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49 科目名称:电路理论一、考试的总体要求电路理论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必修课。
考试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及电路定理。
要求学生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和一、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复频域分析法。
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
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及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的电路模型、伏—安特性,会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解决简单电路的计算。
(10分)2.电路的系统分析方法。
掌握结点电压法、回路法、网孔法、电路定理(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的基本思路,并会使用这些方法和定理解决电路的计算问题。
(40分)3.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及功率计算。
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相量形式的特性方程,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相量图,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意义及功率的计算;RLC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和特点。
(30分)4.交流电路中的互感耦合。
掌握互感的概念,同名端标记的原则,互感电路的计算,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的的电路模型,等效电路及相关计算。
(10分)5.三相电路。
掌握对称三相电路在不同的连接方式下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关系;对称三相电路归结为一相的计算方法;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及故障分析;对称或不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和测量方法。
(10分)6.一阶线性电路的分析及三要素法的使用。
掌握一阶电路初始条件的确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7 考试科目:气象学与气候学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方法,具备较高的观测能力、简单的运算能力、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包括大气科学、气象学和气候学三部分。
其中大气科学、气象学的分值各占30%左右,气候学占40%左右。
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填空、解答题等。
三、考试大纲
1、《大气科学》部分
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及气象要素的概念、性质,空气的状态方程;太阳辐射、地面和大气的辐射及计算方法、观测方法;大气的热力学过程,气温的局地变化、周期和非周期变化,温度要素的观测;大气中的水分,蒸发、凝结和降水的观测和计算;气压场合大气的水平、垂直运动;大气成分及大气化学。
要求考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独立观测及获取数据的能力。
2、《气象学》部分
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环流的形成、特征、变化及作用;天气系统的概念、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地面热平衡、水平衡;应用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观测和计算方法;气象灾害和人工影响天气。
要求考生掌握气象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具有较高的观测获取数据和独立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命题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考试科目代码:812考试科目名称:结构力学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结构力学100%。
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结构:填空、判断类题10小题,共50分;分析计算题5小题,每题20分,共计100分。
五、考试内容知识点说明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并且能综合运用结构力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
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几何可变和几何不变体系的概念、体系的自由度、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规律、瞬变体系的概念,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
2、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单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多跨静定梁的组成及分层关系图、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分析及内力图。
静定平面刚架的计算、内力图的绘制及校核。
3、静定三铰刚架和三铰拱三铰刚架及三铰拱的特点及分类。
三铰刚架和三铰拱的内力计算、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的概念。
4、静定平面桁架和组合结构理想桁架的基本假设、特点、组成及分类。
结点法和截面法计算平面桁架,静定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
5、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广义位移的概念、实功与虚功的概念、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
单位荷载法和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不同结构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支座移动及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
图乘法计算梁和刚架的位移、互等定理。
6、影响线及其应用移动荷载及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作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机动法作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影响线的应用、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
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计算。
7、力法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的基本原理、基本体系、基本未知数和力法的典型方程。
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刚架、排架计算,超静定结构支座移动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内力计算,结构对称性的应用。
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及内力图较核。
8、位移法位移法的基本原理、等截面杆件的转角位移方程。
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命题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考试科目代码:809考试科目名称:地球物理方法原理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地震勘探原理100%,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原理100%,任选其一。
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结构为:名词解释20分;简答与论述题80分;综合题50分(包括分析题,推导题,证明题,计算题)。
五、考试内容知识点说明地震勘探原理部分考试内容:理解和掌握地震勘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重要公式;掌握地震勘探采集、处理和解释的主要流程、方法及理论原理;基本掌握提高地震记录信噪比、分辨率的主要方法和实现过程;掌握地震波的速度;掌握地震记录分析与解释基本方法。
考试要求:1、理解和掌握地震勘探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地震勘探、地震波、振动曲线、波形曲线、射线、时距曲线、地震波运动学(几何地震学)、地震波动力学(物理地震学)、反射波、折射波、有效波、射线平面、反射波形成条件、地震子波、频谱、地层吸收、多次覆盖、共反射点道集、观测系统、组合、方向特性、水平叠加、偏移归位、多次叠加、CDP 、NMO、CRP、AVO、VSP、S/N、动校正、剩余时差、绕射波、地震分辨率、调谐厚度、菲涅尔带、临界角、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等效速度、叠加速度、层速度、层位标定、剖面闭合、褶积模型、地震勘探原理、惠更斯原理、费马原理、检波器组合原理、共反射点叠加原理。
2、掌握均匀介质共炮点(水平界面、倾斜界面)、共反射点、共中心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和推导过程、曲线特点、会定性画时距曲线示意图、能够识别地震记录上的各种波;掌握层状介质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推导过程、时距曲线特点;掌握连续介质反射波运动学特点。
3、掌握折射波传播规律和折射波运动学特点;会定性画时距曲线示意图、能够识别地震记录上的折射波。
615-政治学原理
要求考生全面把握政治学的发展脉络及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准确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如政治权力、国家政权、国家政体、政府机构、政党及政党制度、政治参与、政治发展、政治文化、国际政治等,并运用相关理论去分析、解决各种社会现象。
(一)绪论
1.政治的内涵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政治学的发展脉络
4.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二)政治权力
1.政治权力的含义及特征
2.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含义及基础
3.政治权力合法性与合法化
4.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
(三)国家政权
1.国家的含义及国家政权的特征
2.国家政权的历史演变
3.国家政权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四)国家政体
1.国家政体的含义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2.国家政体理论的历史演变
3.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
4.民主的政治含义及国家政体的发展趋势
(五)政府机构
1.现代政府组织体系及职能
2.立法机构的结构及功能
3.行政机构的结构及功能
4.司法机构的结构及功能
(六)政党与政党制度
1.政党的含义、特征及类型
2.现代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3.政党政治的功能及运作机制
1。
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机械原理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机构学与机器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的掌握,以及相关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机械设计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通用机械零件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一般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 50%)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组合机构、螺旋机构),机器的运转和调速,机械的平衡,机械的效率。
2.机械设计部分(占 50%)
机械零件工作能力及计算准则,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摩擦、磨损及润滑,连接(螺纹、键、花键、过盈),机械传动(带、链、齿轮、蜗杆),轴,轴承(滑动、滚动),联轴器和离合器,弹簧。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机械原理部分(占 50%)。
中南大学201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781西医综合(自命题)”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西医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我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5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约15%临床医学约50%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Ⅳ.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841-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大纲课程基本要求: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通信的基础,也是密码学发挥作用的主要平台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比较深入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以TCP/IP协议为代表的典型网络的组成、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并对TCP/IP协议在现实网络中的实际应用有所了解。
一.概述1.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2.TCP/IP协议族的概念、分层和功能3.IP地址的分类和特殊IP地址4.常用的知名端口号二.物理层1.物理层的作用2.信道、信号、宽带、码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3.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编码与调制、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数据报、虚电路等4.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等5.物理层接口的特性三.链路层1.链路层的作用2.组帧的概念、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介质访问控制等3.以太网和IEEE802分装、MAC地址4.SLIP协议封装格式5.环回接口的概念和作用6.最大传输单元MTU的概念四.网络层1.网络层的作用2.路由及常用的路由算法等3.IP协议首部格式和每字段的具体意义4.子网寻址和子网掩码的概念及应用5.ARP分组格式、高速缓存和代理6.RARP的分组格式7.ICMP报文的分组格式和类型8.Ping和Traceroute的基本原理9.IP选路的基本原理和路由表的格式与工作原理10.IP分片的概念及相应字段的参数设置五.传输层1.传输层的作用2.UDP的首部格式和每字段的具体意义3.多播和广播的概念及应用,多播地址的转换4.IGMP的分组格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1 考试科目:生物化学(含分子生物学)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方式及各途径之间关系,理解基因、基因表达和调控及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关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热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包括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两部分。
其中生物化学的分值约占75%左右,分子生物学约占25%。
题型包括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问答等。
三、考试大纲
1、《生物化学》部分
内容主要包括:
1)生物化学学科发展中重大的历史事件;
2)氨基酸的简写符号、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概念、形式、特点,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步骤,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核苷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核酸的化学组成与类别,DNA和RNA的一、二、三级结构概念和特点,DNA的生物学功能极其证明,RNA的分类和生物学功能,核酸的理化性质,核酸序列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4)酶的概念,酶的命名和分类,酶的结构与酶的活性,酶的作用机制,酶的制备与酶。
主要考察学生掌握“微电子器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情况,以及用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
1.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
1)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的物理意义
2)一维形式的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
3)基本方程的主要简化形式
2.PN 结
1)突变结与线性缓变结的定义
2)PN 结空间电荷区的形成
3)耗尽近似与中性近似
4)耗尽区宽度、内建电场与内建电势的计算
5)正向及反向电压下 PN 结中的载流子运动情况
6)PN 结的能带图
7)PN 结的少子分布图
8)PN 结的直流伏安特性
9)PN 结反向饱和电流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10)薄基区二极管的特点
11)大注入效应
12)PN 结雪崩击穿的机理、雪崩击穿电压的计算及影响因素、齐纳击穿的机理及特点、热击穿的机理
13)PN 结势垒电容与扩散电容的定义、计算与特点
14)PN 结的交流小信号参数与等效电路
15)PN 结的开关特性与少子存储效应
3.双极型晶体管
1)双极型晶体管在四种工作状态下的少子分布图与能带图
2)基区输运系数与发射结注入效率的定义及计算
3)共基极与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的定义及计算
4)基区渡越时间的概念及计算
5)缓变基区晶体管的特点
6)小电流时电流放大系数的下降
7)发射区重掺杂效应
8)晶体管的直流电流电压方程、晶体管的直流输出特性曲线图
9)基区宽度调变效应
10)晶体管各种反向电流的定义与测量
11)晶体管各种击穿电压的定义与测量、基区穿通效应
12)方块电阻的概念及计算
13)晶体管的小信号参数。
906-数字电路(专)
一、考试性质
《数字电路》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数字电路》考试力求反映信息学科相关专业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快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国际化视野、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数字电路》是信息类学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测试考生对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3.考试题型
试卷由题库组题,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综合设计题等。
四、考试内容
(一)数制与码制
1.概述
2.几种常见的数制
3.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4.二进制算术运算
1)二进制算术运算的特点
2)反码、补码和补码运算
5.几种常用的编码
(二)逻辑代数基础
1.概述
2.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
3.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考察学生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程度,重点考察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结构的静态分析,点的合成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学基本定理及动静法的应用;理解并掌握虚位移原理,能应用虚位移原理解决典型问题。
二、内容1)考试内容涵盖范围①静力学:力对坐标轴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对轴的矩;力偶;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力系的简化;受力分析,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桁架的内力计算;带摩擦的平衡问题。
②运动学:点的运动方程,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投影;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刚体平面运动方程,平面运动刚体的速度瞬心,速度投影定理,刚体上两点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刚体的复合运动。
③动力学:质心;刚体对某轴的转动惯量;功、动能、动能定理、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质点系的动量;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的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系对某点的动量矩,质点系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和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定律;刚体运动微分方程,刚体达朗伯惯性力系的简化,达朗伯原理及其应用;虚位移,虚功,虚位移原理及其应用。
2)考试要求①了解:约束和自由度;力系的最简结果;桁架的特点及内力计算方法;摩擦定律;点的运动描述,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描述;刚体的质心和规则刚体对中心惯性主轴的转动惯量;动力学基本定理及其守恒定律,达朗伯原理与动量原理的关系,虚位移原理求解平衡问题。
②理解:常见约束及特点,纯滚动圆盘的运动描述及其受摩擦特性;物体平衡;弧坐标表示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平面运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速度瞬心,加速度瞬心,曲率中心;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科氏加速度;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平面运动的动能、动量、动量矩及达朗伯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虚位移概念和虚位移原理。
③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计算,最简力系的判定;物系平衡问题的求解;带摩擦平衡问题的求解;用速度瞬心法、速度投影定理,两点速度关系的几何法或投影法对平面运动刚体系统进行速度分析;用两点加速度关系的投影法对平面运动刚体系统进行加速度分析;用点的速度合成公式和加速度合成公式对平面运动刚体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物系动力学基本特征量(动能、动量、动量矩、达朗伯惯性力系的等效力系等)的计算;动能定理的积分或微分形式的应用;动量守恒、质心运动守恒和质心运动定理的应用,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及其守恒定律的应用;用达朗伯原理(动静法)求解物系的动力学问题;用虚位移原理求解物系的平衡问题。
908 海洋科学导论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察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海洋科学内涵与研究意义(5%)海洋科学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地位,海洋在国防
安全、防灾减灾、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健康保障中的作用,结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认识未来海洋科学发展趋势。
2) 海底科学基础(15%)地球圈层结构与海陆划分的基本概念,海底地形与板块构造
学说,海洋沉积类型与成因,海底矿产资源成因、开发技术及国际竞争。
3) 海水理化性质特征(10%)海水热力学性质及其潜在影响,海水盐度定义,海水状
态方程及应用,全球海面热量平衡及各分量作用。
海水化学组成,海水二氧化碳系统与碳循环及海洋酸化,海水中的营养元素与富营养化,海水中的溶解气体与温室气体释放及低氧灾害。
4) 海水运动规律与海上活动安全(35%)海水运动规律预测与海上活动安全保障;地
转流和风海流基本特征,世界大洋风生环流、热盐环流和水团分布,风浪和涌浪,潮汐现象与平衡潮理论,潮汐动力理论,风暴潮灾害。
5) 海气相互作用规律(10%)平均大气环流,海洋上的天气系统,不同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基本特征,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ENSO、PDO、AO、NAO 等气候波动如何影响中国近海。
814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与范围
适用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初试考试科目。
二、考试基本要求
在考查考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相关基础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分值
1、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直尺和计算器;
2、满分为150分;
3、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计算等。
四、考试内容
材料科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在材料制备、加工、组织、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运用。
五、参考书
《材料科学基础》胡庚祥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金属学》宋维锡冶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1。
2018 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科目大纲查询导航页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211 翻译硕士英语240 德语245 二外俄语246 二外日语247 二外德语248 二外法语333 教育综合337 工业设计理论344 风景园林基础349 药学综合354 汉语基础355 建筑学基础356 城市规划基础357 英语翻译基础431 金融学综合436 资产评估专业基础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446 城市规划设计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510 景观规划设计(全天连续设计 6 小时) 511 艺术设计(全天连续设计 6 小时) 513 建筑设计(全天连续设计 6 小时) 602 数学分析714 生物化学基础715 哲学基础716 基础生物化学717 普通物理718 有机化学719 西方哲学史720 法学基础综合72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22 语言文学基础723 基础英语724 教育心理学728 建筑理论综合729 中外美术史及理论730 美术史论732 城乡规划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733 细胞生物学734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735 中外文化与汉语言基础综合736 医学科学与工程基础801 理论力学802 材料力学803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804 内燃机原理805 工程热力学806 测控技术基础807 工程光学808 电磁场与电磁波809 光电子学基础810 生物医学工程基础811 电路812 自动控制理论813 半导体物理或电介质物理814 通信原理815 信号与系统816 声学基础817 土力学818 结构力学819 水力学820 结构力学与弹性力学基础821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822 船舶总论与设备823 绘画测试824 建筑技术综合825 微生物学826 化工原理827 生物化学828 制药工艺学829 热力学830 材料加工基础831 宏微观经济学832 运筹学基础833 应用经济学834 信息检索835 药事管理法规836 高等代数837 量子力学838 岩石力学839 物理化学840 科学技术史841 中国哲学史842 法学专业综合843 马克思主义原理844 中共党史845 汉语846 中国现当代文学847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基础849 教育学850 暖通空调851 环境工程原理与分析监测852 环境学853 教育管理原理与实务854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或程序设计语言855 产品设计856 分子生物学858 高分子化学860 食品微生物学861 食品化学862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86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86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865 基础有机化学901 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902 软件工程903 城乡规划实务905 细胞生物学基础906 遗传学907 普通地质学908 海洋科学导论909 海洋技术导论910 测绘学概论211 翻译硕士英语一、考试的总体要求《翻译硕士英语》重点考察考生的英语基础,内容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英语写作等,总分 10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