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第1课时教学设计1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3.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
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2)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nán bùxiējùwèi měi shēnɡshǎn ɡǒu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各自拼读,找出翘舌音“升闪”,前鼻音“南闪”,后鼻音“升”。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闻名风景区南部秀丽神奇尤其著名奇形怪状巨石借助拼音,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黄山奇石,作者具体介绍了那几块奇石?(4块:仙桃石、猴子观海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为什么写黄山奇石?(奇、有趣。
)三.生字书写出示生字:(课件出示5)田字格课件: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加一加:“犭”加“句”是狗。
“此”加“二”是些,“亻”加“立”是“位”。
(2)减一减:“海”减“氵”是“每”。
(3)换一换:“问”字里面的“口”换成“人”就是“闪”,“倍”的“亻”,换成“阝”就是“部”。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南、部、巨”并讲述:(板书:南、部、巨)(课件出示6):“南、部、巨”田字格课件。
“南”:“冂”里面的不是“羊”,而是比“羊”少一横。
“部”:左边的“立”下面的横要收一收,不要太长,右边的“阝”是先写横撇弯钩,再写竖。
“巨”: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十二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山石的“奇”。
难点:将观察图画与熟读课文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和想像能力,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具准备本课的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录像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
你们想不想看一看那里的风景?(看录像《黄山四绝》《黄山奇石》)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录像片,领略了祖国四大名山之一黄山的奇妙景色。
黄山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奇松苍劲,怪石林立,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尤其是黄山的奇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向我们介绍了黄山的这一景观——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遇到带注音的生字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默读课文,边读边完成下边的要求。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课文介绍了黄山的哪些景点?(3)在书上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检查第2题3个问题的落实情况。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领读。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说说从这一段的内容中你听懂了什么。
(从四方面介绍了黄山风景区)(2)怎样理解“闻名,秀丽,神奇,尤其”这几个词?(闻名:有名。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2、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黄山奇石是黄山最突出的景观。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呢?请你拿出笔在书上画出来。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挂图)“仙桃石”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文,圈出重点词体会。
②小组讨论,“仙桃石”奇在哪里?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描述的?(“仙桃石”的神奇,作者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写的。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黄山奇石教案篇一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子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生字表:区省秀尤其仙翻滚巨著形状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有感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黄山或黄山奇石,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德育渗透1、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激发学生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通过学习“仙人指路”这一部分,引导学生去读中体会“仙人”不管风吹雨打,不管严寒酷暑,不管白天黑夜都站在那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挖掘课文,深化主题。
教育学生向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们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重点词句,体会奇石的妙处,表达内心喜爱的感情是本课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突破:采用观察图画,读文章,理解重点词句进行品析的方法来解决。
2、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发展思维训练,解决课后第三题。
这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课件、vcd影片、展示平台、剪贴画五、学生活动设计1、观看影片:对黄山有个整体认识,揭示课题。
2、就课题提问,带着疑问读文,自读自悟。
3、逐图学习,采用你喜欢哪幅图,就学哪幅图,教师的引导是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读文,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教师稍加点拨,解决课文的重点。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黄山风景区风光秀丽、景色神奇。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写了黄山一大奇观─ 黄山奇石,现在我们一起去游览观光。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1、通过预习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指名回答)2、请大家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顺。
3、小小组互相读,互相检查,纠正读错的地方。
4、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齐读──按行读──开火车读──齐读。
5、检查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纠正错误。
三、把课文读流利自己把课文读流利,给5分钟争取读两遍,看谁不丢字添字,不重复不破句。
四、学习课文1、现在你最想先学哪一段呢?为什么?(指名回答,以多数学生意见为主。
)例如先读懂第三段:⑴出示挂图猴子观海,指名学生读第三段,大家看图边听边欣赏。
⑵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为什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重点理解翻滚的云海,猴子的哪些特点特别有趣。
)⑶自己练习读出猴子观海奇石的特点。
⑷指名读,评议指导,范读,齐读。
⑸读了这段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块奇石的名字叫猴子观海以及它的特点。
)板书:猴子观海抱坐望2、学习第四段:⑴自己练习读出仙人指路奇石的特点。
⑵指名读,结合指导,齐读。
⑶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仙人指路站伸指⑷想想看仙人指出的是通向哪儿的路,那儿的风景会怎样呢?3、学习第五段:⑴小组配合练习读好第五段,体会金鸡叫天都的特点。
⑵指名读,师生评议,指名读,范读,齐读。
⑶说说金鸡叫天都的哪些特点让你感到非常有趣或喜欢。
⑷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金鸡叫天都昂啼4、学习第二段:⑴自己练习读第二段,提出要求:①读出仙桃石的特点。
②说说你喜欢仙桃石的哪些特点?③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⑵集体讨论检测自学情况。
五、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黄山的许多奇石,哪些奇石是你特别喜欢的?你特别喜欢哪些句子呢?为什么?六、拓展练习说说、写写、画画课文中描写出来的奇石是那么奇特而有趣,同学们喜欢吗?你想不想亲自把它们说给大家听听;或把它们画出来给大家看看;或展开想象写一写再读给大家听听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做好准备,等一会儿老师要请些同学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说说,或把画给大家看看。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山奇石的神奇,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奇石的奇形怪状的,有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准备:
今天课前两分钟许老师想让大家说说带山字的词语。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刚才有同学说到了“黄山”那我们现在就来聊一聊有关“黄山”的话题。
课件出示“黄山”。
2、有没有同学到过黄山,许老师也没有,那我们一起去实地考察一下,真的有你们介绍
的那么美吗?
课件出示:看黄山资料录象。
3、现在你想说什么吗?
(看录象后进行交流。
)
黄山是中国的名山,素有“人间仙境”之称,自然景色变幻莫测,山体雄伟奇特,“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
今天我们着重去研究一下黄山的奇石。
(课件出示:黄山奇石。
)
齐读课题。
(“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
)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课文写了黄山哪些奇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提示课文一以对话的形式描绘了天山天池和白头山天池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课文二以散文的形式描绘了黄山多姿多彩的奇石。
本课的学习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观察和思考,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身边的景物,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意识和情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模仿课文一的对话形式进行自由表达。
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学生能够通过查词典、同伴互助等方式,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和词语的读法、写法和用法。
4.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本课重点句型的用法,并能模仿其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2.通过关键词和句来理清课文的线索。
3.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探索和发现大自然的美,能用自己的话进行交际表达。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生字和词语的认读、识记和应用。
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句型的用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听说读写的学习任务给各个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找或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总结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教师准备听力教学的有关设备,让学生有多听多练的机会。
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与本课话题相关的视频短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姥、章、笼、罩”的读法、写法及用法。
2.掌握生词“凉快、文章、区别”的用法。
3.学习句型。
(1)小天池除了清清的湖水,还有绿绿的草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第1篇】《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
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石趣。
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知一说一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
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探究性准备(一)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二)自读课文及相关内容。
要求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文图结合,分别在书中画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
二、激趣性导入借助媒体(图片、多媒体影音)或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特点(图文结合),提示学习看图学文的方法。
三、体验性阅读(一)知石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黄山石的资料,边出示边讲解,将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种类及成因介绍给大家。
2.出示介绍奇石或介绍黄山其他奇特风光的资料,针对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
3.自主读课文,归纳一下书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图文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要读熟,而且要求能背诵。
在积累中感悟表达的准确性,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说石1.读课文,对照插图,分别说说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引导学生既要说出石形,又要说出石神。
2.读课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分别说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
这几处奇石,教材仅提及而已,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3.对学生课外收集的其他奇石的样子进行表述,充实观察、表达的内容,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掌握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悟石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想像一下: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石头的来历,可以以神话、童话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现。
2017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教案部编本2017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一:《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第二篇课文,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祖国风景的文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对祖国风光的热爱之情。
本文位于改组文章的中间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本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通过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黄山奇石的样子,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奇石风景图,,有利于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和语言学习。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读拼音能力,并且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结合本文教学实际,由于本文讲述的黄山风景区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这就为学生理解黄山奇石造成了一定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4.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黄山的视频介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黄山奇石的照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教学过程】激情生趣,初始黄山视频展示 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介绍的视频。
(其中有黄山奇石) 2.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感受。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课方案1二年文教课方案【教课程】一、入1、我的祖国史悠长,山清水秀。
同学知道我国有哪些景区呢?(泰山、安徽黄山、杭州西湖⋯⋯2、挂1,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黄山景区光秀、风景奇异。
今日我要学的文就写了黄山一大奇—黄山奇石,在我一同去游光。
板。
二、初文1、通你从文中认识到了什么?(指名回答)2、大家自己把文一遍,注意准字音,把句子。
3、小小相互,相互,正的地方。
4、用生字卡片字状况:──按行──开火── 。
5、文状况。
指名,正。
三、把文流畅自己把课文读流畅,给5分钟争取读两遍,看谁不丢字添字,不重复不破句。
四、学习课文1、此刻你最想先学哪一段呢?为何?(指名回答,以多半学生建议为主)比如先读懂第三段:⑴出示挂图“猴子观海”,指名学生读第三段,大家看图边听边赏识。
⑵ 你最喜爱图中的什么,为何?课文中是如何描绘的?(要点理解翻腾的云海,猴子的哪些特色特别风趣)⑶自己练习读出“猴子观海”奇石的特色。
⑷指名读,评论指导,范读,齐读。
⑸ 读了这段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块奇石的名字叫猴子观海以及它的特色)板书:猴子观海抱坐望2、学习第四段:⑴自己练习读出“神仙指路”奇石的特色。
⑵指名读,联合指导,齐读。
⑶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神仙指路站伸指⑷想一想看神仙指出的是通向哪儿的路,那边的风景会如何呢?3、学习第五段:⑴小组配合练习读好第五段,领会“金鸡叫天都”的特色。
⑵指名读,师生评论,指名读,范读,齐读。
⑶谈谈“金鸡叫天都”的哪些特色让你感觉特别风趣或喜爱。
⑷谈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金鸡叫天都昂啼4、学习第二段:⑴ 自己练习读第二段,提出要求:读出“仙桃石”的特色;谈谈你喜爱“仙桃石”的哪些特色;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集体议论检测自学状况。
五、小结今日,我们认识了黄山的很多奇石,哪些奇石是你特别喜爱的?你特别喜爱哪些句子呢?为何?六、拓展练习“谈谈、写写、画画”课文中描绘出来的奇石是那么奇异而风趣,同学们喜爱吗?你想不想亲身把它们说给大家听听;或把它们画出来给大家看看;或睁开想象写一写再读给大家听听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做好准备,等一会儿老师要请些同学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谈谈,或把画给大家看看。
黄山奇石教案第一课时【篇一:《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看这文,了解黄山岩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背其中的两段。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岩石之奇。
2.教学难点──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1.《黄山》录像资料片。
2.多媒体课件。
3.薄型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记句子。
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
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和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
二.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
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
2.看录像,范背课文。
(多媒体显示:填空)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指名完成填空。
生字词正音。
理解词意。
你看到了哪些秀丽神奇的景色?4.齐读第1自然段。
5.指导背诵。
6.揭示课题。
板书:黄山奇石7.释题。
奇石就是指──(怪石)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8.质疑。
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
1.自由轻读课文。
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读后交流。
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小结。
四.品词析句,理解文意,学习第2、3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1.过渡:刚刚有个小朋友问: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
(指板书)2.指名读第2节。
课文哪一自然段作了介绍,大家边听边找,什么词语你有懂。
3.质疑问难。
4.理解。
(放录像:仙桃石)谁来指指石盘在哪儿?为什么说仙桃石是奇石呢?板书:好像飞落5.指导朗读。
6.背诵。
学习第3自然段7.过渡:黄山的奇石多有趣呀!你瞧,这块奇石就像一只猴子。
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山岩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认识“闻、名、景”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5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石之奇。
教学难点:
1、背诵2~5自然段。
2、理解课文,了解黄山石的神奇。
课前准备:
1、黄山视频、图片。
2、多媒体课件。
3、薄型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记句子。
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
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和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
二、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
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
2、看视频,范背课文。
(多媒体显示:填空)
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指名完成填空。
生字词正音。
理解词意。
你看到了哪些秀丽神奇的景色?
4、齐读第1自然段。
5、指导背诵。
6、揭示课题。
板书:黄山奇石
7、释题。
奇石就是指──(怪石)
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
8、质疑。
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
1.自由轻读课文。
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读后交流。
介绍了哪些奇石?
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
小结。
四.品词析句,理解文意,学习第2、3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
1.过渡:刚刚有个小朋友问:“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
(指板书)
2.指名读第2节。
课文哪一自然段作了介绍,大家边听边找,什么词语你有懂。
3.质疑问难。
4.理解。
(放录像:“仙桃石”)谁来指指“石盘”在哪儿?
为什么说“仙桃石”是奇石呢?
板书:好像……飞落
5.指导朗读。
6.背诵。
学习第3自然段
7.过渡:黄山的奇石多有趣呀!你瞧,这块奇石就像一只猴子。
(多媒体显示:“猴子观海”)
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
8.默读第3节。
找找这一段几句话?(多媒体显示:①②③)
9.指名分句读。
10.分句理解。
第1句说什么?
看图理解“陡峭”
第2句说什么?
谁来学学这只猴子有趣的样子。
表演时要注意哪几个动作?板书:抱蹲望
指名分解动作表演。
评议。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指板书)
11.看图练说。
(多媒体显示:第2自然段填空)
12.指导朗读。
13.指导背诵。
五.小结谈话。
六.学习生字。
1.复习巩固新词。
(多媒体显示:词语)
2.指导书写:翻、滚。
(多媒体演示:“翻、滚”的笔顺)
附:板书设计:
“仙桃石”好像……飞落
“猴子观海”抱蹲望黄山奇石“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