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兴趣活动小组工作计划
- 格式:docx
- 大小:8.59 KB
- 文档页数:2
竹竿舞节目策划书3篇篇一竹竿舞节目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跃动竹竿,欢庆佳节”二、活动宗旨本次竹竿舞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三、活动主体全体师生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六、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主题、宗旨、主体、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
2. 组织工作人员,包括主持人、舞台布置人员、音响设备操作人员等。
3. 准备活动所需的竹竿、音乐、服装等道具。
4. 进行宣传推广,通过校内海报、班级群、校园广播等方式,向全校师生宣传本次活动,提高活动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5. 组织学生进行竹竿舞的排练,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6. 提前检查音响设备、舞台设施等,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
7. 活动当天,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布置和引导,确保活动的秩序和安全。
七、活动流程1. 开场舞:由学校舞蹈队表演一段热情欢快的舞蹈,营造活动氛围。
2. 主持人致辞: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宗旨、流程等相关信息。
3. 竹竿舞表演: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在竹竿的开合之间,灵活地跳跃舞动,展示竹竿舞的独特魅力。
4. 互动环节:邀请观众上台参与竹竿舞互动,体验竹竿舞的乐趣。
5. 舞蹈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竹竿舞比赛,评选出优秀团队并颁发奖项。
6. 颁奖仪式: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和奖品,表彰他们在比赛中的优秀表现。
八、活动预算1. 道具费用:竹竿[X]根,[X]元/根;服装[X]套,[X]元/套;音乐制作[X]元;共计[X]元。
2. 宣传费用:海报制作[X]元;班级群推广[X]元;校园广播推广[X]元;共计[X]元。
3. 其他费用:工作人员酬金[X]元;舞台布置[X]元;音响设备租赁[X]元;共计[X]元。
九、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全和秩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参与活动的人员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因跳跃、旋转等动作导致受伤。
竹竿舞社团活动计划第一篇:竹竿舞社团活动计划竹竿舞社团活动计划一、教学目的:运动参与:乐与跟小伙伴们进行各种方式的竹竿舞练习与游戏,表现出浓厚的活动兴趣运动技能:学会不同方式的竹竿舞动作,掌握各种动作的节奏,并能跟着节奏进行连贯协调练习。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及良好的节奏感与下肢的弹跳性。
心理健康:能体验和简单描述自己在练习和游戏活动中克服困难,向往成功的心情,能与同伴一起大胆展示动作。
社会适应:在练习中能够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合作创编新动作。
二、教学内容简介:1、欣赏竹竿舞,了解竹竿舞的知识与民族特点2、学习开开合合、开合开开合合两种步伐与节奏的动作3、学习并创编竹竿舞三、学情分析:小学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颖的事物充满的了好奇,他们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内心向往成功,乐于展示、表现自己,并且能够较好的进行自我评价,竹竿舞是一项艺体相结合,极具趣味性与挑战性的项目,简单易学,具有表演的性质,能够较好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
四、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
五、活动要求: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有一定的味趣性。
2.学生到规定的场地认真学习。
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竹竿舞社团活动开展地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第二篇:竹竿舞活动计划竹竿舞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本此活动以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新课程的理念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对竹竿舞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创新、合作探究、加强交往、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的运动参与:乐与跟小伙伴们进行各种方式的竹竿舞练习与游戏,表现出浓厚的活动兴趣运动技能:学会不同方式的竹竿舞动作,掌握各种动作的节奏,并能跟着节奏进行连贯协调练习。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及良好的节奏感与下肢的弹跳性。
《竹竿舞》课程活动案例(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竹竿舞》课程活动案例《竹竿舞》课程活动案例-----艺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一、课程目标:学生目标:掌握跳竹竿的基本节奏和动作,发展弹跳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培养节奏韵律感。
体验竹竿舞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师目标: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组长目标:控制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关注学生的表现。
二、教师要求:确保项目操作前的器材准备,清晰讲解竹竿舞历史文化及跳动过程中的纪律要求,注重安全。
发现不规范的行为及时制止并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
课程结束后监督学生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并检查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三、场地:操场。
四、器材准备:2.5米的竹竿24根,录音机,音乐《最炫民族风》,红彩带。
五、时间:六十分钟。
六、项目流程(一)、竹竿舞基本认识1、讲故事:竹竿舞历史和运动价值。
竹竿舞的起源是因为苗族人择山而居,常有野兽来袭。
一天,人们听到“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脚步声,原来是野兽来了,当时,人们没有没有先进的防御工具来对抗野兽,于是,聪明的苗族人就用竹竿来驱赶野兽,大家用很多很多的竹竿敲打碰撞,也发出“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声音,比野兽的声音还要大,野兽害怕极了,仓皇逃走了。
久而久之,人们发现这是一项不错的体育锻炼项目。
后来,参观苗寨的游客多了,为了让游客表情更贴近感受苗族人的生活,于是苗族人们加以对竹竿舞的调整和编排后,逐步演变成今天的竹竿舞。
2,认识竹竿舞的基本节奏。
根据故事提问:(1)野兽来了,发出怎样的脚步声?“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2)苗族人们为了把野兽赶走,用竹竿敲打碰撞发出怎样的声音?“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3)今天我们也用“咚哒!咚哒!咚哒!咚咚哒!”的节奏跳竹竿舞,好不好?(二)、初步练习,感知竹竿舞的基本节奏。
学生系上红彩带,感受竹竿舞的喜悦气氛。
(1)用手模拟竹竿节奏(开合--开合--开合--开开合)问:几个开合?几个开开合?(2)原地练习脚步节奏(点缩--点缩--点缩--跳跳跳)问:几个点缩?几个点点缩?(三)、口号练习。
学校三月三跳竹竿舞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欢乐三月三,竹竿舞起来”二、活动目的。
三月三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呀。
跳竹竿舞特别有趣,能让我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还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协调性呢。
就像我们平时课间玩跳绳一样,不过竹竿舞更有特色。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就定在三月三那天,地点就在学校的操场。
操场很大很宽敞,我们在那可以尽情地跳。
四、活动准备。
1. 竹竿。
要准备好多根长长的竹竿。
老师可以找一些力气大的高年级哥哥帮忙抬到操场。
就像我们抬桌子一样,大家齐心协力把竹竿放到指定的地方。
2. 音乐。
选一些欢快的、有民族特色的音乐。
像我们听过的那种有鼓点的曲子,一听到就想跟着节奏动起来。
3. 人员安排。
请几位老师来当裁判。
这些老师就像我们比赛跑步时的裁判一样,很公平公正的。
再找几个同学负责整理竹竿,要是竹竿乱了就不好跳啦。
五、活动流程。
1. 开场。
大家都在操场集合,老师先简单地给我们讲讲三月三的故事。
比如说,三月三是为了纪念某个勇敢的人,大家在这一天都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唱歌跳舞。
然后就开始播放音乐,让我们感受那种欢快的氛围。
2. 学习跳竹竿舞。
先让会跳的同学来示范。
我记得我们班的小敏就跳得特别好。
她像一只轻盈的小鸟,在竹竿中间跳来跳去,一会儿单脚跳,一会儿双脚跳。
我们都看得入迷了。
然后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几根竹竿,跟着会跳的同学学。
一开始可能会被竹竿夹到脚,就像我第一次跳绳也老是被绊倒一样,但是多试几次就好啦。
3. 小组比赛。
每个小组都练习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开始比赛。
小组的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跳,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跳得又快又好,而且被竹竿夹到脚的次数最少。
裁判老师就在旁边认真地看着,给每个小组打分。
4. 个人表演赛。
小组比赛完了,再挑出一些跳得特别好的同学进行个人表演赛。
这些同学就像舞台上的小明星一样,在大家的注视下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舞姿。
我想那场面肯定特别精彩。
六、活动奖励。
1. 小组奖。
对于在小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小组,每个同学都可以得到一个小奖状,还有一些小零食,像甜甜的糖果或者香香的饼干。
兴趣小组竹竿舞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了营造校园健康文化氛围,继续推进校本课程实验工作,更好地开展校园竹竿舞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以学校校本课程实验工作计划为出发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围绕竹竿舞独有的特点,本学期特制订以下工作计划: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竹竿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意志坚强和勇敢的精神。
2、通过学习竹竿舞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合作精神,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感受民族优秀文化魅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等。
3、通过学习竹竿舞让学生能熟练自然地跳竹竿舞,能伴随音乐,展示竹竿舞的魅力。
二、教学对象:五年级女生。
三、教学内容1、开合打竿法;2、直进跳法,进退结合跳法;3、跟随音乐节拍,熟练跳竹竿舞;4、井字打竿法;5、井字跳法,转向过竿跳法,骑马步跳法;6、跟随音乐节拍,熟练跳竹竿舞。
四、教学方法与措施1、老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与示范;2、通过生动的讲解与熟练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通过重点与难点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多练、多跳,及时巩固,并强调熟练等。
4、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适时引导,及时纠正学生动作。
5、有组织,有秩序,有纪律地进行教学,做到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教学效果。
6、及时小结,提出要求,认真反思,更好的做好教学。
7、老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步骤地进行讲解与示范,并带动学生多练、多跳等。
8、掌握每一节课的动作要领,及时巩固已学内容,强调学生多练多跳,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9、纪律严明,认真练习,改进教法,改进学法等。
五、教学安排月份教学内容九月份了解竹竿舞常识十月份熟悉竹竿舞、观看视频十一月份竹竿舞的基本步法开合打竿法、直进跳法,进退结合跳法十二月份井字打竿法;井字跳法,转向过竿跳法,骑马步跳法;元月份。
中小学竹竿舞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跳跃竹竿,舞动快乐”二、活动目的。
咱们学校举办竹竿舞比赛呀,就是想让大家都动起来。
竹竿舞可好玩啦,跳竹竿舞的时候,就像小鸟在林子里欢快地蹦跶。
这能让咱们锻炼身体,还能让大家更团结呢。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就定在咱们学校的运动会之后的那个周五下午,地点就在学校的大操场。
操场可宽敞啦,足够咱们在那欢快地跳竹竿舞。
四、参赛人员。
每个班级都可以派出一个代表队。
就像上次拔河比赛一样,大家都特别积极。
这次的竹竿舞比赛呀,也希望每个班都能选出最棒的同学来参加。
五、活动准备。
1. 器材准备。
老师们会去准备好竹竿。
这竹竿呀,就像长长的魔法棒。
还会准备一些彩色的丝带,系在竹竿上,让整个比赛场地看起来像一个彩色的乐园。
2. 音乐选择。
3. 人员培训。
每个班可以让体育委员或者跳舞比较好的同学先去学竹竿舞,然后再教给其他参赛的同学。
就像小老师一样。
我们班的小花同学跳舞可好了,上次元旦晚会她的舞蹈大家都很喜欢。
这次她就可以先去学,再教给大家。
六、比赛规则。
1. 每个代表队的人数要一样多,就像排着整齐的小队伍。
2. 大家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跳,不能乱了步伐。
要是乱了呀,就像一群小蚂蚁突然没了方向。
3. 要有创意,除了基本的跳法,还可以加一些自己的小设计。
比如我们可以像小兔子一样蹦着跳,或者像小蝴蝶一样轻盈地飞着跳。
七、评分标准。
1. 节奏感。
如果能完美地跟着音乐的鼓点跳,就像时钟的指针滴答滴答那么准,那就能得高分。
就像隔壁班的同学们在元旦表演的时候,他们的舞蹈节奏特别好,大家都忍不住鼓掌。
2. 动作整齐度。
大家的动作要像复制粘贴一样整齐。
如果有的同学快,有的同学慢,就不好看啦。
3. 创意。
那些有独特创意的队伍,就像在一群小绵羊里突然出现了几只可爱的小花鹿,肯定会特别吸引评委老师的眼睛。
八、奖项设置。
会有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一等奖的班级会得到一个大大的奖状,还有好多漂亮的小奖品,像彩色的笔记本、可爱的小玩偶。
活动《竹竿舞》教学设计(精选8篇)活动《竹竿舞》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活动《竹竿舞》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竹竿舞》教学设计篇1一、指导思想本课以观察、体验、探究、合作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练为主旨,重点体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性、探究性和特色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突出合作学习、在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愉悦感。
二、教材内容1、民族传统体育:竹竿舞2、现代舞:街舞三、教学对象:水平四(八年级)四、教材分析依据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和开发宝贵的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资源,民族民间体育教学模块的教学要求,结合云南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特点,选择黎、(苗)族竹竿舞健身舞蹈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性。
本课通过竹竿舞基本动作教学,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编能力。
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定,突出了八年级学生的体育健康目标要求,符合本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两种地域性民族运动项目的技能技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竹竿舞基本节奏学习2、教学难点:竹竿与跳杆的协调配合六、学情分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学生应适当学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发扬本地文化。
竹竿舞节目策划书3篇篇一《竹竿舞节目策划书》一、节目背景竹竿舞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它以独特的节奏和欢快的氛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民族文化魅力,特策划举办此次竹竿舞节目。
二、节目目的1. 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竹竿舞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节奏感。
3. 提供一个展示学生才艺和风采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4. 营造欢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节目主题“舞动青春,传承文化”四、节目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学校操场或室内体育馆五、节目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六、节目筹备安排1. 宣传阶段:通过学校广播、海报、班级通知等方式宣传竹竿舞节目,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组织学生观看竹竿舞表演视频,介绍竹竿舞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训阶段:邀请专业的竹竿舞老师进行培训,教授学生基本的竹竿舞动作和节奏。
分班级进行培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多次排练,提高节目质量。
3. 道具准备:准备足够数量的竹竿,确保节目顺利进行。
制作相关的舞台道具和服装。
4. 场地布置:根据节目需要,对场地进行合理的布置,营造出欢快、热烈的氛围。
设置观众席,确保观众的观看体验。
七、节目流程1. 开场舞:由舞蹈队表演一段精彩的开场舞,拉开节目序幕。
2. 竹竿舞表演: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依次进行竹竿舞表演。
表演过程中,注重节奏的把握和动作的整齐度。
可以加入一些创意元素,如队形变化、舞蹈编排等,增加节目的观赏性。
3. 互动环节:邀请观众上台参与竹竿舞互动,体验竹竿舞的乐趣。
设立互动奖品,调动观众的积极性。
4. 节目评选:邀请评委对各班级的竹竿舞表演进行评选,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颁发奖项,对优秀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
5. 闭幕舞:由舞蹈队表演一段闭幕舞,为本场节目画上圆满的句号。
八、节目预算1. 培训费用:[X]元2. 道具和服装费用:[X]元3. 场地布置费用:[X]元4. 互动奖品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竹竿舞表演和互动环节时,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学校竹竿舞小组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主题。
“竹间舞动,活力校园”二、活动目的。
1. 通过竹竿舞的学习和练习,让同学们感受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2. 提高同学们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 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校园文化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三、活动主体。
[学校名称]全体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竹竿舞小组)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1. 时间。
每周[X]、[X]下午[具体时间] [具体时间](每次活动时长约1.5 2小时)。
活动共持续[X]周。
2. 地点。
学校操场的空旷区域或者体育馆内(根据天气情况灵活选择)。
五、活动准备。
1. 人员安排。
指导老师:邀请学校擅长民族舞蹈或者体育舞蹈的[老师姓名]担任指导老师,负责竹竿舞的教学和动作规范指导。
小组组长:从报名的同学中选拔出[X]名有责任心、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组长,协助指导老师管理小组活动,如组织同学集合、分发器材等。
2. 器材准备。
竹竿:根据参与活动的人数,准备足够数量的竹竿。
竹竿的长度约为3 4米,直径在3 5厘米左右,确保竹竿表面光滑,无毛刺,以免划伤同学。
音响设备:准备一台便携式音响,用于播放竹竿舞的音乐。
提前下载好不同节奏和风格的竹竿舞音乐,如传统的黎族竹竿舞音乐、欢快的现代改编版竹竿舞音乐等。
防护装备:准备一些创可贴、碘伏等简单的医疗用品,以防同学在活动过程中不小心受伤。
3. 场地布置。
在活动场地的两端分别划定出准备区和休息区。
准备区用于同学们集合、热身和做准备活动;休息区放置一些椅子,供同学们休息、喝水。
根据竹竿的长度和活动人数,在场地中间合理摆放竹竿,确保同学们在跳舞时有足够的空间,同时也要注意安全距离,避免相互碰撞。
六、活动内容与步骤。
# (一)第一阶段:活动启动与基础训练(第1 2周)1. 活动启动仪式(第1周第1次活动)由指导老师和小组组长组织同学们在操场集合,简单介绍竹竿舞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三月三竹竿舞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欢乐三月三,竹竿舞起来。
二、活动目的。
三月三是我们很重要的节日呀,跳竹竿舞特别有趣。
这个活动就是想让咱们小伙伴们一起感受三月三的欢乐氛围,还能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呢。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就定在三月三那天,地点就在咱们学校的操场。
操场特别宽敞,足够我们尽情地跳竹竿舞啦。
四、活动准备。
1. 竹竿。
得找好多竹竿呢。
就像我们家里扫地用的那种长长的竹竿,不过要更粗一点更结实一点。
老师和一些大哥哥大姐姐会提前把竹竿准备好,大概要准备十几对竹竿吧。
2. 音乐。
选那种特别欢快的有民族特色的音乐。
就像过年的时候听到的那种喜庆的曲子,一放出来就想跟着节奏动起来。
3. 场地布置。
在操场周围挂一些彩色的气球,还有彩带。
就像我们开生日派对的时候布置的场景一样,五颜六色的可好看了。
五、活动流程。
1. 老师先示范。
老师就像跳舞的精灵一样,先跳进竹竿中间。
两根竹竿一开一合,老师的脚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巧妙地避开竹竿,还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
老师一边跳一边还笑着给我们说:“看,就这么简单,大家一会儿都能学会。
”2. 分组练习。
我们分成好多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队长。
小队长就像小老师一样,带着我们慢慢尝试。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小伙伴被竹竿夹到脚,就像小猴子不小心被树枝绊倒一样。
但是大家都不气馁,笑着继续练习。
3. 小组比赛。
每个小组都要选出几个跳得好的小伙伴参加比赛。
比赛的时候,大家都特别认真。
看,小红跳的时候,眼睛紧紧盯着竹竿,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脚步轻快得像小兔子。
旁边的小伙伴们都在大声喊着:“加油,加油。
”4. 大家一起跳。
不管是参加比赛的还是没参加的小伙伴,我们都一起跳进竹竿阵里。
大家手拉手,欢笑声、竹竿的开合声、音乐声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场盛大的欢乐派对。
六、活动奖励。
1. 给在比赛里表现好的小组发小奖状。
奖状就像闪闪发光的星星,拿到的小组会特别自豪。
2. 每个参加活动的小伙伴都能得到一个小徽章,上面有三月三的图案,戴着可好看啦。
竹竿舞兴趣活动小组工作计划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我校部分竹竿舞爱好者的兴趣。
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现将本学年竹竿舞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简介如下:
一、知识方面: 本学期将具体教给中小学生的有:竹竿舞基础知识及竹竿舞音乐的基本要素、拍子、节奏、动作要领等。
竹竿舞是凭借声波震动而存在的,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感觉器官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民族艺术。
竹竿舞的基本要素有节奏、旋律、节拍、音色、力度、速度。
其中最重要的是节奏和旋律。
二、基本要求: 1、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有一定的兴趣性。
2、学生不得旷课迟到,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竹竿舞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三、具体工作措施: 具体工作措施: 1、上好竹竿舞活动课,做到“四定” 。
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竹竿舞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
2、在完成竹竿舞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竹竿舞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竹竿舞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竹竿舞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
并在此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平时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竹竿舞。
4、对小组的课程做出规范,以提高学生,培养竹竿舞能力为主要内容,不让学生放任自由。
5、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活动时间:利用每周二、周三两天下午活动课进行排练
五、活动内容: 1、在各年段中选拔条件好的学生参加。
2、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体裁作品进行教学。
3、排练学生节奏感,使学生体态、动作协调优美。
4、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竹竿舞表现力,促进创造性的发挥。
六、所需竹竿:约3米长的40根竹竿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