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110
拔罐疗法主治风寒湿痹痛、哮喘、咳嗽、腹痛、腹泻、各种闭合性软组织急性扭伤和慢性劳损、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面神经麻痹、目赤肿痛、脱肛、月经病与带下病、蛇蛟伤、产后子宫收缩疼痛、感冒、咳喘、阳缩、头痛、落枕拔罐疗法又称“负压疗法”,是用罐状器具,扣在患处或穴位上,用烧火、温热或直接抽取罐中空气(或温水的方法,造成罐中负压,使它紧吸在皮肤上,造成瘀血现象,从而起到治病作用的一种常见的民间治疗方法。
拔罐疗法在我国古代称“角法”,是用牛羊角作罐子,后来改用竹管做罐子,最后又改为陶制罐子和玻璃罐子。
早在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中就提到“角法”,可以认为是中国拔罐疗法的起源。
到了公元752年,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进一步阐述了“角法”的操作方法:刺破患处,用竹管吸拔出血。
到了公元1765年,清代医家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对拔罐疗法进行了更详细,更具体的记述。
他深入民间,对民间疗法作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其书中对拔罐疗法的应用地区、出处、形状、适应证、使用方法及优点都作了详尽的记述。
他写道:“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大人指,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
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
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
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脐痛则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
须待其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水合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
.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证。
”也对拔罐疗法进行了记述。
拔罐疗法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
印度、希腊、前苏联等国使用这种疗法有较长的历史。
而当代的拔罐疗法,无论是在火罐的制作,还是操作方法,以及适应证的研究,都较过去有了进一步的改进提高。
目前,我国使用的火罐有以下几种:一、竹制火罐用直径3~5cm的竹筒,制成8~10cm长,中间略粗,两端略细,形如腰鼓的圆柱形管子,一端留节做底,罐口打磨光滑。
其优点是轻便、耐用、不易损坏。
拔罐疗法一、定义拔罐疗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是罐吸附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激,以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名为“角法”。
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二、常用器具拔罐的常用器具有:陶瓷罐、玻璃罐、竹罐(临床多用于煮药罐)、抽气罐(家庭使用最多)、橡皮罐等。
三、常用方法常用的火罐操作方法有:火罐法、水罐法(煮药罐即属此法)、抽气法。
四、拔罐时间拔罐的时间为5—15分钟;短者5分钟;长者20分钟。
治疗时要根据体质、病情、实术部位的不同决定拔罐的数目、时间。
拔罐后一般需到罐印消退后方可进行下一次拔罐。
五、常用疗法1、留罐法:也叫坐罐法,指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或病灶点上且留置一段时间(5~15分钟)的一种拔罐手法。
2、闪罐法:指使罐体吸附在应附的部位上,立即提拉罐体使之脱落,直至皮肤潮红的手法。
适用于头面部、定点痛及耐受力较低的患者。
3、走罐法:又称推罐、飞罐等。
指罐体吸附肌肤后,用手握着罐体在皮肤上进行移动,以皮肤上出现红、紫、黑色斑为度的一种手法。
注:此手法作用力度、面积都较大,与刮痧疗法有相似之处。
操作前应在待走罐的部位涂上润肤剂。
一般背部走罐宜上下走,胸部应按肋骨走行方向走,带脉横走,肩胛内缘肩上横走。
上下肢、腹部宜旋转移动(顺时针、逆时针均可)。
此法对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等病症如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感冒发烧、高血压、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肠炎、痤疮等病症都可广泛应用,且效果颇佳。
4、摇罐法:用手握着吸附肌表的留置罐体,均匀、有节奏的上下(或前后)左右摇动,以一个部位20~30次为宜。
适用于小的包块、节结。
注:此法通过对局部的反复牵拉,可增加刺激量,提高疗效。
操作时,力求做到手腕放松、力量柔和、动作协调、均匀,忌快与生硬,以病人自感放松、舒适、能耐受为度。
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程1、拔火罐技术【目的】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
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用物准备】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
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0.5%碘伏、镊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
【操作方法】一、点火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
1、闪火法:是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95%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段绕一周(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迅速将火退出,立即将罐按扣在所选部位或穴位上。
2、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95%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中段(不要过湿),点燃后迅速按扣在应拔的部位。
3、投火法:是用易燃烧纸片或95%酒精棉球(拧干)一个,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按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适用于侧位横拔。
二、拔罐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下列几种拔罐方法。
1、留罐法: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皮肤呈现瘀血现象为止,一般留置10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镇痛治疗。
2、闪罐法: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为度。
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
3、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及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取下。
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
4、刺络拔罐法:在经络穴部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后,再行拔罐,留置5~10分钟,起罐后消毒局部皮肤。
拔罐详解第一章:拔罐基础 (3)1.什么是拔罐疗法 (3)2.刮罐与点罐的区别 (4)3.拔罐的中医理论依据 (4)4.什么是摇罐和转罐 (5)5.什么是发泡罐 (5)6.拔罐中的常见情况及处理 (7)7.拔罐疗法的中西医机理 (8)8.中医拔罐如何操作 (9)9.什么是药罐? (9)10.火罐都有哪几种? (10)11.拔罐的适应症 (11)12.什么是水罐 (11)13.什么是走罐 (12)14.拔罐的操作方法简介 (14)第二章:拔罐的介质 (15)1.拔罐的器具 (15)2.拔罐的吸拔方法与运用 (16)3.拔罐法 (17)4.拔罐疗法 (18)5.拔罐疗法时间探讨 (20)6.拔罐适应症 (21)7.拔罐治疗白癜风 (21)8.用火罐:三个误区要明白 (24)9.拔火罐新法浅散法 (24)第三章:火罐的种类 (25)1.角制罐 (25)2.竹制罐 (25)3.陶制罐 (25)4.玻璃罐 (25)5.挤气罐 (26)6.抽气罐 (26)7.火罐与负压初探 (26)8.几种拔火罐的方法 (27)9.走罐 (27)10.走罐疗法 (28)11.拔火罐三大误区 (29)12.拔罐疗法的功能及特点 (32)13.常用罐法及其特点--火罐法 (34)14.常用罐法及其特点--闪罐法 (35)15.常用罐法及其特点--走罐法 (36)16.常用罐法及其特点--转罐法 (36)17.常用罐法及其特点--刺络拔罐法 (37)18.常用罐法及其特点--水罐法 (37)19.常用罐法及其特点--药罐法 (37)20.拔罐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38)21.拔罐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41)第四章:拔罐文化 (43)1.先秦时期 (43)2.晋唐时期 (43)3.宋金元时期 (44)4.拔罐简史--先秦时期 (45)5.拔罐简史--晋隋唐时期 (45)6.拔罐简史--宋金元时期 (45)7.拔罐简史--清代时期 (46)8.拔罐简史--现代时期 (47)9.火罐疗法的源流 (48)10.火罐的源流 (48)11.拔罐疗法发展概况 (49)12.拔罐操作 (50)13.拔罐可助您轻松戒烟 (51)14.拔罐养生常用穴位 (52)15.拔罐疗法的保健功效 (53)16.拔罐养生常用方法 (53)17.儿童保健拔罐 (55)18.足三里穴拔罐的保健作用 (56)第五章:百病拔罐 (57)1.哮喘的拔罐疗法 (57)2.风湿关节炎的拔罐疗法 (57)3.治胃炎的拔罐疗法 (57)4.儿童哮喘的火罐疗法 (58)5.百日咳火罐疗法 (59)6.拔火罐治哮喘 (61)7.感冒的拔罐疗法 (62)8.咳嗽的拔罐疗法 (64)9.肺炎的拔罐疗法 (68)10.高血压病的拔罐疗法 (71)11.惊悸的拔罐疗法 (73)12.健忘的拔罐疗法 (75)13.眩晕的拔罐疗法 (76)14.慢性胃炎的拔罐疗法 (78)15.泄泻的拔罐疗法 (80)16.胃痉挛的拔罐疗法 (82)17.呕吐的拔罐疗法 (84)18.腹痛的拔罐疗法 (85)19.腹胀的拔罐疗法 (87)20.呃逆的拔罐疗法 (88)21.便秘的拔罐疗法 (90)22.偏瘫的拔罐疗法 (92)第一章:拔罐基础1.什么是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名词解释拔罐疗法
咱来说说“拔罐疗法”是啥哈。
咱就说有一回我肩膀疼得厉害,朋友就推荐我去试试拔罐。
我心里还挺犯嘀咕,这能管用吗?到了那地方,人家师傅拿出一个个小罐子,看着挺神奇。
拔罐疗法呢,简单说就是在你身上特定的地方放上罐子,通过一种吸力把罐子紧紧吸在皮肤上。
就好像有个小吸盘在那吸着你。
我当时看着那些罐子吸在我肩膀上,感觉有点怪怪的。
我记得师傅说,拔罐可以把身体里的寒气、湿气啥的给吸出来。
过了一会儿,把罐子拿下来,我肩膀上就有一个个红红的印子。
嘿,还别说,肩膀真的感觉轻松了不少。
所以啊,拔罐疗法虽然看起来有点奇怪,但是有时候还真挺管用。
以后要是你也觉得身体哪不舒服,说不定可以试试拔罐疗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