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主题班会详解
- 格式:pptx
- 大小:3.92 MB
- 文档页数:17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物的概念,认识到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公物的定义与分类2. 爱护公物的意义3. 爱护公物的具体做法4. 社会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公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爱护公物的具体方法3. 社会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体会到爱护公物的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自觉爱护公物的内在动力。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公物的认识和爱护公物的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爱护公物的意义。
3. 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爱护公物。
4.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教案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物?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公物有哪些?让学生认识到公物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公物的定义与分类(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公物的定义,强调公物是指供公众使用的物品,如公共设施、公共资源等。
2.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公物。
3. 教师总结公物的分类,如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
三、爱护公物的意义(5分钟)1.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如爱护公共设施可以保障人们的安全,爱护公共资源可以节约成本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爱护公物的经历,交流心得体会。
3. 教师总结爱护公物的意义,强调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四、爱护公物的具体做法(5分钟)1. 教师提出爱护公物的具体要求,如不随意损坏、不乱贴乱画、不乱丢垃圾等。
2.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落实这些要求,并提出建议和措施。
3. 教师总结并强调学生应自觉遵守公德,爱护公物。
五、社会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5分钟)1. 教师讲解社会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这两个因素在爱护公物中的作用。
养成爱护公物好习惯主题班会教案养成爱护公物好习惯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乱丢垃圾、随意踩草坪等不文明的行为,会影响学校的环境,激发同学们爱我校园的责任感。
2、从点滴小事做起,关爱校园,同心协力共建美好绿色校园。
教学准备:1、班干部提前三天给同学们布置寻找公物被破坏的迹象。
(课桌文化:圆珠笔、钢笔、修正液椅子上、桌子里都有,有些文字则是由刀刻在桌面上,形成了永久的痕迹;有同学随意踩踏草皮;有同学用脚踢门、开水龙头、电灯人走后不关等等。
2、每人预先写发言稿。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我们的校园美丽整洁,教室窗明几净。
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我们应该深感快乐幸福。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身为学校的一名学校的小主人,我们又该为学校做点啥?今天我们就以“爱护公物,人人有责”为主题为学校的环保出谋划策,并身体力行,关爱我们美好的校园!下面就请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吧!二、对破坏公物的这种现象进行讨论在我们的。
生活中有不少的行为是不好的。
今天我们就用我们的火眼金睛来看看哪些行为是不好的。
请大家畅所欲言,大胆揭发。
1、分组讨论,每一组一个内容第一组:发现总结:在我们身边(班级,校园)存在哪些破坏公物的情况。
第二组:自我认识:当你碰到这种情况,你是怎么做的。
第三组:分析总结:为什么在学生当中会不断的发生这些情况?第四组:反思认识: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2、教师点评,并作简单总结:校园里的一切设施,都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公共设施。
试想一个同学不爱护公物,十个同学不爱护公物,一百个同学不爱护公物,那我们的校园将不成其校园,也必将对每个同学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许多不便和负面影响。
爱护公物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需要,学生阶段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会做人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形成,对今后步入社会,成家立业,立于社会都不无裨益的。
成功是好习惯的积累,有了好习惯,它总有一天会生辉,会把人照得光亮美丽。
人为损坏公物的行为将为社会不容,将为人们所不齿。
第1篇一、班会主题: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二、班会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全体师生五、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六、班会流程:第一部分:开场致辞(班主任张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要目的是加强同学们对爱护公物的认识,提高大家的公德意识。
公物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爱护公物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我们共同维护校园和谐的重要举措。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让每一位同学都深刻认识到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第二部分:观看视频,引发思考(播放关于爱护公物公益广告)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爱护公物的公益广告,相信大家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这些画面中,有的同学随意践踏草坪,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大声喧哗,还有的同学随意损坏公共设施。
这些行为都是对公物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任。
让我们一起来谈谈,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同学们自由发言)第三部分:专家讲座,深入讲解(学校德育主任李老师)同学们,爱护公物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爱护公物的相关法律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故意损坏公共设施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过错损坏公共设施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爱护公共财物的义务。
通过这些法律知识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明确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吸取教训(播放真实案例,如某同学因损坏公物受到处罚)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某同学因在教室里随意涂鸦,损坏了公共设施,最终受到了学校的处罚。
这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爱护公物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更需要我们付诸行动。
第五部分: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王同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爱护公物的看法。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主题班会一、活动背景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它不仅是一种公共道德,更是一个人素质和道德观念的重要体现。
然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破坏公物、浪费公共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
为了培养同学们爱护公物的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增强集体责任感,我们特地组织了这次以“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
二、活动目的1.培养同学们爱护公物的意识,自觉维护公共设施和环境。
2.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增强集体责任感,让同学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班级、学校和社会的一份子,应当为集体做出贡献。
三、活动内容及安排1.主题宣讲:由班主任老师讲解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强调公物是公共财产,需要我们共同珍惜和保护。
同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2.小组讨论:同学们分成小组,围绕“爱护公物从我做起”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或遇到的关于爱护公物的好现象和不良行为,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3.角色扮演:同学们自愿组合,通过情景剧等形式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爱护公物的场景,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全班展示正确的行为准则。
4.班级分享: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自己在爱护公物方面的心得体会和实际行动,激励同学们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
5.制定班级公约: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一份关于爱护公物的班级公约,明确每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四、活动形式及要求1.活动形式:采用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确保同学们积极参与,充分交流。
2.活动要求:要求同学们在活动中认真倾听、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观点,通过互动交流深入理解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
五、活动时间安排本次班会活动计划安排一课时,具体时间根据学校日程安排确定。
建议在课余时间或周末进行,以便于同学们充分参与和准备。
六、结语与倡议在本次班会即将结束之际,班主任老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爱护公物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第1篇日期:2023年3月15日地点:教室班主任:张老师班会主题:爱护公物,从我做起班会记录一、班会开始1. 主持人开场- 主持人: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班主任张老师。
2. 班主任致辞- 班主任:同学们,爱护公物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公物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它需要我们共同呵护。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更好地爱护公物。
二、主题讨论1. 公物的重要性- 张老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下,公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学生A:老师,我觉得公物就像我们的朋友,帮助我们完成学习和生活。
- 学生B:对,而且公物是大家共用的,我们需要共同维护。
2. 爱护公物的意义- 张老师:爱护公物不仅是对公共财产的尊重,也是我们个人素质的体现。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爱护公物对我们有哪些意义?- 学生C:爱护公物可以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中。
- 学生D:同时,这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使用的是大家的财产。
3. 如何爱护公物- 张老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真正做到爱护公物呢?- 学生E: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不随意损坏公物,不浪费公共资源。
- 学生F:同时,我们还可以宣传爱护公物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爱护公物的行列中来。
4. 案例分析- 张老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看看我们身边有没有不爱护公物的行为。
- 学生G:有一次我看到有人在教室里乱涂乱画,我觉得这就是不爱护公物的行为。
- 张老师:是的,我们应该坚决反对这种行为。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做到不损坏公物。
三、互动环节1. 公物保护承诺书- 张老师:接下来,请每位同学写下自己爱护公物的承诺,我们可以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 学生们纷纷拿出纸笔,认真写下自己的承诺。
2. 公物保护行动计划- 张老师:除了承诺,我们还需要具体的行动计划。
请每位同学提出至少一条爱护公物的具体措施。
- 学生们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策划爱护公物是一种美德,损坏公物是可耻的行为。
我们要加强公物意识,知道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策划,一起来看看吧!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策划1活动目的:1、让学生知道公物是为大家服务的,大家都应当爱护。
2、让学生知道如何爱护学校的课桌椅。
3、培养学生愿意爱护学校的课桌椅和其他公物的情感。
活动过程:一、课件展示一组教室的美图同学们,看这是哪儿?对,这就是我们的教室。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整齐的课桌椅、干净的地面、墙上有激励斗志的评比栏、展示个人才艺的展示栏、令人神往的明星榜……还有书柜。
我们的教室美不美?美。
可是就是那么美的教室里却传来了这样的声音,请听《桌椅的对话》。
二、听录音和桌椅受损的照片引入:1、听录音《桌椅的对话》男(愁眉苦脸的):唉……女(关切的):怎么啦,桌子哥哥,唉声叹气的?男(气愤的):我实在受不了了!我一天到晚为小主人服务,可是他呢?在我身上用铅笔乱刻乱画,把我弄的脏脏的,也不给我洗个澡!真是可恶极了!女(委屈的):唉……我的主人是淘气的男生,上课时,他不认真听课,整天把我摇来摇去,有时还只让我的前面两腿着地。
现在我的腿快受不了了,就要断了!2、让我们再来看几张桌椅遭破坏的照片。
3、看到了这几张桌椅的照片,刚才桌子哥哥和椅子妹妹为什么要哀声叹气、伤心抱怨,你知道了吗?4、学生反思平时不爱护桌椅的行为。
三、引出班会主题——爱护公物,美化校园今天就让我们来开一个:爱护公物,美化校园的主题班会。
爱护公物,是我们美好心灵的体现,只有爱护公物,我们的教室和校园才能永保美丽。
四、同桌交流讨论怎样爱护桌椅。
1、我们班的小朋友们都特别有爱心,有办法。
那我们应该怎样来爱护桌椅呢?同桌讨论。
2、学生交流回答。
3、师小结,我们可以这样来爱护我们的课桌椅:保持整洁、不乱刻画、坐稳不晃、轻拿轻放。
五、动手学习怎样爱护桌椅。
1、现在大家都清楚了怎样爱护桌椅了吗?那么大家都做得到吗?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让我们赶紧来练习一下。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班会教案第一章:导入1.1 班主任开场白:大家好,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爱护公物-从我做起”。
公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环境。
现实中却存在着公物被破坏和浪费的现象。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意识到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并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到爱护公物的行动中来。
1.2 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爱护公物的理解和看法。
可以包括对公物被破坏的观察、对公物的重要性的认识等。
第二章:公物的重要性2.1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公物被破坏的图片,如损坏的课桌、破坏的公园设施等,引起学生对公物被破坏的关注。
2.2 视频播放:播放一段关于公物重要性的视频,可以是关于公物如何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的视频,也可以是关于公物被破坏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的视频。
2.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公物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公物被破坏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和损失。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第三章:爱护公物的意义3.1 爱护公物的定义:解释爱护公物的含义,不仅仅是停止破坏公物,还包括合理使用、保护清洁、及时报告损坏等。
3.3 个人承诺:邀请学生进行个人承诺,每人写下一条关于如何爱护公物的承诺,并将其贴在班级公告板上。
第四章:爱护公物的实际行动4.1 分享爱护公物的实际行动案例:分享一些爱护公物的实际行动案例,如定期清理公共区域、举报公物损坏等。
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制定一些具体的行动计划,可以是个人行动,也可以是集体行动,以实现爱护公物的目标。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3 行动计划展示:邀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展示他们的行动计划,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和支持。
5.1 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班会中的收获和感悟,以及对爱护公物的决心和行动。
5.3 课后作业: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爱护公物的感悟或行动计划的文章,以加深他们对班会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护公物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爱护公物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爱护公物的行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并践行爱护公物的理念。
2. 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爱护公物的行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公物被破坏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感知。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爱护公物的具体做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享:分享爱护公物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榜样力量。
4.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爱护公物的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图片等教学素材。
2. 准备爱护公物的实践活动场地和器材。
3. 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做好准备参与实践活动。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引发学生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爱护公物的认识和体会。
二、情景模拟(10分钟)1. 教师展示公物被破坏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并提出建议。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分组,让学生讨论爱护公物的具体做法。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爱护公物的方法。
四、案例分享(10分钟)1. 教师分享爱护公物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榜样。
2. 学生谈感想,明确自己要践行爱护公物的理念。
五、实践体验(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爱护公物的实践活动,如清洁公共设施、绿化环境等。
2. 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爱护公物的快乐。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所学内容,强化爱护公物的意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七、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爱护公物的作文、绘制爱护公物的宣传海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