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句式复习指导之一
- 格式:pptx
- 大小:155.84 KB
- 文档页数:19
文言文固定句式【知识点精讲】固定句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袁先生传①薛季宣袁先生,讳溉,字道洁,汝阴人也。
尝举进士,免贡②,避地州西山中。
建炎初,集乡民为保聚,与.金人及群劫抗,屡克。
后移居蜀之富顺。
先生初从二程先生学,闻蜀薛先生名。
富顺邻家薛翁以卖香自给,其.子晨以香出,父则掩关待之。
子莫.而归,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
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③谒之,薛翁慢骂不应。
先生固已疑之矣。
间日再往,又不得前,于是积日屡造其门,薛翁喜而见之。
先生与之语,不对;再见谈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三见纵论六经,薛翁才有喜色。
曰:“子学已博,然寡要。
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先生曰:“如先生言,吾心将以会道尔。
”薛翁击节称善,因.以所学授之。
居月余,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
先生出关至夏口,岳开府飞必欲延至幕下,先生一见而.出,不辞而行。
语所知曰:“岳公武人而泥古,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未几而及难。
先生因家荆州,往来夷陵、秭归诸郡,与士夫言必称善,悦其意旨,然后和之,循循然,人知其厚德君子也。
初,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尝有客过其舍,先生察其状貌有异,白诸父曰:“客奸人也。
”徙家人避之。
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
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
独将妻子聚保山后。
已而,前山果没。
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
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曰:“虏则势盛,吾知数术,保以一箭破之。
”其夕,虏砦山阿、先生使数十人各执鼓燧,如.四山伏,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
有谈经客愚甚,先生激使为虏装,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以二矢授曰:“夜中发矢而窜。
”客如先生计,恇恇④仅能发箭。
虏营惊乱,顾见火光并起,鼓声四合,因溃自相攻杀数百人,遂不敢复至。
瓯浦薛某⑤曰:圣人之学不可复见,走于先生焉取焉?尝侍先生观弈,能为负棋,易置数子,以弱为强。
外舅强先生弈,则曰:“先人尝以弈为废事⑥,所不忍违。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指导资料 0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知识要点】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所谓“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
此外,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也很少运用。
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的典型的用法为主。
第三,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如《文心雕龙》)。
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
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如先秦两汉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类后世古文家(不是骈体文作家)的作品。
不过由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自身的要求,并非所有浅易文言文均可用作考试的材料。
大致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在选取文段时常有这样一些考虑:语言规范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笔流畅多彩,决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设题之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
此外,选段还应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
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必须做到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
【考点分析】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
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或感情色彩不同。
有的变得完全不同,如“汤”、“烈士”、“爪牙”(古代指武臣,无贬义);大多数情况则是,一些多义词语,只是其中一两个义项古今相同,其他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
第1讲句读从未老,解之有技巧——文言文断句一、命题角度文言文断句需要综合掌握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常识,同时还要对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近几年全国卷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一直采用四选一的形式,文言文断句依然是今后考查文言文的热点。
二、解题技法(一)文言文断句的“六标志”标志一名词与代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断句技法: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s“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断句演示: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标志二动词和形容词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断句技法:该句涉及的动词、形容词有:求、利、得、取、使、淬。
这些词语可能作谓语(“利”很明显不作谓语,作“匕首”的定语),然后根据这些谓语来往前和往后判断语句的停顿点。
“求”若作谓语,则其前名词“太子”作主语,“于是”“预”作状语,其后“匕首”(天下之利匕首)作宾语,故“匕首”后应断开;“得”作谓语,其前省略主语“太子”,其后“匕首”(徐夫人之匕首)作宾语,故“匕首”后应断开;“取”作谓语,其前省略主语“太子”,其后“百金”作宾语,故“百金”后应断开。
六、课堂训练
1、[答案]1、这是什么山谷?(判断句)
2、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给这个山谷取名叫做愚公之谷。
(判断句)
3、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被动句)
2、答案:
①过去弥子瑕被卫君宠爱。
(被动句)
②所以,弥子的行为和当初相比没有变化,以前被称赞而以后却(因此)获罪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爱憎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被动句)
1、答案:
(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译文: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2)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译文: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3)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译文:“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
2、答案:
(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译文:没有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事了!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抗。
(2)、公曰:“太师谁撞?”
译文: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呀?”。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句式【真题演练】(2022全国乙卷)(1)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武王战胜了殷商,召见太公而问道:“将如何对待这些官员和百姓?”固定句式奈……何(2)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现在请让我寻找无人供养的老人、弱者,没有家的孤苦之人,评定后供给用度。
特殊句式定语后置【方法指导】固定句式一、判断句:基本不用判断词“是”,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者,……也”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鸿门宴》)2、“……者……”句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小石潭记》)3、“也”字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4、“者也”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5、无标志句;臣本布衣。
(《出师表》)6、“为”字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梁父即楚将项燕。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8、“是”字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辞》)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如:“忌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例句疑问句:疑问词(何/谁/孰/安…)+动词+?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否定句:否定词(不/弗/未/非…)+宾语(代词)+动词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邹忌讽齐王纳谏》)“之”或“是”为标志:宾语+之/是+动词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②唯利是图(成语)2.定语后置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
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高考语文《文言句式》专题复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靖郭君.①将城薛,客.多以谏。
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
益一言,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曰:“海大鱼。
”因反走。
君曰:“客有于此。
”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曰:“亡,更言之。
”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
今夫齐,亦君之水也。
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君曰:“善。
”乃辍城薛。
靖郭君善.齐貌辨。
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
士尉以诤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
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
数年,威王薨,宣王立。
靖郭君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
无几何,齐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
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
”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
”靖郭君不能止。
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
齐貌辨见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听爱夫?”齐貌辨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
王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儿郊师。
’靖郭君泣,而曰:‘不可,吾不忍也。
’若听辨而为之,必无今日之患也。
此为一。
至于薛,昭阳②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
’靖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又不肯听辨。
此为二。
”宣王大息,动于颜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
”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子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剑。
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
靖郭君至,因请相之。
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
当是时,靖郭君可谓能知人矣。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注]①靖郭君:田婴,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异母弟。
其封地在薛(今山东滕州)。
②昭阳:楚国令尹。
(一)语基强化练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为客通”与“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两句中的“通”字含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