病毒
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菌落计数、膜过滤法、PCR方法等。
3.有机物指标检验:主要检验水中是否存在有机物质,如有机
溶解物(COD)、挥发性有机物(VOCs)、农药残留、重金
属等。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4.无机离子指标检验:主要检验水中无机离子的含量,如铁、铜、锌、钠、钙、氯等。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电导率法等。
5.放射性物质指标检验:主要检测水中是否存在放射性污染物质,如钍、铀、氡等。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闪烁计数法、α-β
测定法、γ射线测定法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具体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需求进行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Standardexaminationmethodsfordrinkingwater一Microbioloical parameters1、菌落总数平皿计数法1.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平皿计数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菌落总数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菌落总数standardplate-count加cteria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培养48h后,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培养基与试剂营养琼脂成分:A蛋白陈10gB牛肉膏3gC氯化钠5gD琼脂10g——20gE蒸馏水制法: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一,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杂质较多的琼脂时,应先过滤),经kPa(121℃,15lb)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仪器1.1.4.1高压蒸汽灭菌器。
1.1.4.2干热灭菌箱。
1.1.4.3培养箱36℃士2℃。
1.1.4.4电炉。
1.1.4.5天平。
1.1.4.6冰箱。
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
pH计或精密pH试纸。
灭菌试管、平皿(直径9cm)、刻度吸管、采样瓶等检验步骤生活饮用水门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人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士1℃培养箱内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水样1ml中的菌落总数水源水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l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10稀释液。
5750.6-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水质采样技术规范》(GB 5750.6-2006),以下是2023年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检验方法:
1. 总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方法一:膜过滤法
方法二:MPN法
2. 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方法一:膜过滤法
方法二:MPN法
3. 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方法一:表面培养法
方法二:膜过滤法
4. pH值检验方法:
方法一:电极法
5. 氯离子检验方法:
方法一:氯离子选择电极法
6. 氨氮检验方法:
方法一:间接纳氏法
7.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检验方法:
方法一:标准曲线法
8. 铜检验方法:
方法一:铜选电极法
9. 锰检验方法:
方法一:铁锰选电极法
10. 氰化物检验方法:
方法一:硫氰化钠蒸馏-砂锥法
11. 铅检验方法:
方法一:铅选电极法
12. 氟化物检验方法:
方法一:离子选择电极法
13. 铝检验方法:
方法一:铝选电极法
14. 氯化物检验方法:
方法一:氯化物选择电极法
请注意,以上列举的只是一部分常用的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具体检验方法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文件以及检测实验室的要求。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在各种水体,特别是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适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水体是仅次于土壤的第二种微生物天然培养基。
水体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以及人类的动物的排泄物及污染。
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
一般认为,水中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有较大优势。
与其他水体相比,河水及溪水中革兰氏阳性菌相对较多,这是因为陆地微生物冲洗污染的缘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提供了水质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1、国家标准中,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对生活饮用水,直接吸取1ml水样于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后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对水源水,根据情况对样品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适宜稀释液1ml,加注平皿,营养琼脂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按照规定格式报告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
2、国家标准中,利用总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
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的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间接地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国家标准物质提供了多管发酵法及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的方法。
3、多管发酵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分为三步: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复发酵证实试验。
初发酵试验,采用乳糖蛋白胨培养液37℃培养24h,观察产酸产气情况。
对阳性管培养物,接种于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或伊红美蓝培养基,观察菌落特征,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
对典型和可疑菌落,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进行复发酵证实试验,并根据标准所附检数表报告结果。
其中,对生活饮用水,初发酵试验接种水样总量300ml,即100ml接种2管,10ml接种10管,采用两个稀释度,12支发酵管。
对水源水,初发酵试验接种水样总量55.5ml,即10ml接种5管,1ml接种5管,0.1ml接种10管,共采用三个稀释度,15支发酵管。
两种接种方法,所用的检数表是不同的。
4、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就是利用微孔滤膜,过滤一定量水样,将水样中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帖放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如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经培养和证实试验后,直接计数滤膜上生长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并计算出每升水样中含有的总大肠菌群数
注意;菌落总数测定中,应选择合适的稀释度进行。
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因此可以直接吸取1毫升到平板进行培养。
培养时间。
与食品中菌落计数不同,测定水中细菌总数,培养时间采用24h。
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由于饮用水和水源水可能的污染程度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接种量,检数表也不相同。
当接种量超过1毫升时,一般采用多倍浓度培养液。
如配制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50mL,加入100mL水样后,总体积为150mL,培养液恢复到正常浓度。
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一般在检测较大量低浊度水样时采用,大量水样滤过滤膜后,水中所含有的所有细菌均截留在滤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