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作业检查表
- 格式:docx
- 大小:15.17 KB
- 文档页数:5
附件 6及审批教育及现场检测1)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2)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应实施作业审批,未履行审批手续的,任何人不患上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各项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应明确。
3)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患上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4)安监总局令[69]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的贯彻落实。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对所有工作人员,应根据具体工作性质,事先学习必须注意的事项(如使用电气工具应注意事项,气体中毒、窒息急救法等)。
2)现场各项安全措施(包括防火、防窒息及逃生等措施)落实到位,工作负责人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
1) 进入存在有害气体或者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的有限空间(如煤仓、粉仓、脱硫吸收塔、脱硝反应器及其它容器、槽箱等)内作业,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
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2)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者定时检测。
作业工作面发生变化时,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应重新检测后再进入。
3)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4)在有限空间内进行衬胶、涂漆、刷环氧玻璃钢工作,在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或者在密闭容器内使用氩、二氧化碳或者氦气进行焊接作业,应强力通风,加强通风换气,并严禁向内部输送氧气。
1)进入有较高温度的有限空间内(如燃烧室、烟道、电除尘器、脱硝反应器、沟道、井下、地下维护室)作业,应降温到 40℃以下才进入工作。
2) 不患上进入 50℃以上的有限空间内工作,特殊情况下必须短期进入 50℃以上的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经过主管生产的领导批准,并设专人监护。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检查表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检查表,试行,检查检查内容序号检查结果项目应建立以下基本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有限空有限空间作业证审批制度,1 间管理有限空间安全设施维护保养制度,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制度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等。
,1,应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作业前应有针对施工方案~对作业内容、职业教育培危害等的教育, 2 对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险常识、中毒窒息和其训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的教育,应按上岗要求对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
,2有限空间培训应有记录。
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条件开展培训的~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
,1,应评估承包商,或分包商,的能力~包括识别危害和有限空间作业经验。
评估承包商,或分包商,是否具有承包单位所实施保护准入者预警程序的能力, 在合同书中详细说明有关有限空间管理程序~有限空间作业所产生或面临的各种危害。
,2,用人单位委托承包商,或分包商,从事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当签署委托协议。
承,发,3 ,3,应告知承包商,或分包商,工作场所包包管理含的有限空间~要求承包商、分包商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确保安全。
,4,承包商,或分包商,除遵守生产经营单位有限空间管理制度和要求外~应当从用人单位获得有限空间的危害因素资料和进入操作的程序文件~并制定与生产经营单位相衔接的作业程序文件。
- 1 -检查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项目,1,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应实施作业审批。
未经作业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并指定专人对作业过程进行监护,监护人不得离开现场,不得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执法检查表检查范围本次检查涉及到工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有限空间作业,包括但不限于:•贮罐、容器内部作业•管道内作业•地下室、井、坑内作业•其他可能涉及有限空间的作业检查内容1.空气质量检测检查作业场所内空气中是否存在刺激性气体、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等有害气体,作业前应进行充分检测,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2.进出口检查检查有限空间的进出口是否足够宽敞,是否有足够的照明、通风设施,是否有明确的标识和警告标志。
3.作业审批检查有限空间作业前是否进行了专业的审批,作业前是否进行了足够的培训,并且是否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和作业方式。
4.作业工具和装备检查有限空间作业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并进行现场检查、试验。
5.安全通风系统检查安全通风系统是否可靠、有效、无污染。
6.电气安全检查有限空间内的设备是否符合国家安全规定需要,电气接线是否牢靠,绝缘是否良好,线缆是否有损伤等情况。
7.装置设施安全检查有限空间内的装置设施是否完好,防护装置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裂缝、泄漏、变形等现象。
8.废料和污水处理检查有限空间内的废水、废气、废固体等处理措施是否到位,废料是否全部清除干净。
9.整体消防设施检查有限空间周边的整体消防设施是否正常,灭火器、消防栓等安全设备是否充足。
检查结果处理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整改,保证作业的安全。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认真记录,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
整改后,应当重新进行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相关法律法规1.《安全生产法》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4.《职业病防护法》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本检查表不作为法律法规,只作为建议,并不能完全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建议企业在检查中引入专业人士参与,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教育的宣传教育,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下是一个受限空间作业检查表的示例,用于确保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的安全合规性。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检查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1. 受限空间信息-受限空间的位置、名称和描述是否清楚明确?-受限空间的尺寸、形状和入口位置是否准确记录?-受限空间是否有适当的标识和警示标志?2. 许可证和计划-是否有适当的受限空间许可证?-是否有详细的受限空间进入计划,包括作业人员名单、作业内容和时间安排等?-是否有适当的应急救援计划和通讯设备?3. 准备工作-是否有足够的通风设备和监测仪器?-是否有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安全带等)?-是否对受限空间进行了适当的清理和准备?4. 入口和出口控制-是否有专门的入口和出口,能否容易地进入和离开?-是否有适当的锁定和标记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是否有适当的紧急情况下的出口?5. 通风和气体监测-是否有足够的通风设备,能够保证空气质量?-是否进行了适当的气体监测,以确保没有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存在?-是否制定了适当的气体监测计划,包括频率和位置?6. 作业人员培训和监督-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了适当的培训,包括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程序?-是否有专门的监督人员,能够监督和指导受限空间作业?-是否有适当的紧急情况下的通信和联络措施?7. 应急救援和紧急情况-是否有适当的应急救援计划和设备,包括呼救措施和应急撤离计划?-是否对作业人员进行了适当的应急救援培训?-是否进行了适当的紧急情况演练和评估?8. 记录和报告-是否有适当的记录和报告程序,能够记录作业过程和结果?-是否对受限空间作业进行了适当的监督和审核?-是否有适当的文件存档和归档程序?这只是一个受限空间作业检查表的示例,具体的检查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请务必确保具备足够的了解和安全措施,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附件6
有限空间作业检查表检查人员:检查日期:受查单位:
生产场所主要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分类:
1、容器类:如凝汽器清洗;热交换器内部检修;化学酸碱罐内检查和检修;汽机主油箱和小机油箱内检修;脱硫吸收塔除尘器、脱硝反应器、烟气换热器内部检查和检修;储油罐内检查和检修;汽包内检查和检修;氨罐内检查和检修;水箱类内部检查和检修等。
2、管道类:如各种管路内作业;炉膛内燃烧器校正;煤粉分离器内部检修;输煤系统落煤斗内检修作业和清堵工作;封母检查等。
3、建、构筑物类:如进入电缆隧道敷设电缆;进入地沟、阀门井、污水井(池)、消防水池等检查、修理和疏通;
进入通风不良的危险化学品仓库等其他地下设施。
检查依据: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_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
2、发电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