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12.50 KB
- 文档页数:32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DIY生活小工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生活小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和了解常见的生活小工具,如螺丝刀、扳手、剪刀、钳子等。
2. 学习生活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 进行简单的DIY制作,如制作小挂钩、整理盒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生活小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提前准备常见的生活小工具,如螺丝刀、扳手、剪刀、钳子等,以及相关的DIY制作材料。
2. 学生准备:带好学习用品,如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生活小工具。
2. 讲解:教师讲解生活小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DIY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如生活小工具的使用方法,动手操作的技巧等。
5. 作业:学生课后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生活小工具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对生活小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的DIY作品进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活小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或动手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使用生活小工具时。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和技能。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
2. 通过实例展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作业:1. 调查身边的劳动与技术应用实例。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规范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劳动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演示安全操作规范。
作业:1. 列举自己在家庭、学校中的劳动安全注意事项。
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劳动技术。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日常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整理床铺、衣物。
2. 扫地、拖地。
教学活动:1. 示范讲解整理床铺、衣物的方法。
2. 分组进行扫地、拖地实践操作。
作业:1. 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整理床铺、衣物的任务。
第四章:简单的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2. 制作简单的纸质手工作品。
教学活动:1. 讲解剪刀、胶水的使用方法。
2. 示范制作纸质手工作品。
作业:1.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尝试制作纸质手工作品。
第五章:植物种植与养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种植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种植的步骤。
2. 植物的养护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植物种植的步骤。
2. 示范植物的养护方法。
作业:1. 选择一种适合在家养的植物,按照所学方法进行种植和养护。
第六章:环保意识与回收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第二课整理书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收拾、整理书包的方法,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造就良好的品行。
教学重点:整理书包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教具准备:两个书包、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一些作业本、文具盒、卫生巾、一些课外书等。
教学方法:对比法,情境法,讨论交流法,实践法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1.游戏:比赛找书。
(1)•同学们每天都背着书包来上学,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个书包,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请两位同学上來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找书比赛,看谁找书的速度快。
你们能猜岀他们谁可能找到得快一些吗?(2)•按要求找出语文书和数学书。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按照要求开始找书。
2.让学生体会整理书包的必要性。
(1)想一想:XX同学为什么找得慢一些?(两人小组讨论后发言)(2)X X同学,刚才你为什么找得那么慢?(3)老师展示两个书包(一个整洁,一个乱七八糟)小结:我们每节课拿书和本子,如果书包里乱七八糟的,容易拿得到吗?(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呢?生: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來学习整理书包。
(板书:整理书包)二、学习新课书包是我们携带学习用品的容器,如果能够合理安排空间并经常整理,使用起来就会更加方便。
【观察思考】观察自己书包里面的结构,想一想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交流:1・书包里分成几个区?2.它们的结构适合放着哪些物品?3.哪个区域取放最方便?小结:我们大多数人的书包是由大、中、小三层夹包组成的,可以分类放书本,旁边还有两个小袋子,可以放水壶和雨伞等,特别方便。
书包的背面有两条又宽又软的背带,可以让我们轻轻松松的把心爱的书包背在肩膀上。
【设计方案】怎样合理施用书包内的空间(一)、学生交流:1.同学们检查一下自己的书包,干净吗?里面有序吗?2.每天整理书包,把不需要的物品拿出来。
3.常用的物品应放在容易取放的地方。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职业素养拓展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技术、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动手实践:安排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职业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简要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阐述职业素养的内涵。
3. 实践: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当之处。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强调职业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手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如操作规范、技能掌握等。
3. 职业素养表现: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职业素养表现,如团队合作、尊重他人、创新思维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2. 教具: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 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4. 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实践活动示例或相关职业场景。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选择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技术、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七、教学内容1. 各种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介绍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认识到不同职业的乐趣和挑战。
2. 职业选择意识:讲解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规划。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小小发明家创意工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1课:认识工具学习使用锤子、螺丝刀、锯子等基本工具。
了解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 第2课:制作小木屋学习使用锤子和钉子,制作一个小木屋模型。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第3课:简单的机械学习滑轮、杠杆等简单的机械原理。
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机械的作用。
4. 第4课:制作小风车学习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一个风力发电的小风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5. 第5课:创意手工艺学习使用废旧物品,如纸盒、塑料瓶等,进行创意手工艺制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注重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2. 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各种工具、材料、废旧物品等。
3. 实验室、工坊等实践场所。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创意工坊,准备好各种工具、材料和废旧物品。
2. 教学资源准备:制作好教学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
七、教学实施:1. 第6课:探索身边的科技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科技产品,了解其原理和作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第一单元:纸工初步纸工,是三年级学生睁开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贴、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编制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教课安排: 3 课时教课内容:(第一课时)认识纸的知识教课目的:1、认识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认识我国初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
3、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教课重点、难点: 认识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教具准备:各种生活中常用的纸教课时间:()月()日教课过程:一、导入纸——纸工制作的基本资料。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也到处离不开纸,纸的种类好多,它的用途十分宽泛。
你知道一些对于纸的知识吗二、学生自主学习1、学生介绍采集的对于纸的图片、资料,相互谈谈自己知道的纸,充足感觉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1、造纸术的发明。
2、初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
教课内容:(第二课时)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教课目的: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认识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备。
教课重点、难点:学会依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
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教课时间:()月()日教课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议论)二、认识纸工工具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有的粘贴资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洁净又快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1、山线-------------------2、谷线—-—-—-—-3、剪切线4、粘贴面5、挖切四、教课纸工的基本技法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身边的工具详细内容:了解各种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如剪刀、锤子、螺丝刀等。
2. 第二章:用纸艺改变生活详细内容:学习简单的纸艺制作技巧,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生活品质。
3. 第三章:生活中的小制作详细内容:通过动手制作小物品,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工具使用方法,了解纸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养成热爱劳动、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艺制作技巧、生活中的小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剪刀、锤子、螺丝刀、彩纸、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学习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剪刀、锤子为例,进行实践操作演示。
(2)学习纸艺制作技巧,以简单的折纸、剪纸为例,进行现场教学。
(3)学习生活中的小制作方法,以制作笔筒、相框为例,进行步骤讲解。
3. 随堂练习: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2. 纸艺制作技巧3. 生活中的小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剪刀、锤子等工具完成一幅剪贴画。
(2)利用纸艺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艺品。
(3)自主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制作,如笔筒、相框等。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手段的合理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开展家庭、学校、社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劳动与技术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分析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实例分析。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2.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劳动,提高家庭劳动技能。
2.2 教学内容:学习家庭劳动的基本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整理房间等。
2.3 教学活动:演示、实践、交流心得。
第三章:手工制作3.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手工制作技能。
3.2 教学内容: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方法,如剪纸、折纸、泥塑等。
3.3 教学活动:动手制作、展示、互相评价。
第四章:农作物种植与养护4.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种植与养护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农业技能。
4.2 教学内容:学习农作物种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农作物养护的基本知识。
4.3 教学活动:讲解、实践、观察总结。
第五章:环保意识与实践5.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环保实践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实践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5.3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实践操作。
第六章:生活技能培养6.1 学习目的: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6.2 教学内容:教授烹饪、清洁、个人卫生等基本生活技能。
6.3 教学活动:实地操作、示范、小组合作。
第七章:简单机械的使用7.1 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机械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7.2 教学内容:学习使用锤子、螺丝刀、胶水等基本工具。
7.3 教学活动:工具使用演示、学生实操、安全指导。
第八章:家庭园艺8.1 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对家庭园艺的兴趣,增强环保和美化生活的意识。
8.2 教学内容:学习种植室内植物和庭院植物的基本知识。
8.3 教学活动:植物种植实践、园艺设计讨论、成果展示。
第九章:传统手工艺9.1 学习目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手工技艺。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含义。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熟悉的劳动场景,引发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思考。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解释劳动与技术的含义,并强调其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分享劳动与技术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举例说明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等。
2.1 学习目标:2.2 教学内容: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劳动经历,引发他们对良好劳动习惯的思考。
讲解良好劳动习惯的定义:解释良好劳动习惯的含义,并强调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分享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培养良好劳动习惯的技巧,如制定计划、养成规律的劳动习惯等。
第三章:家庭劳动技能培养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
3.2 教学内容: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基本家庭劳动技能的介绍和指导。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对家庭劳动的认识,引发他们对家庭劳动技能的兴趣。
讲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强调家庭劳动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示范和指导基本家庭劳动技能: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如打扫卫生、洗衣服、整理房间等。
第四章:学校劳动技能培养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校劳动技能。
4.2 教学内容:学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基本学校劳动技能的介绍和指导。
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对学校劳动的认识,引发他们对学校劳动技能的兴趣。
讲解学校劳动的重要性:强调学校劳动对学习环境维护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示范和指导基本学校劳动技能: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学校劳动技能,如打扫教室、整理书籍、维护校园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