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10
2023年《人工智能》现代科技知识考试题与答案目录简介一、单选题:共40题二、多选题:共20题三、判断题:共26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部分不是专家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用户B.综合数据库C.推理机D.知识库正确答案:A解析:《人工智能导论》(第4版)作者:王万良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下列哪个神经网络结构会发生权重共享?A.卷积神经网络B.循环神经网络C.全连接神经网络D. A 和B正确答案:D解析:《深度学习、优化与识别》作者:焦李成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3、下列哪个不属于常用的文本分类的特征选择算法?A.卡方检验值B.互信息C .信息增益D.主成分分析正确答案:D解析:《自然语言处理》作者:刘挺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4、下列哪个不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领域?A.搜索技术B.数据挖掘C.智能控制D .编译原理解析:《走进人工智能》作者:周旺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5、Q(s,a)是指在给定状态s的情况下,采取行动a之后,后续的各个状态所能得到的回报()。
A.总和B.最大值C.最小值D.期望值正确答案:D解析:《深度学习、优化与识别》作者:焦李成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6、数据科学家可能会同时使用多个算法(模型)进行预测,并且最后把这些算法的结果集成起来进行最后的预测(集成学习),以下对集成学习说法正确的是()。
A.单个模型之间有高相关性B.单个模型之间有低相关性C,在集成学习中使用“平均权重”而不是“投票”会比较好D.单个模型都是用的一个算法解析:《机器学习方法》作者:李航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7、以下哪种技术对于减少数据集的维度会更好?A.删除缺少值太多的列B.删除数据差异较大的列C.删除不同数据趋势的列D.都不是正确答案:A解析:《机器学习》作者:周志华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8、在强化学习过程中,学习率越大,表示采用新的尝试得到的结果比例越(),保持旧的结果的比例越()。
A .大,小B.大,大C.小,大D.小,小正确答案:A解析:《深度学习、优化与识别》作者:焦李成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9、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特征选择的标准方法?A.嵌入B.过滤C ,包装D.抽样正确答案:D解析:《深度学习、优化与识别》作者:焦李成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10、要想让机器具有智能,必须让机器具有知识。
高三历史现代科学技术试题1.近现代史上,科技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产生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火车司机②网络作家③空姐④汽车维修员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①火车司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车出现的时间比飞机早,当然④汽车维修员也就早于③空姐,②网络作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最晚的。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科技发展产生了许多新职业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起来,似乎科学革命甚至比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更大的意义。
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于它的研究法而不断地稳步发展。
科学本身包含了无限进步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记住过去数世纪的科学成就和它现今日益加快的发展速度,那么,我们对科学的惊人的可能性和意义即使不了解,也可以正确估价。
此外,科学是人类全体的;由于科学以客观的研究法为基础,关于科学的种种提议已为人们所普遍赞同。
科学是非西方民族所普遍尊重和追求的西方文明的一个产物。
实际上,正是科学及与它有关的技术,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
因此,从前的从属民族如今正力求通过弄清楚西方对人类作出伟大而独特的贡献的秘密来矫正不平衡状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斯塔夫里阿诺斯关于科学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要求:对科学革命促进社会发展问题,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标准】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2——10分)二等: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达清楚。
科学技术史试题库一、下面二题作答。
(每题25分)1.请写出下列科学理论、试验发现或技术发明的原创者。
(每题2分,共30分)(1)浮力定律(2)光的电磁波理论(3)原子的有核模型(4)光发射和吸收的量子论(5)共价键理论(6)核裂变的发现(7)细胞学说(8)细菌水平上的免疫学原理(9)染色体上的基因连锁现象(10)大陆漂移学说(11)宇宙膨胀的发现(12)群论(13)形式系统的不完全性定理(14)电话(15)青霉素2.请写出下列科技成就或科技著作的创作者。
(每题2分,共20分)(1)都江堰(2)龙骨水车(3)候风地动仪(4)水运仪象台(5)简仪(6)《伤寒杂病论》(7)《齐民要术》(8)《梦溪笔谈》(9)《天工开物》(10)《本草纲目拾遗》二、下面六题中任选四题作答。
(每题25分)1.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如何逐步突破托勒密的天文学体系的?新天文学所需要的力学基础又是如何逐步建立的?试围绕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尔和牛顿的工作来回答这一问题。
2.达尔文的进化论与拉马克的进化论有何异同?加拉帕戈斯群岛等地的考察对他的思想有何影响?为什么说他的自然选择理论需要新的遗传学的支持?3.试联系热机、电机、有机合成、晶体管、基因工程(五种任选其中之一)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来说明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的社会影响。
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三大高峰期,依次是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和晚明时期,试列举这三个时期的代表性成就,并联系时代背景略作说明。
5.(1)地圆说、日心说和进化论分别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哪几部图书的影响最大?它们的译介者又是谁?(2)中国人在接受西方科学过程中,曾先后使用“格致”、“西学”、“西学格致”和“科学”来称呼Science,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当时的含义是什么?6.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你认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于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吗?若是没有,那你为什么还要学习或研究科学技术史?一、简释下列词语(每词3分,计45分)《九章算术》天元术盖天说金元四大家四大发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西学东渐李约瑟难题四元素说《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燃素说皇家学会史密森学会二、关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分期,目前通行的中国科技史著作大多是按朝代划分的,你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否合适?其利弊何在?(15分)三、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每题20分,共40分)1,简述孟德尔的工作,并就其成就“迟迟不被学界重视,后来才被重新发现”的现象,说明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此卫星是A.东方一号B.东方红一号C.神舟一号D.神舟五号【答案】B【解析】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故B正确,其他说法错误。
2.“北京大学自称在半个月内完成680项科研项目,超过了过去三年科研项目的总和,其中100多项是尖端技术科学,有5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半个月之后,有报道说北大的科研成果达到了3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处在A.维新运动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C.大跃进时期D.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信息表明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有了相当快的增加,这明显符合大跃进时期高指标,浮夸风的现象,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3.下列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答案】C【解析】原子弹爆炸实验是在1964年,氢弹爆炸实验是在1967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潜艇水下发射导弹是在1982年。
4.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
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
这说明A.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B.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答案】A【解析】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科技实力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体现的是我国当代科技发展的成就,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15春福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在线作业一答案XXX《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DNA分子同一些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 )。
A.细胞核B.核苷酸C.核酸D.染色体正确答案:D2.( ),又称细胞杂交,是细胞工程的骨干,是生殖细胞受精过程原理的扩大和应用。
A.细胞分裂B.细胞融合C.细胞工程D.细胞组合正确答案:B3.“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由( )提出的。
A.屋太一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
M?XXXD。
J?XXX正确答案:B4.( )推动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A.科学B.科学技术C.生产者D.出产工具正确答案:B5.( )是社会生产系统的首要因素。
A.出产者B.劳动力C.资本D.地皮精确答案:A6.氨基酸连起来就形成( )。
A.核酸B.脱氧核糖核酸C.蛋白质D.核苷酸精确答案:C7.基因是由____构成的。
A。
DNAB。
RNAC.核糖核酸D.脱氧核糖正确答案:A8.生物技术的根蒂根基是____。
A.基因理论B.细胞融合技术C.细胞组织培养技术D.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正确答案:A9.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第三座里程碑是____。
A.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星火计划D。
863计划精确答案:B10.( )是催化两个分子连接成一个分子反应的酶。
A.合成酶B.化合酶C.添加酶D.工具酶正确答案:A11.( )是在社会出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A.出产工具B.技术C.生产对象D.劳动者正确答案:D12.DNA是由几万个至几百个( )构成。
A.碱基B.氨基酸C.氢键D.脱氧核苷酸的精确答案:D13.DNA分子统一些卵白质联合在一起,形成____。
A.细胞核B.核苷酸C.核酸D.染色体正确答案:D14.控制过程的完成要靠( )来保障。
A.调节B.调剂C.调整D.节奏正确答案:A15.小规模集成电路是指____。
A.集成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B.集成1000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C.集成200个晶体管以上的集成电路D.集成100个晶体管以下的集成电路正确答案:D16.自然放射性是某些元素原子核的自行分裂现象,称为( )。
一、选择题1.使精密的测量与变量计算有了可能的科学成就是A.解析几何学的创立 B.微积分学的创立C.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 D.相对论的提出2.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A.电磁学取得辉煌成就B.牛顿力学体系建立C.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D.细胞学说确立依据欧洲历史上自然科学发展的有关史实,回答3-8题:3. 分别独立地创立微积分学的两个人是A.道尔顿和牛顿B.牛顿和莱布尼茨C.笛卡尔和牛顿D.笛卡尔和莱布尼茨4.拉瓦锡的成就主要是A.氧化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B.分子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C.燃素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D.原子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5.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取得的重大自然科学成就有①牛顿的力学体系②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③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④法拉第的电学理论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6.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①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②优胜劣汰思想影响了被压迫民族斗争③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④促进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萌发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7.下列科学家,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直接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A.法拉第B.拉瓦锡C.达尔文D.道尔顿8.英国科学家波义耳之所以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主要是因为他A.通过化学反应提出质量守衡定律B.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C.确立了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学说D.制定化学元素周期表9.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和牛顿力学的关系A.前者否定了后者B.前者包容了后者C.前者发展了后者D.前者补充了后者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微积分学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B.法拉第发现了磁感应现象,制造出发电机,开辟了人类的新时代──电气时代C.把变量引入数学,实现数学的转折的学者是莱布尼茨D.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律,是无机化学的系统化和大11.下列关于19世纪生物学进步的描述错误的是A.英国科学家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说,是现代生理学的起点B.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是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C.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D.19世纪初30年代细胞学说确立12.下列成就属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物理学革命性变化内容的有①放射现象的发现②相对论的提出③镭的发现④力学体系的建立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13.在19世纪的科学家中,其科学思想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可以比拟的是A.牛顿的力学体系B.达尔文的进化论C.门捷列夫的周期表D.道尔顿的原子论14.“在技术与自然界的全部活动中,没有什么东西被创造出来,在实验以前和实验以后,存在着同样分量的物质,种种元素的质量和分量正好依然如故。
公需科目〔初级〕 01一、单项选择题1、〔〕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
#A 、叶绿体B、线粒体C、高尔基体D、细胞胞核#参考答案:A 、叶绿体2、2021年我国 3G/LTE 用户普及率到达〔〕。
#A、60%B、40%C、85%D、95%#参考答案:C、85%3、在病毒的传播方式中,以下〔〕不能导致病毒的横向传播。
#A 、昆虫媒介B、空气C、不同宿主物种间的错误交配行为D、合子传播#参考答案:D、合子传播4、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对PM2.5 的准确描述?〔〕#A 、可入肺颗粒物B、细颗粒物C、可吸入颗粒物D、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者等于 2.5 微米的大气颗粒物〔气溶胶〕的总称#参考答案:A 、可入肺颗粒物5、利用放射线技术防治害虫,主要是通过放射照射杀虫,以及应用放射线干扰害虫的〔〕来实现的。
#A 、生长发育B、呼吸代谢C、取食D、繁殖#参考答案:D、繁殖6、国务院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限值为多少?〔〕。
#A、75 微克/立方米B、35 微克 /立方米C、15 微克/立方米D、95 微克 /立方米#参考答案:B、35 微克 /立方米7、2021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是〔〕。
#A 、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B、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C、明显遏制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态势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被持续利用#参考答案:B、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8、〔〕作为小蜂科一类微小的卵寄生蜂,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应用规模最大的生物防治天敌。
#A 、弯尾姬蜂B、恩蚜小蜂C、赤眼蜂D、浆角蚜小蜂#参考答案:C、赤眼蜂9、在榕树与传粉榕小蜂的共生关系里,传粉榕小蜂仅在榕果发育的〔〕特定时期有机会钻入榕果果腔。
#A 、间花期B、雌花期C、雌花前期D、雄花期#参考答案:B、雌花期10、面对入侵物种,土著种不仅自身能进化出有利特征以降低外来种的负面影响,它们还可能进化出改造外来种的本领,该过程称为〔〕。
#A 、寄生B、捕食C、竞争D、逆适应#参考答案:D、逆适应11、2021年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奉献率为:#A 、58.8% B、88.8% C、 78.8%D、 68.8%#参考答案:D、68.8%12、对产业集聚区根本特征全面准确的描述是:#A 、“产城互动〞、“产城融合〞B、“四集一转〞、“五规合一〞C、“四集一转〞、“五规合一〞和“产城互动〞D、“四集一转〞、“五规合一〞和“三化协调〞#参考答案:C、“四集一转〞、“五规合一〞和“产城互动〞13、2021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A 、68.8% B、57.8% C、 47.9%D、 86.8%#参考答案:C、47.9%14、产业集群的概念是1990 年迈克 ?波特在〔〕一书首先提出的:#A 、?产业集聚论? B、?企业竞争优势?C、?国家竞争优势?D、?产业集群优势?#参考答案:C、?国家竞争优势?15、2021年XX产业集聚区建立处于〔〕阶段:#A 、全面推进B、全面规划C、正式提出D、全面建立#参考答案:C、正式提出16、2021年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达〔〕万人:#A 、250 B、 315 C、299 D 、200#参考答案:C、2991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程集中布局的好处:#A 、提高企业竞争力 B、降低企业根底设施分摊本钱 C 、降低根底设施的投资本钱D、促进农业现代化#参考答案:D、促进农业现代化18、下述关于产业集聚区资源集约利用的论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 、产业集聚区建立要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B 、产业集聚区建立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规模最大化C、产业集聚区建立要表达“节约、循环、复合、紧凑、绿色〞理念D、产业集聚区建立要实现污染物和废弃物的集中治理和综合利用#参考答案:B、产业集聚区建立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规模最大化19、2021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A 、76.8% B、66.8% C、 56.8%D、 86.8%#参考答案:C、56.8%20、对产业集群好处的准确理解为:#A 、获取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生产本钱B、获得分工经济、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C、获得分工经济、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生产本钱 D、获得X围经济,提高企业生产本钱#参考答案:B、获得分工经济、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生产本钱21、对于小型企业来说。
科学与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单质?A. 氧气(O2)B. 氮气(N2)C. 二氧化碳(CO2)D. 氢气(H2)答案:C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什么?A. 蛋白质B. 脂肪C. 淀粉D. 纤维素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 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答案:B4.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 电流的大小B. 导体的电阻C. 通电时间的长短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基因突变?A. 染色体结构变异B. 染色体数目变异C. 碱基对的替换D. 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答案:A6. 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石油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主要作用?A. 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 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D. 调节生物体内的水平衡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不会发生变化?A. 反应物B. 催化剂C. 生成物D. 溶剂答案:B9. 以下哪种现象是化学反应的典型特征?A. 颜色变化B. 放出气体C. 放出热量D. 质量守恒答案:D10. 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A. 基因工程B. 细胞工程C. 酶工程D. 酿酒技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________、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和释放氧气的过程。
答案:光能;有机物12.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如果一个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那么它将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匀速直线运动13. 在电路中,电压是电流流动的原因,而电阻是电流流动的________。
答案:阻碍14.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________,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科学技术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早的造纸技术出现在哪个国家?A. 古埃及B. 中国C. 罗马帝国D. 希腊2. 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哪位?A. 牛顿B. 伽利略C. 爱因斯坦D. 达尔文3. 以下哪项不是牛顿的科学成就?A. 万有引力定律B. 三大运动定律C. 相对论D. 微积分4. 蒸汽机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哪个时期的工业发展?A. 农业革命B. 工业革命C. 信息革命D. 电子革命5. 电的发现和应用主要归功于哪位科学家?A. 爱迪生B. 法拉第C. 特斯拉D. 伏打6.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在哪一年发明的?A. 1942年B. 1946年C. 1950年D. 1960年7. 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是在哪个国家首先建立的?A. 中国B. 美国C. 苏联D. 英国8. 以下哪项是量子力学的主要特征?A. 经典力学B. 相对论C. 波粒二象性D. 热力学第二定律9. 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个年份?A. 1961年B. 1969年C. 1971年D. 1981年10.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发现为以下哪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A. 农业B. 医学C. 航天D. 能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________。
2. 19世纪末,物理学家________提出了相对论,对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 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________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4. 计算机科学中的图灵机是由英国数学家________提出的。
5. 现代生物技术中,________技术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描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交流方式的改变。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科学方法论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科技发明创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在哪一年发明的?A. 1942年B. 1943年C. 1946年D. 1951年答案:C2. 被誉为“互联网之父”的科学家是谁?A. 蒂姆·伯纳斯-李B. 文顿·瑟夫C. 莱昂纳多·达·芬奇D. 托马斯·爱迪生答案:B3. 以下哪项技术不是由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的?A. 电灯B. 蜡纸C. 电话D. 留声机答案:C二、填空题4. 智能手机的普及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使得手机可以高速地接入互联网。
答案:无线通信5. 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复杂的机械零件,它的全称是___________。
答案:三维打印技术三、简答题6. 请简述什么是“摩尔定律”?答案: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它预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性能也随之提升。
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和趋势。
7. 什么是“绿色能源”?请列举至少两种绿色能源的类型。
答案:绿色能源是指那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可持续性较强的能源。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
四、论述题8. 论述互联网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讨论其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答案: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人们的沟通,改变了商业运作模式,促进了全球化。
正面影响包括提高了工作效率、便利了远程学习和工作、丰富了娱乐生活等。
负面影响则包括信息安全问题、网络成瘾、个人隐私泄露等。
五、案例分析题9. 请分析一项你认为改变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讨论它是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
答案:智能手机的发明是一个改变世界的科技成就。
它集成了电话、相机、音乐播放器、互联网浏览器等多种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进行社交互动、享受娱乐内容,同时也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课程代码:0035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关于科学和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的性质相同B.二者追求的目标相同C.二者更新的速度相同D.二者相互促进2.自然科学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领域不断拓展,从微观到宇观。
这里的宇观是指A.150亿年以上B.150亿光年以上C.150亿公里以上D.150亿米以上3.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A.《梦溪笔谈》B.《墨经》C.《山海经》D.《天工开物》4.属于19世纪化学的主要成就是A.燃素到氧化学说的发展B.黄色炸药的合成C.人工橡胶的合成D.尿素的人工合成5. 1986年,提出“高技术经济”概念的是A.英国的福莱斯特B.英国的霍肯C.美国的奈斯比D.美国的托夫勒6.迈克耳逊-莫雷实验是测量A.光的干涉B.光的速度C.地球的自转周期D.地球的绝对运动速度7.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展示出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宇宙历史是A.从静止到大爆炸B.从黑洞到大爆炸C.从大爆炸到黑洞D.从大爆炸到静止8.对“最小努力量原理”作出最成熟的数学概括的人是A.莫尔斯B.泽帕夫C.申农D.贝尔9.《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纲要》,简称A.“863计划”B.“火炬计划”C.“973计划”D.“985计划”10.我们常说的计算机辅助系统里的CAM是指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制造C.计算机辅助教学D.计算机辅助控制11.不属于信息高速公路组成的是A.高速计算机网B.宽带交互视像网C.在线教育网D.无线电移动通信网12.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三大伟大计划之一的是A.“曼哈顿”火箭计划B.“阿波罗”登山计划C.人类基因组计划D.星球大战计划13.创造性活动最根本的特征是A.成果的新颖性B.目标的开拓性C.方法的探索性D.价值观念的独立性14.文化资源的构成除了人文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外,还包括A.智力资源B.体力资源C.非智力资源D.管理资源15.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有区别的,体现在A.理论目标不同B.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的不同C.控制人口和鼓励生育的不同D.提高人口质量和提高人口数量的不同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科技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哪两种类型?A. RAM和ROMB. CPU和GPUC. 硬盘和固态硬盘D. 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操作系统的功能?A. 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B. 执行程序C. 打印文档D. 网络通信答案:C3. 什么是云计算?A. 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服务B. 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硬件C. 一种编程语言D. 一种网络协议答案:A二、填空题4. 现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______原理。
答案:冯·诺依曼5. 网络中的IP地址由______位二进制数组成。
答案:326. 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是______。
答案:AI三、简答题7. 请简述什么是大数据,并举例说明大数据的应用场景。
答案:大数据指的是规模巨大、类型多样、处理速度快的数据集合。
大数据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媒体分析、网络搜索趋势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健康医疗数据分析等。
8. 什么是物联网(IoT)?物联网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答案: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
物联网的应用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农业、健康监测设备等。
四、论述题9. 论述5G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5G技术以其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的特点,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物联网、自动驾驶、远程医疗、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5G技术的普及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结束语:本试题涵盖了高中科技领域的多个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科技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试题的学习,能够激发对科技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技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科学技术史试题及答案科学技术史是研究人类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回顾和探讨科学技术的历史演变,从而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以下是一些科学技术史的试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科学技术史。
试题一:请简述《自然之书》和《伊利亚特》对科学技术史的重要影响。
答案:《自然之书》是由罗马哲学家普林尼编写的26卷的百科全书,它详细记载了古代物种分类、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书在中世纪欧洲广泛流传,对于中世纪以后的自然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伊利亚特》则是古希腊史诗家荷马所著的史诗作品,以描写特洛伊战争为背景,诗中融入了许多关于古希腊神话和历史的故事。
虽然《伊利亚特》并非科学著作,但该作品中所涉及的天文、医学、武器等领域的描写,对于后来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潜在的影响,为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提供了有趣的背景。
试题二:请列举一些现代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答案:现代科学技术史上有许多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以下列举其中几个:1. 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该著作提出了日心说,并推翻了古代的地心说,对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2.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阐述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该发现为电磁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为后来的发电机、电动机等电器设备奠定了基础。
4.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这个发明标志着电能照明时代的开始,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业生产模式。
5. 1903年,莱特兄弟首次成功飞行:这次历史性的飞行开创了飞行器的时代,为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试题三:请简述现代科学技术史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答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考点直击1.最新科学技术,例如基因、纳⽶等。
2.与⽇常⽣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知识。
3.科学与技术,科学精神及特征,科学技术是第⼀⽣产⼒。
4.注意热点事件所反应的科技知识及本学科的其他主要基本知识。
经典例题透析例1. ⼈类最早使⽤的⾦属是()。
A. 铜B. 铁C. 银D. 铅【解析】答案为A.相关链接:铜是⼈类认识并应⽤最早的⾦属之⼀。
我国是最早使⽤铜器的国家之⼀。
到⽬前为⽌,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新⽯器时代后期。
在商代早期遗址中出⼟了较⼤型的青铜器。
中国商代早期的⼤型青铜器还很粗陋,器壁厚,外形多模仿陶器,花纹多为线条的兽⾯纹。
1939年在安阳市出⼟的礼器“司母戊⿍”是殷代前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商王为其母铸造的,重达875 kg,⾼133 cm,横长110 cm,宽78 cm.经检测,铜占84 11%,锡占11 64%,铅占2 79%,是世界上的出⼟青铜器。
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铜盐溶液⾥的铜能被铁取代,从⽽发明了“⽔法炼铜”的新途径,这⼀⽅法以我国为最早,是湿法冶⾦技术的起源,在世界化学是⼀项重⼤贡献。
在现代,铜仍旧有着极其⼴泛的⽤途。
铜的导电性能仅次于银,居⾦属中的第⼆位,⼤量⽤于电⽓⼯业。
铜和铁、锰、铝、硼、锌、钴等元素都可⽤作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是植物正常⽣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提⾼酶的活性,促进糖、淀粉、蛋⽩质、核酸、维⽣素和酶的合成,有利于植物的⽣长。
铜在⽣命系统中有重要作⽤,⼈体中有30多种蛋⽩质和酶含有铜元素,现已知铜的最重要⽣理功能是⼈⾎清中的铜蓝蛋⽩,它有催化铁的⽣理代谢过程功能。
铜还可以提⾼⽩细胞消灭细菌的能⼒,增强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
铜虽然是⽣命攸关的元素,但如果摄⼊过多,会引起多种疾病。
例2. 电话的发明者是()。
A. 摩尔B. 爱迪⽣C. 贝尔D. 法拉第【解析】答案为C.例3. 在⼈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次科技⾰命,其标志为()。
A. 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计算机的发明B. 蒸汽机的发明、电⼒的发明、电⼦计算机的发明C. 蒸汽机的发明、电⼒的发明、电⼦计算机的发明和原⼦能的发明和使⽤D. 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能的发明和使⽤【解析】答案为C.例4. 全球⽓候变暖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中能产⽣温室效应的⽓体已经发现近30种,造成温室效应最重要的⽓体是()。
科学技术的练习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科学技术的应用,无论是通讯、交通、医疗还是生活中的各种便利设施,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了解科学技术的意义和发展,下面给出一些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练习题,供读者参考。
第一题:科学技术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创新和应用科学技术,社会得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此外,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第二题: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如X射线、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另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研发出更有效的药物,治愈一些以前无法治疗的疾病,如癌症、遗传性疾病等。
此外,还有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医疗器械的发明和应用,使得医疗技术更加先进,从而拯救了许多生命。
第三题:科学技术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首先,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家中就能完成许多事情,如购物、学习、娱乐等,不再需要亲自出门。
其次,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和高效,现代化的交通网络使得城市之间的往来更加便捷。
再者,家电产品的普及和使用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捷,如空调、洗衣机、电视等产品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高效。
第四题: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哪些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挑战。
首先,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大量排放使得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一、推断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题3 分,共30 分)1、我国芯片设计的EDA 工具、光刻机等关键制造设备、光刻胶等关键材料等均不需要依靠国外。
正确错误2、物联网是信息产业的第四次革命。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3、我国工业制造行业布局全面,但工业根底力量薄弱,很多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自主创力量不强,产业共性技术争论缺失。
正确错误4、世界经济论坛2022 年开头从创投入、创产出2 类80 项指标评估全球126 个国家与地区的竞争力。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5、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进展阶段,创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6、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日益增长和膳食构造调整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需求巨大,农业生产要素和环境问题显著增加。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7、关键核心技术可以买来,要不来。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8、2022 年称为“物联网元年”。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9、阿里是国内BAT 中最早布局的巨头。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错误10、一旦物联网脱离了核心价值,那么物联网将会成为泡沫。
正确错误参考答案:正确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题3 分,共30分) 1、物联网概念首次提出者是〔〕。
A、麻省理工学院Ashton 教授B、欧盟C、比尔·盖茨D、国际电信联盟参考答案:C、比尔·盖茨2、〔〕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基因库。
A、日本B、德国C、中国D、美国参考答案:C、中国3、〔〕是我国科技创与产业进展融合的载体。
A、政府B、企业C、大学D、型研发机构参考答案:D、型研发机构4、由于缺乏〔〕,国内物联网产业生态难以协同配套。
A、核心根底理论B、自主可控的通用性物联网操作系统C、关键技术D、高端传感器参考答案:B、自主可控的通用性物联网操作系统5、〔〕是打通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连接的关键环节。
A、传感器B、IT 根底设施C、信息处理中心效劳器D、物联网参考答案:D、物联网6、我国要加强物联网应用领域〔〕开发和应用。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 C )相互作用。
A.地磁力B.分子力C强力 D.结合力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D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3.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A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A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C ),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 D.机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3.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4.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